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春節的作文五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爲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莆田春節的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莆田春節的作文五篇

莆田春節的作文 篇1

莆田人過年很有自己的一套,大概在臘月的中旬就開始準備了。

臘月初十至二十之中的某一個晴天,莆田人會給房子來一個“大掃除”,莆仙話叫做“掃巡”,俗話說“掃巡四面光,洗淨見祖公”。預示把舊一年的灰塵穢氣打掃出門,以嶄新的氣象迎接春節。

除此之外,大家還會貼春聯。除了我們平時見到的春聯外,莆田還有一種特有的白頭春聯,在紅色的對聯上方留有10釐米長的白紙額頭。這一習俗要追溯到300多年前的明朝倭寇之亂,據傳此舉是爲了悼念當年在倭亂中遇難的人。

臘月二十,家家備年貨,爲小孩子買新衣服。家附近的一條街,人山人海,車輛如潮水般涌來。

這時便要數小孩子最高興了。大人們忙亂,哪有時間管他們。他們便拿了零花錢,成羣結隊地買爆竹去了。拿着買來的爆竹,丟在街邊,自己跑到一旁看着路人們一個個嚇得丟了魂似的,自己在一旁捧腹大笑。

除夕晚上,家家做在一起吃團圓飯。小孩子們草草吃幾口,便一個個找桌上的大人們要壓歲錢。拿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壓歲錢,一個個滿懷開心地看春節聯歡晚會去了。大人們忙完了,也陪着孩子們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

莆田的春節雖不如北京的春節熱鬧,但大家也過得非常開心。

莆田春節的作文 篇2

不知不覺,十一個月過去了,臘月又在無數孩子的熱切期盼中到了。

首先是大掃除,我一鼻子灰,累得直喘氣。儘管姥姥端來了紅團慰勞我的胃,我還是直埋怨。可是廚房傳來的油炸豆腐的香味又堵住了我的嘴。臘月十六,豐盛的尾牙宴,到處是喜慶。而爲過年準備的年貨,更是讓我的心迫不及待飛向春節。

除夕到了,我穿上新衣。晚上,桌子上滿是菜餚,狼吞虎嚥一番,鞭炮聲也就響了。接下來就是漫漫長夜,但是,長輩們擺上一桌辭年宴後,便每個人給我一個紅包,讓我精神大振,到十二點還充滿活力

春節終於到了。早晨起來,一碗擱滿香菇、肉和青菜的長壽麪擺在前面,還有一大盆花生米,我跟着大人們去各家拜年,得到了滿兜的糖果,往後吃了一整個月。

八年級,不能串門,大街上一片死寂。

九年級,又屁顛顛地跟在大人後面,去給各家討糖果。

初四初五重新過年,這是莆田特有的風俗。據說,是因爲倭寇在除夕進攻莆田,人們血戰兩天,九年級掩埋死去的亡靈。但是,因爲打戰,所以沒有過年,

只好在初四和初五再過年,從此,這種習慣就延續下來了。

二十九,元宵的花炮聲停了。小孩們背起書包,大人們拿起公文包,一切恢復正常。唯一不能忘懷的是逝去的快樂。

莆田春節的作文 篇3

又是一年春節,我就用筆來記錄下春節的前後,去體驗、去享受這美好節日帶來的快樂。

莆田的春節,是莊重的。在除夕晚上,家家戶戶都擺上一大桌供品,祈禱一家人在新一年裏萬事如意。幹完這些後,每家每戶放鞭炮,趴在窗上看着火花中的街道,還真別有一番風味。

莆田的春節,也是熱鬧的。大年三十晚上,先是一道豐盛的年夜飯。吃晚飯後,這便是小孩子們最喜歡的環節了——發壓歲錢。當那一個個鼓鼓的紅包賽到手中的時候。有些小孩,道聲謝,一溜煙似的跑到一邊數錢去了。也有些懂事的小孩把錢交由大人保管。八點時,看春晚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如果說大年三十的晚飯是味覺上的年夜飯,那麼春晚就是視覺上的年夜飯。快到十二點時,真正的高潮來了,不知是哪家開了個頭,不到兩分鐘,整條街便“噼裏啪啦”熱鬧了好一陣。鄰里間說上幾句吉祥話,我們小孩子便拿上幾根菸花在空中揮舞,畫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熱鬧程度不亞於往年。

莆田的春節,是歡快的。七年級要“遊春”。我們今年的目的地就是九華山、南少林。雖然天氣十分炎熱,但正好點燃了我們的'熱情。穿梭在九華山茂盛的叢林中,心情愉悅;置身於南少林雄偉的主殿前,心潮澎湃。

莆田的春節,是辛苦的。八年級上壺公山燒香。由於我們去時已晚,所以車子開上山不到一半就被堵得動彈不得,只好棄車而行。好不容易上了山,望着那排得就像是長龍一樣的隊伍,我不禁有些憂鬱:“天!這麼多人,要排到什麼時候啊!”但最後還是不得不排隊。當站在隊尾,我終於才意識到,什麼叫“龍的傳人”。

莆田的春節,這是多味的。但不管怎麼說,我們永遠愛我們的家鄉,愛它那純樸的民俗!

莆田春節的作文 篇4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每到春節,人們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綵,辭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這時是小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節日的喜悅。

莆田與全國各地一樣過大年春節,從農曆臘月二十五開始,家家都包用糯米粉爲原料的紅團,它的含義相當於內地的餃子;紅色是喜慶的色彩,圓圓的形狀寓意着家庭團圓,我們家的紅團有兩種口味:一種是綠豆,一種是糯米都香甜爽口令人開懷。

到了農曆臘月二十八,家家戶戶就準備開始貼春聯了。貼春聯也是全中國人特有的春節習俗,它把各種各樣的祝福語寫在大紅紙上貼在門的兩邊,可爲什麼兩邊留出白額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問爺爺,爺爺說:“三百多年前,倭寇到莆田一帶盤踞多年,打開殺戒,直到戚繼光趕來,才趕走他們,但此時已是春節,於是爲了表示對死者的思念,人們在春聯的頭上加了一條表示哀痛的白額。”原來是這樣,咱們莆田人的春節原來有這麼多的歷史,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才能繼往開來。

到了年三十晚上,全家人團團圓圓地相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咱莆田稱之爲“圍爐”,男女老少歡聚一堂,在一片歡聲笑語共享新春之樂。當晚,煙花怒放,五光十色,美麗極了,等到半夜零時,爆竹齊鳴,歡慶新年的到來,那是多麼激動人心呀!我想此時此刻,全國各族人民一定都在歡慶新年的到來吧。

接下來的幾天便是親朋老友們相邀做客,即是“拜年”,有的是吃“年酒”,這時候我們走親竄友也會收到許許多多的紅包,真是喜氣洋洋,還有喜慶熱鬧的元宵,在接下來的這幾天,又開始新的狂歡了,我滿心期待。

古人曾曰:“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我要在歡樂的節日過後,在20xx年的開始,開創我的美好未來。

莆田春節的作文 篇5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到年末了。在26日那天,我們全家來一次大掃除:爺爺、姥姥把一些沒用的東西挑出來,整理成一堆,用繩子捆結實了,放在門口,有出門時把它們賣了。母親把一些累積的衣服拿出來洗,並把廚房的抽菸機、牆壁瓷磚擦一遍。父親則幹些高處的活。我擦所有的玻璃。幹完這些以後,我們累的腰痠背痛,站都站不起來。

轉眼間到了三十。早上,我和母親上菜市場買菜,把雞、鴨、魚、肉、菜全買齊了。晚上,我們家吃火鍋,大家說說笑笑,開心極了。飯吃完了,我們都坐在牀上看春節晚會。到了十二點,人人忙着放鞭炮,煙火什麼,把熱鬧,溫暖,喜氣送到每個角落。父親把紅包分給爺爺姥姥與我,這時數小孩歡喜,大人憂了。

七年級時,外公他們來我家拜年,歡笑聲、賀歲聲、嗑瓜子聲……迴盪在客廳裏,把房子裝扮的有聲有光。

八年級在家裏看書、電視……

九年級去飯店吃飯,姨姨請客,因爲姑姑過生日,過生日肯定有蛋糕,“5、4、3、2、1”衝啊,我們把奶油往姑姑、姑丈、大表哥臉上塗,表哥洗臉時,往他頭上潑水,然後飛也似的逃回去。

初四去舅媽家拜年,鞭炮一串一串地放,分外熱鬧

元宵到了,大家遊行、舉旗、燒香,玩得開心,走得沒力氣。

莆田的春節雖然沒有北京的熱鬧,但它一樣給我們帶來喜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