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端午節日記範文五篇

忙碌而充實的一天結束了,想必有很多難忘的瞬間吧,是時候用心地寫一篇日記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日記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端午節日記範文五篇

端午節日記 篇1

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有很多的傳統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

今年端午節那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外婆家去,早上我和媽媽一起到集市上去買了一把艾草,媽媽說艾草是端午節的一種驅邪物品,然後媽媽又帶我去買了香包。

中午外婆和我一起去小河邊,把糉子扔到河裏外婆說把糉子扔到河裏是爲了防止魚蛟蝦蟹吃愛國詩人屈原的屍體,下午,我、妹妹和外公一起去收集五端,五端就是菖蒲、艾葉、龍船花、蒜頭、石榴花。

夜幕初垂,吃晚飯的時間到了,我們一起包糉子,可熱鬧了。我發現桌子上有黃魚,鹹鴨蛋黃,雄黃酒、黃豆瓣包的糉子,外公說這是端午節那天要吃的五黃。晚上我和妹妹一起假裝睡覺,發現媽媽和舅媽在我和妹妹的頭上用雄黃酒一人寫了一個王字。

端午要快結束了,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了外婆家。

端午節日記 篇2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爸爸說要讓我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說吃完糉子就帶我們全家出去玩,我非常的開心。

吃完糉子,我們全家去華南植物園玩,爸爸在裏面給我們介紹我們這裏很少見到的植物。有南極的,有北極的,還有在少漠裏生長的植物,在那裏我見到了許許多多的從來沒有見過的植物。

下午回去外公家家,見到了精彩的龍舟比賽。

晚上我們全家人都聚在一起吃糉子,聽外公給我們講端午節的故事,我們還玩了一些小遊戲,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日記 篇3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兩千多年前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因此自古沿襲下來的習俗至今不變:吃糉子、劃龍船……

一到端午節,我就想起那小小的糉子。外面裹着一層翠綠的竹葉,溼漉漉的身體掛着水珠,三角微微翹起,外觀就會讓人頓生清爽!

糉子的花樣、品種繁多。我見過的有紅棗餡兒的,花生餡兒的,鹹肉餡兒的,豆沙餡兒的……真是應有盡有。比如我吃過的糯米紅棗餡兒的,外面散發着竹葉的清香,剝開竹葉白裏泛紅、油光發亮的餡兒,真是讓人不忍下口,但是又讓人禁不住咬下一口,香甜可口,回味無窮!

吃糉子是飽了口福,而劃龍船則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每到端午劃龍船的比賽可精彩了!舵手把舵,掌握方向,衆人划槳,百舸爭流,萬船飛渡,鑼鼓喧天,喊聲陣陣,那種場面真是叫人熱血沸騰!

啊!多麼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日記 篇4

今天,姑姑買了一大包糉子,因爲快到端午節了,家家都得吃糉子。

姑姑先把糉子放入鍋裏,再添點水,蒸了二十幾分鐘左右,糉子熟了,我們就用筷子把它夾到盤子裏,我們打開 了一個,裏面熱乎乎的,把它放入碗中,再加點白糖,那可真美味啊!

端午節日記 篇5

端午節到了,相信你一定和爸爸媽媽去了好多好玩的'地方。這不,今年端午節我去了瀋陽的湖心花園。那裏繁花似錦,柳樹依依,令我流連忘返。

爲了避開擁擠的人流高峯期,我們早早的出發了。清晨還籠罩着一些薄霧。可謂“霧裏看花,花不醉人人自醉!”

剛到花園門口,我便看見了一個月亮門,附有一個高高掛起的牌匾。寫着湖心花園四個大字。這更促使我不由自主的加快了腳步。剛進入花園,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金黃的月季花,說真的,他們那怒放的姿態,絲毫不輸給玫瑰。隨即便有不同的區域佈局,有不同種類的花種植在這個不大不小的花園中。玫瑰花,j雞草花,紫羅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五星花。爲什麼叫五星花呢?因爲它開花時是粉紅色的五星形狀。中間鉗着幾絲金黃的花蕊,它是草本藤類植物,攀附在柳樹上。像是給柳樹穿上了一件綠色的夏裝。爸爸媽媽帶我去觀賞別的花,我一步三回頭,十分不捨。總覺得這些五星花有靈動之氣。分別時刻,那些盛開的五星花好像在同我說再見,而那些快要凋零的五星花,在露水的映襯下,好像在傷心的哭泣,像是捨不得我走似的。

這次花園之旅,我很開心,很充實。希望以後還有機會去一趟這個簡簡單單又令我着迷不已的小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