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一二年級端午節隨筆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別人寫的隨筆吧?隨筆是一種很靈活隨便的筆記或文體。你知道什麼樣的隨筆纔是被大家所稱讚的隨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一二年級端午節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國小一二年級端午節隨筆

國小一二年級端午節隨筆1

這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這“端午節”有個來歷,傳說從前有一個叫屈原的偉大愛國詩人,因爲反對妥協,主張聯齊抗秦,受到楚國權臣的打擊和陷害,先後遭到杯王和頃襄王的貶謫和放逐。屈原離開郢都以後,沿長江東下,踽踽獨行,色彩憔悴,披着長髮,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

他不明白爲什麼世界會是這樣黑白混淆,忠奸顛倒,美醜不分。他禁不住內心的憤怒,一面大聲呵斥吟誦,一面提起筆來,洋洋灑灑在石壁上寫下一篇奇絕千古的《天問》。他深知自已無法同現實調和,最後自投於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

當地老百性都十分尊敬和愛戴屈原,生怕他的屍體被魚吃掉,就投下一種用棕葉包米的東西—糉子餵魚,好讓魚不去吃屈原。以後,每年都以此方法來紀念屈原。

這天正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聞到濃濃的糉子清香,於是趕緊洗瀨,急不可待地坐到餐牀邊津津有味地吃起了糉子。我想:爲什麼象屈原這樣的忠臣要被放逐,還要遭到壞人的打擊和陷害,那些奸臣爲什麼不會思考國家會不會被人家吞併掉,總有一天,國家肯定要栽在他們的手裏,還有那個笨大王,怎樣也不明白屈原是個忠臣呢,真是笨。雖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點不影響我吃糉子的好胃口。

我以後要學習屈原,必須要做一個能爲祖國做貢獻的人。

國小一二年級端午節隨筆2

五月初五是我國的端午節,根據傳統,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糉子,看龍舟賽。

包糉子

端午節早上,奶奶和媽媽就準備好包糉子的材料:糉葉、紅豆、糯米、肉、糉繩。開始包糉子了,只見奶奶拿起兩片糉葉交叉放,捲成一個洞口,把紅豆、糯米、肉混在一起,放入合適的材料,把接口處的兩頂端的糉葉蓋好,用手拿緊,再拿出一條糉繩熟練地繞來繞去,接着把糉子綁緊,打上一個結,做好了一個,奶奶和媽媽又接着繼續做。我看完後,覺得挺簡單的,也學着做起來。我也模仿着奶奶一樣,把糉葉包成個小洞,然後把材料放進去,可是,由於我拿得太緊了,材料從口裏漏出來了,搞得滿桌子都是。我並沒有泄氣,我又按剛剛的.做法做,這次我可小心了,手的力道不輕不緊,再拿起糉繩慢慢卷,最後打上個結就ok了!我把包好的糉子給媽媽看,媽媽說不錯,雖然醜了點。我聽後,笑了。

吃糉子

包好糉子後,奶奶就拿去煮。大約十分鐘後,煮好了,奶奶端着香噴噴的糉子出鍋了,我拿起我包的糉子咬一口,好好吃!

賽龍舟

吃過糉子,我們全家去金沙灣看賽龍舟。到了金沙灣,已經開始賽龍舟了,只見有許多條龍舟在海面上有秩序地劃,每條龍舟上都有22個人,分別在兩邊划槳,“一二一,”他們在龍舟上邊劃邊整齊地喊着,圍觀的人們都在爲他們的表演而喝彩。龍舟上擂鼓的叔叔敲得更響了,回聲響徹海上,激起一波又一波的旋律。

賽龍舟結束了,但人羣還在回味着剛剛賽龍舟的情景,我們都很期待下一年的端午節!

國小一二年級端午節隨筆3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是紀念楚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包糉子、吃糉子,也會在家門前插艾草,小朋友們會玩撞蛋等好玩兒的遊戲。

端午節的前兩天,我們班來了幾位“老客人”,她們是李修其奶奶和林宥宸奶奶等等,奶奶們帶來了甜蜜蜜的棗,黃澄澄的糯米,還有綠油油的糉葉呢!

林宥宸奶奶製作了精美的PPT,李修其奶奶親手給我們做了示範,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動起手來。我先拿了一片糉葉,將它捲成一個“圓錐體”,先放入一把糯米,再放入一顆蜜棗,然後又放入一把糯米,這時,糯米“圓錐體”已經滿了,我用剩下的糉葉將“圓錐體”口封好,立刻拿一根細線把糉子捆緊,在末端打一個結,大功告成啦!

做好眼保健操,我們一睜開眼睛,只見每組的桌子上都放着一大盤串串,有雞翅,有大腸,有豆腐乾,還有海帶結,每一個串串都發出誘人的香氣,我們再也忍不住了,像虎狼一樣大口吃了起來。

今天我學會了包糉子,明年的端午節我要親手包給爸爸媽媽吃。

國小一二年級端午節隨筆4

相信大家都過過端午節吧,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端午節的習俗分別是題目:吃糉子、賽龍舟、喝雄黃酒、在屋檐上插艾葉等等,今天,我們家可熱鬧了呢。

今天一大早,我就嚷嚷着要和媽媽去買糉子,媽媽受不住我的百般央求,只好答應了。到了超市,我迫不及待的打開冰櫃,哇,有眼福了,好多種餡呀。我連忙拿了以下題目:蜜棗餡的、豬肉餡的、桂花香餡的等等,每個都拿了5個。付了錢,到了家裏,我急忙拿出了全部,讓媽媽給我蒸了蒸。

媽媽有事先出去了一趟,我呢,就在家裏好好享受着美味,我先拿了一個蜜棗餡的,把它給剝開,好黏啊,裏面的珍珠數不盡,我把‘’珍珠‘’吃完後,開始吃裏面的蜜棗,紅紅的,軟軟的,又甜甜的,一直甜到心裏。吃完這個糉子後,真是讓人吃了還想吃,於是,我有偷偷地又拿了一個,就這樣,家裏的糉子被我‘’打掃‘’地乾乾淨淨了。

媽媽回來了,當然,一看垃圾桶裏就知道怎麼回事了,我也少不了一頓臭罵了,不過,經過這件事情,我再也不敢這樣做了,這一天,我也幹過不少事情。

我覺得這一天我過得很開心,我很喜歡吃糉子,每年等到端午節我都是一掃而空的那個人。

國小一二年級端午節隨筆5

“浴蘭包糉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當日楚王憎逆耳,隨將一國殉靈均。”就在幾天前,端午節悄然而至。這時,每家每戶都在包糉子,吃糉子,走在大街上都能聞到糉子的陣陣清香。每當我聞到這種香味,思緒就會飄回我小時候在家鄉過的那次端午。

那時的我還只是一個小男孩,聽到端午節可以回到家鄉,瞬間開心得一蹦三尺高。經過幾個小時的行程,我們終於回到了老家——湖南。我們剛到時,其他長輩已經開始做糉子了,我立馬跑過去嚷嚷着也要做。他們無奈,只好讓我跟着他們依葫蘆畫瓢捏了一個出來。原來,做糉子的步驟可不簡單,一個糉子要從糯米開始,再與餡混在一起翻炒,就連包糉子的糉葉也要挑選最好的,這些麻煩的步驟我哪會耐心去做啊,馬馬虎虎做了一個就去聽曾爺爺講故事去了。

聽故事聽了一半,曾爺爺突然要給我們介紹端午節的來歷,這個可新鮮啊,我和其他小夥伴們都瞬間來了精神,耳朵都迫不及待地豎了起來。原來,就像是開頭詩中所說的一樣,在春秋時期有一個楚國人名叫屈原,他一心爲了人民,受百姓擁戴。只不過楚國國君並不採納他提出的政策,屈原鬱郁不得志,最終跳河自殺。而當地的百姓爲了不讓屈原被魚吃掉,便用糯米做成團投進河裏餵魚,也就形成了今天的端午節的糉子。

聽完曾爺爺的故事,糉子也都快做好了,開餐!等家裏長輩們動筷之後,我便開始狼吞虎嚥,大快朵頤,碗裏的糉子瞬間被清理乾淨,此時我已經滿足地靠在椅背上了。

現在,我們什麼時候都可以吃到糉子,但是,就像春節的餃子一樣,只有端午節的糉子最香,因爲那是中國的傳統。而在每一個端午中,那次端午的糉子是我記憶中最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