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春節文作文五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節文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春節文作文五篇

春節文作文 篇1

春節踏着農曆12月24日零時的鐘聲,走入桂林的城鄉。這天是桂林人的“小年夜”,也就是“過小年”。過小年這天,人們宰狗、殺鴨,慶賀春節來臨。這天的爆竹聲,帶着人們送竈王爺“上天言好事”的心願噼哩啪啦地炸響,聲傳高宇。人們認爲竈神是一家之主,一家的善惡功過禍福都由它掌管,所以每年將盡,都要送竈神上天向玉帝奏明,爲全家降福免災。祭竈的儀式多由家裏的長輩去辦,他們將糖果放在竈頭祭祀竈神,祈求竈神“上天言好事,下凡降吉祥”。用糖果祭竈神,目的是讓糖“粘住”竈神的嘴巴,讓他甜甜的嘴巴盡說好話。除夕夜幕降臨後,再放爆竹接竈王爺下凡。這是桂林“過小年”的古俗,現在即便是鳴放鞭炮,也僅是古俗遺存的儀式罷了。

從臘月二十四到三十,人們忙着置辦年貨,打掃居室內外,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過節的傳統食品種類繁多,且寓有美好的願望:臘月二十九蒸年糕,年糕有甜、有成、有葷、有素,吃了年糕(高),新的一年生活、工作蒸蒸日上,步步高昇。

除夕的晚餐,人們喜歡闔家團聚,菜餚中必有“圓子”、“歡喜”,取其團團圓圓,歡歡喜喜之意。這個夜晚,萬人空巷,都在家中守歲。守歲時,要把火盆的炭火燒得紅紅火火,以象徵生活歲歲興旺。當零時一到,老老少少喜氣盈盈,以爆竹聲聲迎接新年。這喜炮聲不絕於耳,此起彼伏,直到更深夜靜,人們仍無睡意,爐火依然旺着,就是要去休息,也依然不會忘記把火盆的火偎好,留下火種,等明天一早燃上一盆好火。新年的火種猶如人的生命,它是新年財旺、家旺的好兆頭。人們對火的感情如此深厚,或許是因爲火給人類帶來了文明、帶來了溫暖吧。愛火就如同熱愛自己的生命,在新年尤其如此。

一張圓桌,滿堂親人圍成圈;一道大餐,福祿壽財已上全;一杯美酒,喜樂甜蜜都斟滿;一條祝福,千家萬戶已傳遍:祝你新年快樂,喜事連連!2.開開心心猴年到,句句話兒吉祥繞。身體健康疾病跑,能吃能喝又能跳。...

xx春節的作文:盼春節時間如水,光陰似箭,一年又一年飛快地過去了。馬上我們就要“告別”xx年,向xx年的春節邁進。想到這裏我心裏可是高興得不得了。之所以盼着春節是因爲在春節裏,外婆一定會把我從南郊接到鄉下去和我的姐姐玩。

春節文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來到了,大街小巷熱鬧非凡,而每個地方的過節習俗都各具特色。現在,我就來介紹一下我們十堰過春節的習俗。

每到過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貼春聯。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因在過年時張貼,故名。最初人們是以桃木刻成人形掛在門旁用以避邪,後來簡化爲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的名字。春聯多用紅紙書寫,代表着吉祥、>幸福。

每到過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有除夕守歲的習慣。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而孩子們則耐不住性子,

索性跑出去在外面一起玩。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當午夜交正子時,新年鐘聲敲響之際,整個城市的上空,爆竹聲震響天宇。在這一刻,有的人家還在庭院裏壘'旺火',以示旺氣通天,興隆繁盛。在熊熊燃燒的旺火周圍,孩子們放爆竹,歡樂地活蹦亂跳。這時,屋內是通明的燈火,庭前是燦爛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響聲,把除夕的熱鬧氣氛推向了最高潮。

每到過過年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裏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由掌廚的做出來,而且大年七年級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時,砧板聲、爆竹聲,再夾雜着人們的說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吃年夜飯是過年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閤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我們這裏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沸煮,熱氣騰騰,溫馨撩人,說明紅紅火火;'魚'和'餘'諧音,是象徵'吉慶有餘',也喻示'年年有餘'。還有蘿蔔俗稱菜頭,祝願有好彩頭;龍蝦、爆魚等煎炸食物,預祝家運興旺如'烈火烹油'。最後多爲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這天,即使不會喝酒的,也要多少喝一點。

一時間,十堰的過節習俗說也說不完,等你到了這裏,你就能親身感受到它的魅力。

春節文作文 篇3

暑假裏的一天,媽媽說:“今天中午咱們吃餃子。”我想:平時總是媽媽一個人包,這次我想幫幫媽媽。想到這兒,我就問媽媽:“今天你能不能教我做餃子呀?”媽媽說:“行啊!我正想找個幫手呢!”聽了媽媽的話,我飛快地向廚房跑去。

說幹就幹!

這時,媽媽已經把材料準備好了。媽媽說:“我們先從擀餃子皮開始吧!”只見媽媽右手拿着擀麪杖,左手拿着麪糰,不一會就擀出了好幾個花朵兒似的餃子皮兒。我照着媽媽的方法,也開始做了起來。可是看看我的呢,不是長,就是短,不是薄就是厚,簡直就是“四不像”,我恨不得把他們扔得遠遠地。媽媽見狀,就對我說:“別灰心嘛,想要把餃子皮兒擀好,最重要的是掌握要領,左手轉動麪皮,不要忽快忽慢,右手滾動擀麪杖,用力要平穩,均勻。你如果認真的一個又一個的做,一定能做好的。”聽了媽媽的講解,我又堅定了信心。一個,二個,三個……終於,我擀出了一個個又大又圓的餃子皮兒,我高興極了。

這時媽媽說:“你現在學會了擀餃子皮兒,接下來,就要學包餃子了。”媽媽先給我做了一個示範,然後,我就照着媽媽的示範開始做了。看似簡單,做時難,我包的餃子東倒西歪的,好像一個個喝了酒的醉漢。而媽媽包的呢,一個個精神抖擻,象威風凜凜的大將軍似的。我十分的失望,但是我並沒有灰心,我請教媽媽,媽媽一邊手把手的教我,一邊說:“放的餡兒不能多也不能少,餃子皮的邊上要抹上一些水,再把餃子皮合起來,中間捏一下,再從兩邊向中間捏,最後把餃子的腹部向後推一下,這樣,餃子就能夠站起來了。”我又一次按照媽媽說的做了起來,不一會兒,就做出了許多跟媽媽做得一樣精神的餃子……

中午,媽媽把做好的餃子端了上來。我上去用鼻子一聞,好香呀,嘗上一口,心裏別提多高興了。

經過這件事,我不僅學會了一種本領,而且還明白了一個道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江蘇無錫 華晶國小三年級:張奕雯

春節文作文 篇4

你想了解我們中國的傳統春節嗎?那就請你跟隨我的聲音,聽我給你講一講。

說起春節,不得不提大年三十的除夕夜,全家圍坐在桌旁吃年夜飯也是我最開心的時刻。大家一邊吃,一邊說說笑笑,其樂融融。可我只負責豎起耳朵聽,嘴巴絕不摻合,因爲它還有更大的用途——吃。桌子上雞、鴨、魚、肉等各式各樣的小菜,我一個都不會放過,當然還有我的最愛——餃子。說起餃子,人們爲什麼要在過年的時候吃餃子呢?我問爸爸。爸爸說:“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的東西包到餡裏,以寄託人們對新的東西代表着什麼意思呢?”爸爸又說:“在包餃子時,人們常常將金如意、糖、花生、棗子和栗子等包進餡。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來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將健康長壽,吃到棗和栗子的人將早生貴子。”“哦,我明白了。”吃好年夜飯,我們一家人高興地看爸爸放煙火。這時候,中央電視臺的春節晚會開始了。我一會兒數着爺爺奶奶給的壓歲錢,一會兒和爸爸媽媽看電視。開心極了!

夜色漸晚了,明天一早還要跟爸爸媽媽去爺爺奶奶家給他們兩老拜年呢!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春節文化,下次有機會我再細細地給你講,晚安!

春節文作文 篇5

新年到了,我家的對聯、“福”字一樣不差地貼在了門上,火紅的字預示着新的一年的到來。

在溫州,春節比別的地方來的都早,農曆十一月份,家家戶戶就開始曬醬油肉、醬油雞、醬油鴨了。擡頭望去,大街小巷,每家每戶窗戶或陽臺上必定要紅彤彤一片。整齊劃一,年味十足。

到了除夕早上,人們都會在廚房裏“搗年糕”。用糯米摻些秈米,加上糖蒸熟,放在石臼中搗,做成各種形狀。有些人還會放在不同的印版裏,壓出一些花紋,有着年年高升的意思。

到了晚上,春節中最熱鬧的活動——吃團圓飯開始了。會燒飯的人在廚房燒飯,剩下的人就去幫忙端飯、拿筷子。不一會兒,熱氣騰騰的飯菜便上桌了,衆人圍在一張大圓桌上,講講笑話,說說趣事,邊吃邊聊,好不快樂。

過了除夕,人們開始拜年。問個好,說幾句吉祥話,收幾個紅包,十分熱鬧。

拜好了年,到了正月初八,許多店都已經開了,夥計們在空閒時也會做幾個紗燈,準備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前店前紛紛掛起了燈五彩的燈照亮了夜空,整個溫州市好像不開路燈也能燈火通明。

過了元宵,大人們開始上班,一切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