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山東作文9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春節山東作文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春節山東作文9篇

春節山東作文 篇1

我的祖籍是山東省,我雖然是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出生,但是我還保留了一些山東人過節的習俗。我認爲山東人過春節時的風俗很有特點,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吧!

到了小孩子日日夜夜盼望的除夕,吃餃子是必不可少的,我也特別愛吃餃子。山東人做餃子的方法也很有特點,煮餃子前是要鳴放鞭炮,爲了讓家人一年都平安快樂。煮餃子燒火要用芝麻秸,意味着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會越高越好。餃子要多煮幾碗,必須多出一些,表示年年有餘。餃子煮好之後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竈王爺,保家人幸福美滿。就餐時,除了每人吃一碗餃子,還要多盛一兩碗,希望人丁興旺。餃子裏包了許多東西比如:硬幣、棗子、栗子等。吃到棗子,表示新的一年能早期幹活,勤勞致富;吃到栗子,就意味這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會長命百歲;吃到硬幣,說明這個人這年會發財。我在每次除夕都會吃到硬幣或花生米,特別幸運,使我很開心。

農村,大年七年級早上不能把家畜放出來,假如家畜被放出去後會被爆竹聲驚嚇到,這樣年就會被攪亂。牛、羊、馬、狗等等家畜會得到優待,狗能吃到餃子,而大型家畜能吃的五穀雜糧。大家等家畜吃飽以後,再用掃帚從家畜的頭往下掃,掃出什麼糧食來,什麼糧食就會豐收。大家會用七年級早晨的隔夜飯餵雞,據說雞在過年時吃一粒米就能下一個蛋。

山東省的大家過年的習俗與衆不同吧!大家國家的各個民族或地區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真是“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啊!

春節山東作文 篇2

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不同的風俗代表着爲不同的文化。第6課課文給我們介紹了北京的春節,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山東的春節。

在山東,元旦要吃餛飩,稱爲“填倉“,黃縣、蓬萊一帶,元旦早起要照虛耗。有些地區煮餃子時要用芝麻秸燒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升,飯後在鍋內要放上饅頭,意味有“餘頭’’。

到臘八這天,一切活動都是圍繞臘八粥進行的。首先支起大鍋,用糯米仁、桂元、蓮子、百合、栗子、紅棗、江米、葡萄乾等來熬粥,火要用溫火,慢煮,一小時後粥面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的“粥果”,熬出來非常的香。

臘月23過小年,這在山東是爲打發老竈爺也就是竈君上天,在傍晚擺上貢品進行,竈君像旁的對聯通常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爲一家之主,以保一家平平安安。

臨近三十,忙年活動中最熱鬧的場面“蒸壯”就出現了,“蒸壯”就是爲過年蒸各式各樣的饅頭、餃子、糕餅。

大年三十整夜包餃子。城內到處燃燈、燃檀香末、鋪地毯、院子裏搭綵棚、拉綵帶。午後去報本堂行禮,晚飯後去祖廟辭歲。大人給孩子送“壓歲錢”,裝在紅紙袋裏,上面寫有“長命百歲”的字樣,放在小孩子的枕邊。

春節期間,村村鎮鎮扭秧歌、跑旱船、舞龍燈、踩高蹺……熱鬧非凡。元宵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燈節,在這天家家都要點燈、吃元宵,以保團團圓圓。

春節山東作文 篇3

我們家鄉每逢到春節都是熱鬧非凡,你看街上的行人都在逛商場,各種各樣的年貨,各種各樣的玩具,讓我可是非常心動的。

我們的除夕習俗其實全國都一樣,大家都要一起團聚吃飯,開開心心地吃。七年級八年級,晚輩都去給長輩拜年,而我們呢?可說是大豐收,紅包滿自己的口袋,裝滿的是全家的幸福。元宵時,大家都得回去自己家放鞭炮,扒拉扒拉,非常熱鬧,大家都玩得很開心,街上掛滿新異的燈籠,街上的人個個臉上掛滿笑容,可見得春節多麼熱鬧啊,我的家鄉就是這麼熱鬧,這麼喜慶,這麼歡喜。下面就讓我選取山東有代表性的春節習俗爲大家介紹一下吧。

春節山東作文 篇4

爸爸是河南人,媽媽是山東人,因此過節的風俗也不太一樣。去年的春節我就是在山東度過的。山東的春節猶如一幅幅連環畫,熱鬧非凡。

按照山東的習俗,春節差不多在臘月下旬纔開始。一開始做的是準備工作。大人們都忙着買一些吃的食物和過年時要穿的新衣服。小孩子都買一些摔炮,尤其是男孩子,這是他們的最愛。女孩子就買一些在手裏拿着玩的煙花,這些煙花在晚上放最適合不過了。

除夕夜,人們都要開着燈睡覺,據說這樣吉利。

正月七年級可是春節中最隆重的一天。一大早,男人們就會帶着自己家裏的男孩子們去拜年。這禮拜年,要給比自己年長的人扣頭以示尊重。吃飯前,還要放一掛鞭炮。吃完早飯就更熱鬧了。結了婚的女人家也要去拜年,而且一般情況下都是成羣結隊的拜年。孩子們在這一天都去逛超市,買菸花爆竹來玩,去放煙花爆竹。女人們拜完年就要回家幫老人們包餃子,爲晚餐做準備。大約在這天下午四點多的時候就要開始放鞭炮了。那聲音此起彼伏,好像一首快樂的歌。只要擡頭一看,多多少少都會看到煙花那絢麗的光芒。這裏的人一般睡覺早,七點多鐘就已經進入了夢鄉,可這一天人們熬到十一點多還沒睡覺。到處都能聽到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還能看到五彩繽紛的煙花。

這裏的春節真可謂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過完正月十五就正式結束了。人們的生活又回到了從前的樣子:大人上班,小孩上學。

大年八年級,有些地方有全族男子到祖墳上祭祖的習俗,祭祖要帶上豐盛的貢品、紙錢、香鉑,並且還要帶上很多鞭炮,以告慰祖先神靈。九年級初四則是走親戚的日子。

春節山東作文 篇5

照山東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二十三日就開始了。在這一天,家家都開始做隔年飯,隔年飯是用各種肉,各種菜等做出來的。

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做炸果子,就是把面做成薄薄的,形狀有正方形、長方形、圓形等;放到熱油裏面,過十分鐘,炸果子一個個胖胖的,就着餃子一起吃,在山東過年,家家吃炸果子和餃子。

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一件事是買面,把老面、甜面等買回家,交給父母,讓父母把面做成一個個“小動物”,和隔年飯一起吃。第二件大事是買鞭炮和花炮。但東北人是不買小玩意兒的。

孩子們歡喜,大人們也忙亂,他們必須預備過年要用的東西,好在新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須大掃除一次,還要把雞肉、魚肉等預備充足,店鋪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初六關門,到正月初七纔開 張。

除夕真熱鬧,家家端上年夜飯,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裏貼好了各色的年畫。除夕之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斷。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人睡覺,都要守歲。

正月七年級的光景與除夕夜截然不同,街上沒有什麼人,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在午前探親,女人在家打掃。中午把除夕的隔年飯吃完,暗示年年有餘。

大多數店鋪在初七開張,不過並不忙,店鋪中的人還可以輪流到街上看戲、逛街。

元宵上市,春節又來到了。正月十五,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被燈照着亮如白晝。晚上還可以吃元宵呢!

一轉眼,到了殘燈末廟,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學生們要去上學了,大人們又要去照常辦事了!

春節山東作文 篇6

孔府年節有一些和民間不同的地方。

臘八。臘八的一切活動都是圍繞臘八粥進行的。熬粥要安排很多人,“戶人”中的燒火戶在這天專來燒火。支起大鍋,熬出的粥分盛在很多缸裏。臘八粥分兩種:一種是粗的,給當差的喝,粥裏放大米、肉片、白菜、豆腐之類,喝粥時,一個還給一斤饃饃;另一種是細的,用薏米仁、桂元、蓮子、百合、栗子、紅棗、紅豇豆、江米等熬成,粥面再放上用山楂雕刻的“粥果”。這樣的粥是供內宅,本族以及上供用的。孔府在外面有很多香火院,都在臘八這天派尼姑來要粥,要“盆頭米”。

臨近三十,孔府忙年活動中最熱鬧的場面“蒸壯”就出現,“蒸壯”就是爲過年蒸各種饅頭、餃子、糕餅。這時“燒火戶”又來燒火,蒸各式各樣的饅頭。

大年三十整夜包餃子。府內到處燃燈、燃檀香末、鋪地毯、院子裏搭綵棚、拉綵帶。午後去報本堂行禮,晚飯後去祖廟辭歲。大人給孩子送“壓歲錢”,裝在紅紙袋裏,上面寫有“長命百歲”的字樣,放在小孩子的枕邊,每人準備一個景泰藍食盒,其中放粘米麪做的如意、小柿子、桔子等物。

除夕夜晚衍聖公還要親自到安懷堂擺供,祭拜白鬍子老神仙,據說孔府中所有的精靈鬼怪都歸這個白鬍子老神仙管。

午夜過後所有的人起來拜天地神。在前上房院子裏用席子搭起“天地樓”。朝各個方向,東、西、南、北、東北、西南、西北,各擺一張桌子,桌子上擺放神的牌位,正中一張桌子上擺天地神牌位。“天地樓”旁,立“朝天竿”,點“天燈”,日夜不熄,一直要點半個月之久。

元旦早晨醒來,先不說話,用手摸摸食盒裏的東西和壓歲錢。起牀後拜廟、拜祠堂、接受僕人拜年。本家來孔府拜年。下午當地“龍燈會”的獅子舞等進孔府表演,孔府的當差和“花炮戶”燃放焰火,慶祝新年。

春節山東作文 篇7

爸爸是河南人,媽媽是山東人,因此過節的風俗也不太一樣。去年的春節我就是在山東度過的。山東的春節猶如一幅幅連環畫,熱鬧非凡。

按照山東的習俗,春節差不多在臘月下旬纔開始。一開始做的是準備工作。大人們都忙着買一些吃的食物和過年時要穿的新衣服。小孩子都買一些摔炮,尤其是男孩子們,這是他們的最愛。女孩子就買一些在手裏拿着玩的煙花,這些煙花在晚上放最適合不過。

除夕夜,人們都要開着燈睡覺,據說這樣吉利。

正月七年級可是春節中最隆重的一天。一大早,男人們就會帶着自己家裏的男孩子們去拜年。這禮拜年,要給比自己年長的人扣頭以示尊重。吃飯前,還要放一掛鞭炮。吃完早飯就更熱鬧。結婚的女人家也要去拜年,而且一般情況下都是成羣結隊的拜年。孩子們在這一天都去逛超市,買菸花爆竹。女人們拜完年就要回家幫老人們包餃子,爲晚餐做準備。大約在這天下午四點多的'時候就要開始放鞭炮。那聲音此起彼伏,好像一首快樂的歌。只要擡頭一看,多多少少都會看到煙花那絢麗的光芒。這裏的人一般睡覺早,7點多鐘就已經進入夢鄉,可這一天人們熬到11點多還沒睡覺。到處都能聽到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還能看到五彩繽紛的煙花。

這裏的春節真可謂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過完正月十五就正式結束。人們的生活又回到從前的樣子:大人上班,小孩上學。

春節山東作文 篇8

每個地區的春節習俗都是不同的,“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比如說:蒙古族的過年習俗就是午夜時飲酒進餐,酒肉剩的越多越好,象徵新的一年酒肉不盡、吃喝不愁。因爲我從小就生活在泉城濟南,知道的濟南春節傳統習俗不少,所以我就來說一說濟南的春節傳統習俗吧!

和其他地區一樣,濟南人的“過年”是從臘月二十三開始的。爺爺曾告訴過我:就是的濟南人把小年稱之爲“辭竈日”。這天濟南的人們要在家中“祭竈”,設擺供案祭“竈王爺”,還要進行一次全面大掃除。但是現在,這種迷信已經不復存在。

過年時,濟南人家家都會炸年貨:什麼炸藕合呀,什麼炸丸子、炸麻葉和鬆肉、炸魚呀。都是過節的“主菜”,這正是說明濟南人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特點。爺爺對於這個問題,也對我進行一番講解,只有一句話:“—— 重點不在於吃,而在於“年味”。 ”

過年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食品,那就是——水餃。這是過年的一道必不可少的主菜。濟南人在包水餃時,一定要講究排滿整“蓋墊”,中間絕對不能留空餘,否則,就以爲來年會“虧大財”。濟南人過年包水餃,還喜好包一枚硬幣在其中,據說,吃到這枚硬幣的人,來年定會走好運。但這些只是迷信罷,可現在還是有些人家在保留着這些傳統的民俗。

“八年級閨女回孃家”,是過年一項必不可少的環節。直到現在我們家也一直在延續着這個傳統。這一天,女兒攜姑爺回家拜年,孃家則要盛情款待。原先濟南,閨女回孃家,姑爺所帶禮品是有很大講究的,必須有一刀肉、兩條魚、三瓶白酒,外加四斤點心,此謂之“四色禮”。

濟南的習俗還有很多,但我就不一一說,可濟南還是一個值得遊玩的特色地區。

春節山東作文 篇9

我的祖籍是山東省,我雖然是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出生,但是我還保留了一些山東人過節的習俗。我認爲山東人過春節時的風俗很有特點,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吧!

到了小孩子日日夜夜盼望的除夕,吃餃子是必不可少的,我也特別愛吃餃子。山東人做餃子的方法也很有特點,煮餃子前是要鳴放鞭炮,爲了讓家人一年都平平安安。煮餃子燒火要用芝麻秸,意味着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會越高越好。餃子要多煮幾碗,必須多出一些,表示年年有餘。餃子煮好後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竈王爺,保家人幸福美滿。就餐時,除了每人吃一碗餃子,還要多盛一兩碗,希望人丁興旺。餃子裏包了許多東西比如:硬幣、棗子、栗子等。吃到棗子,表示新的一年能早期幹活,勤勞致富;吃到栗子,就意味這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會長命百歲;吃到硬幣,說明這個人這年會發財。我在每次除夕都會吃到硬幣或花生米,特別幸運,使我很高興。

在農村,大年七年級早上不能把家畜放出來,如果家畜被放出去後會被爆竹聲驚嚇到,這樣年就會被攪亂。牛、羊、馬、狗等家畜會得到優待,狗能吃到餃子,而大型家畜能吃的五穀雜糧。人們等家畜吃飽以後,再用掃帚從家畜的頭往下掃,掃出什麼糧食來,什麼糧食就會豐收。人們會用七年級早晨的隔夜飯餵雞,據說雞在過年時吃一粒米就能下一個蛋。

山東省的人們過年的習俗與衆不同吧!我們國家的各個民族或地區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真是“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