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國小學期工作計劃彙編8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我們要好好計劃今後的學習,制定一份計劃了。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計劃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學期工作計劃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國小學期工作計劃彙編8篇

國小學期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本學期我校語文教研組本着以教師爲主體,做好疫情期間的線上線下教學銜接,以新的課改理念爲導向,以學校工作計劃爲核心,以《國小語文課程標準》爲引領,圍繞“立足課堂,深化課改,提高課堂有效性”的教研主題,以研促教,立足課堂,紮實有效開展語文學科教學研究,努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努力實現“紮實、高效”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開創我校語文課程改革新局面。

二、工作目標

1、教學常規常抓不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進一步完善、規範教學行爲,促使語文課堂教學有效益,教育教學有實效。

2、線上教學弊端之一,是見課不見“人”。大部分同學學習被動,要做好線上與線下的銜接,減少差距。

3、健全以課堂教學研究爲核心的教研,立足校情開展教研活動。

4、開展豐富的語文活動,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與語文能力的提高。

5、加強科研指導,大力推進語文學科中的研究性學習,倡導自主探究、實踐體驗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6、繼續深入開展教材、教學用書及課程標準的學習,確保語文課堂教學研究,每位教師努力做到讓語文課堂教學煥發生命活力。通過寫教學隨筆、個案積累,在實踐中不斷積累經驗,創出佳績。

三、主要工作

1、加強教研組建設,構建“學習型教研組”。

(1)認真抓好理論學習,更新教師的教育教學的理念。明確形勢發展要求,學習新課程,在思想上樹立新課程意識,更好地爲課堂教學服務,爲學生服務。

(2)堅持集體學習研究和個人自學相結合的做法,語文組每位教師都要做一個終身學習者。除了參加學校規定的學習內容之外,個人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自修內容,重在提高個人的素質品味。

(3)教學常規的學習。認真抓好學校教學常規的學習,每位老師要經常對照檢查。

2、嚴格執行和落實教學常規,強化教學管理。

教學常規包括教學準備、課堂教學、批改與輔導、教學評價、教學研究等方面。本學期要抓好教學常規的執行與落實。每個月都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常規的檢查。

(1)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爲中心,以優化教育教學爲目標,以轉變教學方式爲重點,提高教學質量管理,把學校的教學要求落到實處。

(2)抓緊抓好備課工作,備教師要根據年級的教材特點和學生的接受能力,安排好教學計劃,落實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把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放在首位。

(3)加強組內聽課評課活動。要認真填寫聽課記錄,不能弄虛作假。加強評課活動,發揚教學民主,濃厚教研氣氛。

(4)重視教學質量的考評工作,認真做好教學的測評工作。各年級要根據年級的教學實際,搞好教學測評,搞好教學質量的研究與分析,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同時在質量教學質量考查的同時,還要重視學生口試的檢查與閱讀量的檢查,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另外,平時作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儘可能佈置教師自己設計的作業,少做練習冊,多佈置開放性的作業,少做標準答案,在作業這一環節也要儘可能體現自主的特點,特別要重視學生的寫字與朗讀的訓練,把學生的寫字與朗讀列入到考查內容上來。

3、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提高教研水平

(1)根據全區“立足課堂、深化課改,提高課堂有效性”主題教研活動,做好“一項試點,四項習慣、五項突破、十項研究”工作。

(2)教研組根據學校教學計劃要求,積極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各年級要積極探討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如何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在年級組互相聽課,共同提高。

(3)完善集體備課制度,提高整體教學水平。本學期,我校語文教研組利用本校每週五的教研活動和集體備課時間,加強各年級備課組的管理,完善集體備課制度,建設好語文學科資源,爲教學提供有效的資源共享。每組選本單元的重點課文進行研究、討論,指定中心發言人,談教法談學法,其他教師進行修改補充,努力追求課堂教學的新境界,挖掘教材的精髓,集思廣義,進行教研活動,把課文吃透、吃準、吃精。使課堂變成充滿生命力的課堂,充滿人文關懷的課堂,充滿問題探索的課堂,充滿語文魅力的課堂,充滿教學智慧的課堂。

(4)積極發揮名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爲青年教師創造學習和鍛鍊的機會,使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起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青年教師要將磨課當作自己成長的舞臺。

(5)師徒結對,同伴互助,名師網課引領,自我反思。

本學期,藉助各地網課資源,大家互相學習,爲語文課改指引方向。“師徒結對,同伴互助”一直以來是我校的教研特色。但由於學校活動多,教學任務重,有時候難免不能夠落到實處。本學期,我們語文組將進一步加強這個方面的管理,讓“師徒結對,同伴互助”真正發揮它應有的功效,真正做到促進教學相長。

(6)繼續加強新課程實施的研究。着重加強對一年級的漢語拼音教學、二年級的識字教學、三至六年級主要以加強習作指導和作文講評的研究爲中心,深化教學改革,不搞花架子,做到“真實、有效”。

(7)鼓勵教師開展教學反思。語文教師要錘鍊自己的教學語言,讓自己的課堂教學語言變得準確、生動、形象,爲學生示範。

(8)繼續開展語文小課題的研究。強化小課題的研究與管理,及時總結、交流、推廣小課題研究成果;圍繞課題開展學科教研活動,解決教學存在的問題,使教師的反思能力、研究水平在研究的過程中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4、線上教學弊端之一,是見課不見“人”。大部分同學學習被動,爲了做好線上與線下的銜接,先要做好以下幾點:

精準備課,既要篩出“生米”,還要篩出“生人”(對需要掌握的知識點一知半解的孩子。)

一篩單元知識點。提前將全冊各個單元知識點梳理出來,形成框架目標及課時目標,在此基礎上分清已學與未學,輕識與深知。

二篩網課疏漏點。梳理出網課應講而未講到的重點,講了但沒有講透的難點,哪怕是省市組織骨幹教師錄播的網課,也建議師生同上,爲後期教學做準備。

三篩學生的易錯點。將先前的網課,我們精心設計了每課的導學案。導學案分課前預習,課中導學,課後覆盤三部分。

“生米”篩出後,就要對教學內容進行選擇、分類、排序和整合。砍掉可以自學的,避免重複的,針對易錯的,最後確定學生在單元中“要學的”內容。字詞易錯的歸一類,精讀課文的歸一類,習作問題歸一類。再用語文要素將這些散落的知識碎片串起來,構建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一改課型。面對夾生飯,若真要“零起點”教學,非把老師學生逼瘋不可。真正意義上的從零開始,是在前期網課學習結果上的乘一零,而非乘以零。既要兼顧前期網課學習的結果,又要在這個結果上進行再加工和精加工,這樣的課,可稱之爲“反芻課”。改變課型,變常態的教學課型爲大單元背景下的整體推進課。一個周10節課,剛好可以完成一個單元的教學。

二改教學。課時數減少,意味着教學方式亦要跟着改變。網課是老師講,學生聽。復學後就得倒過來,讓學生回到課堂的中央,把學習的時間還給學生。每節前25分鐘精講,後15分鐘精練。精講以設計指向語文要素的學習活動爲主體,重在活動中解決學生網課中篩出的共性問題。爲了讓不同層次的孩子在有限的學習時間裏得到充分地發展,老師要未雨綢繆,做好學習小組的重建。根據孩子網課學習的情況,將後進的“神獸”分到各小組裏去,鼓勵生生互助學。學得好當的小老師,在教中鞏固。暫時沒學會的,在夥伴的幫助下調整節奏,找回學習狀態。化整爲零,消化掉“夾生飯”。

三改練習。練習挑着做,可做可不做的,果斷刪掉,必須要做的,符合三個要求:一是和當節課的教學內容掛鉤,二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三要有知識技能和思維上的生長點,題量寧少毋濫。

國小學期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從我校教師隊伍素質現狀及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要求出發,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搭建教師專業成長平臺,抓實教育科研工作,鼓勵教師發表,激發教師自我發展的願望,通過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進一步提升z附小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二、本學期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重點工作及措施

1、抓實教育科研,促進專業成長

教育科研是促進一線教師個人成長的重要途徑,是提升一線教師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 ,是一線教師享受職業幸福的重要環節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於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那你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經驗型教師給學生的是知識和技巧;科研型教師給學生的是眼光和境界。經驗型教師安於幾十年如一日;科研型教師感動於太陽每天都是新的。

教育科研能促使我們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重複着昨天的故事”的“教書匠”轉變爲有反思意識、反思習慣的勤奮的思考者,最終使師生共同成長。

“以課題研究爲載體,形成固化研究成果”是我們本學期教科研工作的基本思路。從近些年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課來看,教育科研還是我們學校的薄弱環節。爲了加強學校教育科研工作的領導和管理,本學期學校將修訂《中國z大學附屬國小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條例》。把教育科研列入教學評估、教師考評與教研組工作評估的重要考覈指標。

一線教師的教育科研是一種非專業化的,一種紮根於教育實踐,落實到教師平時的教學行爲當中,“爲了教學”、“在教學中”和“通過教學”的研究,研究目的在於改進和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升教學效率,實現教學的價值。

本學期,每位教師都要有一個研究專題,教師在選擇自己的研究課題時要堅持“大處着眼,小處着手”的原則。教研專題可以多樣化,可以一個組一個專題,也允許教師個人或幾個人一個專題。

除個人申報的校級研究課題外,我校將繼續完成兩項國家級課題的研究。中國教育學會“十一五”科研規劃重點課題《國小教學方法創新實驗與研究》子課題《國小數學新教材呈現策略的研究》和《以有效的方法促進國小生語言能力的發展》,市級研究課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策略研究》。

對於教育科研,老師們普遍的心態是:具有這方面的強烈要求,同時又感到有很大的難度。爲了使老師們儘快入門,學校將每月聘請專家進行一次教育科研方面的專題培訓。

今年八月份學校將召開“z附小首屆教研年會”,進一步探討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總體思路,制定z附小未來五年教育科研規劃。

學期末,學校將根據老師們開展教育科研的情況,評選“教育科研先進集體”和“教育科研先進個人”。

2、專家骨幹引領,提升研究品味。

根據老師們的需求,定期請專家到校進行專題指導,充分發揮“名師工作室”專家的專業引領作用,請特聘專家定期對我校教師進行業務指導。教育教學研究會要以“專題研討”爲主,通過觀看教學錄像和親自上研究課對課堂教學進行深度研究。通過同伴研修的形式切實提高我校各學科教師的專業素養。教育教學研究會成員要有研究成果在公開刊物上發表。

本學期,各學科主任和北京市骨幹教師每人要準備40分鐘的小專題報告,利用學校集體教研活動時間對本學科老師宣講。

(二)常規工作及措施

1、實施分層管理,促進教師發展

誰擁有高質量的教師隊伍,誰就擁有高質量的教育。這已成爲人們的共識。教師的成長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按年齡遞進的、直線上升的過程。而是有着複雜的內外製約要素和基本規律。

在教師成長的過程中,處於不同的階段,有着不同的特徵,因而所採取的措施也就不同。爲了打造z附小高素質的教師團隊,本學期,我們將對教師實行分層管理,分層培養。

(1)青年教師培養。

青年教師是學校教師隊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後備力量。青年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業務水平直接關係到學校的發展,青年教師的培養是我校教師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上個學期,我校對新調入教師和新畢業教師進行了重點培養,通過師徒結對的形式,使這些教師順利地度過了適應期,很快進入了角色,這些老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技能均有了大幅度提高。

本學期,學校進一步明確對新教師的各階段培養目標 ,即“一年入門,兩年過關,三年達標,五年成熟,八年骨幹,十年成型”。幫助教師科學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明確發展方向。

督促新任教師積極參加新任教師的轉正培訓,繼續對新教師進行五項基本功的訓練,五項基本功包括:粉筆字、手寫教案、聽課筆記、教師隨筆、成長記錄。教師發展中心每月檢查一次,根據檢查情況確定等級,直接與教師的工資掛鉤。本學期以“讀懂教材”爲重點在三月和六月舉辦兩次“青年教師教學沙龍”活動。

繼續抓好師徒結對活動,指導教師要對青年教師的備課、講課把好關,並對青年教師整個成長過程負責。學校堅持“捆綁式”評價機制,學期末將對培養青年教師做出突出貢獻的指導教師進行表彰。

(2)骨幹教師培養。

骨幹教師是一所學校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具備一支強有力的後備骨幹教師隊伍更是我校教師隊伍建設、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骨幹教師要加強學習,努力提煉自己的教育教學成果,成爲知識淵博、思想深刻、通曉教育、熟悉教學的專家型教師,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開展骨幹教師“五個一”工程,即在一定範圍內上上一節研究課,指導自己的徒弟上一節彙報課,精讀一本教育理論著作,在教育刊物山發表一篇文章,建一個自己的教學博客。

2、營造讀書氛圍,創設對話環境

教師怎樣做研究?首先要養成讀書的習慣,理論學習的習慣,理論不是萬能的,但沒有理論是萬萬不能的。理論的價值不單在於操作,理論更重要的價值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精神和氣質的薰陶、智慧和思維的啓迪、思想理念的提升。教師的知識應該是超前的、動態的。要提高教師素質,必須重新構建合理、完善的知識結構。做老師要把讀書自覺地和教育教學研究結合起來,用讀書指導實踐,用實踐深化讀書。本學期我們將以學科組爲單位,在教師中開展“共讀一本書”的活動,活動分爲三個階段:推薦圖書――獨立閱讀――體會分享。

充分利用學校網站中“教師發展中心”版塊,爲老師們提供最前沿的教改信息,在學校網站開始“迴音壁”版塊,組織教師開展學習體會交流。

3、搞好繼續教育,迎接評估驗收

本着對每個教師認真負責的態度,認真做好“十一五”期間教師繼續教育的收尾工作。及時組織全校教師參加繼續教育的考勤和學分登記工作,認真完成規定的學時,保證教師能順利取得“十一五”期間繼續教育的合格證書。

本學期,上級部門要對各校的繼續教育工作開展檢查驗收工作,繼教幹部和具體工作人員要按照上級要求,認真開展自查自糾,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4、評選師德楷模,加強師德修養

爲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激勵廣大教師自覺加強師德修養,努力提高教書育人能力,樹立師德楷模,經學校行政會研究決定,開始評選“燭丹獎”師德標兵。教師發展中心負責制定具體評選條例。

(三)創新工作及措施

1、指導教師發表,感受文字快樂

今年寒假每位教師都拜讀了全國著名特級教師高萬祥校長的《優秀教師的九堂必修課》一書,其中第五堂課是“我寫故我在——積極寫作”。高校長認爲,寫作是優秀教師的一項基本能力,能不能寫作是一個教育家和一個教書匠的基本區別。一個優秀教師的全部尊嚴在於擁有思想。

本學期我們將通過專題培訓指導教師掌握寫作教研文章的方法,推薦好的文章到教育刊物發表。

2、搭建展示平臺,提升幸福指數

學校應該是教師快樂成長的精神家園。只有幸福的教師,才能培養幸福的學生。我校教師現在已經有了舒適的辦公環境,接下來學校要關注的是教師的精神需求,不斷提升教師的幸福指數。一是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師業務培訓消除教師的職業倦怠感;二是儘可能減輕教師不必要的負擔,減少重複性的工作,賦予教師更多的教學自主權;三是給教師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爲教師創造更多學習、培訓的機會。

本學期,將利用全體會時間,開展教師“精彩五分鐘”風采展示活動。教師在五分鐘內可以講能夠感動教師的教育故事,可以談自己對教育的獨特感悟,可以介紹自己看過的一本書,可以講述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真實故事,可以爲學校發展獻計獻策,可以介紹國內國外教育改革的最新動態。只要能夠開闊教師視野、觸動教師心靈的題材都可以與大家分享。通過這樣的活動,既訓練教師的口才,又開闊教師的視野。

國小學期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xx市教師發展中心的工作計劃,圍繞“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工作主題,依據國小英語新教材的課程標準,以“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的教學理念作指導,以課堂教學研究爲抓手,追求簡約、根本、開放、高效的常態教學。堅持“學得愉快、教得幸福、社會滿意”的教學主張,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努力促進國小英語教師教學素養的全面提高,促進教師、學生的共贏發展;以“研究、指導、服務”爲宗旨,促進國小英語教學質量的穩步均衡提升。

二、目標任務

依據新課程標準要求,以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爲主旨,培養學生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方面整合學習素養的全面發展。明確學習需要和目標,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的觀察、記憶、思維、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幫助學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展視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觀,爲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內容與措施

(一)重集體備課研磨,借力“半成品”優質課型,提升教學實效

小英學科工作組骨幹教師在17年的暑期進行了《英語》三至六年級“半成品”優質課的探究和積累,小英教師可借力共享的“半成品”優質課資源,在常態飽滿的工作中進一步勤于思考,巧於耕耘,減負增效,一定需擠出時間用於教材的研讀和備課。依據《關於加強學校備課組建設的指導意見》,小英學科教研員重點對學校備課組英語備課教案設計給出了框架性的總建議:教師自備(也可在“半成品”優質課的基礎上自主補充和修改, qq英語組長羣已分享),再同年級教師間集體備課研磨(規模小的可按中,高年段或聯盟校際間),一人主備,突出幾個環節主講(ppt呈現),如:導學活動,課堂筆頭操練,分層作業佈置等,其餘補充研討,再教師個體反思,自定教案(共享高質量的評測練習等)。其中還可以參考各年段共享的(qq英語組長羣已分享)“Story time; Grammar time; Cartoon time; Expanding reading ; Writing; Unit revision”等話題課型開展自主專項研磨。教學過程前設計聽、讀必備的Before class activities(導學活動)爲課堂學習活動做鋪墊,While class activities(教學過程),以“活動操練(包含語境)——練習檢測(包含評價)——拓展運用”爲主要框架式流程,在自主、同伴、小組互助和展示等學習方式中,當堂操練,當堂內化,拓展語用。注重板書設計的針對性,有利於學生印象深刻地“回憶和回味”;課堂口、筆頭操練和作業可體現分層,提優補漏。小英學科工作組在“作業與批改、教輔練習、單元複習課、評價考測”等方面還需進一步深入探究,切實減負增效。

(二)重聽力、閱讀操練,共享和完善優質備課資源

國小英語教學在課堂操練的優質化針對性設計上還需更精細,特別是在課堂筆頭操練方面,練習設計的整合性、層次性、針對性等方面還需改善。凡是英語核心質量較高或提高明顯的學校都高度重視優質的練習設計,特別是中、高年級的聽力和閱讀等筆頭整合練習的精到設計和操練。同時教師張弛有度、嚴格有序的課堂管理是優質備課設計得以高效實施的保障。爲此小英校本教研組或備課組教師在借力發展中心共享的小英各類教學資源的基礎上(qq英語組長羣裏已分享),需進一步注重團隊研磨中、高年級英語課堂筆頭練習的設計和操練,不斷自主改善,加強聯盟學校間的合作和共享,不斷積累和完善優質備課資源,提高英語語用能力,從而確保課堂實效的更優化。

(三)精做“導學活動”設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小英學科工作組骨幹教師需繼續“以點帶面”,進一步加強“導學活動”設計的講座式引領,教師個體更需積極探索符合學校學生實際英語基礎的“導學活動”設計,大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養成優良的學習習慣,逐步培養良好的思維品質,發展學生持久的自主學習能力,爲高效課堂的優效實施打下堅實的課前學習鋪墊。

(四)深入“小組合作”學習,提升班級團隊學習成效

“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在國小英語課堂內正積極地得以積極實施和開展。在有效的合作活動中,學生更樂意和同伴平等自主交流,情感得以喧囂,國小生好說、好動的個性得以張揚,學生的語言能力能得以個性化的操練。小組合作整體提升了班級團隊的學習成效,省時、簡約又高效。目前各學校就課堂內的合作學習有明顯的重視,合作質量也正在不斷提高。教師示範明確,任務交代清晰,學生樂意合作且分工明確,合作操練有成效。但如何把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延伸至課外,通過“兵教兵”,小組間積極、合理的競爭和評價,教師的得力管理,提高學困生的英語學習成績等方面,很大一部分教師還是少了積極的思考和行動。國小英語高年級教學課時緊,學科工作組教師需積極發揮團隊優勢,進一步深入探究“提優補差”的有效途徑,除了課內的優效合作活動,課外的有效合作更至關重要、密不可分。

(五)其他工作

按計劃開展好小英本學期的各類研修活動,做好見習教師的培訓等有關工作,加強民辦校穩定英語教師的英語專業素養培訓。完成常態化的集體調研、學科調研測試及“理性和簡約”的調研分析報告,盡力爲學校做好優質服務。

國小學期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繼續以《國小養成教育管理實施細則》及區教育局《20xx年下半年養成教育工作計劃》爲指導思想,以少年兒童生理和心理階段的新的劃分所提示的特徵和規律爲理論依據,積極的探索國小階段好習慣養成教育的內容、方法、途徑。通過採取各種形式的有效的教育途徑和方法培養國小生良好的行爲習慣,凸現個性,培養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標

通過加強學生日常行爲訓練,重點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文明、演講、寫字計算三種習慣,同時也使學生在作業、衛生、記日記、預習、聽課等方面有較大改觀,完善各種養成教育制度、措施及評價手段,以此建立我校養成教育的長效機制。

三、工作任務及措施:

1、規範材料的歸檔

按照區教育局計劃的要求,將養成教育工作材料,以10個好習慣爲標準分爲12篇細化歸檔,分別包括指導篇、讀記篇、寫字篇、預習篇、計算篇、演講篇、文明篇、演講篇、

聽課篇、衛生、健康篇、日記篇、成果篇進行歸檔。

2、推廣區教育局倡導的三個好習慣

按照養成教育分層次、有重點地工作思路,在紮實做好

已推廣好習慣基礎上,本學期重點推廣“文明習慣、計算習慣、演講習慣”。

1、文明習慣

“文明”是學校、是教師、是學生精神面貌的最好體現,因此我

校以此爲契機抓好“文明校園”建設,形成從校領導做起,從教師做起,從學生做起,人人以文明爲榮,人人爭做文明先鋒的良好氛圍。

(1) 建立切實可行的評價機制

(2) 以禮貌待人、出入走廊紀律爲突破口抓文明習慣

(3) 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促進文明形成

(4) 開展文明教師、文明班級、文明少年評選活動

2、計算習慣

(1) 開展數學課前一分鐘口算訓練活動

(2) 開展形式多樣口算能力競賽促進計算習慣的養成

(3) 採取措施加大計算訓練的強度

(4) 每月以班級爲單位評選計算小能手。。

3、演講習慣

(1) 開展語文課前一分鐘訓練活動

(2) 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促進演講習慣的養成

(3) 分年級或分年段確立演講形式和內容

(4) 將精彩的學生演講材料裝訂成冊

(5) 多元評價學生在演講習慣上的成果。

3、繼續鞏固上學期的重點好習慣的成果,特別是寫字、讀記及作業習慣。本學期將重點以寫字習慣爲突破口,逐步形成學校的寫字特色;此外,通過舉行首屆讀書節閉幕式,讓學生再一次感受讀書給全體師生帶來的快樂;通過規範預習、積累、日記等作業本,進一步鞏固作業習慣的養成。

4、完善和改進成長檔案,促進學校多元評價的形成。

將養成教育評價與成長檔案相結合,使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同時,也通過多元的評價,讓學生感受到成長的快樂。

國小學期工作計劃 篇5

一、班級基本情況:

班級總人數:29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3人。

行爲習慣方面:學生能按照一日行爲規範來做,但自覺性還有待提高,尤其是男孩子在這方面的養成習慣做得還不夠,下課會有奔跑現象出現,經常要老師同學提醒。

學習情況:大部分學生較聰明,思維活躍,作業能認真完成,有一定的互相競爭意識。但也有少數學生沒有很好的學習習慣。

品德情況:學生愛集體,愛勞動,愛師長,愛同學,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但由於是獨生子女的關係,會出現自私、虛榮心、盲目自滿的思想。

二、指導思想:

結合校本德育工作體系,以學生自我發展爲本,以愉快的兒童德育爲格局,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爲重點,切實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三、德育工作總目標:

1、重視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文明行爲等教育,有效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2、強調人人是德育工作者,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有力、有效地滲透思想品德教育,讓德育於各科教學中,於教師的一言一行中。

3、通過系列地學習、培訓、實踐、交流,切實提高班主任的各項工作質量。班內通過細緻的思想教育和有益的主題教育活動,形成團結向上的良好班風,培養出自主自動的隊幹部,

4、通過各項創新+實踐的少先隊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自動能力、創新實踐能力、自我管理等多種能力,使少先隊活動真正成爲德育的有效陣地。

5、進一步加強行爲規範的系列教育活動,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等多種活動模式,成爲行爲規範特色班,使學生中涌現出一大批“行爲規範小明星”,並使全體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爲習慣,人人爭做文明國小生。

6、通過“做小主人、創新形象”的系列教育活動,使學生從愛護身邊的公物、植物、動物做起,爲樹立新形象出金點子,人人爭做“小形象大使”。

7、繼續開展“學習型家庭”的指導與研究,切實提高廣大家長的自身素質和家庭教育水平。有效組織學生參與社區各項活動,使學校—家庭—社會這三位一體的德育網絡保持整體性,形成強而有力的德育合力。

8、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使學生在良好的人文環境中愉快地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紮紮實實地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

四、教育內容及措施:

(一)、行爲規範教育:

做一個愛集體愛他人的國小生。

抓學生行爲習慣的養成,分段落實一日常規。

1、明確一日常規細則,做到人人知曉。

2、充分發揮行爲規範示範員的表率作用,做到以一帶四。

3、用班會、晨會進行常規教育,抓好紀律、禮貌、勞動、學習等方面的常規,使行爲規範訓練經常化、規範化。

(二)、主題教育活動:

1、“做小主人,創新形象”系列教育活動。

2、進行愛國主義專題教育。

(三)、做好體育、衛生工作:

1、上好體鍛課。配合班主任組織好早鍛鍊,力求人人蔘與,不缺席,不遲到。

2、與體育老師及時聯繫,抓緊對體育有困難的學生進行督促。

3、與家長聯繫,督促孩子每天堅持鍛鍊。

4、小隊隊員做到自己的同學自己幫,共同進步。

5、抓好“兩操”,注重質量,控制眼睛新發病率。

(四)、家長工作:

1、做好家訪工作,做到及時聯繫。

2、開好家長會,繼續辦好家長聯誼會,積極引導家長參與“創建學習型家庭”活動,努力使其成爲教育教學的有益補充和助手。

3、利用家長力量和社會力量,拓展教育陣地。

4、引導家長多關心子女的學習和心理健康,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習慣,以求雙向瞭解。

(五)、心理健康教育:

1、建立班級心理檔案,有針對性的2—3人。

2、正確引導學生的心理,處理學生中可能發生的問題,深入與學生談心。

(六)、教師的自我要求:

1、爲人師表,嚴格要求自己,做好學生的榜樣。

2、通過工作,結合心理學,教育學,在實際工作中要有所體現。

3、讀好大本課程,爲自己的教育工作打下紮實的基礎。

國小學期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我們將以幹部建設和教師建設爲重點,提升隊伍素質;以制度建設和文化建設爲基礎,塑造辦學品味;以教學模式改革和打造特色德育爲核心,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以&“自強不息、爭先創優&”的拼搏精神,使各項工作實現新突破、贏得新超越,讓學校又好又快的發展。

以區教育局20xx年工作要點爲抓手,以一流的師資,一流的設施,一流的環境,培養一流的學生爲辦學目標。建設新亮點,開創新局面,不斷構築教育新特色,新優勢,全面提高我校的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進一步開創我校工作新局面。

二、工作目標

規範管理提升教師品位,教學研究打造高效課堂,創新品牌,興特色,創一流學校。

三、工作思路

(一)以生爲本,創設健康發展的平臺

1、着力推進德育爲先的育人體系;

2、密切關注學生學習的精神狀態;

3、紮實推進減負增效的工作步伐。

(二)以師爲基,營造專業成長的生態環境

1、提倡教師奉獻精神,切實加強師德建設;

2、努力完善培訓機制,鼓勵教師全員提高;

3、充分體現人文關懷,全力營造和諧環境。

(三)以質爲要,探索質量提升的多種途徑

1、大膽調整課堂結構,凸顯學生主體作用;

2、加強研究教學環節,構建校本教學模式;

3、增強科研興教意識,形成教學研究網絡;

4、完善質量考評機制,實行全面質量考覈。

(四)以校爲功,思考事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1、認清形勢,積極加快發展步伐;

(1)認清形勢,打破常規,加快步伐跨越發展;

(2)準確定位,明確目標,拓寬思路錯位發展;

(3)夯實基礎,紮實管理,追求卓越內涵發展;

(4)文體並舉,彰顯個性,提升品位特色發展。

2、立足校情,努力實現三個層面質量提升

(1)以學校常規管理爲突破口,努力提高管理質量;

(2)以教師隊伍建設爲切入口,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3)以質量考覈目標爲立足點,努力提高辦學質量。

國小學期工作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以提升本校骨幹教師人文素養、專業水平爲目標,發揮學校名師工作室“培養教師、開展科研、開發課程”的功能,使名師工作室成爲學校教育智力資源的集聚地,成爲骨幹教師交流的舞臺、成長的搖籃。

二、工作措施

(一)提升思想素養

1.確立“學生爲本,師德爲先,能力爲重,終身學習”的理念,建設以“愛心爲核心,專業爲重點,學術爲亮點”的師德建設目標,以“與書爲伴,與文同行,啓迪職業智慧,提升學養情懷”的專業素養目標。

2.紮實開展讀書活動,提升名師工作室全體成員的人文素養。本學期重點讀《一生用來做教師》和《深度教學——構建優質高效課堂的方法》,每位工作室成員在學期末交出一份讀書筆記。

(二)推進業務發展

1.規範自我的教育教學工作,認真做好教學“五環節”的落實,堅持教學反思,做到經常撰寫教學反思筆記,在反思中進步提高,在“學習與思辨”中促進專業的日益厚實、睿智。

2.積極參加各類教學研討觀摩活動,通過觀摩學習,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學藝術,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3.加強班主任(德育)隊伍的建設與管理,其實提升學校德育工作實效。

(三)做好專業輻射

1.根據《上海市教師發展學校和見習期教師規範化培訓學校》的要求,做好見習期教師的結對帶教活動。

2.認真做好“我的課堂我精彩”名師課堂開放活動,要求每兩週舉行一次課堂開放。

3.及時總結教學經驗,提升專業品位,努力形成教學風格(特點)。區學科名師每月一次爲“青年教師工作坊”作專題講座,分享自我的教學得失,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

(四)開展教育科研

1.加強理論學習,不斷提升教師教育教學理論水平。邀請有關領導、專家來校作報告、開講座,爭取得到領導、專家的引領和指導,在教育科研上更上一層樓。

2.進一步梳理教學難點、重點和問題,落實並確定研究課題,積極參加區教育科研的課題申報。

國小學期工作計劃 篇8

一、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對一些基礎性的數學知識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生已經比較習慣於新教材的學習思路和學習方法,大多數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爲學生對本冊的學習打下了重要的基礎,也爲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二、教材分析

這冊實驗教材對於教學內容的編排和處理,是以整套實驗教材的編寫思想、編寫原則等爲指導,力求使教材的結構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的原理和兒童的年齡特徵,體現了前幾冊實驗教材同樣的風格與特點。所以本冊實驗教材仍然具有內容豐富、關注學生的經驗與體驗、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鼓勵算法多樣化、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體現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等特點。同時,由於教學內容的不同,本實驗教材還具有下面幾個明顯的特點。

1.改進筆算教學的編排,體現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數感。

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是國小生學習數學需要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本冊實驗教材的教學中有接近二分之一的內容是計算的教學內容(27課時),並且大量的是筆算的教學內容。當前的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改革中,筆算是被削弱的內容,不僅“降低了筆算的複雜性和熟練程度”,《標準》中還提出:國小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彙總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提倡算法多樣化、避免程式化地敘述“算理”等改革理念。本冊實驗教材在處理筆算教學內容時,注意體現《標準》計算教學改革的理念,在內容編排的順序、例題的安排、素材的選擇等各個方面都採取了新的措施。

(1)精心設計教學順序,加大教學的步子。計算的教學順序要符合兒童學習計算的認知規律,同時符合計算知識本身發展的規律。實驗教材仍然根據計算教學的基本順序安排教學內容,但是根據《標準》中有關計算教學的改革理念和教學目標(複雜性和熟練要求大大降低),重新安排教學的具體步驟,因而減少了教學的課時數和例題數。筆算加減法教學,從現行教材的23課時減少爲9課時,例題也從5個減少爲2個;多位數乘一位數的教學,從現行教材的17課時減少爲13課時,例題也從9個減少爲7個。這樣就明顯加大了筆算教學的步子,節省了教學的時間,留給學生更大的探索和思考空間。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中獲得對筆算過程與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現文字概括形式的計算法則。總結、理解並且記憶計算法則,是以往筆算教學的重要環節。當前的數學課程改革,強調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則,避免機械記憶。因此,在筆算教學中,本冊實驗教材根據學生已有基礎,提出一些啓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拾級而上”逐步理解筆算的算理,掌握筆算的方法。而不再出現文字概括形式的計算法則,只是在適當的時候(如整理和複習時),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總結筆算時應注意的問題。這樣,一方面避免了學生在不完全理解算理、算法的情況下,機械地記憶“計算法則”,減輕了學生記憶的負擔;另一方面,也與算法多樣化的理念相吻合,鼓勵學生採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培養學生多樣、靈活的解決問題能力。

(3)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計算是幫助人們解決問題的工具,只有在解決問題的具體情境中才能真正體現出它的作用。所以,應該把計算與實際問題情境聯繫起來,將計算作爲解決問題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樣才能使學生較爲深刻地理解爲什麼要計算,知道什麼時候選擇什麼方法進行計算更合理。這對於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本冊實驗教材的計算教學部分,仍然與前幾冊教材一樣,注意在現實的問題情境中教學計算,將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計算作用。

(4)筆算與估算結合教學,加大估算教學的力度。估算的學習對培養學生的數感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結果。所以,估算是《標準》中要加強的計算教學內容。本冊實驗教材中大多數計算教學的例題都展示了筆算和估算兩種算法。這樣的安排,既適時地教學了估算,體現了“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的改革理念,又可培養學生“能爲解決問題而選擇適當的算法”的能力,從而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數感。

2.量與計量的教學聯繫生活實際,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 量與計量的各種概念,例如千米、噸、秒等,都是從人們生活和生產的需要中產生的。這些概念,如長度、質量、時間,都比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內容又是非常現實的,與人們的生活、生產有着十分密切的聯繫。所以,這部分知識的教學,應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感受、理解這些概念的含義,初步發展起長度、質量和時間的觀念,認識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提高應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有關量與計量內容的編排上,實驗教材注意設計豐富的、現實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動,讓學生在現實背景下感受和體驗有關的知識,經歷探索和發現的過程。

3.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強調實際操作與自主探索,加強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在本冊實驗教材中,關於空間與圖形的教學內容,有四邊形和測量的大部分內容,這些內容對於學生理解、把握、描述現實空間,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對於這些內容的編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另一方面則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幾何形象直觀的探索活動不僅爲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提供了更有利的條件,而且爲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這部分內容安排另一個與以往不同的特點,是加強了估測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估測是測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人們對一個量進行估測的機會常常比精確測量更多。根據《標準》關於“空間與圖形”的教學目標,在第一學段要求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進行測量。”因此,無論在“測量”一章還是在“四邊形”一章,實驗教材都安排了有關估測長度的內容和訓練。

三、教學目標

這一冊教材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並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餘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於10),會讀、寫分數並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