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人怎麼過中元節

中國有一個神祕的節日,稱之爲“鬼節”,也是中元節。在鬼節的時候要準備好祭品祭拜祖先。那麼您知道閩南人是怎麼過中元節的嗎?下面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閩南人怎麼過中元節

  閩南的中元節習俗

俗稱農曆七月爲祭鬼節,故閩南民俗祭事繁多。據說,閻羅王下令每年農曆七月七年級開放鬼門關,陰魂在地藏王菩薩的監管之下,於陽間遊蕩享用祭品,七月的最後一天收關,出遊的陰魂,必須如期歸位。爲迎合開放鬼門關之事宜,閩南民俗創設了諸多祭事。

普度。“普”是“廣泛、大範圍、大規模”之意;“度”是“超度”。各鄉鎮都在七月裏,俗訂某一天爲普度日。輪到普度這天,有錢人家都固定在自家門口演戲祭敬普度公,故其親朋好友、親戚都可託普度公的福,臨場觀賞熱鬧,看普度戲,吃普度宴。

七月普度在石獅有獨創。石獅鎮區集中一天,統一在八月九年級通街普度。而石獅農村創設大普度輪流做。按十二生肖紀年法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三輪流集中一鄉大普度:鼠年塘頭,牛年錦亭,虎年塘邊,兔年蘇厝,龍年後宅,蛇年埔仔,馬年洪窟,羊年塘後,猴年後安,雞年山雅,狗年吳頭,豬年後頭。因吳頭、後頭兩村是這種輪流大普度制的創設者,後因人丁日衰,以致廢鄉,所以每輪到這兩村大普度時,都由後安村和山雅村來承擔大普度。

這種大普度特別隆重,往往集中大半個晉江、石獅的人衆參與,所有民間戲班都集中到此演出,商機無限,熱鬧非同尋常。據說連這裏的飲水井的水面都降了八尺至一丈深,甚至乾涸。

起路燈、祭都公爺,祭祖、普度在閩南泉州、晉江、石獅、廈門、漳州廣泛流傳,歷史悠久,都有其民俗文化淵源。

據說佛祖釋迦牟尼的大弟子目建連在師父的指點下,於農歷七月十五舉辦“孟蘭盆會”,祭拜地府惡鬼,超度正在陰間受倒懸罪之苦的母親(俗名叫目連母)脫離地獄。於是傳演爲閩南七月半祭祖節。前年泉州開元寺也承辦一屆“孟蘭盆會”。

起路燈和謝路燈。農曆六月最後一天或七月七年級,家家戶戶備辦五味飯菜和一盞紙燈籠,燈籠上書“恭敬地藏王,祈求平安”或“喜敬陰公,祈求平安”。午後於門口祭點路燈。意讓遊入人間的陰魂夜夜提着燈籠到處觀賞普度戲,享吃普度祭品,叫做“起路燈”。直至閻羅王收關後的八月七年級至初五午後,再用五味飯菜在原位祭謝路燈,把路燈火化,叫“謝路燈”。結束七月的祭拜活動。

祭拜都宮、都祠。封建時代,各縣以“都”劃分行政轄區,晉江縣劃分爲十九個都,各都建都宮或都祠,祀奉都公爺專管該都的散陰、無家可歸的陰魂。各宮祠都有俗訂的都公爺生日,都定在七月的某一天。這天,該都的人們,都在午後於門口用五味飯菜犒賞都公爺的兵馬,消災納福。都宮(祠)門口開鑼起鼓演七天七夜戲給都公爺兵馬看,請道師進宮祠做法事,讓有關羣衆參與祭拜各類陰魂,祈求消災納福,人畜興旺。

七月半祭祖。農曆七月十五日又叫七月半,是個隆重節日。一大早,人們就忙着備辦廿四味大魚大肉和飯菜,中午於自家廳堂上的祖公靈位前祭拜。

天公雞,普渡鴨。七月半鴨毋知死?過些日子就是傳說中的鬼節,也叫中元節,閩南稱“七月半”。這一天有盛大的拜拜儀式,所有人會大擺祭品,敬祭亡魂。老話說“傍神祝福”,首先是口福。

早在三年苦難時期,每到七月“做普渡”廈門市政府都會努力讓每家都有一頭鴨子殺。這就叫“再窮不能窮七月,再苦不能苦普渡”。探尋過去閩南的歷史,早年沒什麼好吃的年月裏,“做普渡”人比鬼還熱情。以過節的名義正當搞吃的不會讓人批評你奢侈。如今社會物資豐富了,普渡作爲一個傳統的習俗被保留下來。

普渡快到了,又是一個好多好吃的,很多要拜拜的節日。“普渡”是福建閩南沿海地區(包括金門)的一種民俗文化現象,它是揉合農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節和佛教盂蘭盆會而形成的民俗節日。

宋代泉州於中元節舉行齋醮活動時,已把佛教的詞語“普渡”轉化爲地方民俗的名詞,普渡是在七月十五日這天舉行的,其祈求的內容甚多:或祈死者無厄幽沉滯之悲;或求生者獲五福康寧之祉;或蘄雨澤以抗旱;或冀赦過以除愆,等等。

中元是相當重要的民俗節日,不少人會在舊曆的七月七年級到七月卅日之間,擇日以酒肉、糖餅、水果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衆家鬼魂,並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較爲隆重者,甚至請來僧、道誦經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會在這段時間,請出地藏菩薩、目連尊者等佛像放置高臺、或請藝師扮演驅魔大神鍾馗(有的是請藝師操控鍾馗之傀儡),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氣。

據說這些習俗也受《西遊記》影響而成。《西遊記》第九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老龍王拙計犯天條》;第十回《二將軍宮前鎮鬼,唐太宗地府還魂》;第十一回《還壽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蕭?正空門》。這三回講的故事是魏徵夢斬龍王,之後,涇河鬼龍在閻羅王面前告李世民夢中許救反誅之罪。閻王召李世民面證口供虛實。導致李世民遊地府,還魂路過陰山(亡魂山),過奈何橋,見橋下冤魂惡鬼討債,橋樑使者怒索過橋費,否則不放行。李世民空身一人,過不了橋,後在判官崔珏的指點下,借貸陽間開封府相良存寄於陰司的十三庫金銀的一庫施捨與奈何橋使者,答應回陽間奉還,並回陽間後擇日做“水陸大會”以超度陰山地府冤枉鬼、孤魂野鬼超生歸陽間。這故事從宮廷傳入中原民間,後隨晉人南遷傳入閩南而演化爲起路燈、祭都宮公爺、祭祖、普度的民間習俗。

在閩南地區,鬼節僅次於春節,從七月初到三十,都有人過節,各個鄉村,各條街道輪流安排好日子。在那一天,要請朋友們來大吃一頓!

  中元節的習俗

1、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燈,尤數黃河裏放燈壯觀。

2、燒街衣

這是香港自開埠以來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間風俗。一踏入農曆七月,人們都會於入黑後,帶備香燭、金銀衣紙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飯在路邊拜祭一番。人們“燒街衣”的目的是讓那些無依的孤魂有衣物禦寒,有食物裹腹。

3、做茄餅

民間認爲,茄餅可以成爲已故祖先前往盂蘭盆會的乾糧。每到中元節這天,老南京人家家戶戶做茄餅,也就是把新鮮茄子切成絲,和上面粉,用油煎炸。其實,茄餅如今已是一道再尋常不過的家常菜,想吃的話隨時可以做一盤解解饞哦。

4、燒袱紙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燒袱紙。即將紙錢一疊、封成小封,上面寫着收受人的稱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數,化帛者的姓名及時間。俗傳七月十五鬼門關閉,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5、吃瀨粉

在中元節那天,東莞有吃瀨粉的習俗,而且幾乎在整個東莞都通用。當然,不同片區,吃瀨粉的方法還是有所不同的。

6、祈豐收

中元節施祭孤魂與祈望豐收又常聯繫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戶戶要在自己家門口焚香禱祝稻穀豐收,並把香枝插於地上,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徵着秋收稻穀豐登。

7、吃鴨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爲什麼呢?原來“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爲了壓住鬼魂。東莞人一般會吃蓮藕煲鴨。在山東的獨陵縣,中元節被當地人稱爲“掐嘴節”,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飯的習俗。在江蘇省的東縣鄉,很多鄉民在中元節當天都會吃扁食(一種以麪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節他們會吃“餃餅”,一種類似於春捲的食物。

8、祭祖

祭祖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爲“七月半”祭祖。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時分舉行,並不侷限於特定的一天。

9、祭祀土地和莊稼

七月十五,民間還盛行祭祀土地和莊稼。將供品撒進田地。燒紙以後,再用剪成碎條的五色紙,纏繞在農作物的穗子上。傳說可以避免冰雹襲擊,獲得大秋豐收。一些地方同時還要到后土廟進行祭祀。定襄縣民俗將麻、谷懸掛門首。

10、麪塑

七月十五節前,民間婦女盛行麪塑活動,晉北地區最烈。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首先根據家庭實有人數(包括出嫁的女兒及女婿、外孫,另過的兒子及媳婦、孫子等等),給每個人先捏一個大花饃。送給小輩的花饃要捏成平型,稱爲面羊,取意羊羔吃奶雙膝下跪,希望小輩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送給老輩的花饃要捏成人型,稱爲麪人,意喻兒孫滿堂,福壽雙全;送給平輩的花饃,要捏成魚型,稱爲面魚,意喻連年有餘。

  中元節的食俗

1、吃瀨粉

在中元節那天,東莞有吃瀨粉的`習俗,而且幾乎在整個東莞都通用。當然,不同片區,吃瀨粉的方法還是有所不同的。瀨粉,是東莞人壽宴的傳統食品,寓意長長久久,多福多壽。

東莞最出名是燒鵝瀨。燒鵝瀨,最講究的是一鍋美味的高湯,那得用整隻雞、大塊肉、大塊骨,加許多特種藥材和香料熬製。吃的時候,將瀨粉在熱水中燙一燙放入碗中,然後加上一大勺高湯,粉面再鋪上一層皮脆肉嫩的燒鵝。

2、蒸麪羊

舊京及華北地區的農村,民間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給小外甥送活羊的習俗。傳說此風俗與沉香劈山救母的傳說有關。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殺虐待其母的舅舅二郎神,二郎神爲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誼,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給沉香送一對活羊,據說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楊”姓的諧音,以重結兩家之好。從此民間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習俗,後來逐漸演變爲送一對面羊。

這一民俗的另一說法是,母親爲出嫁的閨女用白麪塑一雙羊,當然還要蒸熟,而且羊頭還要纏掛上紅布條。孃家要組成一支小型送羊隊伍到新姑爺家,由新姑爺動手切開面羊,並將切下的第一塊用紅繩拴掛在客廳中,這塊“面羊肉”等到第二年的七月十五送來新面羊時才能取下來。這其中的講究是“陳羊見新羊,年年有餘糧。”新姑爺切完羊後,要吃羊頭,出嫁的閨女則吃羊腳,其他的分送男方長輩鄰里,以表和和美美,共享喜慶吉祥。

3、吃花饃

七月十五節前,民間婦女盛行麪塑活動,晉北地區最烈。一家蒸花饃,四鄰來幫忙。首先根據家庭實有人數,給每個人先捏一個大花饃。

送給小輩的花饃要捏成平型,稱爲面羊,取意羊羔吃奶雙膝下跪,希望小輩不要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送給老輩的花饃要捏成人型,稱爲麪人,意喻兒孫滿堂,福壽雙全;送給平輩的花饃,要捏成魚型,稱爲面魚,意喻連年有餘。

4、吃鴨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爲什麼呢?原來“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爲了壓住鬼魂。況且雞爪呈耙狀,易把鬼的衣服抓掉(大概怕積下惡怨,不肯回到原處),所以選腳掌扁平的鴨子也在情理之中了。東莞人一般會吃蓮藕煲鴨。

中元節吃鴨是因爲傳說去世的祖先會在中元節這一天回家探親,要過奈何橋,但沒有船過不了。於是,活着的人要送些鴨子下去,好讓鴨子游泳載他們回來,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傳統,一到鬼節就吃鴨子。

5、吃扁食

在江蘇省的東縣鄉,很多鄉民在中元節當天都會吃扁食(一種以麪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現在也有人把扁食叫做餃子,其實扁食和餃子大不相同。扁食和餃子的區別,首先在皮,其次在餡。

以皮而論,餃子皮較厚,而扁食皮薄如蟬翼,晶瑩剔透。餃子餡少,小到只有大拇指那麼點,因此餃子的個頭也比較小,一碗餃子雖說也有十多個,但在碗中卻只佔到三分之一,其餘全是湯,並且餃子的餡較爲單一,多爲豬肉加些素菜和調料。而扁食就大不一樣了,不僅肉類、菜類均可入餡,連雞、鴨、魚、蟹、饊子、嫩黃豆等等都可入餡,且特別講究搭配,雞脯配芹菜,豬肉配薺菜,雞蛋配韭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