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體育第二學期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國小體育第二學期計劃

本年級學生身體素質差異較大,各班學生的體質也不盡相同,形成有的學生不認真鍛鍊也能得優秀的情況,而有的學生認真了卻得不到好成績。這些在課上是要加以研究的問題,在評價機制上也要加以研究。

二、教學分析

在《新課標》中,明確地規定了國小體育的目的:“通過體育教學,向學生進行體育衛生保健教育,增進學生健康,增進體質,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爲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質奠定基礎。”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和掌握鍛鍊身體的簡單知識及方法,學會一些體育、衛生保健的安全常識,培養認真鍛鍊身體的態度。

2、初步學習田徑、體操、小球類、民族傳統體育、韻律活動和舞蹈等項目的基本技術,掌握簡單的運動技能,進一步發展身體素質,提高身體基本活動能力。

3、培養學習各項基本技術的興趣和積極性,以及勇敢,頑強,勝不驕、敗不餒,自覺遵守規則,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

四、教學重點

1、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2、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3、增進身體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4、獲得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五、教學措施

1.學習目的明確,積極自覺的上好體育課。注意聽講,積極學習掌握必要的體育基本知識技能與科學鍛鍊身體的方法,逐步養成自覺鍛鍊的習慣。

2.上體育課,着裝要輕便,整齊,做到穿輕便運動鞋上課,不帶鋼筆,小刀等提前按教師要求,在指定地點等候上課。站隊時要做到快、靜、齊。

3.不得無故缺課,不遲到、不早退,服從領導,聽從指揮,遵守課堂各項規定。

4.在課堂上嚴格執行教師的各項要求,不經允許不得隨意移動器材教具要嚴格執行教師規定的各項保護措施。

5.要愛護體育器材,不得有意損害各種體育設備和用品,課後要按教師的要求如數送還各種器材。

六、教學進度表

國小體育第二學期計劃 [篇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體育教學向學生進行體育衛生保健教育,進一步瞭解上體育課和鍛鍊身體的好處,知道一些保護身體健康的簡單常識和方法,增強學生健康,增進體質,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2、通過本學期的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立定跳遠動作,跑步的基本方法,學會學習方法, 發展學生跳躍能力,培養學生運動興趣。進一步學會一些基本運動、遊戲、韻律活動和舞蹈的方法,發展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培養學生的基本活動能力和一些動作方法,保持正確的身體姿勢。積極參與體質測試,爭取優秀。通過遊戲發展學生的奔跑能力,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積極態度,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體驗參加體育活動的.樂趣。

3、在教育教學中,堅持“健康第一”爲指導,以適應社會需求及體育課的特點和二年級學生心理,生理特點在教學中以“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爲主要學習領域,充分利用遊戲,教學比賽等有主題的教學滲透到教學中去,使學生在身體素質,心理健康等方面全面發展。同時讓學在特定的情境中通過觀察、體驗、掌握學習的方法。

4、通過體育鍛煉,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爲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學習主要內容

1、走和跑:

(1)能知道自然快速跑的動作方法。

(2)會做出兩臂曲肘前後擺動的自然快跑及前腳掌着地沿直線進行快速跑動作。

2、跳躍:

(1)能瞭解在踏跳區內起跳的重要意義。

(2)能做出快速助跑、起跳迅速有力、起跳後向前上方躍起、兩腿屈膝上提的跳遠基本動作;做到在踏跳區內準確起跳。

3、投擲:

(1)能知道投擲的正確動作方法。

(2)能掌握鞏固肩上屈肘、自然揮臂的投擲動作。

4、技巧:

(1)知道前滾翻的動作方法和要求。

(2)能做出連續前滾翻的動作,幾個前滾翻之間的連接緊密,方向正,翻滾動作正確。

5、韻律活動:

(1)知道節奏操的名稱和動作方法。

(2)能隨音樂節拍將全套操連貫起來練習。

6、體質測試:

(1)身高、體重

(2)坐位體前屈

三、二年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

(一)生理髮育特點

1、二年級學生一般爲 7---8 歲,在生理上有所發展。骨骼肌肉茁壯成長,特別是下肢骨骼的增長,比身體增長還要快。

2、二年級學生肌肉發育尚不完全,含水份多,肌肉纖維較細,肌腱寬而短,關節的軟骨較厚,關節囊韌帶薄而鬆弛,關節周圍肌肉較細長,關節的伸展性活動範圍較大,牢固性較差,容易發生脫臼。因此在體育活動和鍛鍊時不易進行劇烈運動。

3、二年級學生神經系統調節心臟活動的功能已發展完成,血液循環比較快,心跳較快,應防止心臟負擔過重和體力活動過度。

(二)心理髮展特點

1、二年級學生心理水平還停留在不隨意性和具體形象階段;心理活動的隨意性和目的性雖有所發展,但仍以不隨意性爲主。

2、二年級學生參加集體活動時的集體意識比較模糊,還不能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和集體的關係;意識到班級是一個集體,意識到班級的榮譽。

3、二年級學生還不具備自我評價能力,對活動的成功與失敗不會放到心上,但喜歡聽表揚的話,對批評的話語不放在心理,一會就恢復到原始狀態。

四、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年齡在7歲左右,對一切東西的概念還不是很清晰,身體素質較差,意志力比較薄弱,針對這些特點,着重對學生進行入門教育和紀律性教育;國小二年級的學生處於生長髮育的初期,運動系統發育還不成熟,處於發展期,運動能力較低,身體各部分肌肉發展不平衡,上下肢協調性差;好動喜玩,想象創造力豐富;學習興趣易激發。

五、德育滲透

德育是教育的靈魂,育人是教育的本質。把德育改革與課程改革緊密結合起來,以新課程改革爲契機,激活教學,優化課堂,使每一堂課都成爲德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使每一個老師都成爲德育工作者。因此,作爲一名體育教師,在課堂中滲透德育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體育課教學應從增強體質出發,加強課堂教學,經常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及社會公德、家庭美德、誠實守信等各種優良品質。

六、提高教學效率的措施

1、年齡普遍較小,多采用遊戲。

2、國小生好勝心強,可採用一些教學比賽,以增強學生鍛鍊身體的效果。

3、備課時研究教學大綱,鑽研教材,把握重難點,確定訓練項目找出練習點;課堂上,激發學生興趣,採用由易到難,逐步遞進,分散難點,分步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