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春節回家作文四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春節回家作文4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春節回家作文四篇

春節回家作文 篇1

大概要追溯至二十年前,我大約五歲,那時提起過年,我們差不多同齡的夥伴們高興得就像一隻頑皮的貓兒,在家中蹦蹦跳跳的,那股興奮勁兒——簡直像當上皇帝一般。

像我們那時的孩子,因爲過年會有好吃的、好穿的、好玩餓,大一點的孩子更可以擺脫平日的“勞役”,因此會開心個不停。

或許怪那時的日子太過清貧,平日裏要吃得上一頓好的是極不容易——吃得上肉的人家很少,一般人家除非是有貴客來的時候,孩子們才勉強可以解一解饞;或就是在走親戚,“吃酒”的時候。那時候,寨裏要是誰家有紅白喜事,幫忙的大人總是帶着孩子,並且趁人不注意把一兩片豆腐或其他什麼吃的塞在自己孩子的嘴裏。

又或許是那時的生活過於枯燥,所以人們在玩的都比較簡單,快樂也簡單,但大家都很知足,生活平平常常的過,日子順順溜溜地流。那時過年,大人們總喜歡湊在一起玩紙牌,玩牌的方式簡簡單單:一副撲克變換着玩“上游”、“怪嚕”、“三五反”之類,輸了的就罰站或鑽“板凳腳”。(我就是那時常跟在父親身邊問這問那的,現在還清晰記得那些玩牌的花樣。)大家共娛共樂,輸了牌卻贏回快樂,大家都覺得自己是勝利者。

父親喜歡在大年七年級、八年級的白天和晚上翻起民間手抄或刻印的《柳蔭記》、《八仙圖》之類的書唱個不停,他周圍就圍着媽和其他年輕年老的婦女,動情處大家唏噓喟嘆,有的還流眼淚,聽不明白的時候大家就議論紛紛。我們那一帶像父親年齡差不多的男女都會“唱書”,幾年前回家過春節還聽父親給媽唱了幾段,很是動聽。

對我而言,那時爸唱書的聲音就是最好的音樂,所以對一些如“攢十字”、“蓮花落”之類的唱腔至今還有印象。那時寨裏有一臺唯一的收音機,音樂從那個小東西里飄出——很悅耳,多是些“朝霞——啊——映在——陽城——湖上——”,偶爾也飄出“何日君再來”的感慨。但這種奢侈的聲音我們很少聽到,有時只是在較遠處聆聽。有收音機的那戶人家很少放歌給我們聽,一般要有客人來或過年的時候才能聽到,更別說是親自看看摸摸那“小傢伙”了。我的記性一向很好,只要那家人放歌,我聽一遍就能“哼唱”了。

那年頭,寨裏沒有通電,收音機只能用乾電池,捨得買電池的人家很少——別說用收音機了,就是用手電筒的人家也很少,我們家那時點的是煤油燈。用油燈燈芯也不敢做大,晚上睡得很早,一般晚飯後就洗腳熄燈就寢;有時熄燈後坐在火爐邊聽母親講“老熊婆”、“七姊妹”和其他的民間傳奇或鬼故事。那時聽鬼故事時尤其着迷,但一定用坐在爸和媽之間,不敢靠近門,生怕有個東西推門而入把我抓去。我哥不同,從小到大都不相信有鬼,晚上再怎麼黑也敢出去解手——我那時最佩服他了!妹妹還在呀呀學語,只有哭的份,享受不到我聽故事的高興和怵悚。但不知怎的明明害怕,卻用纏着媽一遍又一遍的講,自己就一邊聽一邊幻想一邊害怕了。

至於玩的呢,就簡單得過分了。除了“抓瞎貓”、“躲貓兒”或學唱花燈外再無其他花樣,但那時過年,我們就成天跳來跳去,唱來唱去,變換着玩熟悉的遊戲,快樂無窮。有時被大一點的孩子欺負,哭一陣鼻子,又笑眯眯地跟着玩去。

“過年”這一詞在那時是什麼概念?我只記得那種興致了。以至以後長大在寨里老祖公那裏聽他“擺大傳”,讀那些《徵東》、《徵西》的幾百部“大傳書”都無法把兒時的記憶抹滅。

但這些年,從我九八年起異地求學直到工作數年後的今天,我對過年的興致淡得很,真有“過年如過關”般艱難的感覺,真正感受到一個成年人的悲哀了。

要說這幾年,要穿有穿,要吃有吃,要享受有享受,哪裏不比兒時的條件強?家裏不是早有了彩電、音響了嗎?不是有三五好友常在一起把酒言歡嗎?但總覺得少了些實在。

過年真正的快樂是屬於孩子們的。但我對他們的'玩法有些不一樣的感觸。很多孩子在家看套碟,對武俠大戲裏的動作津津樂道,大一點的孩子們聚在一塊玩着紙牌輸壓歲錢,也有湊在屋子裏看大人們“砌方城”玩通宵的。

而我現在的娛樂也只是看看春節的電視節目和玩玩麻將了,偶爾對着麥克風唱幾首歌。回家過年又有什麼好玩的呢?不過是爲了陪着雙親,一家人吃湯圓,一塊看“春晚”,話話家常,如此的簡簡單單。只是給兒時給我唱書講故事的父母一絲寬慰,讓他們在年老的時候感受到全家團圓的滿足——作爲父母,或許他們每年的願望不過如此。

春節回家作文 篇2

今年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過年,老家的習俗是臘月二十八吃團年飯,爺爺奶奶在家裏殺了胖胖的豬、可憐的雞、不會下蛋的鴨,準備了豐盛的團年飯,今年遠在北京的二姑一家也回來了,我們吃了一個真正團圓的團年飯。

除夕夜,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看了中央臺的春節聯歡晚會,我特別喜歡劉謙的魔術,他的魔術太神奇了,鏡子裏有他的朋友,能把餅乾拿出來而且能對着鏡子將咖啡喝完。然後我和二姑家的倫倫哥哥一起放了很多煙花和鞭炮,這是我第一次在除夕夜放那麼多煙花。

七年級,早上我們吃的是麪條和雞蛋,寓意着一年都順順溜溜。然後我們一起去了白馬關、萬佛寺逛廟會,拜菩薩保佑我天天向上,各科成績都能考好,中午我們一起在萬佛寺裏吃了齋飯,齋飯有稀飯、素菜、湯圓、酸面,儘管很難吃但吃的人還很多。晚上我們在家裏吃的湯圓,湯圓是奶奶、爺爺、我、倫倫在看春晚時一起做的,我和倫倫哥哥做的湯圓全是奇形怪狀的,奶奶還做了一些裏面包有硬幣的湯圓,不過我沒有吃到。奶奶說吃到硬幣的人一年都很幸運。

從八年級開始,我基本上每天都在走親戚。這個春節,我收到了很多壓歲錢,這個春節我過得很開心、很高興。

春節回家作文 篇3

我的老家在沂河邊上的一個極小的小村。家在臨沂,我在青島。一道海灣隔着回家的路,一條路連接着我與故鄉。

小時我常回老家的。父母也經常會買上汽車或火車票,帶我走三四個小時的回家之路,小時候回家很快,我會睡在母親懷裏,醒來時,發現我已經回到了溫暖的老家。那時我還未成熟,最喜歡趴在爺爺的牀上學着爺爺打呼嚕的聲音,也最喜歡家裏人生火,用大鐵鍋做出的可口飯菜;每到晚上,去門外看滿天的繁星,看銀河、牽牛、織女,聽長輩們講那些古老神祕的神話故事,那些星,真亮,真純。我常會和爺爺一起乘着電動三輪車去不遠的沂河岸邊,看滔滔不絕的水日夜不息地流過。我曾天真地問爺爺爲什麼河水總是永無窮盡的,爺爺意味深長地告訴我說,這些水都是海里枯乾的水蒸發成的,自然不會衰竭。我只是似懂非懂。

長大些我便不願意賴在媽媽肩上睡覺了,原本安恬的睡夢變成了焦急的等待。還時不時有老家打來的電話。當時的我着急得恨不得一下子就飛到老家的河旁,但是這路,好像永遠走不完。

我真的不希望,不希望看到回家的路越走越長,親人們一遍遍打來催促的電話,而我,還遠在他鄉……

今年春節,我又踏上了歸途。在車上算起來,已有一年多沒有回家了。在四五個小時的路程中,我竟感到一時茫然,偶然驚覺還有幾篇語文課文沒讀完,於是又在車裏看起了語文書,看着看着,竟忘卻已到家門。出來時,我一隻口袋裏放着手機,裏面安裝着不少新軟件;一隻手夾着課文剛讀完一半的語文書,又一隻手拿着裝有數學地理的書包。照例每天學習,有時出去兜風,與家人的交流卻少之又少。

回家的當天下午,依照習俗,我們去給逝者上墳。一片小樹林,地上隆起了一個個土丘,站立其中,環視四顧,滿目蕭瑟寂寥。其中不乏有落葉歸根者,亙眠此地。他們對故土的思念情深,震動了我,我突然意識到原來我與家的距離在漸漸變遠,我與祖輩的隔膜越來越深,揮之不去。也許你在不斷拓寬你的人生,卻忘記了站在村頭默默注視你的親人、朋友;你記得各種數學公式,職場營銷手段,卻忘記了回家的路。

春節那天,按照習俗,全家人包素餃子,我們五點鐘起牀,跪拜家裏的長輩們。一桌團圓宴清淡,但透出來的卻是純正的香。晚上,我仰望星空,看到銀河、牽牛、織女,回想起一個個長輩講起的古老神祕的神話故事。

第二天天大晴,我們一大家子人拍了全家福。在我和爺爺奶奶的合影中,我摟着爺爺奶奶,笑得天真,就像個孩子。

時間飛快地過去,轉眼我要回去,一家子人都來送我們。爺爺幾分鐘前才驚悉我們即將離開,顯得有些悵然。我告訴爺爺,我們還會再回來,只聞他微嘆一聲,不再說話。我們上車,離開了這個小村。過沂河時,看那奔騰不息的流水,我頓時明白了爺爺多年前對我說的話。宇宙本是一次又一次的輪迴,當人們落葉歸根後,他們的身軀必將再作爲新生命的一部分。汽車飛速運轉着駛向青島,而我一直向窗後看去,想要把這路記清。父親笑說不必,有導航器指引。後我反問心靈如何?父親默然。

故鄉,不必你過於依戀,但在你出那沾滿塵土的村門之前,請你回頭看看那些爲你默默祈禱着的親人和朋友們。如有時間,回家看看。

漫長的回家之路啊,請你不要如此遙遠,遙遠到我看不見故鄉金燦燦的麥野;請你不要如此阻隔,阻隔到我聽不見故鄉淳樸的鄉音!

我真的不希望,不希望看到回家的路越走越長,親人們一遍遍打來催促的電話,而我,還遠在他鄉……

春節回家作文 篇4

泱泱華夏,盛開着民族之花,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風民俗。我住在汕頭,春節一般在初七就開始了。

在這一天人們都開始忙碌起來,殺雞宰鵝,辦年貨最爲重要,這一天,每個商場都擠滿了人,家家戶戶都要一次性準備好東西:倘,飲料,乾貨和各種各樣的東西。

辦好年貨,家家都必須大掃除一次,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把屋裏屋外打掃一塵不淨,寓意把一切不好的東西全掃除乾淨,企盼來年吉祥如意,事事順心。接下來就要貼對聯了。門外的紅對聯是必不可少的,對聯上寫的話五花八門。再貼上大大一個“福”,就大功告成了。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這天,每個人除非萬不得已,定要回家吃團圓飯。一家子的男女老少聚坐在大飯桌旁吃着熱氣騰騰的火鍋,人們臉上都掛着幸福的微笑。吃過飯,邊看着電視裏的春節聯歡晚會,大家邊互相聊着這一年裏自己遇到的逸聞趣事,說的人眉飛色舞,聽的人津津有味。屋裏洋溢着大家歡快的笑聲。人們在外邊玩耍 ,放鞭炮。只聽“砰”的一聲,絢麗的煙花飛上了漆黑的夜空,一下子就炸了開來,“花瓣兒”頓時被灑滿了天際,天被照得亮如白晝。各色的煙花一朵連一朵綻放在天邊,它們盛開了一會兒便又隕落,但仍爲天空增色不少。

除夕之後便是年七年級,人們什麼也不做,都在休息,店鋪都不開門,到處都很安靜。但依舊能聽到鞭炮聲。

九年級,這一天人們都要到親朋好友家拜年,小孩子這下可開心了,可以收紅包嘛!數錢數到手抽筋.

元宵上市,這一天家家戶戶都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歇。人們在這一天個個都喜氣洋洋,到晚上,幾乎整個村都是亮的小孩子在放花燈,累了,回家看電視吃元宵,之後再放鞭炮玩耍。

年十九,春節結束,人們各自回到自己的崗位中,大人上班,小孩上學。

真是“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風,”這個大民族需要我們個個去認識瞭解,感受其的魅力,和豐富多彩的生活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