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的詩歌合集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詩歌了吧,詩歌語言凝練而形象性強,具有鮮明的節奏。什麼樣的詩歌才經典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七夕節的詩歌,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夕節的詩歌合集15篇

七夕節的詩歌1

鵲橋仙

作者:(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詞

作者:(唐)崔顥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七夕

作者:(唐)白居易

煙霄微月澹長空,銀漢秋期萬古同。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並在此宵中。

迢迢牽牛星

作者:(樑)蕭統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七夕

作者:(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霄。

七夕

作者:(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織女渡鵲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七夕

作者:(宋)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作者:(唐)曹鬆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鵲橫流。

彤雲縹緲回金輅,明月嬋娟掛玉鉤。

燕羽幾曾添別恨,花容終不更含羞。

更殘便是分襟處,曉箭東來射翠樓。

七夕

作者:(唐)崔國輔

太守仙潢族,含情七夕多。

扇風生玉漏,置水寫銀河。

閣下陳書籍,閨中曝綺羅。

遙思漢武帝,青鳥幾時過?

七夕二首

作者:(唐)劉禹錫

河鼓靈旗動,嫦娥破鏡斜。滿空天是幕,徐轉鬥爲車。

機罷猶安石,橋成不礙槎。誰知觀津女,竟夕望雲涯。

天衢啓雲帳,神馭上星橋。初喜渡河漢,頻驚轉斗杓。

餘霞張錦幛,輕電閃紅綃。非是人間世,還悲後會遙。

七夕詩

作者:(唐)盧綸

涼風吹玉露,河漢有幽期。星彩光仍隱,雲容掩復離。

良宵驚曙早,閏歲怨秋遲。何事金閨子,空傳得網絲。

七夕詩

作者:(唐)盧綸

祥光若可求,閨女夜登樓。月露浩方下,河雲凝不流。

鉛華潛警曙,機杼暗傳秋。回想斂餘眷,人天俱是愁。

七夕

作者:(唐)崔塗

年年七夕渡瑤軒,誰道秋期有淚痕?

自是人間一週歲,何妨天上只黃昏。

七夕

作者:(唐)竇常

露盤花水望三星,彷彿虛無爲降靈。

斜漢沒時人不寐,幾條蛛網下風庭。

楚塞餘春聽漸稀,斷猿今夕讓沾衣。

雲埋老樹空山裏,彷彿千聲一度飛。

秋夕

作者:(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

作者:(唐)杜牧

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

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天河。

七夕

作者:(唐)杜審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天街七襄轉,閣道二神過。

袨服鏘環佩,香筵拂綺羅。年年今夜盡,機杼別情多。

七夕節的詩歌2

如果風吹不來三月的思念

就趁着曖昧的陽光

把的紙鳶從山腳放飛

自己去觸摸夏日陽光的味道

沿着風箏拉出的距離

山腰上無聊的人

有時會看看地

俯視山腳走過的歡快

有時也會看看天

窺探天上別人的幸福

風一樣的季節

大地不由奼紫嫣紅的美麗

我還是記起了

你曾爲我放飛紙鳶

把夢想拴在線上的同時

不管我願不願意

也順便把我的情感放到雲端

放到你常凝視的高度

難道只是因爲到了七夕

難道只是隨着一束豔麗俗氣的花

我的天空就再也看不到風箏的影子

七夕節的詩歌3

路邊的那個男孩

手捧着一束嬌豔的花

玫瑰濃濃的深情如滿天星星

明亮了他的內心

他是今天的牛郎

沒有了銀河的阻隔

等着公共汽車就像走在愛的旅途上

把他的織女看望

那束花是他的衷腸

千言萬語的表達

都凝聚在這玫瑰花間

枝枝蔓蔓纏繞在心上

玫瑰——從什麼時候有了新的生命

在愛侶間傳來遞去

讓無數的誓言

綴在你輕盈的花瓣上晶瑩欲滴

男孩從一開始就愛上了它

不用言語就能表達

女孩也一樣愛上了它

滿滿的胸懷滿滿的愛滿滿的虛榮

紅紅的你帶着濃情蜜意

在情侶中充當着信使

帶刺的你帶着若即或離

告訴愛情也需要一定的距離

你是牛郎就要勇敢的承擔責任

跨過銀河只爲你的織女

你是織女就要堅守諾言

不論經年,只爲你的牛郎

其實,銀河就是長長的思念

玫瑰只不過是信手拈來的一天

捧着它,女孩會陶醉着美美的愛戀

卻難以承載不變的誓言

七夕節的詩歌4

1、《秋夕》

唐代: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譯文:在秋夜裏燭光映照着畫屏,手拿着小羅扇撲打螢火蟲。夜色裏的石階清涼如冷水,靜坐寢宮凝視牛郎織女星。

2、《鵲橋仙·纖雲弄巧》

宋代: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譯文:纖薄的雲彩在天空中變幻多端,天上的流星傳遞着相思的愁怨,遙遠無垠的銀河今夜我悄悄渡過。在秋風白露的七夕相會,就勝過塵世間那些長相廝守卻貌合神離的夫妻。共訴相思,柔情似水,短暫的相會如夢如幻,分別之時不忍去看那鵲橋路。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呢。

3、《迢迢牽牛星》

兩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譯文:那遙遠而亮潔的牽牛星,那皎潔而遙遠的織女星。織女正擺動柔長潔白的雙手,織布機札札不停地響個不停。因爲相思而整天也織不出什麼花樣,她哭泣的淚水零落如雨。只隔了道清清淺淺的銀河,他倆相界離也沒有多遠。相隔在清清淺淺的銀河兩邊,含情脈脈相視無言地癡癡凝望。

4、《乞巧》

唐代:林傑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譯文:七夕晚上,望着碧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着“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5、《七夕》

唐代: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譯文:一道仙鵲架起的小橋橫臥在那茫茫的銀河上。聽着織女的配環叮咚,看她款款地過橋而來。我和伊人的離別是不會停息地一年復一年。悵然間擡頭望去只見到牛郎星依舊閃爍,亙古光華不變;我的哀愁啊,就漸漸的不那麼明顯。

七夕節的詩歌5

夜幕輕輕落下

天空不再高遠

繁星次第亮起來

像初醒的小孩子

眨着惺忪的睡眼

初秋的夜

稍顯涼爽

晶瑩的露珠兒

在墨綠的葉兒上跳蕩

林中偶爾傳來

鳥兒的低語

它們在說些什麼

低聲淺唱着

藏在心底的歌

幸福的花瓣

在心中降落

夜很寧靜

再沒有塵世的喧囂

小蟲的鳴叫

不再淒涼

它們一樣的快樂

鵲橋的鳥兒

完成了使命

各自回巢

接下來

是一首怎樣的讚歌

冬夜曾是那樣漫長

歲月曾是那樣蹉跎

思念的淚水

曾經漫過

流淌的銀河

一切的一切

都將遠去

七夕的流火

載滿有情人的歌

竊竊私語

盪漾心波

生命的烈焰

在熊熊燃燒

血與火融爲一體

兩顆最亮的星

點亮了宇宙

夜不再寂寞

風中傳來

甜淺的呢喃

月亮姐姐

悄悄躲進

自己的閨閣

臉上浮着

豔羨的羞澀

祝福他們吧

三百六十五比一的快樂

此情唯有仙中求

人間何處能覓得

王母恩典

玉帝惠澤

彈奏一曲感恩的歌

今夜良宵

永恆仙池閣

七夕節的詩歌6

七夕的雨

是牛郎織女流出的淚啊

那飽含深情的思念裏

有多少的牽掛

久別重逢後的喜悅

難以掩飾心頭的憂傷

浩瀚的銀河兩岸啊

一對有情人終日廝守相望

相互凝視的眸子裏

寫滿了相會的渴望

一起攜手的日子又怎會抵得上離別後的感傷

牛郎織女的幽怨裏

如今仍然對多管閒事的王母

透露着不滿和對未來日子的期盼

一年一度的相會時光短暫

又怎能夠讓牛郎和我訴說完

對他的相思啊

於是

在幸福的眼神中期待着來年相會時渴望------

是啊一年三百六十日

相會只在一夕中

可就算這樣也難以割捨這千年的感情

月兒忍不住隱去了臉龐

星星悄悄地閉上了眼睛

就連那平日裏嘰嘰喳喳的花喜鵲

此時也專注地支撐着鵲橋不發出一絲聲響

生怕不小心弄出的一點動靜打擾了他們的好夢

還有那牛郎故鄉的青年男女們在那寫滿詩意的葡萄架下

靜靜地聽他們訴說着愛的衷腸

俗世中的男女們

對那流傳千年的故事始終充滿着好奇

對那傳頌千年的愛情

依然嚮往

七夕節的詩歌7

七夕

作者:我是圓的

與往常一樣

沒有鮮花

也沒有烈焰

我仍呆在家中

既不打電話

也不開電腦QQ

我只坐家中

像一塊不懂風情的頑石

木木的

思想着自己的前世還有來生

我要獨享

木頭一樣的樂趣

地球是沉默的

石頭是沉默的

木頭也沉默的

我將在這

好多的沉默中

度過我沉默的今生

七夕節的詩歌8

牛郎織女鵲橋見

千古傳說情詩源

長相思苦受熬煎

銀河兩岸翹首盼

三百六十五日夢裏纏

情絲銀河無情斬

鵲兒搭橋得團圓

何人葡萄架下偷聽悄悄話

如今無人再翻舊閒篇

七夕情濃打商戰

名目繁多巧賺錢

牛郎織女鵲橋情意綿

淚眼朦朧細雨訴思念

多羨人間好姻緣

兩情相悅魚水歡

今日一別

三百六十五日減一天

銀河相望日日夢難圓

今夜

我不關門

也不關燈

抓一把寂寞

放入茶杯

一個人

細細的品

細細的等

今夜

你不是一個歸人

你只是

我途經的一道風景

七夕節的詩歌9

璀璨的星光匯成浩瀚的銀河

隔河的牛女依舊把歲月蹉跎

紅塵的靈鵲飛不到高邈的天際

只有夜市的玫瑰還在把七夕的傳說

都市的夜空已看不見遙遠的銀河

霓虹燈下依舊是紙醉金迷燕舞鶯歌

熙攘喧囂的人流和琳琅滿目的商品

在這夜下有誰爲牛女的境遇輾轉反側

在遠離都市的荒山野坳

我的心追隨燦爛的銀河飛上雲霄

願癡情的牛女陪伴我東入大海

爲遠方的親人架一座永恆的鵲橋

七夕節的`詩歌10

網絡綜合-關於七夕節的古詩詩歌】:

古詩十九首之一(漢)佚名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摸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行香子(七夕)(宋)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

雲階月地,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

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秋夕(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七夕(五代·後唐)楊璞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唐)杜牧

雲階月地一相過,未抵經年別恨多。

最恨明朝洗車雨,不教回腳渡天河。

七夕 (唐)權德輿

今日雲駢渡鵲橋,應非脈脈與迢迢。

家人竟喜開妝鏡,月下穿針拜九宵。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鵲橋仙(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醉答君東 (明)湯顯祖

玉名堂開春翠屏,新詞傳唱《牡丹亭》。

傷心拍遍無人會,自掐檀痕教小伶。

韓莊閘舟中七夕 (清)姚燮

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

煙外柳絲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黃。

歌謠之一:

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顏容;

乞我爹孃千百歲;乞我姊妹千萬年。

歌謠之二:

天皇皇地皇皇,俺請七姐姐下天堂。

不圖你的針,不圖你的線,光學你的七十二樣好手段。

歌謠之三:

巧芽芽,生的怪。盆盆生,手中蓋。

七月七日摘下來,姐姐妹妹照影來。又像花,又像菜,看誰心靈手兒快。

七夕節的詩歌11

月兒彎彎照無眠

我用鍵盤撥心絃

遠方的親人啊我的愛

你可在爲兒操心腸

循循的教導

省了我的心

默默的付出

苦了你的人

風兒輕輕推我窗

我挽簾兒望家鄉

遠方的親人啊我的愛

你可在爲我織衣裳

細細的線兒

不見你的臉

密密的白絲

溼了我的眼

雲兒悠悠過山巔

我擷錦緞繪相思

遠方的親人啊我的愛

習習夜風

舞動我們的愛

紛紛落葉

烘托我們的情

望斷了天涯望累了眼

遠方的親人啊

我的心兒依然甜蜜蜜

明天明天我就能見到你

月兒困了雲兒散了

遠方的親人啊

我的心裏依然甜蜜蜜

夢裏夢裏我們又在一起

七夕節的詩歌12

七夕

文/蘭茹

在完成一次熱烈的抒情之後

天空與花朵,合謀

讓拔節的穀穗伸展

一片金黃的魅惑

你站在七夕的波光裏

以角石爲證

刻下,心頭的誓言

長出另外一種聲音

藍色的雲朵,藍色的愛

風不會縱容,距離

空出的縫隙。翅膀不再沉重

兩雙對視的眼眸

誰又在撐起時光,叩問

誰是誰的原罪?

一次劫難,

在一場比一場涼的秋風裏

走出銀河系

識破,你足跟下的土地

七夕節的詩歌13

1、《他鄉七夕》

唐·孟浩然

他鄉逢七夕,旅館益羈愁。不見穿針婦,空懷故國樓。緒風初減熱,新月始臨秋。誰忍窺河漢,迢迢問鬥牛。

2、《菩薩蠻·七夕》

宋·陳師道

東飛烏鵲西飛燕。盈盈一水經年見。急雨洗香車。天回河漢斜。離愁千載上。相遠長相望。終不似人間。回頭萬里山。

3、《鵲橋仙》

宋·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4、《辛未七夕》

唐·李商隱

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七夕節的詩歌14

玉皇的女兒

愛上放牛的窮小夥

怎麼可能呢

今晚,兩顆星辰

被人間指指點點

明明

都知道這不過是一個故事

悽美又浪漫

是不是

心底都在渴望一份

真情和圓滿

每年的相逢

延續一個兩人的祕密

這一個悲喜劇

七夕節的詩歌15

波光點點

一眨一眨

是誰拋出的魅眼

躺在葡萄架下,傾聽

初秋的涼

放牛的男子

織布的女子

用淳樸結出一段佳話

美得就像田野上

那株熟透的高粱

銀河發水了

竟然,將他們

衝到了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