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包袱習俗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有些地方俗稱“施孤”、“鬼節”,又稱七月半、亡人節。中元節還有個包袱習俗。下面是小編爲您整理的關於中元節的包袱習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中元節包袱習俗

  中元節的包袱習俗

傳統“中元節”是農曆7月15日,傳說在這天的晚上,每個家庭的祖先們都會“回家”看望活着的親人,所以每家每戶都會爲逝者焚燒包袱、靈屋、元寶等,所以民間也把中元節稱作鬼節。

春節、清明祭祖不同,中元節燒紙錢不去墳頭,而是將紙錢包成如信封一樣的“包袱”,並在包皮上寫好“收款人”與“寄款人”的名字及關係,再請道士蓋上符印,然後在家門口集中燒化。

舊時,不拘貧富均有燒包袱的舉動。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設供案,將包袱放於正中,前設水餃、糕點、水果等供品,燒香秉燭。全家依尊卑長幼行禮後,即可於門外焚化。焚化時,劃一大圈,按墳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燒三五張紙,謂之“打發外祟”。

燒包袱是一種敬祖的習俗,是活着的人趁鬼門大開的日子給先亡宗親送冥資,以備陰間過活。送的方式,就像陽間給親朋好友寄信一樣,先將冥資(即錢紙)摺疊好,再用白紙包上(白紙包起着信封作用)。接着便是寫“信封”(各地寫法亦有不同)。

不同的輩分,稱呼亦有不同,一般上溯四代,即先考、祖考、曾祖考、高祖考,以示“慎忠追遠”。尊稱都是男右女左。自稱亦自然隨着改變,相對應的.分別是:子、孫、曾孫、高孫。袱皮背面的交合處應寫上一個大大的“封”字,以表示封口,其他鬼魂等不得隨意拆看。

除此之外,還得捲上一卷錢紙,用白紙包好,寫上“挑夫專用”。“挑夫”即陰間的“郵遞員”,如果沒有挑夫,冥錢是無法送到的。如今街市上已有制式袱皮出售,填寫起來就簡單多了。

關於包袱裏的冥錢,種類很多,下面小編爲您介紹。

一、大燒紙,九K白紙,砸上四行圓錢,每行五枚。

二、冥鈔,這是人間有了洋錢票之後仿製的,上書“天堂銀行”、“冥國銀行”、“地府陰曹銀行”等字樣,並有□都城的圖案,多系鉅額票面,背後印有佛教《往生咒》。

三、假洋錢,用硬紙作心,外包銀箔,壓上與當時通行的銀元一樣的圖案。

四、用紅色印在黃表紙上的《往生咒》,成一圓錢狀,故又叫“往生錢”。

五、用金銀箔疊成的元寶、錁子,有的還要用線穿成串,下邊綴一彩紙穗。

現在還有美元、歐元、英鎊、人民幣、汽車、電視、電腦、手機等現代物品,陰家也與時俱進了。這些東西要用包袱包起來,便於攜帶與郵寄。有的用籠箱裝起來,顯得更客氣。

焚化地點各地不一,有的在家宅附近,有的在寺廟,還有的在墳前。日期一般在農曆七月十二、十三兩日。如果家中有新亡不滿一年的,則在七月十四日。時間一般選在下午四點以後。

  中元節飲食習俗

1、吃鴨。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爲什麼呢?原來“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爲了壓住鬼魂。東莞人一般會吃蓮藕煲鴨。

2、吃瀨粉。在中元節那天,東莞有吃瀨粉的習俗,而且幾乎在整個東莞都通用。當然,不同片區,吃瀨粉的方法還是有所不同的。

3、吃粗茶淡飯。在山東的獨陵縣,中元節被當地人稱爲“掐嘴節”,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飯的習俗。

4、吃扁食。在江蘇省的東縣鄉,很多鄉民在中元節當天都會吃扁食(一種以麪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

5、吃“餃餅”。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節他們會吃“餃餅”,一種類似於春捲的食物。

每個地方中元節的飲食習俗都不同,或吃瀨粉、或吃鴨子,或吃“餃餅”,總之,七月十五鬼節的飲食似乎有點“神祕”哦。

  中元節傳說

關於中元節的傳說,說法不一,主要有三種。

說法一:道教最主要的爲修行記說中"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閻羅王於每年農曆七月七年級,打開鬼門關,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人們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關鬼門之前,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陰間。

說法二:傳說地藏菩薩,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閻王爺],他的母親去世後來到陰朝地府,被關在牢房裏少不得受十八層地獄的種種折磨,地藏菩薩是個孝順的兒子,看到母親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這天竟恂私情,讓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門打開放他母親出來,誰知這一開牢門不要緊,牢房中的小鬼們蜂擁而出跑到人間爲害百姓,所以就有了“七月半,鬼亂竄”之說。那些跑回家鄉的鬼紛紛向家人索要錢財以便回去用來生活和打通關節希望早日託生。後來人們把這一天就定爲[鬼節]. 鬼節這天,人們要燒紙錢,擺供品祭奠故去親人的亡靈。

說法三:佛教盂蘭盆節起源於"目蓮救母"的故事,出自《大藏經》(由印度傳入的佛理)。目蓮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蓮尊者,惦念過世的母親,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時的貪念業報,死後墮落在的惡鬼道,過著吃不飽的生活。目犍蓮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給他的母親,但其母不改貪念,見到食物到來,深怕其他惡鬼搶食,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無法下嚥。目犍蓮雖有神通,身爲人子,卻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請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說:"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滿,在這一天,盆羅百味,供巷僧衆,功德無量,可以憑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目蓮遵佛旨意,於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其母,其母親終得食物。"這便是臺灣普渡拜"好兄弟"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