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風俗習慣作文九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風俗習慣作文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風俗習慣作文九篇

風俗習慣作文 篇1

在我心中最難忘的風俗習慣,就是每年春節裏的風俗習慣了。春節裏,人們會放鞭炮,燃煙花,還會相互拜年,送新年紅包等等。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人們都很重視這個節日,每年春節一來,家家戶戶的人們都會準備着年貨。等到新年這天一來,家裏會來很多的客人,人們相互拜年,大家都會吃到很多好吃的東西。

小時候的我最期待的也就是春節了,因爲這天我有新衣服穿,還能接到很多的紅包,紅包大大小小的揣在我的兜裏,別提我有多麼高興了。

這天的鞭炮聲在清晨的一大早就響了起來,隨着鞭炮聲響起,接下來的一天裏,鞭炮聲都斷斷續續的響着,可熱鬧了。等到人們用過早飯之後,家裏就來了拜年的人們。人們抱拳,相互說着新年的祝福語,家裏響起了喧鬧的人聲,又是好一番熱鬧的景象。

在春節的各種風俗習慣裏,我最喜歡的就是新年紅包了。每當家裏來了客人的時候,我都笑得特別歡快,因爲我能接到一些小紅包。紅紅的紅包被我拿在手上,我咧開了嘴,高興的笑了起來。

如今,已經長大的我,收不到什麼新年紅包了。但是這一點也不妨礙我在每年春節這天開心樂呵的笑着。因爲在這個春節,我還能夠看到很多的美麗的煙花,尤其是新年的這天晚上,黑色的天空上燃放着各種顏色的煙花,在這些美麗的煙花之下,這個新年都變得讓人難忘的了起來。

春節的風俗習慣由來已久,並且很多的習慣都已經融入到了人們深深的記憶之中。現在有不少人說春節不復以往那般熱鬧了,但是我卻沒有這種感受,在我度過的每一年春節裏,我都高興快樂在迎接着。

風俗習慣作文 篇2

我記憶中最快樂的事莫過於過春節了。按照四川的風俗習慣,過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初就開始準備了。臘月里人們要掛長長的香腸,鮮鮮的臘肉,真誘人呀!

除夕夜的前幾天,我們都要和爸爸媽媽去超市購物,那超市裏別提有多熱鬧啦!年貨等商品看得人眼花繚亂,到處張燈結綵,一派節日的喜慶氣息。我們要買新衣服,買各種食品,還有年畫,對聯和鞭炮。

快到除夕,家家趕做年菜,吃起那香噴噴的年菜,我們就喝飲料,長輩們喝酒,長輩們還要說:“祝你們天天向上……”我們還要給長輩敬酒!除夕晚上還要看春節聯歡會,節目太好看了!到了十二點我們就要放五顏六色的煙花,你能看見五彩繽紛的煙花在夜空閃耀,你能聽見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在預示着新年的來到!

大年七年級我們要穿漂漂亮亮的新衣服,到長輩家去拜年。我們的長輩會給我們發壓歲錢。大年十五是春節的高潮,我們也叫元宵節,那天有會舞獅子、鬧元宵、看花燈,真是熱鬧非凡!盼呀盼,在每年的盼望中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快樂的春節,我也漸漸長大了。

風俗習慣作文 篇3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中國各地都有不同的風俗,我的家鄉武漢也不例外。

家鄉有句諺語:“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小年的早晨,家人拿着清潔工具,爲迎接新年做準備——掃塵。掃塵寓意着掃除陳舊,把晦氣掃出門。

一大清早,我們個個精神飽滿。媽媽像是司令官一樣,一手叉着腰。一手指着我和爸爸開始分配任務,個兒高的爸爸負責打掃房頂和櫥櫃,細心的我則負責擦玻璃,說幹就幹,我先打來一桶清水,把抹布泡一下,然後擰乾,在玻璃上擦來擦去。可是不管怎麼擦,上面都留下了水的印記。我十分不解,便去問媽媽,媽媽拿給我一塊幹抹布:“你要等水分快蒸發時,再拿幹抹布擦一遍,才能不留下印記”我按照媽媽的方法,不一會兒,玻璃就鋥明發亮了。

轉眼間,又到了春節的一個高潮“除夕”,除夕吃餃子是由來已久的習俗。

今年,我們家準備包帶有紅,綠,黃,白四種顏色的元寶餃子。其中有三種顏色分別用胡蘿蔔,菠菜,玉米打成汁揉進麪粉做成。

接下來,是包餃子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和麪”。爸爸把麪粉和雞蛋放入盆中,加入少量的溫水,用筷子慢慢的攪拌,直到碗裏成了麪疙瘩,再把它分成四份。爸爸把先準備好的三種顏色的蔬菜汁分別倒進麪糰裏,不停地重複揉搓,揉到麪糰的表面十分光滑時就開始醒面。這時,我們就有了紅,綠,黃,白四種的麪糰。

然後,便是調餡,調餡十分簡單了,媽媽把準備好的芹菜,豬肉,芝麻合在一起攪拌,放入佐料調味。

最後,便是元寶餃子成型了,此時,爸爸變得像是司令官一樣,一邊拿着擀麪杖擀麪皮,一邊指揮我和媽媽包餃子。我拿起爸爸準備好的梯形的皮兒,將餡兒放到皮的上端,向前卷兩圈,可是一卷,餡兒不聽話的跑出來了,我一急,手一抖,餃子皮帶餡兒全掉地上了,我一臉的失落,爸爸放下手中的活,過來給我做了一個示範,皮和餡兒像是爸爸的朋友一樣,服服貼貼的粘在一起,形態像極了一個元寶,爸爸鼓勵我說:“不要灰心,多試幾次,相信你一定行的”。我接下來按照爸爸的步驟,小心翼翼的試着包一個,慢慢的一個不太像元寶的餃子包成了,我高興的拿給爸爸看,爸爸誇獎我真棒,接着一個一個的真正元寶餃子在我手中完成了。通過參加包餃子全過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什麼事不怕失敗,堅持一定會成功”。

夜幕降臨,四種餃子排隊跳入鍋中,鍋裏先是“咕嚕咕嚕”直響,“噗”地一下,鍋蓋就被頂了起來,白沫沫直往外冒,我往鍋中倒入涼水,才見那一個個餃子浮出水面,餃子端上桌,媽媽告訴我:元寶餃子寓意着吉祥如意,財源滾滾。我夾起一個自己親手包的餃子,放入口中,嚐了嚐,味道還不錯。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除夕之夜,人人都得守歲。你聽,窗外聽起了噼裏啪啦的鞭炮聲,新的一年到了。

風俗習慣作文 篇4

我們家鄉清明的習俗也以祭祖掃墓爲主,與蒼城相比也有不同。

時間一定是清明前後。又多數是在清明前三天完成,不會過清明後三天,如果清明前老是下雨就是例外另當別論了。

雜居在村裏的獨姓人家,祭祖顯得清靜,大戶人家或是大家族人家的祭祖就熱鬧了。特別值得書寫的就是做清明酒。

我們胡姓人家在村裏人口算多的,20多年前胡姓人口在村裏第一多,現在銳減可能是第三多了,劉姓李姓追了上來。人丁興旺,清明擺酒很有面子。

做清明酒席,是要湊份子錢,有點像現在人的AA制。不過有些人做生意,願多出點錢,顯得有氣派,別人也高興多些錢辦得會體面些。

三十年前,大約我讀高一,我村的胡姓人家和六公里外的胡姓人家共同祭祖,那裏是我們的遠祖,我們擁有共同的祖先。那一年我們共同祭祖。家族中德高望重的人安排好去山上掃墓的人員,我村有人去他村,他們村有人來

我們村,其樂融融,一片興旺團結的景象。下午三點左右,去山上各處掃墓的人都陸續回來,留在家裏廚飯做飯的人也準備好了。祠堂大廳裏擺了十幾張八仙桌,司儀把首席二座等重要位置安排好,家族中的小字輩就隨意落座。上菜是吃完一個再上一個,不是擺好八九個一桌吃。有專門幾個走堂提着酒壺來添酒,吃到第五碗菜是方磚肉,有肥有瘦,肥肉炒得出了油,醬油紅辣椒的顏色全上到了肉的表面,過了春節大魚大肉的'日子也有那麼久了,肚裏是可以承受油脂了。有的酒席男人多,酒量大,主人又給多幾瓶,於是有人提議打通關,有人提議划拳,猜點數。猜點數現在喝酒時已經很少有人玩了。兩人手裏最多總共8粒瓜子或花生等豆類。猜對方手裏出幾粒加上自己要出的猜中了沒酒喝,沒猜中的罰喝酒。

我們家族很多年沒有擺清明酒了。

自己一個小家庭清明祭祖,小有小的好,簡單清靜。 帶上祭祖的用品:鞭炮香紙豬肉酒水餈粑,還有掃墓用的鋤頭鐮刀等等。

祭祖的豬肉和酒水要溫熱,雖然有時去到山上已經凍,但也不用計較了,因爲已經溫過了,如果想到反正到山上酒肉會冰冷,乾脆不煮,那是不行的,最重要的對神心中要有敬意,不能怠慢了祖先。豬肉是取些象徵意義,

有一斤就夠了,要有皮的,切有些講究,切成一個正方體,實際上是一磚豬肉。前年我一個在開平工作的同鄉,回鄉祭祖,他向他的哥哥說去燒一頭豬來拜祭,即刻招到他哥哥的強烈反對,“千萬不能這樣做,我們的祖先承受不起。我們錢不夠別人多,官不夠別人大,不要出洋相。”可見人人都要遵守風俗,敗壞風俗會引來無窮無盡的麻煩。

提上東西,老老少少,浩浩蕩蕩的隊伍去山上掃墓。經常是“雨紛紛”的天氣,穿過田野,走進山裏,會看見東一叢西一束的紅杜鵑。有的把杜鵑花叫成映山紅,真是名不虛傳。那怒放的杜鵑,張揚出耀眼的紅色。摘一朵紅花,去掉花蕊,送入口中,嚼一嚼,體會到了一股淡淡的甘甜。

來到了一處先人的墳前,過了一年又一個清明來到,墳頭墳前周圍都長滿了各種植物,有一些還枯黃的雜草,有一些茅柴多數是20釐米高,有一些一米多高的雜樹。大家開始動手,拿着鐮刀上去墳頭割草、砍柴。有人拿着鐮刮鏟除墳前的雜草,鏟墳前雜草還是一個技術活,要剷平,坑坑窪窪積水會引起墳堂崩塌,要剷平,等下襬酒肉酒杯餈粑等祭品。過去還在墳上插上三根棍像個三角架一樣的,在頂端包上幾張紙錢,小時不明白這樣做的含意,現在人們掃墓去鋪頭買上幾支塑料花,插在墳頭,等到第二年塑料花還光鮮亮麗,真是萬古常青啊。

可以開始祭拜了,先點燃香,九根香分成三柱每柱三根一字擺開,擺上祭品酒和餈粑,然後分成一輩一輩先後來拜,三鞠躬,同時許願,可以說出來,也可以心裏默默的說。這作揖許願很有意義,千萬不能簡單粗暴地說成是迷信。這是人們祈求先人保佑,這也是人們在祖先的靈前,立下誓言, “保佑我今年考上重點大學 ”,“保佑我媳婦生個男孩”,“保佑我做成和肖老闆的那檔大生意”,諸如此類,不一而足,這些許願,這些祈福,表明了人們的理想和願望。彷彿是要讓山川作證我就要發憤圖強了,所以勤奮的人許下的心願多會實現,傳開來又說哪個人家的祖宗管事風水好。

完成掃墓了大家有說有笑回家去。喜歡吃野菜的,大自然有慷慨地饋贈----蕨,路邊有,樹叢中有。不過墳周圍長的蕨菜要注意了,那是苦的,我舅舅的解釋是:“他們吸收了鞭炮香紙的元素。”

清明祭祖也是親人們的一次團聚,從前年開始國家規定清明放假一天,這更爲團聚提供了時間保證。掃墓歸來大家喝酒吃肉,無比開心。

風俗習慣作文 篇5

我的家鄉在江門,每年春節,市民們舉行的活動可多了!

農曆年的最末一天稱除夕,江門習俗稱“過年”。除夕前人們就忙碌各式年貨了:買雞、鴨、鵝、魚肉、衣飾、傢俱、器皿、畫、春聯……樣樣都有。餐桌上擺的大魚大肉和糖果,讓人直流口水。人們還會買柑桔、青橄欖那些象徵吉祥如意的水果。

舊俗過後,男的必新理髮,女的必“挽面”。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和“述職”之時。是日起,家家戶戶大掃除,用物和被帳都行清洗,謂之“採囤”。

春節外出的家人一定要趕回來團聚。家裏還會吃團圓飯。如果是晚農家的水缸要貯滿水,米缸要填滿米,燈火不能夠熄滅,這樣才能夠年年好運氣。

農曆二十三晚,俗稱小年夜,人們爲表示竈君一年來保護各家各戶竈火不斷、飲食平安的謝意,在竈君向玉皇大帝述職時,特地給他賤行。謝竈要擺設貢品,主要有:一碗清水,一碗白米,幾棵帶尾葉的甘蔗,還有炒米餅、柑桔、紅糖和一封利是,以及一份“竈君疏”,大意是向竈君請罪,請他上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這就是謝竈。

臨近春節,香港人都喜歡按照習俗購買年花,取其“花開富貴”之意。

那香港的花市和江門的花市有什麼不同?人們可以趁到香港過新年的時候去人潮擁擠的地方年宵花市湊湊熱鬧,看看那金橘、水仙、牡丹、芍藥的年花,以及近年流行的“五代同堂”,據說桃花能夠爲未婚男女帶來“桃花運”,連着葉子的柑桔則代表姻緣“開花結果”……

風俗習慣作文 篇6

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又到了,這讓我想起了春節裏習俗,例如祭竈、貼對聯、包餃子、放炮等。

我喜歡的習俗是放炮。說起放炮,它還有個來歷呢!相傳古時侯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年”一直深居海底,在除夕的時候就會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大家都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直到有一年除夕,大家像往常一樣逃離村莊的時候,有位白髮老人留了下來。當“年”準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一陣爆竹聲,“年”混身顫慄,再也不敢進村了。然後那位白髮老人身披紅袍出現在“年”的面前,“年”竟然倉惶而逃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從此以後,每到除夕,家家戶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

今年,我買了許多許多鞭炮、擦炮、煙花、和大雷子。我可以盡情的燃放煙花爆竹了,讓這一些永久的留在我的記憶裏吧!

風俗習慣作文 篇7

今天,我體驗到畲族的婚嫁習俗。我們跟着講解員,她說需要四個人分別來扮演新郎、新娘的舅子和兩位伴娘。趙老師自告奮勇的扮演“新郎”,另外三人都是我的同學。

新娘在哪兒呢?我正好奇着。該不會在一旁的轎子裏吧,想着,便探着腦袋往轎子裏看,一旁的導遊似乎聽到了我的心聲,接着說道:“我們現在還不能見到新娘呢,要新郎闖過一道道難關後,才能見到新娘。

在一扇大門前,我大家停住了腳步,我看到前方的地上放着兩把交叉的掃把,掃把上還有尖刺。它們擋着我們的去路,必需要對出歌才能繼續前走,村裏的姑姑們都說畲族自己的語言,讓我們聽得雲裏霧裏,也真難爲趙老師了,他不但沒知難而進,反倒知難而退,只好被新娘家的人罰了三碗酒。

畲族的不少人家還會上山打獵,正因爲這樣,新郎的箭法一定要很準。對新郎的第二項挑戰就是射箭,我們在一旁竊竊私語:“趙老師恐怕連弓怎麼拿都不知道。”“小心,別被趙老師射到啦。”聽了這,我們都躲得遠遠的,生怕被箭法不準的趙老師射到,果不出所料,五支箭,趙老師一支也沒射到。

要進到新娘的家中,還得猜出哪一位姑娘是女祭司。“應該是頭上盤着鶴的吧。”“可能是身上的衣服繡着鳳凰的吧。”“不對,可能是身上背一個包的!”大家七嘴八舌地給趙老師支着招。是啊,三個姑娘都不一樣,哪一個纔是呢?最終,趙老師選了那位繡着鳳凰的。結果,講解員說,應該是身上揹着包的。

趙老師最終沒見到新娘,在真正的婚嫁中,需要全是滿分才能娶上新娘呢。

風俗習慣作文 篇8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國家的民風民俗,在我出生的國家——中國,最具有民風民俗特點的傳統節日,就是春節。

我的家鄉是安徽省的一個小小的縣城——渦陽,“老子故里,道德之鄉”。春節是其中時間最長,也是最熱鬧的節日。除夕到了,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雞鴨魚肉酒香味,男女老少全都穿上新衣服,大門前貼上紅紅的對聯,全是祝福新年的句子。一天三頓在開膳之前都要放鞭炮。因爲這是一年中最後的一天,除了很小的寶寶或小孩子,沒有人在睡覺,都要守歲。

正月七年級至正月初五家家都要走親串門,小孩到親戚朋友家拜年要壓歲錢,男人們要去親戚家拜年,女人自然在家中燒火做飯,迎接親戚們來家中拜年。還有一些廟會會有一些商家賣一些新年特有玩具,例如:炮、煙花、摔炮等。

元宵到了,家家張燈結綵,整個城市就像一家子一樣,紅紅火火、熱熱鬧鬧地過着元宵,有的放着孔明燈,向天上飛,滿天處處是燈火,美麗極了!

這就是我們中國特有的節日“春節”。大家一定要保護好我們的傳統節日習俗,一定要傳承下去。

風俗習慣作文 篇9

今天我來爲大家介紹土家族的幾個節日。第一個是過春節,土家族過春節,一般比漢族提前一、兩天,也有提前六、七天的,稱爲“趕年”。

“趕年”的時間,因姓氏宗支而異。以酉陽縣爲例;老寨鄉彭姓,臘月二十九過“趕年”;後溪鄉彭姓,臘月二十四過“趕年”;可大鄉和沙灘鄉李姓,臘月二十八過“趕年”。過“趕年”的方式,也不完全一樣。可大、沙灘鄉李姓過“趕年”時,禁止殺雞、殺豬,晚上禁點油燈,只能點燭,並通宵不熄。部分彭姓過“趕年”時,清晨得由男子做飯。

飯做好,祭祀祖先完畢,再喊女人、孩子起牀。飯後,全家出門遊玩。土家人平日用鼎罐做飯,過飯“是將肉切成,加上佐料,一層米一層肉,’蘿蔔等,合煮一鍋。“年飯”做好,要先祭祀祖先。祭祀時,焚香燃燭,燒錢化紙,三跪九叩,懷念祖先功德。第二個是趕年,“趕年”,或曰“提前過年,是土家族最隆重、祭祀活動最豐富,民族特色最濃厚的一個節日。漢族過年,是臘月三十。土家族過年比漢族要提前一天;若是臘月大,爲29天;月小,爲28天。

若家裏有亡人還要再提前一天過年,人們稱之爲過“趕年”。關於提前過年的來歷,土家人有幾種傳說,但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是明嘉靖年間,土家將士奉命出征到江漸沿海,參加抗倭,爲不耽誤戰事,土家人提前一天過年,後取得“東南戰線第一功”凱旋。過趕年便是從那時沿襲下來,讓土家後人不忘記先輩的赫赫戰功。

土家人過年時,要在堂屋神龕下襬祭品、敬家神、祭祖先。 我們土家族的節日還有許多我就不一一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