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在飲食文化方面有哪些習俗

傣族文化具有濃厚的亞熱帶風情,在這種環境下形成了獨特的飲食習慣。下面小編詳細介紹傣族在飲食文化方面有哪些習俗的相關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傣族在飲食文化方面有哪些習俗
  傣族的飲食習俗

傣族的飲食與飲食結構由其居住的環境決定,因炎熱所致,味喜酸、辣、苦(涼),三者皆可助開胃化食,消暑解毒殺菌。其食物種類極爲繁多,除庭園種植和家庭飼養的物產以外,山野河流所產,似乎都可入食,戲言:“凡是綠的都是菜,凡是動的都是肉”。更有一些奇異之物如螞蟻蛋、蟬蛹、花蜘蛛、竹蛆、沙蛆、青苔等成爲傣族喜愛的食品,使外人驚異不已。食物的烹製方法主要有烤、蒸、炸、煮、醃、剁、舂,特別講究佐料的配製。

烤類食品的配料必具備香茅草。香茅草是一種用來提取香料香茅油的常綠草本植物,分佈於熱帶河谷地區。燒烤時,將蔥、蒜、姜、辣椒、鹽等拌合的佐料塞入食物內部,或敷於外表,用新鮮香茅草捆裹好後,便可進行燒烤,烤至半途淋上油,以免表皮烤焦而內部不熟,同時使香茅草的香味隨油浸進食品。較出名的主要有香茅草烤魚、烤竹鼠、火燒乳豬、烤花蜘蛛、烤竹筍。

傣族每餐都喜喝湯,常見的有“雜菜湯”、“酸筍湯”、“幹醃菜湯”。所謂雜菜湯,即以多種蔬菜摻與青椒、酸湯同煮,湯汁酸辣開胃,待客的傳統雜菜湯必須具備野芭蕉花、辣藤、南瓜花等。

利用酸筍作爲配料煮湯是傣族煮類食品中的.一大特色,既酸且辣,又不失香甜鮮美。油炸類食品中較特別的是炸幹黃鱔和炸牛皮。元江、新平一帶傣族婦女於每年二三月和六七月間捕捉鱔魚,將新鮮鱔魚置於火上,至半熟取下,洗淨外表後再剔去內臟,內外塗抹花椒麪、辣椒麪和食鹽,曬乾保存備食。傣族愛吃糯食,喜用糯米做各類粑粑。

西雙版納傣族常在傣歷新年時製作,用以待客和賧佛,以石梓花爲傳統的配料。用野芭蕉葉包好,豎於甑內蒸熟,這種粑粑呈褐黃色,自帶一股花的清香。元江一帶傣族則用名爲“麻脆藥”的植物塊莖做麻脆粑粑。涼拌類食品是一道開胃的居家菜餚。蔬菜瓜果類、螞蟻蛋、嫩蟬等昆蟲類以及生肉、生魚、生血等皆可作爲原料,配料則包括了小芫荽、大芫荽、香茅草、蔥、蒜、野薑、野花椒、青辣椒、小米辣、米醋等。較具特色的涼拌菜有血旺、剁生、生魚片、撒撇等。“撒撇”是取牛的苦膽汁配製,先將牛苦膽整個煮熟,將膽汁倒入剁碎了的牛肝、牛心中,配以各種佐料而食,味苦而涼,西雙版納、德宏、耿馬一帶的傣族喜食,認爲宰牛不吃“撒撇”等於沒殺,其也是待客的風味菜。剁生也多是取新鮮精瘦牛肉,切成薄片放入石臼中舂至有粘性時,倒在砧板上剁成肉醬。剁的過程中放入大量的蒜、野花椒、小米辣等辛辣調料殺菌。

大型節慶時每戶皆要做剁生招待客人。這種傳統菜餚的製作者是男性,也只有男性進食,認爲男性喝酒,可以殺菌。

傣族喜酸,故醃製的鹹菜除了菜類醃得酸辣外,連豬肉、魚、火雀等肉類也具備同樣的味道,食用時味鮮甜帶酸,肉質極有彈性。傣族也喜用蔬菜、魚肉、蟹肉、嫩蟬等配野薑、蒜、蔥、青椒舂成醬泥,作爲糯米飯和其他菜的蘸水,主要有番茄醬、花生醬、青菜醬、螃蟹醬、蟬醬、竹筍醬、魚醬、青苔醬等。

傣家的食品以糯米做的種類很多。用糯米泡在香竹筒裏,在火灰中焐熟,劈開後食用,柔軟香甜,是待客佳品。此外還有扁糉,叫“毫多索”,是節日食品,拌紅糖、蛋黃、芝麻做成粑粑,叫“毫崩”;用烘烤做成的“毫吉”;用芭蕉葉包的糉子,叫“毫棟貴”等。在數千年的民族發展進程中,傣族的膳食烹調別具一格並已形成具有食品文化意義的“傣族風味”。

  傣族的飲食習俗——炸牛衣

傣族用牛皮做菜,有醃牛皮、炸牛皮,均屬佐酒佳餚。做法是:將黃牛皮的中間皮層切成條,在豬油中用小火燜煮,至皮呈透亮時撈出控油,曬乾收存。食時,再將其用豬油小火慢炸後蘸番茄喃咪(傣語,意爲醬)食。此菜口感清脆,辛香回甜,風味獨具。

  傣族傳統菜的介紹

酸角

冬春兩季,天高雲淡,風清氣爽,走進西雙版納的傣家村寨 ,很容易見到一種當地人們特別喜愛的果樹——酸角,它樹身高大,樹幹粗糙,枝葉扶疏,枝頭掛着一串串、一嘟嚕褐色的彎鉤形莢果。酸角又稱酸豆、羅望子、羅晃子、酸梅(海南)、“木罕”(傣語)、甜目坎、通血圖,爲蘇木科酸角屬熱帶、亞熱帶常綠大喬木,該屬僅含酸角1種,有兩個類型:甜型和酸型。酸角喜歡炎熱氣候,在年均氣溫18ºC—24ºC,年降雨量500—1200毫米的地區都能正常生長。

火燒魚

傣族傳統家常風味菜,特點是軟嫩鮮甜,原汁原味。製法是將鮮魚去鰓和內臟,洗淨,將蔥花、薑末、蒜末、青椒末、青姜葉末、芫荽末、野花椒葉末、薄荷、茴香葉末、香茅草葉末、草果粉、味精、鹽、料酒拌製成餡,裝入魚腹,頭尾折攏,再用香茅草捆成十字,外面包以芭蕉葉,埋入木柴燒後的炭或熱灰中燒熟,取出去掉芭蕉葉和香茅草,裝盤即成。

酸肉

傣族傳統風味菜餚,用牛肉經過醃製,而後炒制而成。特點是酸香味濃,可幫助消化。製法是將新鮮的黃牛肉用淘米水洗淨,切成大片放入盆中,加入鮮花椒葉、鹽、米飯拌勻,裝入瓦罐,淋入白酒壓實,上蓋,用草木灰與泥巴合泥密封罐口,醃漬一個月即成。將醃好的黃牛肉切成絲,與青蒜苗炒熟。

醃牛頭

傣族傳統家常風味菜。其製法是將牛頭、牛腳去毛、去蹄殼,砍成塊煮爛,去骨,切成肉條,入盆加入淘米水浸泡3—4小時,取出改用冷水洗淨,再將野花椒葉、紅辣椒粉、生薑和蒜泥放入牛肉盆內,加鹽、白酒拌勻入味,裝入瓦罐壓實,蓋上蓋密封,半月後即成。食時可蒸、可炒,是佐酒涼菜,脆嫩酸香、麻辣清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