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祭祀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調查

一、問題提出背景

清明節祭祀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調查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本來踏青掃墓,緬懷先人,既是傳統習俗,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在一直髮展的在祭祀活動中的種種迷信、庸俗之舉,如今卻給我們生存的環境帶來了污穢之氣。古人云,“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可如今一些人在祭祀時大操大辦,勞民傷財;焚燒紙製祭品,不僅污染環境,甚至還帶來了火災隱患。因此,我們要倡導的是文明拜祭,把對環境的危害降到最低。

二、研究目的

隨着我們中國國力的增強,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工業化,城市化的水平也漸漸提高了,人們的精神物質生活也豐富了。但是隨之而來的還有各種的環境污染問題:水污染,工業污染,光污染,大氣污染等。而本次我們小組研究的重點主要是,對大氣污染有重要“貢獻”的清明節祭祀時焚燒紙製祭品活動的對環境的影響。

三、方法

(1)分工:

採訪:樑曉婷攝影:鄧綺珊

問卷調查:區新怡

總結:何倩雯曾秀婷

(2)調查時間:2017年3月—4月

(3)調查內容:

在清明節前後,人們在祭祀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和人們對此變化的看法與評價。

四、過程

(1)採訪環節,發現的問題與思考:

環節1

在西樵山福廕園走了10分鐘大概觀察

1

由此可以看來,大多數人還是選擇傳統拜祭的方式,也許人們都認爲這已成爲一種風俗是鮮花拜祭所無可替代的。

環節2

請看下面的照片:

人們傳統都會燒一些金銀紙

由於人們燒爆竹導致的煙塵污染

2

人們拜祭過後也產生了大量的垃圾空中也飄着垃圾袋

我們不禁要問:爲什麼大家還是傾向於傳統祭拜,而不願意鮮花祭拜呢?爲此我們進行了隨機採訪。

1.採訪一位年輕女士:

問:你覺得鮮花拜祭好不好?

答:很好啊,這樣不但可以減少環境的污染,也可以省力。

問:你覺得傳統拜祭和鮮花拜祭有什麼不同?

答:鮮花拜祭更加環保,其達到的目的是一樣的,都是懷戀祖先。

問:你支持這樣的拜祭方式嗎?

答:支持。

2.採訪一位老年人:

我們還是喜歡傳統的祭拜,只有這樣才能表達我們的哀思,才能真正達到祭拜的目的。鮮花,那是年輕人喜歡的,我們不喜歡。我們更願意燒一些紙錢,甚至會燒紙造的房子、車子、紙紮人、衣服和金銀首飾、衣物等。

通過採訪,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大多數人還是支持傳統拜祭的方式。隨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攀比之風勝行,不少人爲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不惜耗費大量財物對先人表示“孝心”。這樣不僅損失財物、污染了環境,而且損害了人們的精神健康,在社會上形成了不良風氣。在這裏我們認爲祭拜親人有心就好,不要太注重形式。但也有不少人都是帶鮮花去祭拜的,尤其是年輕人。他們覺得用鮮花憑弔先人能表達同樣的心意。因此每當清明節的到臨,鮮花總會熱賣。但是很多時候都是隨便擺一擺,就被仍掉,這樣又使清明節時期的垃圾量大大增加,造成垃圾污染。

爲了更好地瞭解清明節的祭拜形式與對環境的影響,我們設計了問卷,進行調查。

問卷調查:

1、你清明節掃墓時有沒有燒紙,點鞭炮?

A有B沒有

2、你有沒有意識到清明節時燒紙或點鞭炮會對環境造成危害?

A有B沒有

3、你的年齡?

A20-25歲B25-30歲C30-35歲D40歲以上

4、你的文化水平?

A國小B中學C大學

5、你祭祀後是否會清理殘留垃圾?

A會B不會

調查總人數爲30人

炮等,而他們文化水平大多都在國小或中學等,且他們有1/3的人都不會清理殘留的垃圾。可是他們絕大部分的人都世有意識到這些行爲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的。

思考及建議:進入現代社會,清明掃墓祭祖也應大力提倡一些文明健康、符合時代特點的祭拜方式。或在先人墳前送上一束鮮花,寄託哀思;或在墳旁栽上一棵樹,表達懷念;或在網上擎燭點歌獻花留言,吐露真情。這些都不失爲文明之舉,既莊重節儉,又美化環境,且有

益身心。

四、得出結論

(1)清明祭祀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1.清明祭祖的傳統方式主要有,點香燭、燒紙錢、燃炮仗以此寄託對故去親人的哀思,

然而清明前後,氣候乾燥、氣溫升高、大風天氣較多,加之地面多爲乾枯樹枝和雜草,燒

香、燒冥幣極易引發火災,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危害。

2.在清明節期間僅用於祭祀而焚燒的紙張就達上千噸,這就需要砍伐大量的樹木。

《清明節祭祀活動對環境的影響調查》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