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端午節日記範文集合八篇

一天就要結束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體會吧,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日記了。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端午節日記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端午節日記範文集合八篇

端午節日記 篇1

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端午節吃麥餅,吃麥油煎。

我們先做麥餅,奶奶把粉團做成圓形,再用擀麪杖繞着圓形轉,粉團就越來越薄,越來越大。最後一張麥餅就做好了。我也學着做了一下,做出來像一片荷花葉。我把缺口補了一下,可要拿起的`時候麪粉粘住了桌子。因爲我忘記撒麪粉在桌面上,這下我可無計可施了。媽媽過來幫我把做好的麥餅做回粉團,又重新用擀麪杖在上面滾動,隨時撒上面粉。不一會兒,一張又大又圓的麥餅就做好了。

做了十幾張麥餅之後,我們又開始攤麥油煎。我們這一次的做法與以前的可不同,用上了爺爺剛從街上買來的電烤爐。

只見二孃抓了一把和好的麪粉在電烤爐上一比劃,形成一個圓形,再把空心處補住,合上電烤爐蓋子,大概要二十幾秒就可以打開了。麥油煎邊上一些地方就會翹起來,把它壓一下,再把餅翻個面,合上電烤爐大約過十幾秒,一張麥油煎就做好了。

到了中午,炒好菜,包好麥餅筒,大家圍着桌子開心地吃了起來!

端午節日記 篇2

今天是端午節,在這一天,有許多的習俗,其中,就有端午節系五色繩。

端午節早上,我吃過早飯後,媽媽就給我係五色繩,五色繩就是五種顏色的繩子編在一起的繩子,在端午節系五色繩,聽媽媽說是我們這裏的一個習俗,五彩線象徵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相傳民間喜歡用五彩線系在兒童手腕上(男左女右),俗稱“長命線”,以祈求壓邪避毒,長命百歲,可以保佑孩子們平安健康。嘿嘿,媽媽連我的腳上都給繫上了五色繩啦。等端午節後的第一場雨後,剪下來扔到河裏去,可以帶走所有的`黴運及煩惱,這樣一年都會開開心心的啦。

端午節系五色繩真的非常有趣,不僅好看,而且還有那麼多的故事和含義,我喜歡端午節系五色繩。

端午節日記 篇3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個很有特色的節日。

聽爸爸說,端午節由來是紀念歷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每當端午節來臨,家家戶戶,大街小巷都瀰漫着:甜甜的,濃濃的節日味道。今年端午節,媽媽早早開始準備包糉子了。

媽媽包糉子的時候,我最喜歡在她身邊轉來轉去看,只見媽媽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糉葉折成一個角,再在摺好的角筒放進一些已經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豬肉,又蓋上糯米,然後用糉葉把糯米裹得嚴嚴實實的。看着媽媽包好的一個個胖胖的糉子,饞得我直流口水。

端午的前一天,人們把採來的艾篙,菖蒲一同插在門窗上,用來辟邪保平安。艾草的清香瀰漫開來,這股香氣很持久。晚上,還要用菖蒲煎制的水來洗澡,聽說它有祛除百病的功效。

這一天,媽媽還給我弄五彩線,綁在我的手腕上。說這樣能祛病消災,長命百歲。我喜歡過端午節。

端午節日記 篇4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糉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記得小時候,媽媽常常把我抱在腿上,哼唱這樣的歌曲。那時候,糉葉飄香,香飄萬里。

每年的端午節,是我和弟弟最快樂的日子。媽媽一早就在我們手腕繫上紅、白、黑、藍、黃五色絲線,弟弟天真無邪地問:媽媽,這是幹嘛的?這是長命縷,這和門頭上面的艾蒲一樣,是用來驅邪的。我們順着媽媽指的方向看去,門頭上果然有着碧綠一片,淡香襲來,入人心扉。

吃過早飯,媽媽忙開了,準備包糉子。那早晾在水盆中的糉葉,有着青黛的膚色,青澀的芳香,細長的葉子柔柔地靜躺在水中,一漾一漾,如同一位位含情脈脈的少女,在水中勾勒純潔的圖畫。

媽媽的手靈巧極了,白花花的糯米、碧澄澄的糉葉在她手中像變戲法似的完美結合在一起。媽媽邊包糉子,邊給我們講起端午的'來歷,那個愛國憂民的偉大詩人屈原,那滾滾流淌的汨羅江水,那無數百姓美好的懷念和祝福躍入我心懷。一隻只玲瓏可愛的糉子更像小船,載着我對詩人屈原的思念飄向遠方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雖然我對媽媽教給的這首詩句不甚瞭解,可是,端午節傳統文化對我們的薰陶,已深深印入腦海。

那就是不斷追求與熱愛!

範水鎮中心國小二(七)班呂亦詩

指導老師:郭慧萍

端午節日記 篇5

x月x日星期x天氣x

端午節是紀念我國偉大詩人屈原的,節日裏主要的紀念活動如:賽龍舟。吃糉子等。

我外婆包的糉子可好吃了,外婆說:“用蘆葦葉包糉子最香。”外婆先從市場上買來蘆葦葉和糯米,先把蘆葦葉在沸水裏泡十分鐘,十分鐘之後,外婆把蘆葦葉弄成一個圓錐形,然後我往裏面放了許多糯米,又放了些醬油放了些肉,我和外婆一起,一共包了17個,我們把糉子放進高壓鍋裏,煮了25分鐘,打開鍋蓋,一股香味撲鼻而來,終於,開始吃糉子了,外婆把糉子皮剝開,我一拿到糉子,就大口大口的吃起來,那天,我吃的糉子最多。

端午節除了吃糉子,還要賽龍舟呢!

我特別喜歡看賽龍舟了,賽龍舟的場面非常熱烈,賽龍舟的隊員拿着槳,有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氣高昂,大力敲着擂鼓,龍舟在水上力爭上游,奮力向前衝,一號龍舟全體隊員士氣高昂,目前在第一位,可是後面的隊員也不甘示弱,大聲喊口號,一下子向前衝,這個場面非常熱烈,讓人們很興奮,期盼着誰會得第一。

吃糉子,賽龍舟。這節日的兩大習俗,編織出了一個熱熱鬧鬧的端午節。

端午節日記 篇6

端午節到了,我和媽媽去市場買糉子。

到了市場,我們第一個目標——買糉子。到了賣糉子那兒,我的眼一下驚呆了。“天哪!這麼多種!我倒!”你看那數都數不清的糉子,各種各樣。這邊有甜的,那邊有鹹的`等等,多得使我眼花繚亂。我們買了幾十來個就回家了。

我們把糉子煮熟了,一人分了一個糉子,我輕輕一咬,啊!

一股香甜可口的味道流入我的心田,太好吃了!

我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忽然,我好象想起了什麼,問:“媽媽,爲什麼農曆的五月初五要吃糉子呢?”媽媽說:“端午節是農曆五月初五,傳說是爲了記念屈原而有的傳統節日。屈原是戰國時一位忠誠正直的楚國大臣,他曾經多次直言進諫,可當時的楚君並不採納,還將他革職流放,後來秦國攻陷了楚國,屈原則憤而抱巨石投汨羅江而死。據說這一日正是農曆五月初五,人們爲了保全屈原的屍身,紛紛划船到江上把糉子投入水中,爲餵飽魚、龍、巨蟹。從此,每一年五月初五,楚國人都到江上賽龍舟,投糉子紀念他。到現在一直這樣。”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耶,今天我又學到了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了。”今天,我不僅吃了糉子,還知道端午節的來歷,真是開心!

端午節日記 篇7

有一首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爺爺說:“相傳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要再去吃屈原的`遺體。”爺爺還說:“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或手腕上,稱爲長命縷,聽說可以長命百歲。家家戶戶插上‘五端’:有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我正在家看書,突然聞到一陣清香,我跟着香味走過去,發現原來是奶奶在煮糉子,我偷偷吃了一個,是紅棗餡兒的,又香又甜,味道好極了!

端午節日記 篇8

端午節是爲了紀念屈原,據說,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楚國民衆用糉葉包米飯作成糉子,投到江裏餵給魚蝦吃,希望屈原的身體不要受到傷害。

今年端午節,我讓奶奶教我包糉子。首先要把糉葉洗乾淨,在熱水中泡軟。再準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餡,將自己喜歡的餡煮得香噴噴的,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糉葉圍成漏斗的形狀,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大米,中間放上美味的餡,再裝米,用筷子把米搗實了,再用糉葉緊緊地包裹。這時,糯米就像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跳出來。我急得直跺腳,幸好有奶奶替我“解了圍”——去掉一些糯米,我才順利地裹好了。到了最簡單的步驟——扎糉繩。看我大顯身手,我想糉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我接過棕繩,把糉子五花大綁捆了一圈,大功告成。包好的糉子放進鍋裏用猛火煮,大約1小時後,改文火煮30分鐘就可以了。在煮糉子的過程中,我總是急不可耐地要揭蓋子察看情況。因爲從鍋裏飄出那糉子的香氣,饞得我直流口水。糉子終於出鍋了,我香噴噴的吃了起來。

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糉子,品嚐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