我們的端午節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們的端午節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的端午節作文

我們的端午節作文1

杭州的端午節有很多習俗。在這之中有吃的,有玩的,也有實用的。這些習俗想必大家不一定都懂吧,那就讓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吧!

首先,過端午節時,家家門前都要掛艾草,聽說掛艾草可以減少人們被蟲叮咬的機會。可能是因爲艾草有一種特殊的味道,人聞起來覺得香味獨特,但蟲子聞到這味道就像是聞到了殺蟲劑一樣——沒有幾種蟲子不怕這種味道,它們都對艾草避而遠之。

端午節除了掛艾草外,還要喝雄黃酒。說到雄黃酒,我就想起端午節那天中午,家中的老人們都要在小孩的額頭上用雄黃酒寫“王”字。據說,這麼做可以避蟲害,還可以避免生病。

端午節的中午,我們還會吃五黃。傳說端午節的中午陰氣最盛,古人希望在陰氣最盛的時候吃下五黃,使自己轉運。什麼是五黃?黃鱔,黃瓜,鹹鴨蛋,雄黃酒——不吃全五黃,可就不能轉運喲!

說到吃的,端午節必不可少的食物就是糉子。糯米里面放上一些餡料,外面包上兩張糉葉,用線捆緊,下鍋蒸一下就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糉子了。先聞,一股糯米的清香撲面而來,中間還摻雜着些許肉味,使人不禁口水欲滴;再嘗,糯米很有嚼勁,在嘴裏翻滾着,不斷地散發出清香。肉的味道與糯米搭配着,變得更加鮮香了,糉子好吃極了!

這就是杭州的端午習俗,有很多吃的,玩的,實用的,使人眼花繚亂,真想明天就過端午節呀!

我們的端午節作文2

關於端午節有一個傳說,公園前340年,愛國詩人屈原於農曆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人們,在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定爲“端午節”,在這一天人們向汨羅江撒糯米祭奠屈原,後來人們怕祭奠的東西被蛟龍偷吃了,於是人們用艾葉將米包好,用五彩繩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就有了端午節包糉子的習俗。南方有賽龍舟的習俗,北方則在早晨踏青,採集艾蒿,掛在門上或是用來洗腳,爲了紀念他來祈求健康平安。

端午節的早晨,我和家人決定到西山去踏青,早晨的空氣特別的清新,一走進西山發現人山人海,形成一個大型的集市,街道的兩旁擺滿了端午節的節日用品,琳琅滿目,有五顏六色的葫蘆,各式各樣的香囊,五色彩繩都是象徵着吉祥的願望,我們按照端午節的習俗,在山道的兩旁採集艾草,傳說將艾草插在門上能辟邪。當我們繼續往山上登高的時候看到了聳立參天的古老松樹,看到樹神,它的年齡已經有五百多歲了,我想大概在明代就有這棵樹了,很難想象這棵百年老樹怎樣經歷了風霜雪雨的洗禮,依然存活到現在,默默地祝福人們。我在山間小道上奔跑着,這時候發現了一種天然植物,我好奇地低頭仔細觀察着,它長着寬寬的綠葉,白白的根莖,細細聞聞還有股淡淡的蔥香味,經過仔細辨認後覺得它就是老百姓常說的可以食用的野韭菜,我們就在山坡上尋找起來,不一會就採集了很多把它收拾乾淨後用野草捆好拿在手裏,今天收穫很大,我還準備回家就用這些野菜和雞蛋炒熟食用,這樣我的早餐就多了一道美味菜餚。

看到時間不早了,下山回家,又在道旁購買了幾個五彩葫蘆,系在艾草上,插在門上慶祝端午節日,今年的端午節讓我瞭解到地道的民間風俗。

我們的端午節作文3

端午節到了,可放眼一看呀,爲何……?爲何所有的人都在吃漢堡,啃炸雞!唉……沒有一點過節的氣氛!爲何呀?爲何……

我獨自走在大街上,左顧右盼,和來回路人面面相覷,只見他們手裏捧着奶茶,拿着肉串,倒沒見到一個人拿着糉子,扛着艾葉……

唉……可悲呀!

來到湖邊,看見了幾隻龍舟。這下啊!總有些安慰了,原來有人還在堅守着過端午節呀!我大步上前,低頭一看,龍船上破洞的破洞,漏水的漏水!

唉……,悽慘呀!

我快步走到一個村莊,只見一羣老人,一個挨着一個圍在桌子旁邊。湊上去一看!天哪!他們竟然在……竟然在包糉子,看來總還是有人堅守信任着的。回頭眺望,那幾條龍船上壯漢們奮力的划動的,那船上敲鼓的壯漢,敲的是格外的賣力,從而看出他們是十分重視端午節呀。總而言之這傳統節日只有老一輩在默默的堅守着,默默的照顧着……

我們80、90、00後的炎黃子孫呀!重視起來吧!那些韓國人指着中國人的鼻子,放聲叫到端午是他們的節日,甚至是他們的傳統節日!

唉……,談何有理,談何有理呀?何以談出這種謠言,這簡直是污衊古代人民奮力的付出,對屈原的懷念……

擡頭當五大洲傾聽東方的時候,我驕傲我是中國人!卻沒參與者中國那耀眼的節日!

唉,年輕人啊!振作起來吧!逃出那些謠言,參與者屬於我們中華民族的節日!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醒悟吧,炎黃子孫!

我們的端午節作文4

端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我的 家鄉莆田就有這麼一首不押韻的童謠。五 月七年級,端午節的序幕便被拉開了。從初 一開始,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 午節的用品,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 端午節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節的美食,最先想到的應該 就是棕子了。棕子長得玲瓏可愛,有三角 的,有四角的,口味有鹹味的和甜味的。我 對於肉糉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棕情有獨 鍾,尤其是裏面大大的棗子,總讓我吃不 夠!擂米的濃香夾雜着縷縷艾草葉子的清 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裏,越嚼越有 滋味。每逢過端午,奶奶都要包上許多糉 子讓我這隻饞貓大飽口福。街上也有賣糉 子的到處吃喝,不過賣的糉子比家裏的要 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糉裏的棗子也不大, 貌似只有花生那麼大。有時嘴饞了,我也 到街邊買一個來解饞,卻總是吃不出家裏 包的糉子的那種香甜滋味。

除了香噴噴的棕子外,穿新衣也是一 大特色。用五味草煮上一大鍋熱水沐浴, 然後再換上新衣,整個人都會顯得格外清 爽。雖然我穿的依舊是穿過N次的衣服, 不過香味仍然無法抵擋。

我們這兒瞧不見書上說的賽龍舟,是 端午節的一大遺憾。不過我們很快又找到 了新的樂子—舉辦砸蛋大賽。端午節的 蛋不再是拿來吃的,而是拿來砸的,或兩兩 相碰比誰的更硬,又或者拿來當子彈,瞄準 射擊。當砸蛋大賽落下帷幕時,只留下滿 地瘡皮,一股腥臭,確實其樂無窮。

端午節那天,媽媽會用根根細繩細緻 地編成筐,按以往的習俗,編8層。奶奶煮 好蛋後就拿出3個最光滑的,底層放一個, 接着是桃子。第2層就是一個布老虎,是 看護這些東西的。最後掛在門口,按照長 輩說的,這是用來紀念屈原的。

就在初五吃,天的享受中,我們家鄉 的端午節完美閉幕了。

我們的端午節作文5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當聽到這首歌謠,眼前總是會浮現出香噴噴的糉子,碧綠的艾葉,還有一隻只喜氣洋洋的龍舟。

在端午節這一天人們都吃糉子,相傳這其中有一個故事:在兩千多年的戰國時期,楚國有一位著名的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當初因爲國破家亡,悲憤不已,抱石怒投汨羅江。人們知道了此事,擔心江裏的魚蝦把屈原吃掉,便包了許多美味的糉子投進江裏,希望這樣魚蝦就不會吃掉屈原,正好那天是五月初五,善良的人們爲了紀念屈原,就把這天定爲端午節以示悼念。

每年端午節我家都會包上一鍋香噴噴的糉子。早晨,我和奶奶先從超市裏買些糯米、蜜棗和糉葉。回到家後,奶奶告訴我包糉子的過程:首先把糯米浸泡在水裏,奶奶告訴我說要浸泡一至兩個小時呢,然後先把糉葉洗乾淨再浸泡一會,然後把泡好後的糉葉放到熱水鍋裏煮一煮,最後把糉葉折成一個個漏斗形狀把浸泡好的糯米和蜜棗放進去,一定要塞實,再用棉線把糉子捆綁起來不讓其散開,糉子就包好了。這時燒鍋熱水將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煮熟就可以吃了……我一口咬下去,哇!糉子真是太好吃了!這又香又甜的味道直到我的心裏使我陶醉,我真喜歡吃糉子呀!

今年的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了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我們的端午節作文6

五月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端午節作文400字。

糉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贏驅亦點舟。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標盤。

這首詩描寫了南宋詩人陸游在端午節的這一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糉子,插艾草,儲藥,配藥方,祈禱這一年能平安無事。從中也能反映出了江南端午節的風俗。

自從,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我們的節日》這本書,才知道原來端午節有很深的文化知識,和很多很多的名子,比如有端午節,端陽節,重五節,夏節,天中節,五月節,詩人節等各種各樣的節目。

端午節的來原有很多種,有紀念屈原說,龍說,紀念伍員說,等20多種,作文400字《端午節作文400字》。

其中,最流行的是紀念屈原說。

據說,公園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着自己的國家被侵略,含恨抱着石頭投汨羅江而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屈原正好在五月初五的時候跑到江邊投河而死了,所以人們都在五月初五的這一天紛紛涌到江邊去紀念屈原,所以,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掛艾草的風俗,每到五月初五,每家每戶的門上都掛上了葫蘆,也掛上了艾草,聽人們說,掛上葫蘆或艾草,可以辟邪消災,自然也少不了包糉子,那透着濃濃郁鬱的竹葉清香的糉子,是我們小朋友最愛吃的各式各樣的糉子,有紅棗糉子,火腿糉子,赤豆糉子等……

還有很多小朋友戴着一個個引人注目的香包,還有的小朋友用五彩繽紛的包做飾品,既香味嫋嫋,又讓自己變得更美麗動人,走在大街上又引來了許多過路人的流連的目光。

我很喜歡《我們的節日》這一本書,爲我打開了另一扇門,讓我通過另一個角度去審視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我們更有理由爲中華文化而自豪吧!

我們的端午節作文7

傳說春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因遭壞人陷害,他抱石自投汨羅江。當地人民十分傷心,所以駕着龍舟去救他,人們又怕屈原的身體被江裏的魚吃掉,所以做了糉子投入江中。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人們以賽龍舟、吃糉子來紀念屈原。

按家鄉的習俗,五月七年級要戴“花花繩”。爸爸和我找來家裏不同顏色的線,把它們放在一塊,然後兩頭捻在一起,同時向相反的方向搓,一條五彩斑斕的“花花繩”就完工了。爸爸給我戴在手指上、手腕上、腳腕上。看着漂亮的“戒指”、“手鍊”和“腳鏈”,我真自豪!

我興高采烈的和爸爸去超市買糉子。一個個糉子被凍在冰櫃裏,它們個個宛如胖娃娃、金元寶。用青色的糉葉包裹着,白色線繩將糉葉一圈一圈的纏得牢牢的。我拿起糉子,又硬又涼,上面還有一層薄薄的冰沙。我們買了豆沙餡的、菠蘿餡的、八寶餡的……

回到家,我把糉子放在盤子裏,大約過了兩小時,糉子已經軟軟的`了,我迫不及待地拆開線繩兒,小心翼翼地剝開糉葉。哇!還在拉絲呢,米粒都粘到糉葉上啦!我的手也是粘乎乎的,白白胖胖的糉子映入我的眼簾,饞得我口水欲滴。我立馬蘸上蜂蜜,咬了一大口,嘴裏粘粘的、甜甜的、嚼嚼,一股清涼、香甜的的滋味很快從舌尖直沁肺腑。

啊!端午節五顏六色的“花花繩”、甜美的糉子,讓我難以忘懷。

我們的端午節作文8

我們家鄉的端午節篇一

今天放學回家看見鄰居家門口掛着像三角形一樣的葉子,我問爸爸“這是什麼東西?”爸爸說:“這是包糉子用的的糉葉。”我問爸爸“爲什麼要包糉子?”爸爸說“因爲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要包糉子吃。”我又問爸爸:“端午節是怎麼來的?”爸爸說:“這是從古代傳下來的。”

端午節是每年的五月初五,本來是夏季的一個祛除瘟疫的節日,又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是吃糉子、賽龍舟。據說是爲了紀念詩人屈原,又稱爲詩人節,中國端午節爲國家法定節假日,並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我聽了爸爸的介紹終於明白了端午節的來歷,原來這裏面有這麼多的故事啊!今年我可要好好的品嚐糉子的味道了。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傳統的節日期——端午節。

我們家鄉的端午節篇二

相傳,古代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因爲反抗壞人的殘酷迫害,於五月初五那天投江自殺了。百姓們便組織小船到江中尋找屈原的屍體,同時,爲了不讓詩人被魚蝦吃掉,就把糉子投到江裏餵魚蝦,好讓魚蝦吃飽不去吃詩人。後來,人們爲了紀念他便把五月初五這天叫做端午節。

又因爲五月初五有兩個“五”,所以民間有許多跟“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的。人們用藍、白、黃、黑、紅五種線系在兒童的手腕和腳上,稱“長命縷”。小孩子繫上這種線會給他們帶來好運。

在端午節這天,家家戶戶的門上插菖蒲、艾草等東西,讓這些東西給人們帶來平安;在這一天,大人們爲我們準備了水,在水裏放了些艾草,給我們淋浴,希望我們一年不生病。

每逢端午節,人們把屋子打掃得乾乾淨淨的,灑下艾草水,把毒蟲殺死。

我的介紹,你喜歡聽嗎?

我們的端午節作文9

端午節吃糉子,是我國人民的風俗習慣。糉子又叫角黍、筒棕。你知道嗎?端午節還有許多名稱呢!有端陽節、女兒節、詩人節等。

早上,媽媽準備了香噴噴的糉子。我問媽媽:“媽媽,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屈原嗎?”“是的,自從屈原跳江以後,人們爲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身體,把米和飯投到江裏,讓魚和蝦吃。流傳到現在,改成了端午節要吃糉子。”“哦。”我點點頭。

吃完早飯,我和媽媽就高高興興地出門去了。我發現家家戶戶門前都放着艾葉和菖蒲。我問媽媽:“艾葉和菖蒲是幹什麼的?”媽媽說:“因爲艾葉和菖蒲能發出一種香氣,可以用來驅蟲和避邪。”“媽媽,端午節還有什麼風俗習慣?”“端午節還有賽龍舟這樣的風俗。賽龍舟也是與屈原有關。因爲楚國人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後來爲了紀念屈原,就把賽龍舟也作爲了風俗習慣,流傳至今。”

中午,爸爸燒了一頓豐盛的午餐。媽媽告訴我:“中午吃飯要吃五黃的。”“什麼?五環?奧運五環?”媽媽笑着說:“不是,是黃瓜、黃魚、黃酒、黃蜆、黃鱔,共有五種黃。”

晚上,我和姐姐、弟弟、姨媽、媽媽一起去福泰隆玩。媽媽說:“六一兒童節快到了,你們一人挑一樣玩具吧。”“耶!”我和弟弟興奮極了。我們東跑西跑,終於,我們都選中了一樣玩具:弟弟要的是電動吹泡機,我想要的是電子積木。媽媽同意了,我們開心極了。後來,我發現能抽獎或者拿一個環保袋。媽媽說就拿個環保袋吧,可是我想抽獎。媽媽說:“也好。”我抽到了一個開心獎和一個二等獎。開心獎是一瓶礦泉水,二等獎是一件衣服。

這一天,我真開心,更是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我們的端午節作文10

在端午節的早上,爸爸媽媽高興地對我說:“兒子,走,我們去買一些做糉子的材料。”我高興地說:“好呀,我們去超市買吧。”

不一會兒,我們坐車來到了一家大型超市。貨架上的糉子好多呀,有豬肉糉,紅棗糉、豆沙糉、香腸糉等等。但我們是來買材料的,我們買了很多的糉葉、糯米、豬肉和紅棗。

回到家,要開始自己包糉子了。我先把一些糉葉染成紅色,把糯米洗乾淨,把豬肉切成一小塊一小塊,最後把紅棗洗乾淨。

我們先把紅色的糉葉的底下弄成正方形,再把剩下的部分弄成三角形,然後在裏面加了很多糯米和一顆紅棗。我們做完兩個這樣的糉子之後,再用兩根紅色的繩子把這兩個糉子捆在一起,這就是我給爸爸媽媽做的情侶糉。

我們要做長方體豬肉糉了。我們先拿出了很多張糉葉,把它做成了長方形盒子的樣子,再在裏面放了兩塊豬肉和很多糯米,再用糉葉把頂上蓋住,最後用四根繩子把它捆緊。

到了下午,我們要開始煮糉子吃了。我們先在鍋裏放了很多水,再把糉子放在水裏面,然後大火煮糉子。大概十五分鐘後,我們把這些糉子拿了出來。我先試着吃了一個糉子,“哇!太美味了!”我覺得這是我們做過最好吃的糉子。我說:“這糉子好香啊,爸爸媽媽你們趕快也吃吧!”爸爸和媽媽也吃了一些,也覺得特別好吃,媽媽說:“今天的糉子太成功了,我們把配方記下來,在下一個端午節再做。”我和爸爸異口同聲答應道:“太好了!我們要將這種糉子傳承下去,每年的端午節都做一些。”

最後,我做的情侶糉也得到了爸爸媽媽的好評。

這就是我們家的端午節,我們以後都會這樣過端午節。

我們的端午節作文11

端午節是一個有着悠久文化歷史的民俗節日,距今已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主的傳統節日之一。

端午節有吃糉子的習俗,相傳是專門紀念屈原的。屈原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因皇上聽信了奸臣所言,把屈原投到了汨羅江裏。人們爲了紀念屈原,在每年的五月初五,會划着龍舟往江裏仍糉子,意在:讓江裏的魚蝦吃糉子,而不要傷害屈原。

在北方,端午節還有綁花繩、戴香包的習俗呢!瞧!媽媽把幾根彩顯捻在一起,就出現了彩虹的顏色,然後,把這些繩輕輕地、鬆鬆地綁在我的脖子上、手腕上和腳腕上,這些喜慶的繩立刻給我增添了幾分神氣和英俊,就像三頭六臂的小哪吒。

另外,端午節還有一個插艾的習俗,這個習俗來原於一個古老的傳說:在唐朝末期,黃巢帶領着起義大軍,浩浩蕩蕩、南征北戰,一路上殺富濟貧,可是,由於當時通訊條件落後,,農民根本無法和黃巢、起義軍取得聯繫,最後,黃巢想出了一個辦法,在起義那天,讓農民家家戶戶以艾爲信號,插在門上。後來慢慢地,插艾就有了“驅魔辟邪”的說法。

其實,經過千百年的演變,這些風俗雖然流傳了下來,但與它本來的意思已有了出入:糉子變成了人間的一道美食;賽龍舟變成了娛樂活動,它既鍛鍊了人的身體,陶冶人的情操,又增進人們之間的感情和交流;你看!高高插在家家戶戶的門沒處的艾,不正告訴我們,家家友愛、處處有愛。讓我們一下子想到:愛國、愛家、愛護、愛心、關愛、友愛、喜愛、鍾愛等等這些美好的詞語。

端午節是一個愛(艾)的節日!讓我們生活在愛(艾)的氣氛中,讓世界充滿愛(艾)吧!

我們的端午節作文1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節日的氣氛越來越濃,它飄進了千家萬戶,也飄進了我家。

你瞧,奶奶正在廚房包糉子。只見她熟練地把糯米娃娃放進蘆葉媽媽懷抱,再放進兩個紅棗,把蘆葉一折,再用繩子將它們綁住。近看,一個個糉子昂首挺胸,活像一羣威武的小兵丁。

爸爸右手拿掃帚,左手拿雄黃水噴灑瓶,一邊把灰塵掃乾淨,一邊噴灑雄黃水。在爸爸手裏的掃帚,如同一輛“坦克”,把灰塵大軍殺得人仰馬翻,可灰塵大軍人多勢衆,一次又一次地向“坦克”進攻。“坦克”勢單力薄,但也不甘示弱,一顆顆炮彈呼嘯着飛向灰塵軍隊。最後,灰塵軍隊全軍覆沒,“坦克”也累得倒在了地上。

這時,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爲什麼要在屋子裏噴灑雄黃水呢?”“每逢端午節,人們在屋子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滋生。”媽媽回答道。媽媽停了停又說:“端午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像賽龍舟、插五端、吃五黃……”我又問:“那食俗有哪些呢?”我邊說邊舔了舔嘴脣。看着我那饞嘴的樣子,媽媽便笑着說:“端午節的食俗是吃糉子,傳說屈原投汨羅江自殺,村民們用竹筒裝着米飯灑進江裏,讓魚蝦不去吃屈原的屍體……”

“過節嘍!”奶奶喊道,我們趕緊向飄着糉香的廚房奔去。我們吃着香噴噴、熱騰騰的糉子,心裏美滋滋的……

我們的端午節作文13

每年的農曆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節日的前幾天,大人們就會提着竹籃上山去採棕葉。等摘好以後,就把事先準備好的糯米、瘦肉、香菇,以及我們這裏的特產——筍乾包糉子。

開始包糉子了,家家戶戶都飄滿了陣陣糉香。糉香,糉香把大街小巷換繞着,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香味街”。煮好糉子後,孩子順着糉香感到了飯桌前,看見桌子上那一盤盤熱氣騰騰的糉子,垂涎流下三千尺。個個手捧着香噴噴的糉子,大口大口的吃起來,嘴角粘上了粒粒糯米。

看着孩子們狼吞虎嚥的吃相,大人都忍不住會笑。

節日的當天上午,每家每戶門前都插上了艾草、菖蒲、榕樹葉。據說這樣可以驅邪呢!

吃過午飯後,大人們用艾草泡上一盆溫水,讓我們痛痛快快地洗了個午時澡。聽媽媽說,用艾草洗澡不但可以讓皮膚變得更加細膩光滑,還可以防止蚊蟲叮咬呢!洗完午時澡,孩子們都穿上了耀眼的新衣服。媽媽還會在我的口袋裏塞上兩個熱乎乎的紅雞蛋。

最有趣的龍舟賽即將要開始了,我們穿着新衣服,迫不及待地來到了地來到九龍江邊觀看賽龍舟,九龍江兩岸,人山人海,彩旗飄揚,鑼鼓喧天,熱鬧非凡。前!一條條五彩繽紛的龍舟在爭先恐後地向終點飛馳而去。看!鼓手打着鼓,喊着號子。忽然,一條綠色的龍舟急劇加速,一“龍'當先,不一會,他就成了羣”龍“之首。聽老人說,賽龍舟是爲了祈求這一年風調雨順,保佑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我們的端午節作文14

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

端午節的起源,是我們中國古代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屈原本是楚王的部下,但楚王並不賞識屈原,後來屈原知道楚國被秦兵攻陷,在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自殺,人們爲紀念屈原就將屈原跳江的日子定爲端午節來紀念他。

說到端午節,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糉子,糉子原是人們爲屈原的屍身不被魚蝦糟蹋,便用糉子投入江中,讓魚蝦吃糉子,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了。現在,糉子已成爲了人們端午節的傳統食物,深受人們喜愛。不同地方的糉子也是不一樣的,糉子就分甜糉與鹹糉,甜糉是北方所普遍的糉子,鹹糉則爲南方。在這裏就介紹我們這裏的鹹糉,就拿牛肉糉來說,用剪刀將包着糉子的的細繩剪開,將糉葉慢慢展開,露出裏面的糉子,一個三角體,色澤金黃,散發出幽幽的清香,令人食指大動。咬一口糯米,口感軟糯,淡淡的鹹味,說不出的清香在口裏漸漸融化,回味無窮。

端午節常見的競賽活動就是賽龍舟了,人們認爲龍是至高無上的動物,所有的動物都臣服於龍。龍舟與糉子作用一樣,也是爲屈原的屍身不被動物吃掉。現在龍舟以普遍成爲一種競賽。龍舟較長,有幾十米長,很窄,只能並排坐兩個人,大概是因爲需要兩邊划船吧。龍舟的船頭一個龍頭高高翹起,雕刻的栩栩如生,龍身成一字型,龍尾也翹起來。每一艘船大概會有幾十個隊員,有一個人在船頭爲隊員擂鼓吶喊,可別小瞧了他,他可是團隊士氣的重要成員呢!

濃濃糉子香,悠悠龍舟遊,這些都在端午節這個古老的節日散發出他們無窮的魅力。

我們的端午節作文15

爲了紀念屈原,人們將每年農曆的5月15定爲端午節。傳說中端午節是人們爲了使屈原的身體不被江中的魚吃掉所產生的節日。

而我們家的端午節則繼承了古代人民的“優良傳統”,每年都把我當作魚,給我塞數不盡的糉子,讓我差點撐死。

端午節前奶奶就跑到山上,又尖又寬的葉子,和一些不知從哪種植物上扯下來的帶一樣東西。然後就是包糉子了。奶奶把糯米均勻的放到葉子上,中間再放一點成肉,或者是香噴噴的豆沙,用繩子“五花大綁”起來就可以了。

到了端午節那天,我們就把糉子扔進燒沸了的,吐着白色氣泡的水裏。“撲通”,“撲通”,一個個糉子就像跳水運動員一樣,站在跳板上,華麗地轉身、落水,動作有序而不紊亂。

很快糉子就煮好了,一個個從鍋底冒上來,像肚皮翻過來的魚,卻沒有魚死亡時的腥臭,反而散發着清雅的香味。

我看得口水都流下來了,也顧不上燙,一手一個,吃得不亦樂乎,就像一個孩童一般,不,那時我就是一個沉浸在回憶中的孩童,只知道吃喝玩樂的孩童……

大家見我着急的模樣,都情不自禁地笑罵道:“慢點吃,又沒人跟你搶。”

話音剛落,我心裏不禁一陣抽搐:你們不是人嗎?

這就是我家的中秋節,它雖然平凡,卻時時刻刻、分分秒秒充斥着親人所帶來的溫暖與幸福。然而,對我而言,平凡中往往隱藏着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