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除夕的故事(通用9篇)

有關除夕的故事1

熬年守歲

有關除夕的故事(通用9篇)

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爲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竈,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

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守歲習俗興起於南北朝,樑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歲的詩文。“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人們點起蠟燭或油燈,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風俗被人們流傳至今。

有關除夕的故事2

除夕的來歷故事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勐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柺杖,臂搭袋囊,銀鬚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髮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着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塬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七年級,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着紅紙,院裏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臘燭還發着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爲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除夕的禁忌

1、燈長開不關

除夕晚上睡覺的時候,是不能關燈的,只能到年七年級天亮才能關燈。除夕夜的燈火,通宵不熄,俗稱“光年”。不論是否守歲,屋裏的燈都不要關,要徹夜不滅,寓意來年前途光明。

2、忌吃藥

正在服藥的病人,如果可能,最好是暫時停藥,家裏年前煎過的藥渣也倒掉,不要留下;據說這樣纔有利於來年的身體健康。

3、吃餃子不能說話

到晚上11點左右,開始下餃子。第一鍋餃子出鍋之後,卻不能吃。餃子一出鍋,還是和小年夜一樣,先得擺供臺。與此同時,由長房長孫挑鞭,次子點火,在自家的大門外燃放爆竹。一掛鞭放完,全家進門,按照大小依次給長輩磕頭,然後開始吃餃子。吃餃子的時候不許說話,不許矗筷子,即使自己已經吃完了也不能隨便站起來離開。

4、不汲水

過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除日黃昏前“封井”,給水井加上木蓋,供奉糕點以後焚香拜祭,三日後方可開蓋複用。

5、忌倒污水、倒垃圾

據說,隨意亂倒污水、垃圾,亂丟雜物,隨地便溺的話,不小心就會濺灑到神靈身上,如果神靈惱怒的話,就會降禍到人。

6、進餐忌諱有人來串門

正式進餐時,非常忌諱別人來打擾的,特別忌諱有人來串門,因爲這叫“踩年飯”,會使全家人不得安寧。

7、不能動“魚”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年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吃團年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爲這魚代表“富裕”和“年年有餘”,象徵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於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

8、忌過早睡覺

守歲,其實就是在除夕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守歲”的意思是要守住一年中的最後一天。

除夕夜不能關燈嗎

民間有這樣的說法。除夕晚上睡覺的時候,是不能關燈的,只能到年七年級天亮才能關燈。除夕整個晚上,家裏一般都不關燈,特別是供養祖先的屋子更是不能關燈。

通宵開燈趕跑窮鬼來年就順順利利了。而且大年三十都要點長壽燈,徹夜通明。大年三十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每家每戶都要掛紅燈籠,到了晚上就要點亮燈籠,而且要點一宿,不能關燈,意味着益壽延年,香火不斷。

除夕夜守歲也是一項流傳久遠的習俗,早在西晉《風土記》中就有明確記載:“終夜不眠,以待天明曰守歲。”傳說守歲是爲了防止一種獨角獸的侵害,而這種獨角獸最怕火光、紅色和聲響,所以人們就在除夕夜穿紅衣、點紅燈、貼紅紙、放煙花炮竹,焚香祈禱,徹夜不眠,也就有了“守歲”習俗。《帝京歲時紀勝》記載:“高燒銀燭,暢飲鬆醪,坐以達旦,名曰守歲,以兆延年。”

許多地方也稱除夕夜叫“吉祥夜”。在這個晚上,無論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說吉祥話,不可說晦氣話、髒話和不敬之語,否則一年都要倒黴。因此,歡歡喜喜、和和氣氣、團團圓圓,是除夕夜的最大主題。

有關除夕的故事3

很久很久以前,在過大年的一天晚上,有一個怪物出現在人間,人們都害怕極了。

這個怪物在人間興風作浪,攪的人們不得安寧。有個村民說:“我們去求求竈王爺,讓他去天上找個神仙打敗夕。”村民們異口同聲的說:“好,就這麼辦。”

於是,人們找到了竈王爺,求他去天上找個神仙治服夕,竈王爺聽後,騰雲駕霧到天上求助天帝幫忙。

到天帝那裏,他把人間的事情從頭到尾的敘述了一遍,天帝聽後,立即派了個小仙童叫年,讓年隨竈王爺下凡除怪。

下凡後,年找到夕說:“怪物還不跪地求饒。”

夕聽後哈哈大笑說:“你個小毛孩還想讓我跪地求饒太可笑了。”

年拿出紅段子向夕揮去,夕見情況不妙就趴在地上裝死。年見夕已死,便高興地蹦來跳去。夕見年已中計,就趁年跳到自己嘴邊時張開嘴巴想吃掉年,幸虧年的動作敏捷閃開了夕的嘴巴。年見身旁有一堆竹子,便施法讓竹子燃燒起來“噼噼啪啪——”的聲音把夕嚇得跑了起來。於是,人們點了一把火把驚惶失措的夕燒死了。

年臨走前,把人們的房門上都貼上了紅色的紙條上寫着吉祥的話語,代表治服夕用的紅緞子,從此就有了春聯。而且人們每年都會在除掉夕那一夜放爆竹來驅趕夕,並把這一晚稱做除夕夜。

有關除夕的故事4

除夕的傳說故事--七郎射“夕”

傳說,很早以前,出了一個妖怪,名字叫“夕”。這傢伙專門害人,特別是看見哪家有漂亮的女娃兒,晚上就要去糟踏她,糟踏後還要吃了才心甘。老百姓對它很得要死,但又沒有辦法。有個叫七郎的獵人,力大無窮,箭射得特別好。他喂的那條狗也非常厲害,任何猛獸都敢去鬥。七郎見百姓被“夕”害苦了,就想除掉它。他帶起那條狗到處找“夕”,找來找去始終沒有找到。“夕”平時白天不出來,太陽落了坡它纔出來害人,半夜後又不見了,也沒人曉得它住在哪兒。七郎找“夕”找了一年,這天已是夏曆臘月三十,他來到一個鎮上,見人們都在歡歡喜喜準備過年,心想,這個鎮大,人多,姑娘也多,說不定“夕”要來。他就找鎮上的人們商量,說“夕”最怕響聲,叫大家天黑了不要睡覺。多找些敲得響的東西守在家裏,一有動靜就使勁敲,好把“夕”嚇出來除掉。這天晚上“夕”果然出來了,它剛闖進一戶人家就被發現了。這家人馬上敲起了盆盆,這家一敲,整個鎮子也跟着敲起來了。“夕”嚇得四處亂跑,結果被七郎看見了。七郎放出獵狗去咬它,“夕”就跟七郎和狗打了起來。人們一聽外頭殺起來了,都拿起東西敲得震天響。這時“夕”有點鬥不過,想逃跑了事,哪曉得後腿被獵狗咬着不放。七郎趁機開弓猛射,一箭就把“夕”射死了。從那以後,人們就把夏曆臘月三十叫除夕。這天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守歲,放火炮,表示祛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除夕的傳說故事--熬年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裏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探究這個習俗的來歷,在民間流傳着一個有趣的故事: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它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後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它們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準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們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爲關口來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一整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竈,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後門都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由於這頓晚餐具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須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就逐漸形成了除夕熬年守歲的習慣。

有關除夕的故事5

春聯門神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着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

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爲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爲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着貼門神的習慣。據說,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

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爲,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裏拿着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裏就再也沒有鬼魅騷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爲流傳。

有關除夕的故事6

相傳,古時候有個文人叫韓文玉,韓文玉年輕的時候,家裏很窮。有一年夏曆臘月三十,左鄰右舍都歡歡喜喜地過起了年,韓文玉卻窮得沒肉下鍋。鄰居的娃兒出來耍,手上拿着油膩膩的香雞臘肉啃;韓文玉的娃兒見了,哭着回家向韓文玉要肉吃。韓文玉的妻子沒辦法,只好到鄰居家借了兩坨肉來煮。誰知肉剛下鍋,鄰居的'當家人回了,怕韓家日後還不起,硬叫韓夫人去把肉提回來。韓文玉哄着娃兒,一家人有勉勉強強地過了個素年。

天快黑了,鄰居早已點亮了年燈,全家老小圍着火堆,說說笑笑地開始守歲了。而韓文玉這時還在山上砍準備燒火守歲的柴。韓文玉妻子縫了一下午破爛,又去房後撿煮飯的柴。一位好心老太婆看見了,對韓夫人說:“我們還有一堆辣椒杆送給你,還可以煮幾天飯。”她謝過這位好心的老太婆,就去把辣椒杆背了回來。這時韓文玉也在山上挖了一個大樹頭撈了回來。 韓夫人燒辣椒杆煮飯,煙子嗆人得很,吃飯後生火守歲,她又用辣椒杆做引火柴。這時正是亥時,天上的凶神奉了玉帝之命去人間降災,陰司中的無常鬼也奉了閻君之令到人間給人類定生死。凶神出了南天門,剛到凡界,辣椒味嗆得他們直打噴嚏,眼淚水長淌,凶神說:“凡人真歪!我還沒下去,就整得我夠受,要是真下去了,不知我還有沒有腳杆迴天庭呢!”想到這,嚇得躲到天上不敢下來。無常鬼也縮在陰間不敢出來了。

再說韓文玉挖的那個樹頭,原來是根萬年沉香樹,着火燃,香氣四溢,直衝天庭。玉帝聞到沉香大喜,讚揚凡人竟燒如此異香敬供,便派善神下凡,減了天下人七分罪,並且遍灑甘露,降福人間。同時派文曲星官下凡,暗助韓文玉考上狀元

第二年,天下果然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類過上了好日子.韓文玉也考上了狀元。從此,人類每逢過年守歲,到了亥時,總先要燒一陣辣椒杆,希望能驅逐凶神免災。然後又燒沉香樹頭,希望善神降福人間。

有關除夕的故事7

相傳,玉皇大帝的小女兒賢惠善良,她愛上一個窮小夥子。玉皇知道後十分惱怒,把小女兒打下凡間跟着窮小夥受罪。多虧王母娘娘從中講情,玉皇才勉強封了窮小夥“竈王”一職。玉皇的小女兒也就成了“竈王奶奶”。

竈王奶奶深知百姓的疾苦,常以回孃家探親爲名,從天上帶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東西回來分給大家。玉皇對此非常生氣,就規定竈王爺夫妻一年只能在臘月二十三迴天宮一趟。

爲了能從天上多給人們帶些東西回來,竈王奶奶是想盡辦法收羅,今天弄些豆腐、明天弄些肉,後天蒸饅頭,大後天打酒,一直到除夕晚上,纔將東西收羅的差不多。爲了人們能過個好年,竈王奶奶連夜趕回人間。家家戶戶的人們則是一夜不睡覺,點起旺火、香燭、燃響鞭炮,迎接竈王奶奶返回人間。

守歲爲何又叫"熬年"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爲什麼稱作"熬年"呢?相傳,在遠古的洪荒時代,有一種兇惡的怪獸,人們叫它"年"。

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要從海里爬出來傷害人畜,毀壞田園,降災於辛苦了一年的人們。人們爲了躲避年獸,臘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關緊大門,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爲消磨時光,也爲壯膽,他們就喝酒。等年七年級早晨年獸不再出來,纔敢出門。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

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江南的一個村子裏,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童稚,在院裏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

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在《詩經·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製作的火炬,竹竿燃燒後,竹節裏的空氣膨脹,竹腔爆裂,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這也即是"爆竹"的由來。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兒,他爲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待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

有關除夕的故事8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種兇惡的動物,非常厲害,人們把它叫做“年”。“年”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出現一次。“年”這東西一出來,就會危害人類,給人來造成很大的災難。“年”在晚上出來活動,因此人們到時全部熄滅燈火,整夜不眠,躲避災害。後來發現穿紅衣,燃炮竹發出的聲響,可以把“年”趕跑。於是,每到年末時,覺着“年”快要出現的時候,人們就燃放爆竹來避邪,祈求來年好運。所以過年大放鞭炮習俗,流傳到今天。

有關除夕的故事9

除夕是春節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種傳說是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次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知道夕最怕紅色和聲響,所以年三十晚上,每家每戶都貼紅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爲除夕了。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這一天,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

北方人包餃子,南方人做年糕。水餃形似"元寶",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頭。 除夕之夜,全家人在一起吃"團年飯",有一家人團聚過年的味道。吃團年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爲這魚代表"富裕"和"年年有餘",象徵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於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

關於年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叫"年",它捕百獸爲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人和"年"鬥爭了很多年,人們發現,年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於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裏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裏,"年"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綵,飲酒擺宴,慶祝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