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學期教學計劃3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成績已屬於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是時候開始制定計劃了。想學習擬定計劃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上學期教學計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上學期教學計劃3篇

四年級上學期教學計劃1

新授練習


16

12.1212.16


統計

新授練習


17

12.1912.23


統計

新授練習


18

12.2606.1上旬


整理與複習

複習


以上就是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上學期教學計劃範例全部內容供家長參考,祝能夠進入是適合的學校!

四年級上學期教學計劃2

學情分析

本學期還要遵循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選擇教學內容,注重內容的趣味性和探究性。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加強生活、生產、社會實際的聯繫。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處理好內容的深度廣度,做到難易適度,分量適當。注意發展兒童的智力,培養兒童動腦和動手的能力。

一、全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科書主要以科學現象和科學事實爲依據,遵循“問題引領下的科學探究”及“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究過程”的理念,圍繞讓學生進一步“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驟”的目標,注重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融合,以學生生活經驗引領下的內容綜合化,建構了《我們吃什麼》、《水裏有什麼》、《植物的生活》、《空氣和水的力》、《熱的傳遞》、《研究與實踐》六個單元,共24個課題,32課時。

各單元均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爲線索切入到基礎、規範的科學探究活動中:《我們吃什麼》單元從吃飯入手,由食物到營養,在延伸到飲食與健康,通過對食物進行分類、檢測並進行營養搭配,結合自身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髮現科學、合理的飲食結構,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使學生感悟到科學可以服務於生活、服務與人類,生活處處皆科學;《水裏有什麼》單元以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爲引領,讓學生針對現象提出問題,並對問題進行猜想與假設,在通過觀察、實驗等方法,探尋問題的答案,對現象進行科學的解釋。進一步熟悉科學探究基本的方法、步驟,讓學生經歷自主探究的過程;《植物的生活》單元以身邊常見的植物爲觀察點,培養學生細緻觀察、精心做科學。引導學生借鑑已有的生活經驗,利用“解暗箱”的方法對植物的內部結構進行猜想與假設,再通過直接與間接的科學實驗,認識植物身體的構造功能。通過對植物生活的研究,讓學生體驗到直接與間接獲取科學知識的方法,掌握從事物的表象探究其內部構造的方法,對植物各個器官的功能有較深的瞭解;《空氣和水的力》單元以“力”爲探究點,展開觀察、實驗、記錄、整理、製作等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科學、做科學的興趣,增強學生關注身邊科學現象的意識,時學生理解科學技術的力量,體現科學、技術與社會的融合;《熱的傳遞》單元以“熱”爲載體,展開觀察、對比實驗等探究活動,引導學生認識熱在不同物質中傳遞的方法,驗證太陽能熱水器所選用的材料、擺放的位置與熱的關係,體會到利用科學知識的重要性。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熟練掌握各種探究方法,具備獨立做科學的能力;《研究與實踐》單元,選用與本冊研究密切相關的“食物”與“太陽能”知識,引領學生嘗試自主運用已經掌握的科學探究方法和科學知識,讓學生走入社會生活,深入探究生活中的問題,關注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培養學生善於思考、善於動手實踐的科學態度。

二、教學目標

1、認識食物的主要種類,瞭解人類需要哪些營養;知道人們需要的營養物質大致包含在哪些食物中,懂得營養合理全面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做到合理飲食,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會從合理、全面飲食方面考慮設計食譜等探究活動,可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並深入探究人類生命活動中一些有意義的問題,從而使學生對生命的本質上升到新的高度。

2、以水爲研究對象,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認識水對其他物質的作用,引領學生進一步提高科學探究能力,使他們逐步養成關心科學、認識科學、主動探究科學的良好習慣,從而促進科學素養的形成與發展你。

3、研究植物各種器官的作用,使學生感受植物世界的豐富多彩,藉助學生也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親近自然、親歷探究的過程。

4、能列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力,如壓縮空氣的彈力、反衝力、大氣壓力、水力等;知道空氣是可以被壓縮的,同體積的熱空氣比冷空氣輕性質,瞭解人類對空氣和水的力的利用。樂於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樂於試用日常生活中的科技產品,關心與科學有關的社會問題。

5、知道熱總是從高溫物體轉向低溫物體;知道液體和氣體主要靠對流傳遞熱,瞭解熱對流的應用;瞭解保暖和散熱材料的性質和用途;認識不同顏色的物體吸收太陽光的能力不同;知道太陽能熱水器吸收利用太陽能的特點;瞭解人類對太陽能的利用。想知道、愛提問,喜歡大膽設想,願意合作與交流,知道科學是不斷髮展的。

6、引導學生嘗試自主運用已經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科學知識,通過調查研究,揭示生活中的現象,發現科技產品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培養與人合作、交往的膽量與能力;增強自主進行科學探究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重點、難點

1、水能溶解物質。能用學到的知識改善生活。

2、常用的傳熱和隔熱的方法。

3、製作小火箭,培養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4、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

5、能反思自己的探究過程。

6、從:“這是什麼”“爲什麼會這樣”等角度對周圍食物提出問題。

7、能用放大鏡對物體進行細緻的觀察,並能用圖和文字表達。

四、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主體性、探究性原則。要以學生生活經驗爲基礎,以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爲主要學習活動,設計典型的探究內容、過程和方法,爲學生進行探究性的學習提供有利的指導和幫助,真正成爲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材料。

2、突出培養國小生的科學素養爲宗旨。

3、科學、技術與社會有機結合。引導兒童關注包括人類自身在內的生命羣體的.生存與發展,關注自然環境的變化,關注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對人類、社會環境的影響,使他們學會把科學即使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繫起來,嘗試用學到的科學知識與技能去反洗、解決自然環境和社會生活中的問題。

4、趣味性。對學生學習活動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感受科學學習活動是妙趣橫生、樂趣無窮的科學的活動。

四年級上學期教學計劃3

本單元在第六單元的基礎上繼續教學小數乘小數和除數使小數的除法。引導學生依據具體數量關係列出乘、除法算式,逐步豐富對乘除法運算的理解。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掌握求積的近似值的方法。通過計算和比較,認識到整數乘法的運算律,對小數乘法也同樣運用。讓學生通過一些實際的計算和比較,體會一些簡單的運算規律。通過具體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從不同角度體會求商的近似值的不同方法。讓學生自主體會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第九單元統計

本單元教學複式統計表和複式條形統計圖,是在學生已經較好地掌握了簡單的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安排的。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感受複式統計表與複式條形統計圖在描述數據方面的特點。要具體指導學生認識複式統計表。要具體指導確定直條高度的方法。結合本地、本班實際,組織實際調查活動。適當組織綜合應用,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複式統計表與複式條形圖的價值。

教學進度表

周次

時間

節假日

進度

課型

備註

1

8.299.2


認識負數

新授練習


2

5.69.9


認識負數

新授練習


3

9.129.16


多邊形面積的計算

新授練習


4

9.199.23


多邊形面積的計算

新授練習


5

9.269、30


認識小數

新授練習


6

10.110.8

國慶節




7

10.910.14


認識小數

新授練習


8

10.1710.21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新授練習


9

10.2410.28


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新授練習


10

10.3111.4


Copyright © 2024 筆墨谷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