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第二學期小班教研計劃

第二學期小班教研計劃1

  一、情況分析:

【薦】第二學期小班教研計劃

上學期我們針對主題探索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從問題入手與教師互動及如何開展區角活動等問題展開了討論與實踐,並引導教師深入學習貫徹《綱要》精神,轉變教育觀念,以點帶面,推進教改步伐,努力提升我們的教育及科研水平。活動中我們採取了學習有關幼教文章,用實例剖析、討論、反思等形式,使教師們的思想觀念進一步更新和改變,真正做到“以幼兒爲本,讓幼兒成爲活動的主人”。

“二期課改”正進入一個深入發展的關鍵時期,而“新教材”帶着追求創新與超越的教育理想向我們走來,如何使幼兒園的課程實現“迴歸生活、關注過程、加強整合、注重選擇”,是對我們教師教育觀念及專業能力的挑戰與考驗。因此,本學期我們將以區角活動的開展爲主線,以研究實踐“新教材”爲重點來組織開展教研活動。

  二、工作重點:

1、深入貫徹《指南》精神,認真開展語言領域課程改革研究,努力促使語言教育活動的過程成爲教師與幼兒共同建構的積極互動過程。

2、採用理論學習、案例研討、微格教學等手段,將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學習與反思相結合,真正轉變組內教師的教育觀念,提升活動質量。

3、爲幼兒創設良好的區角活動環境,探索活動區教育新模式,以多樣的活動方式、有效地指導策略爲切入點開展相關內容研究。

4、認真研究、實施“新教材”,強化教師的角色意識,促使教師成爲新課程的學習者、研究者,從而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

第二學期小班教研計劃2

一、教研組情況分析:

1.本學期我們小班組共有六位老師,在這六位老師中,有幾十年工作經驗的老教師,有積極進取的青年教師,還有虛心好學的新教師。從整個團隊來看,小班教研組的師資層次豐富,結構合理,有利於建設成爲一個多元化、學習型的教研團隊。

2.本學期我們小班幼兒在原有的水平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由於個體差異及家庭環境的不同,加上本學期新增了50名幼兒,小班幼兒發展水平落差較大,如班級幼兒的常規習慣還沒有較好地養成,所以本學期我們依然要圍繞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培養和良好習慣養成來搞教研工作。

二、指導思想:

本學期繼續深入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科學保教,在課程的各個環節中落實《指南》精神,圍繞我園園務工作計劃和教科研工作計劃提出的一系列工作目標,積極開展各類教學、教研活動,不斷提高保教質量,提高組內教師的教育教研水平,逐步形成小班教研組的教研特色。

三、教研重點:

1、嚴格按進度計劃進行小班年級組縣級課題《手指遊戲在集體活動中的應運》的研究

2、更新教育理念,加強理論學習,提高專業修養。認真學習、領會“綱要”的精神和理念,使理念轉化爲教師的教育行爲,滲透到主題活動、區

角活動的實踐研究中去,解放思想,大膽實踐,勇於創新。利用教研活動學習理論,內容來源可以是從實際研究過程中存在問題出發尋找的相關對策;或將自己是如何解決具體問題的實際操作成效作爲經驗交流內容。

3、紮實教研活動,促進教學反思,提高業務能力。開展紮實有效的教研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的反思能力及書寫反思筆記的水平,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結合自己的特長或困惑的領域選擇適合的教研課,進行一課多研,大家羣策羣力,共同商討,提高教師運用理論進行實踐的能力。組織好一學期每人一次公開課展示,並做好詳實有效的研討記錄。

4、督促好教師參加本園進行的彈唱與舞蹈技能培訓,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四、具體活動安排 :

第二週:爲小班幼兒語言發展指定目標,確立背誦古詩內容與簡單識字範圍(全體)

第四周:新教材研讀。(趙文明)

第六週:如何吸引好動幼兒的注意力(張玲)

第八週:公開課評課活動(全體)

第十週:如何鍛鍊幼兒的節奏感(趙敏)

第XX周:如何指導幼兒解決數物對應類(連線)問題。(晏慧) 第十四周:幼兒禮儀習慣的培養(林娟)

第十六週:如何激發幼兒的科學探索興趣(劉英)

小班教研組

20xx.3.6

第二學期小班教研計劃3

一、情況分析。

(1)教研現狀分析:教研工作是一所幼兒園生存、發展、進步的靈魂。“科教興國,科研興圓”幼教發展的新理念。在前期的教育工作中,我們小班組教師在園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以《幼兒園教育綱要》爲指南,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加強教育教學研究,如:班級常規的建立、幼兒自制能力的培養、小班語言水平的提高等等。全面推進實施了素質教育,促進了幼兒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

(2)幼兒現狀分析:

優勢:通過小班上學期的系統教學,這羣天真活潑的小班孩子,如今已

適應了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語言發展水平,交往能力,動手能力及自我表現力,在逐步提高,特別在上學期“童話節”的故事表演中,我們發現小班孩子普通話的發展水平很快,大多數幼兒具備了大膽表現的能力,確實讓我們欣喜。

弱勢:通過小班第一學期的教學,我們雖然發現了孩子們的許多進步,

但是又看到了他們的一些不足。如:每班都有一小部分的孩子在集體活動中的表現不主動、不積極,膽小怕事,部分幼兒的依賴性還很強,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還很薄弱。部分外地的孩子衛生習慣較差,自我保護意識不強,遊戲活動的組織,規則意識建立有待於提高。 (3)教師現狀分析:

優勢:小班組擁有一批教學多年的老教師,她們熱愛幼教事業,在教學上積累了一定的教育經驗。同時也擁有一批學歷高、富有朝氣的年輕教師,她們對工作充滿激情,對未來有着美好的憧憬。

弱勢:教師在組織教學,特別在優課展示的教學能力上有待提高。班級管理和家長工作的經驗尚需積累。必須重視自身的專業成長。

二、教研目標。

根據幼兒園的辦園宗旨和教學理念,從我們小班組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園務工作計劃和主題教學實施方案,加強教育教學研究,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通過教研課,觀摩活動,外出學習等途徑,多渠道地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

重視幼兒的全面發展,注重幼兒創新能力的培養,讓教研真正體現興園的目標,讓教研真正成爲推動幼兒園發展的一座彩橋。

三、具體措施。

1、更新教育觀念

我組繼續認真學習《綱要》精神,領悟《綱要》的真諦,合理制定教研計劃,提升理念,更新觀念,努力將理論轉化爲教學實踐行爲。

2、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幼兒創新能力

重心集中在教師組織教育活動的能力上,我組將在設計活動中,目標確定上要重視創新,要體現層次性,符合幼兒的實際。教學方法上要調動幼兒的主動性,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真正做到讓孩子們在玩中學、玩中樂、玩中思、玩中探,使他們的多種能力充分得到發展。

3、加強教研活動的開展

(1)本學期將以抽籤的形式開展隨堂聽課,園內實踐課改“指派式”爲“自薦式”,教研組長、骨幹教師要起到模範帶頭作用,空課教師一起來聽,聽後進行評析,讓教師明白有價值的教育活動究竟應該怎樣來組織,從而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從“關注課堂”入手,研討有效課堂,形成積極向上、相互研討的良好氛圍。

(2)充分利用學校爲我們提供的現代化學習設施,精心製作好操作性強的班級網站,讓我們和家長、社會得到溝通。在理解的基礎上得到支持,從而得到相互學習的機會。認真寫好教育筆記,並及時上傳,讓大家分享教育活動中的所思、所想、所樂,或是困惑,共同出謀劃策,從而共同提高。

4、加強教師的培養

本組將結合上級的各項任務,繼續開展各類競賽、評優,爲教師成長搭建舞臺;推薦青年教師到借班上課,提高她們的綜合教學能力;通過“幫、扶、逼”來促進教師迅速成長、使他們成爲師德高尚、業務精湛、創新力強、富有活力、具有輻射作用的幼兒園的主要力量。

5、加強家園聯繫,提高保教質量。

爲了讓家長們多瞭解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情況,瞭解孩子在園的學習、生活情況,互相溝通,增進家園間的聯繫,各班要出刊“家長園地,填寫好《家園聯繫手冊》,使家長工作落到實處。

6、同心同德,建設優良的組風。

我組教師人際關係融洽,已形成了相幫相學之風。我想只要大家敞開心扉,真誠以待,同心協力,我們小班組的教研活動 就一定會搞得紅紅火火。

4、活動安排

省略

小班組20xx年2月

第二學期小班教研計劃4

一、指導思想:

教科研工作是一所幼兒園生存、發展和進步的靈魂。“科教促教、科研興園”是幼教發展的新理念。本學期,小班教研組的教師在工作中認真貫徹《規則》精神、以《綱要》精神爲指南,根據本學期幼兒園教研工作重點,立足於小班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使幼兒主動地全面發展。以教研組爲教師學習理論的平臺,用專業的理論和技能作支撐,注重教學實踐的探討,共同研究孩子的行爲、共同反思教師的實踐,以科研爲導向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和保教質量,從而推動每次活動的質量,凸顯以幼兒發展爲本的理念。

二、情況分析:

這學期,我們小班教研組一共有16位老師組成,每個班級的幼兒人數都比較多,面臨的困難也就可想而知了。現在家庭中獨生子女越來越普遍,“隔代親”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因此造成幼兒動手能力越來越差,有相當一部分幼兒不會吃飯,不會穿衣,一個人不願意睡覺,而祖父母也不肯離開自己的孫兒孫女。但是,我們的每一位教師都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質,對待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有着較強的集體榮譽感和工作熱情。在工作中樂於奉獻,對保教工作與專業學習都要求自己不斷求精。雖然,在不斷的鍛鍊中,我教研組教師們的專業化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通過實踐活動也發現了我們的諸多不足。本學期,我們將繼續貫徹“以幼兒發展爲本的理念”,根據託、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孩子的常規習慣、生活自理能力爲切入口,結合孩子的實際,着重研討培養孩子習慣、自理能力的方法與途徑,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教研工作目標:

1、依據園務工作計劃及《綱要》的精神,結合我園教研工作的現狀與需要,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育實踐能力,促使每位教師整體的提高。

2、以培養新教師爲重點,師徒結對,以老帶新,邊學邊做,在實踐中反思、改進,不斷提高新老教師的保教工作質量。形成刻苦鑽研,勇於探索,使幼兒園的工作真正發揮實效。

3.通過理論學習、實踐操作、互相研討、互相學習等途徑,樹立正確的育兒觀,從而使幼兒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全面發展。

4.細心觀察孩子的一言一行,通信體驗孩子的情緒,研究探討培養孩子習慣、孩子自理能力的方法與途徑,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綜合教育能力。

5.密切聯繫家長,使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生活,瞭解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方式,促進家長形成良好的育兒觀,從而使家長養成配合教師工作的習慣,瞭解配合教師工作的方法。

四、本學期教研要求及具體措施:

1、積極參與園內組織的集體性教研活動、講座、專題討論。認真進行集體備課,積極想辦法。出點子,爲每節課出謀策劃,積極主動上好教研課,請園領導聽課、評課。做好案例收集、準備工作,每週至少一篇觀察案例、一篇學習筆記。

2、能在每一次的活動之前瞭解活動重點,做好資料準備和自學工作,做好充分準備,保證每一次教研活動開展的有效性。

3、按時參加以本組爲單位的教研活動時,做好筆記,認真記下自己與別人不同的觀點。做好個人形式的反思、研究及總結活動。

4、結合本班特點開展適合自己的區域活動,將區域活動的設置與幼兒園的主題活動進行有機的結合,能根據主題內容即使更換環境,根據幼兒發展情況製作區域材料,並因地制宜利用有限的資源製作區角材料,並積極開展各班的特色活動,使區域活動與集體教學活動達到共存和相融。

5、本班教師要注重與幼兒的情感溝通,加強幼兒常規和自理能力的培養,幫助新生較快地適應集體生活,重點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

6、充分發揮家園信息的宣傳作用及家校互聯網的橋樑作用,與家長探討、交流,引導家長合理育兒、科學教育,與家長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教育共識,做好爲家長服務工作,及時瞭解、解決家長的需求和困難。

7、教師要有計劃地做好班級工作,有計劃地及時做好各項手頭,不臨時抱佛腳,年級組成員、班組成員要互相提醒、互相幫助,各自做好自己本職工作,團結一致地安排好班級工作。

五、具體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本學期教研計劃,及時和組員進行溝通。

2、安排本學期教學實踐研討活動的計劃。

3、討論家長會內容。

三月份:

1、組織本組成員做好“慶三八”活動。

2、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逐步開展環境創設及區域活動。

3、召開小班下學期家長會,向家長介紹本學期的教育目標及教育計劃。

四月份:

1、積極參與本園公開課活動。研討課程思路,集體備課。

2、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綱要》內容。

3、教師隨堂聽課。

五月份:

1、進入五月,開展“我愛勞動”主題教育活動。

2、做好本園慶“六一”系列活動的準備。

六月份:

1、組織全園開展“六一”慶祝活動。

2、做好學期末的各項總結工作。

倪XX

20xx-2-8

第二學期小班教研計劃5

一、指導思想

教科研工作是一所幼兒園生存、發展和進步的靈魂。“科教促教、科研興園”是幼教發展的新理念。本學期,我園小班教研組3名教師在工作中認真貫徹《規則》精神、《綱要》精神爲指南,根據本學期幼兒園教研工作重點,立足於小班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促使幼兒主動地全面發展。特制定出以下計劃:

二、教研目標

1、初步開展小班“幼兒園活動整合課程”的研究和實踐。

繼續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綱要》內容,要求教師從深度學習“綱要”和“上海市二期課改教材改革的探索與研究”一書開始,就課程理念、課程模式、課程組織原則以及如何選擇和創編教材進行研究與探索,進一步更新教師理念。重點把握以下幾個關係: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的關係,教師主導與幼兒主體的關係,從“關注課堂”到“關注幼兒的一日活動”,要從集體教學活動拓展或延伸到遊戲活動、區域活動、戶外活動以及生活活動中去。

2、研究探討小班主題活動中幼兒對美工活動的興趣。提高幼兒教師的綜合教育能力,繼續手工活動,並做好相關資料的積累工作。促進特色園的建設。結合本班特點及教育目標美化室內環境,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環境。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爲每一個幼兒提供了更多的表達表現的機會,要把環境創設與孩子進期的活動,主題發展,季節的變換等有機結合,使環境的教育性充分蘊含與環境創設的過程中。爲幼兒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3、探索使用“鶴立教法”,提高小班幼兒的識字興趣。

重點開展早期閱讀活動,爲幼兒提供更多更好的發展空間和

平臺,積極參加幼兒園的小舞臺活動。

4、探索性地開展區域活動。

結合本班特點開展適合自己的區域活動,將區域活動的設置與幼兒園的主題活動進行有機的結合,使區域活動與集體教學活動達到共存和相融。

5、本學習重點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

制定詳細的德育工作計劃並落實於每月教育活動中,學期結束做好德育總結工作。本班教師要注重與幼兒的情感溝通,加強幼兒常規和自理能力的培養,幫助新生較快地適應集體生活。

6、家園共育活動、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充分發揮家園窗的宣傳作用及家園聯繫冊的橋樑作用,與家長探討、交流,引導家長合理育兒、科學教育,與家長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教育共識,做好爲家長服務工作,及時瞭解、解決家長的需求和困難。

三、具體工作安排

三月份(1)、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逐步開展環境創設及區域活動。

(2)、召開小班家長會,向家長介紹本學期的教育目標及教育計劃。

四月份

(1)、積極參與本園公開課活動。研討課程思路,集體備課。

(2)、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綱要》內容,“上海市二期課改教材改革的探索與研究”

(3)、認真開展主題環境的創設活動,積極參加礦區幼兒園環境創設比賽。

(4)、踊躍參與語言組的小舞臺活動

五月份:

(1)進入五月,開展“我愛勞動”主題教育活動。

(2)、從“關注課堂”到“關注幼兒的一日活動”。

(3)、做好本園六一聯歡活動的準備。

六月份:

(1)、組織全園開展“六一”慶祝活動。

(2)、培養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進行班級的小型比賽。

(3)做好各項總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