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五年上學期班主任工作計劃

新的一學期又開始了,爲了在新的學期裏把工作做好,把我班塑造成一個團結向上、文明創新的班集體,特制定班主任工作計劃如下:

國小五年上學期班主任工作計劃

一、學生現狀分析:

這學期我擔任五年級的班主任工作,五年級一班共有男生21人,女生18人,學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較好,體質健康,但學生學習的紀律性、自覺性很差,希望經過一個學年的努力,同學們能不斷努力,爭取不斷前進,取得好的成績,能使我班學生的學風、班風能有明顯的提高。

二、思想方面:

1、利用班會帶領學生學習《國小生守則》和《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讓學生按要求去做,同學間互相監督,由班幹部負責檢查。根據學校的部署,嚴格按照要求去完成對學生的教育,讓每位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2、充分利用升旗活動、重大節日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1)每週一嚴格遵守升旗制度,不遲到,不隨便請假,衣着整潔,排隊時做到快、齊、靜,升旗時要行隊禮,唱國歌時聲音響亮、整齊,認真聽並思考“國旗下的講話”,與自己的行動結合起來,要求學生每天佩帶紅領巾。

(2)遇到節假日,通過開展各種活動活動,教育學生做文明學生。

3、樹立良好的班風,加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教學方面:

1、重點抓好課堂常規訓練,隨時指出存在的問題,要持之以恆,不能時緊時鬆,對學生的進步要及時給予肯定。在班級裏開展讓任課教師對本節課的課堂紀律進行當堂評定,週日班隊會時進行總結評比的活動,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

2、注意抓好學生的輔導,通過多種渠道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樹立必勝的信心,通過“一幫一”活動,使學生共同進步,以達到差生不差、優生更優,中游變上游的目的。具體方案:全班展開小組之間的競爭;同學之間也找好自己的對手進行競爭。

3、參加校本活動,發展學生的特長,並給予學生必要的幫助。

四、安全紀律方面:

1、教育學生團結同學,不打架,不罵人,講文明,講禮貌,爭做文明的國小生。

2、課堂紀律的好壞是能否上好一堂課的關鍵,要抓好課堂常規管理,做到“明、細、嚴”,使學生在課堂上能集中精力聽好課,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課間紀律,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既要玩好,又要不發生任何意外。

4、路隊紀律。教育學生嚴格按照教師的要求排好隊,走好路。

五、衛生方面:

1、環境衛生:值日生每天按時清掃衛生,要求學生保持好衛生,並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2、個人衛生:衣着整潔、大方,天天洗臉刷牙,桌箱裏的物品要擺放整齊,認真做好眼保健操和廣播操。

六、家校溝通方面:

教育學生,及時與家長的溝通是很重要的,而且,家長也需要學習,需要和孩子共同成長。孩子和父母是天然的朋友,但是,爲什麼孩子常常表現出逆反呢?這是因爲我們家長落後了,不瞭解孩子的心理,沒有和孩子成爲真正的朋友。要爭取多和家長溝通,在溝通、交流中進步。

七、班級主題活動安排:

第一週:加強安全教育,學習《國小生日常行爲規範》和《學校管理條例》。抓好學生常規,早日進入正常秩序

第二週:繼續抓好常規教育,進行常規訓練。

第三週:繼續鞏固上兩週的活動內容、加強勞動觀念教育,進行勤工儉學活動,搞好個人和集體衛生。 第四周:強化學風的養成、繼續抓好常規教育。

第五週: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第六週: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

第七週:繼續抓好紀律和學習目的教育。

第八週:進行尊敬父母的教育。

第九周:準備期會考試繼續抓好法制和安全教育。

第十週:總結期會考試,吸取經驗教訓。

第十一週: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教育和審美觀念。

第十二週: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安全教育。

第十三週: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教育學生早睡早起,不能因天冷而貪睡。

第十四周:進行勤儉節約教育,對學生進行愛護公物教育。

第十五週:再次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安全教育。

第十六週:制定複習計劃,鼓勵學生努力學習。

第十七週:舉行班級慶元旦演出。

第十八週:加強安全教育,做好放假前的準備工作。

總之,我將會付出努力,抓好班級工作,努力達到優秀班級的標準。

國小五年上學期班主任工作計劃 [篇2]

新的學期又開始了,爲了在新的學期裏把工作做好,把我們班塑造成一個團結向上、文明創新的班集體,特制定班主任工作計劃如下:

一、學生現狀分析:

我們班共有學生27人,其中女生15人,男生12人。學生一般都能按照一日行爲規範來做,但部分學生自覺性還有待提高,尤其是個別男學生在這方面的養成習慣做得還很不夠,經常要老師或同學提醒。大部分學生較聰明,思維活躍,作業能認真完成,有一定的合作和競爭意識。但也有少數學生沒有很好的學習習慣。大部分學生能做到熱愛集體,熱愛勞動,熱愛師長,熱愛同學,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但部分學生也有自私、虛榮心強、自滿的思想。

《國小五年上學期班主任工作計劃》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