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漆間火災應急預案

一、目的

油漆間火災應急預案

爲有效防範和快速處理車間油漆庫房火災事故的發生,確保火災在發生時能夠得到及時、合理、有序地處置,特制定本方案。

二、油漆房危險源及火災產生原因分析

油漆庫房位於車間外部,庫房內存放的油漆及稀釋劑,爲揮發性易燃物品,遇到高溫、明火有引起燃燒的危險,火焰蔓延的速度快,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的濃煙,產生刺激性的有毒有害氣體。隔壁爲電工維修間、鄰近液壓車間打磨間,一旦發生火災,將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並對附近人員造成傷害。

引發火災的主要因素:

1、人爲將火種帶入庫房,或在庫房內違章抽菸、接打手機等;

2、照明線路短路或雷電入侵引起火災;

3、靜電產生火花引起火災;

三、應急組織與職責

1、油漆庫房火災應急救援小組

組長:陳禮旺(電話:13915523657)

組員:張福林(電話:13801543055)

張高中(電話:13338691972)

潘學亮(電話:13218101809)

季雷斌(電話:15358481712)

朱申林(電話:18112703260)

曹國民(電話:13625283663)

車間安全員:李雲生(電話:13776102502)

2、職責

⑴火災事故發生時,由組長負責指揮滅火救援行動。

⑵救援小組及部門安全員得到火災消息或接到到火災救援通知後應立即趕赴油漆庫房,進行滅火救援工作。

⑶救援小組成員應保持通訊暢通。

四、應急處置程序

當班人員發現油漆庫房內有冒煙或聞到有物品燒焦的氣味時,應立即查明原因,針對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措施,迅速撲滅火源或關閉電源、或隔離火源附近易燃物 1

等措施,以防止引起火災。

1、當火災初起時,當班人員應迅速切斷電源,利用滅火器或消防沙果斷進行撲滅,防止火勢蔓延。

2、如火情較大時,應急救援組長應迅速組織應急救援小組攜帶消防器具趕赴現場滅火,並根據火情大小逐級向上報告火災情況;公司接報後根據火災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啓動公司級別的火災應急預案。

3、如火情較爲嚴重時,應立即與公司質量安全部或公司義務消-防-隊聯繫(電話:66658303),請求火災救援。

4、事後做好現場保護工作,並防止死火復燃,不得隨意離開現場或將事故隱瞞不報。

五、撲救方法

1、電源或線路起火首先應先切斷電源,嚴禁用水撲進行撲救;油漆或稀料起火時同樣禁止用水進行撲救。

2、使用乾粉滅火器或消防沙進行撲救。

六、注意事項

1、油漆庫房發生火災,應遵循以下原則:首先保證人員安全;其次保證油漆品安全。

2、火災發生時,第一發現人應查明起火原因,如因電源引起,應首先切斷電源。

3、火災發生後,應遵循邊救火邊報警的原則。

七、預防措施

1、在油漆庫房配置乾粉滅火器、消防沙;

2、在油漆庫房內張貼“禁止吸菸”、“嚴禁煙火”標識;

3、加強對油漆庫房消防器材的檢查維護管理;

4、加強對油漆庫房油漆及稀料滲漏的檢查,發現安全隱患及時排除;並填好油漆庫房的危險品點檢記錄;

5、適當時組織油漆班組人員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學會正確使用乾粉滅火器,適當時組織相關的消防演練。

2

油漆間火災應急預案 [篇2]

一、物質特性及火災性質

產品噴塗所用的原輔材料是有一定揮發性的油漆、稀料等,易燃,遇高溫、明火有引起燃燒的危險。火焰蔓延的速度快,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的濃煙、毒氣、可產生刺激性或有毒氣體。

二、發生火災的途徑

1.人爲因素:如將火種帶入現場,或在產品區域抽菸、接打電話等;

2.電氣事故:如生產區域發生電器短路而引起燃燒;

3.雷擊起火;

4.高溫控制不當;

5.靜電火花。

三、發生事故的應急處置:

發生火情,立即啓動應急處置預案,成立由當日值班領導、安全員、當班生產班組長、保障組值班人員擔任臨時指揮小組,其他班組員工和義務消防員在臨時指揮小組的指揮下,投入滅火搶險。

1.發現火警的處理

① 發現火警的員工,必須在第一時間報安管辦(對講機5頻道、值班室電話:);安管辦迅速報告值班領導,值班領導按序報告公司相關領導和部門負責人。

② 值班領導現場查看火勢,確定是否撥打119火警電話,立即指揮安全員、義務消防員及現場人員進行撲救。

③值班領導現場指揮程序

步驟一:指派一名員工在廠外十字路口引導消防車到來;

步驟二:呼叫保障組值班人員切斷噴塗車間所有電源和壓縮空氣機;啓動消防補水泵增加消防水壓力;

步驟三:安排噴漆作業員工關閉壓縮空氣閥門;

步驟四:指揮叉車司機將噴塗線內葉片拖拉出來

步驟五:將車間所有的安全出口通道門打開進行人員和物資疏散,利用就近的消防器材撲滅初期的火苗;

步驟六:若火勢較大要立即疏散火災現場所有員工。

步驟七:關閉通往其他車間防火卷閘門,防止火勢蔓延。

2.指揮部職責

1) 相關領導趕到現場,立即成立現場臨時指揮部,以能達到有秩序的疏散人員、物資和撲滅火;

2)負責現場指揮火災的撲救,阻止火情的蔓延。

3)組織人員對火災現場周圍的'危險化學品和貴重物資進行疏散、轉移工作。

4)組織人員對火災現場警戒,保持對外界聯繫,以及對火災原因的調查。

5)組織對搶救出的人員進行救護,對搶救出的物資進行轉移。

3.火災中的逃生方法

當火災發生後,各區域人員根據緊急疏散線路有組織的疏散,疏散過程中應採取以下方法撤離現場:

1)彎腰下蹲法或匍匐前進法:由於火災發生時會產生大量的有毒煙霧聚集在上部空間,因此在逃生過程中應儘量的將身體貼近地面匍匐或彎腰前進。

2)口罩、毛巾捂鼻法:火災煙氣具有溫度高、毒性大的特點,一旦吸入後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燙傷或中毒,因此疏散中應用溼口罩或將衣物打溼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溫和過濾作用。

3)逆風疏散法:着火後根據火勢發生的傾向、確定逃路,並躲避火焰和煙霧,向安全通道、出口位置方位逃生與疏散。

四、傷員的急救(如有嚴重燒傷人員,即撥打急救電話120) 燒傷的處理

1)小面積燒傷

立即將受傷部位用冷水衝或浸泡在冷水中,以降低溫度減輕疼痛與腫脹,如果局部燒傷較髒和被污染時,可用肥皂沖洗,但不可用力擦洗。如果眼睛被燒傷,則將面部浸入水中,並做睜眼、閉眼活動。浸泡時間至少在10分鐘以上。如果身體軀幹燒傷,無法用冷水浸泡,則可用冷溼毛巾敷患處。

患處冷卻後,用滅菌紗布或乾淨的布巾覆蓋包紮。視情況待其自愈或轉送醫院做進一步治療。

2)大面積或重度燒傷

局部冷卻後對創面覆蓋包紮。包紮時要稍加用力,緊貼創面,不留空腔。如燒傷後出現水泡破裂,又有贓物,可用生理鹽水(冷開水)沖洗,並保護創面,包紮時範圍大一些,防止污染傷口。

做好簡單包紮後,應迅速送醫院做進一步治療。

3)呼吸道燒傷:應迅速送醫院做進一步治療

4)休克傷員:就地給予抗休克、補充平衡鹽溶液後再送醫院,這類傷員應由專人專車護送。

五、火災撲救方法

1.小火:用乾粉滅火器和消防水槍噴射進行撲救。

2.大火: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撤離現場所有油漆及輔料;對於燃燒劇烈的大火,現有人員、設備無法控制火勢時,指揮人員撤離到安全位置,清點人員數量,確認火場內有無未撤離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