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掃墓祭祖必知的事項

清明掃墓,是我們中華民族多年以來的傳統,在這天掃墓有一些方面是必須的注意的。下面由本站小編爲你整理的清明祭祖必知的事項,希望大家喜歡!

清明掃墓祭祖必知的事項

  清明祭祖必知的事項

一、清明掃墓,往往都是家人親戚結伴而行,一定要和和睦睦,這樣有兩點好處,一是現在親緣之間由於居住的距離,和工作原因一年之內難得見上幾次面,正好利用這個時間段聚會一下,增進感情,拉近距離。二是我們長眠在地下的已故親人,看到自己的親人後輩熱熱鬧鬧、和和睦睦來掃墓,也會非常的欣慰。這樣更有利於家族的興旺發達,也更有利於我們家族中人的運氣。

二、掃墓要穿戴肅靜點的衣服和飾品,以深色爲宜,一個家族的人儘量要做到扶老攜幼,對年齡較大的人多點尊敬,要多給孩子講解如何孝老敬老之事,大人們儘量做到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實際上清明掃墓是個緬懷先人,教育後人的最佳時間,作爲我們中華民族龍的傳人,千萬不要錯過這個大好機會。

三、不適合參加掃墓的人

一般來說,年高而行動不便的老人、身患重疾者、孕婦以及三歲以下的孩子,都是不適合去墓地祭奠的人,主要是因爲墓地往往在山上,身體不好的人不利行動,另外清明期間,往往是陽氣不足之時,孕婦與孩子比較容易受到墓地中陰邪之氣的侵襲,所以因爲這些原因,一般不建議以上人羣前往祭拜。

四、清明掃墓的一般程序

1、到了墓地,首先要先清掃清整墳墓。先把墳頭上的雜草清除乾淨,然後再加土把墳頭修整的乾乾淨淨,有墓碑的.可以用清水把墓碑清洗乾淨,把周圍的野草清理一下,將墓園打掃乾淨。墓地是我們已故先人的房子,實際上就是我們後人就是給我們的先人修理一下房子,打掃一下衛生,讓我們的先人,乾乾淨淨,無憂無慮的在此安息。

  清明節爲什麼要盪鞦韆

鞦韆,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爲了避忌諱,改爲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爲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爲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爲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早在遠古時代,人們爲了獲得高處的食物,在攀登中創造了盪鞦韆的活動。最早稱之爲“千秋”。傳說爲春秋時代北方的山戎民族所創。開始僅是一根繩子,雙手抓繩而蕩。後來,齊恆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帶入中原。至漢武帝時,宮中以“千秋”爲祝壽之詞,取“千秋萬壽”之意,以後爲避忌諱,將“千秋”兩字倒轉爲“鞦韆”。

盪鞦韆,最初主要是一種女子的遊戲,起源很早,南北朝時就已流行,唐代以來更是盛行於大江南北。所以,古代清明節也稱“鞦韆節”。

古代寒食節很隆重,且遊戲頗多,盪鞦韆是個流傳很廣泛的內容。爲啥寒食節盪鞦韆呢?有一說是讓義士介子推的靈魂坐着鞦韆上天,但查無實據,只是傳說而已。唐朝歐陽詢主編《藝文類聚》中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鞦韆爲戲”。只能以此說明鞦韆和寒食節的聯繫。後來鞦韆成爲宮內嬪妃喜愛的遊戲。歷代皇帝之所以都喜歡鞦韆,是因爲鞦韆含“千秋”之意,意味着江山可千秋永固。

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點絳脣》詞曾描寫道:“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後來盪鞦韆不限於女子,成爲男女皆宜的遊戲。民俗相傳,盪鞦韆可以驅除百病,而且蕩得越高,象徵生活過得越美好。

鞦韆蕩得越高,就預示着將來的日子過得越好。於是,女子們便都放下矜持,興高采烈地盪鞦韆。除此之外,在盪鞦韆的過程中,男子們在幫忙推、送鞦韆時,容易獲得女子的好感。因此,這個過程也爲年輕男女交往創造了好機會。

盪鞦韆流傳至今,仍受人們的喜愛。寒冬一過,人們換上春裝,架起鞦韆,在空中飄來蕩去,翩翩若飛,可以舒展心情,開闊視野,平衡身心,增大膽量,忘卻煩惱。“無風一上鞦韆架,小姝身材比燕輕”,盪鞦韆對於婦女尤其適合,傳統醫學認爲女子多鬱症,盪鞦韆是非藥物解鬱的好方法。時至今日,在兒童公園、兒童樂園裏還專設有“鞦韆”,供孩子們玩耍。

  清明養生食譜

1、口蘑白菜

材料:白菜250克,幹口蘑3克,醬油、白糖、精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做法:白菜洗淨切成3釐米段,口蘑溫水泡發。油入鍋內燒熱後,將白菜入鍋炒至七成熟,再將口蘑、醬油、糖、鹽、入鍋,炒熟後,放入味精攪拌均勻即成。

功效:清熱除煩,益胃氣、降血脂。適宜於高血壓、冠心病、牙齦出血者。

2、韭菜滾狗肚魚湯

材料:韭菜100克、粉絲50克、狗肚魚600克、生薑3片。

做法:韭菜洗淨,切段;粉絲清水浸軟,切段。狗肚魚洗淨,灑少許食鹽拌醃10分鐘。燒熱油鑊,爆香薑片,加入清水1250毫升(約5碗水量),放下魚,大火煲5分鐘,改慢火煲10分鐘,下粉絲片刻,再下韭菜,煲沸,調入適量食鹽便可。撒入少許胡椒粉,亦湯亦餸。

功效:嫩綠的春韭不僅爲佳蔬也是良藥,它有溫中行氣、健胃助肝的作用,在腸內還有消毒作用,故可治腸炎下痢,明代李時珍曾說韭可治“小便頻數、遺尿”,這道湯適合春天養生食用。

3、清炒螺螄

材料:螺螄500克、蔥、姜、糖、鹽、醬油、油、胡椒粉各少許。

做法:螺螄放清水裏,滴幾滴香油養一天,讓螺螄吐盡泥沙;第二天,將螺螄尾殼剪掉,再養2小時左右,洗淨瀝乾備用。鍋燒熱,加油,下蔥、姜爆香,再下螺螄翻炒1分鐘後,加料酒、醬油、糖,最後加一小碗熱水,蓋鍋蓋燒2、3分鐘出鍋,灑胡椒粉、蔥花即可食用。

功效:清明時節,纔是吃螺螄的最佳時令,這時候的螺螄口感最爲豐滿,肥美,所以,一向就有“清明螺,抵只鵝”的講法。螺螄性寒涼,有清熱、利水和明目的功效。

4、桑椹白饅頭

材料:桑椹30克,女貞子20克,旱蓮草30克,雞蛋500克,白糖50克,麪粉2000克,酵母粉適量。

做法:將桑椹、女貞子、旱蓮草洗淨,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後,再轉用小火煮20分鐘,去渣留汁待用。將麪粉、藥汁、白糖、雞蛋放入盆內,加酵母粉揉勻,揉成麪糰,做成白饅頭,上籠蒸熟即可。

功效:有補益肝腎的功效。

5、豬肝菠菜湯

材料:鮮豬肝250克,菠菜200克,清湯、麻油、味精、精鹽各適量。

做法:將豬肝、菠菜分別洗乾淨,豬肝切成均勻薄片,菠菜切成段,將清湯放入鍋內燒開後,下入豬肝、菠菜,加入味精、精鹽,待湯再開時,淋上少許麻油即成。佐餐食用,適量。

功效:補血養肝明目。適合肝血虧虛所致的頭暈眼花、兩目乾澀、視物模糊、視力減退、迎風流淚,以及貧血、夜盲症、中心性視網膜炎等而屬肝血虛者食用。

6、枸杞田螺湯

材料:枸杞子20克,田螺肉100克,小白菜200克,姜5克,蔥5克,鹽5克,素油30克。

做法:枸杞子洗淨,去雜質;田螺肉清水漂去泥,洗淨,切片;小白菜洗淨,切5釐米長的段;薑切片,蔥切段。把炒鍋置武火上燒熱,加入素油,六成熟時,下入姜、蔥,爆香,加入田螺炒勻,注入清水500毫升,用武火燒沸,加入鹽、小白菜;用文火煮6分鐘即成。

功效:補肝腎,清熱解毒。用於急性黃疸型肝炎同時患有腎病的患者。

7、薺菜豬肝湯

材料:薺菜500克,豬肝200克,鹽、味精、醬油、胡椒粉、溼澱粉、熟雞油、肉湯。

做法:薺菜去根洗淨。豬肝切成4釐米長、3釐米寬的片,放入碗內加入鹽、水澱粉拌漿。焯過置旺火上,放入鹽、肉湯、醬油燒開,加入漿好的豬肝片,撇去浮沫,用胡椒粉、味精調味,放入薺菜煮熟,起鍋淋上雞油即可。

功效:清熱明目、和脾養肝。

8、馬齒莧炒雞蛋

材料:鮮馬齒莧60克,雞蛋4個,精鹽,黃酒,植物油,醬油,味精各適量。

做法:馬齒莧擇去雜物,用溫水泡10分鐘,清水洗淨,切成段。雞蛋打散,加入馬齒莧調勻,加入精鹽,黃酒,醬油,味精,調味。炒鍋上火,放油燒熱,將馬齒莧和雞蛋倒入鍋內炒熟,裝盤即成。

功效:清熱解毒,益氣補虛。馬齒莧在民間也叫長壽菜。此菜具有清熱解毒,利水祛溼,散血涼血之功效;適應於目翳、心血管疾病、腎炎水腫、熱毒瀉痢、便血、痔瘡出血等,最適合春季養生食用。

9、香椿芽拌豆腐

材料:香椿芽100克、豆腐渣200克,鹽、酒等調味品適量。

做法:將香椿芽洗淨後,用開水燙一下,擠去水分,切成細末。焯燙香椿時間要短,香椿葉燙蔫即可。將豆腐切成0.7釐米見方的小丁,用開水燙一下,撈出放在盤內,加入香椿芽末、鹽、香油拌勻即成。

功效:香椿有開胃健脾、清熱利溼的作用,此外還兼具抗衰老、補陽滋陰和潤滑皮膚的功效。

10、菊花枸杞粥

材料:鮮枸杞子100克(幹品20克),菊花10克,粳米200克,豬肉末50克,豆豉汁、精鹽、味精、麻油各適量。

做法:將枸杞子揀洗乾淨備用。把粳米淘洗,放入沙鍋中,加適量清水,用小火煮至米粒開花,加入豬肉末、豆豉汁、枸杞子、菊花、精鹽、味精、麻油,稍煮後便可食用。食時可調入紅糖。

功效:有益腎養肝目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