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節的由來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愚人節的由來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愚人節的由來作文

愚人節的由來作文1

愚人節起源於法國。1564年,法國首先採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里曆(即目前通用的陽曆),以1月1日爲一年之始。但一些因循守舊的人反對這種改革,依然按照舊曆固執地在4月1日這一天送禮品,慶祝新年。主張改革的人對這些守舊者的做法大加嘲弄。

聰明滑稽的人在4月1日就給他們送假禮品,邀請他們參加假招待會。並把上當受騙的保守分子稱爲“四月傻瓜”或“上鉤的魚”。從此人們在4月1日便互相愚弄,成爲法國流行的風俗。18世紀初,愚人節習俗傳到英國,接着又被英國的早期移民帶到了美國。

愚人節時,人們常常組織家庭聚會,用水仙花和雛菊把房間裝飾一新。典型的傳統做法是佈置假環境,可以把房間佈置得象過聖誕節一樣。也可以佈置得象過新年一樣,待客人來時,則祝賀他們“聖誕快樂”或“新年快樂”,令人感到別致有趣。

4月1日的魚宴。也是別開生面的。參加色宴的請帖,通常是用紙板做成的彩色小魚。餐桌用綠、白兩色裝飾起來。中間放上魚缸和小巧玲瓏的釣魚竿,每個釣竿上系一條綠色飄帶,掛着送給客人的禮物——或是一個精巧的賽璐珞魚,或是一個裝滿糖果的魚籃子。不言而喻,魚宴上所有的菜都是用魚做成的。

在愚人節的聚會上,還有一種做假菜的風俗。有人曾經描述過一個典型的愚人節菜譜:先是一道“色拉”,萵苣葉上撒滿了綠胡椒,但是把葉子揭開後,才發現下面原來是牡蠣雞尾酒;第二道菜是“烤土豆”,其實下面是甜麪包屑和鮮蘑;此後上的菜還有用蟹肉作僞裝的燒雞和埋藏在西紅柿色拉下面的覆盆子冰淇淋。飯後,客人還可以從丸藥盒裏取食糖果。

不過愚人節最典型的活動還是大家互相開玩笑,用假話捉弄對方。有的人把細線拴着的錢包丟在大街上,自己在暗處拉着線的另一端。一旦有人撿起錢包,他們就出其不意地猛然把錢包拽走。還有人把磚頭放在破帽子下面擱在馬路當中,然後等着看誰來了會踢它。小孩們會告訴父母說自己的書包破了個洞,或者臉上有個黑點。等大人俯身來看時,他們就一邊喊着“四月傻瓜”。一邊笑着跑開去。總之,每逢愚人節這一天,動物園和水族館還會接到不少打給菲什(魚)先生成萊昂(獅子)先生的電話,常常惹得工作人員掐斷電話線,以便減少麻煩。

如今的愚人節在美國已主要是淘氣的男孩子們的節日了。

愚人節的由來作文2

每年4月1日是愚人節。這不是一個國家性的節日,但在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人們都會在這一天互相開玩笑,搞惡作劇,被愚弄的人往往被稱作“四月的傻瓜”。

據維基百科介紹,愚人節的形成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古羅馬時期的“嬉樂節”(3月25日)及歐洲中世紀時的“傻瓜節”(12月28日),被看做是愚人節的前身。

據傳說,最早把4月1日和愚弄別人聯繫在一起的是英國著名詩人喬叟,在他1392年的作品《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一隻自負的公雞在這一天被一隻狐狸愚弄了。儘管有學者對此持有異議,但普通讀者通常接受這種說法。

到了16世紀和17世紀,一些歐洲詩人和作家也在作品中提及在4月1日搞惡作劇愚弄人的事。1686年,英國作家約翰·奧布里把這一天稱爲“愚人聖日”,這是英國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及這個節日。1698年4月1日,不少英國人被作弄,相繼跑到倫敦塔去“看獅子洗澡”。

不同國家在4月1日愚人節的傳統做法不盡相同。在英國,人們在愚弄完人,對方還一頭霧水的時候,會大喊一聲“四月的傻瓜”。據民俗學家研究,在英國及那些節日傳統源自英國的國家,惡作劇的時間只能持續到當天中午12時,過了中午還戲弄人,自己就變成“四月的傻瓜”。而在蘇格蘭,人們過去把愚人節稱爲“找布穀鳥日”,蘇格蘭語中“布穀鳥”一詞有傻瓜的意思。

在伊朗,人們常常在波斯新年的第13天互相開玩笑、作弄人,這一天碰巧是公曆4月1日或2日。這一節日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536年,是世界上仍存在的最古老的惡作劇傳統。許多人由此認爲,愚人節的起源和這一傳統有關。

在法國、意大利和比利時一些地區,人們喜歡在這一天把一隻紙魚偷偷貼到別人背後,並大喊“四月的傻魚”。在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早期,許多愚人節明信片上都印有這種魚的形象。

在波蘭,愚人節當天充滿各種玩笑,不僅普通民衆互相搞惡作劇,連媒體和一些公共機構也加入惡搞的行列。當天,波蘭人一般避免舉行重要活動。1683年4月1日在波蘭締結的一個聯盟,爲避開4月1日這個“敏感”日子,特地把締約時間向前推了一天,即3月31日。

愚人節的由來作文3

在那一年之前,新年一般都是從3月25日開始,持續慶祝八天的。這種慶典在4月1日達到最盛。後來隨着查理九世對日曆的'改革,格里高裏歷被引進,新年也隨之移到了1月1日。

不過,步行傳遞信息是那時的主要溝通方式,很多人好幾年都還沒收到這個消息。還有一些人,那一個比較頑固的羣體,拒絕接受新的日曆,並且繼續在4月1日慶祝新年。於是這些保守落後的人被平民大衆貼上了“愚人”的標籤。他們總是做一些荒謬的事,並且常常被人派去做“愚蠢的事”或者成爲了人們的開玩笑的對象。

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些困擾逐漸演變成了在4月1號作弄人的習俗。這種傳統最終在18世紀傳到了英格蘭和蘇格蘭,後來又被引入了英國和法國的殖民地。因此愚人節最終發展成了一個國際化的開玩笑的節日,可以說,各個國家的人都有他們專門的方式來捉弄他們的朋友和家人。

比如,在蘇格蘭人慶祝愚人節是要持續兩天的。第二天就主要玩的就是惡作劇裝飾,這一天也叫做“續愚人節”。“踢我吧”的標誌也是源自於這種傳統。

墨西哥相對應的愚人節實際上是在12月28日這一天慶祝的。最初,這一天是一個紀念被希律王屠殺的無辜小孩的哀悼日。最終這一天演變成了一個更輕鬆的紀念節日,該節日包括惡作劇和欺騙等活動。

愚人節的惡作劇既有簡單的(比如對人說,“你的鞋子不整齊”,或者“我不小心踩到了你的眼鏡!”),也有精心製作的。把室友的鬧鐘調慢半個鍾是比較常見的惡作劇。不管是什麼惡作劇,實施惡作劇的那個人一般以向被整蠱的人喊出“愚人節快樂”來結束惡作劇。

在愚人節這一天,惡作劇是很平常的事。有時候,人們爲他們的朋友或家人精心製作的惡作劇會持續一整天。新聞媒體也會參與其中。比如,一部在愚人節上映的英國短片,竟是一部非常詳細的關於“種植麪條的農夫”和他們如何從麪條樹上收割他們的麪條的紀錄片。

愚人節只是一種“逗你玩”的慶祝節日。在這一天誰也不會期待收到禮物,也沒有人會把他們“重要的TA”帶去一個精心挑選的餐廳去進餐,這一天只是一個需要人們一直保持警惕的節日,因爲他很可能成爲一個四月的愚人!

愚人節的由來作文4

愚人節這天人們會舉辦魚宴,主人在節前向客人們發出邀請。

請帖是一條彩色紙板製成的小魚,活潑別緻。餐桌用綠色和白色桌布裝飾,中間擺放魚缸和精巧的小釣魚竿。魚竿上繫着綠色飄帶,飄帶上拴着送給客人的禮物,如魚形工藝品、裝滿糖果的小籃。宴會上,主人端上以魚爲原料精心烹製的菜餚,煎炸烤燒,應有盡有。

根據傳統風俗,主人往往在宴會上給客人們做假菜,有人對最典型的愚人節菜譜作過描繪:

最先一道是“色拉”,嫩綠的萵苣葉上撒滿胡椒,但拿開萵苣葉,露出來的卻是牡蠣雞尾酒;

第二道菜爲“烤土豆”,其實爲甜麪包末和鮮蘑菇,還有用西紅柿色拉掩蓋的冰淇淋等;以蟹肉“僞裝”的烤雞。

這種假菜宴更增添了輕鬆歡快的節日氣氛。宴會結束後,主人以糖果招待客人,不過,糖果不是放在果盤中,而是放在藥盒裏。

對於“貪吃”的讀者來說,4月1日是一個值得留意的日子。這一天是“吃書節(EdibleBookFestival)”:一年一度“吃書”的日子,全世界圖書館、書店、畫廊和個人家庭都要慶祝這一節日。

愚人節裏的吃書節

1999年感恩節時,美國收藏家兼評論家茱迪·霍夫博格女士與3位書籍藝術家相聚,當火雞伴隨美食、美酒下肚之後,她心生一念,若是書也可以吃,不知能做出什麼樣的書來?她選定千禧年的愚人節爲首屆“國際吃書節”,鼓吹愛吃又愛書的個人與團體,製作出可食用的書,在4月1日下午2點到4點(以每個人的時區爲準),將“作品”公之於網站或特定場所,然後在4點整,動手將它們祭入五臟廟中。

把“吃書節”定在4月1日“愚人節”,自然帶有幽默色彩。有別於以紙、油墨爲原料的傳統書籍,歷屆吃書節的成品運用了巧克力、糖、奶油、海苔、餅乾、蛋、果凍、魚子醬、通心麪、各色水果與蔬菜。

這一天,大多數能吃的書都是做成書狀的蛋糕,另外的一些能吃的書就不那麼受歡迎了,但是,至少你可以翻開那些用麪包片、海帶做成的書頁。

《聖經》也記載着“吃書”的故事。在舊約《以西結》裏,上帝給了先知以西結一卷書,書卷的兩面上都寫着“哀悼、悲痛和悲嘆”。上帝讓以西結把這卷書吃下去,他吃後答道:“它在我的口中像蜜一樣甜。”

據說埃塞俄比亞的皇帝莫內裏克二世,每當感到有罪時,就在口中嚼幾頁經文,最後這位皇帝死於用金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