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國小師德師風演講稿四篇

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爲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隨着社會不斷地進步,演講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那要怎麼寫好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小師德師風演講稿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國小師德師風演講稿四篇

國小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叫陳**,是一名普通的國小教師,**來到一牧場國小工作。在今天這個隆重而又美好的大會上,我要向大家彙報我從教七年來一些普普通通的經歷和體會。我感覺到,我從**年師範畢業到今天,是經歷了一個探索、超越、奮鬥的過程。

中間有一段,說的是個人的生活,如今讀起來,還是有點被自己所感動:

爲了教育工作,我覺得我自己是實實在在地奮鬥了七年。山西老傢俬立學校任教了四年多,感覺起早貪黑,任勞任怨,一切爲了孩子,爲了孩子一切,工作中我們是一線的服務者,這種精神我一直繼續傳承下去。我的信念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團結同事,熱心助人,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觀念,幹一行愛一行,紮紮實實工作,時刻保持積極進取的良好心態。我一定會在校領導的關懷下,在各位教師成員及同事的幫助下,通過自己的努力、採取有效措施克服缺點,不斷積累經驗,提高自身素質、增強工作能力,使自己真正成爲一個能經受任何考驗的真正的人民教師。超越中我做到以下承諾:

  一、擁有良好的師德師風,要有豐富的知識來武裝自己。

常言說:“要想給學生一滴水,你必須要有一桶水。教書育人也是隨着時代的步伐在前進,只有教師自己本身不斷充電,充實自己獲得比學生更多的知識,才能培育好下一代人的成長。

  二、要帶好一個班集體,首先要發揮教師的表率作用。

教師往往是國小生心中的偶像,他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健康發展。因此,在工作中我率先示範,交給學生做人的道理,增強學生前進的動力

  三、努力工作,樹立無私奉獻的師德形象

在教育教學工作奮鬥歷程中,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1、教師要愛崗敬業。2、教師要尊重學生。3、教師要愛護學生4、教師要理解寬容學生。

作爲新時期山區的人民教師,應該拋開功利觀念,要加強自身的師德師風修養,始終保持一顆甘願平凡的心,奮鬥中我將找到清澈如山泉的真、善、美。老師們,爲了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讓我們攜手並肩,不回顧,不彷徨,風雨兼程,勇往直前吧。敬業、愛崗、愛生,甘願在平凡的崗位上做着平凡工作,去感動更多平凡的人。共同撐起教育美好的明天!

國小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2

各位評委:

上午好!我是選手駱斌,來自嶽坊中學,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師德的頌歌》!

在師範求學時,老師告訴我,作爲未來的一名老師需要終生銘記的一句話-學高爲師,身正爲範!這是我第一次接受師德的訓誡。懵懂中似乎明瞭老師應努力做到身正,應有高於一般人的品德修養和境界。

後來,走上了工作崗位,踏上了神聖的三尺講壇,開始了自己的執教生涯,周遭的人給了我更多的關於師德的詮釋和教誨,我便也從中獲得了更多的認識和理解:領導告訴我,師德就是工作兢兢業業,恪盡職守;同事告訴我,師德就是融洽和睦,互幫互助;一屆一屆的親若朋友,宛若親人的學生用他們的一言一行,用他們的是是非非、評評論論,用他們在與你交往中的點點滴滴、一情一感中也在告訴我,師德就是真誠相待,公平視之,用愛心、細心、耐心拉近距離,指引方向,召喚迷途的羔羊,喚醒沉睡的幼芽。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皆文章!

而現在,經歷了太多太多與學生、與學生家長、與同事、與社會中諸般人的交往;閱讀了太多太多有關教育、有關教學、有關教師、有關師德的報刊雜誌、論述著作;又思索了太多太多關於學科教學、學科教育、職業願景、動力、職責、操守等等。在這太多太多的經歷、太多太多的閱讀、太多太多的思索中,讓我對教師、對師德也有了更深入的、更進一層的體會和理解。

師德,她從苦苦構想執教思路,終有所得的欣喜中款款走來,帶着疲勞卻一襲芳香,醉人!

師德,她從課堂上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灑脫中款款走來,癡迷於課堂的高效教學的追尋,快意!

師德,她從課下和學生促膝談心、釋疑解惑、坦誠相待、傾心相助之中款款走來,帶着點點滴滴情感的積澱,誘人!

說不完,道不盡的感懷;

舉不盡,列不完的方方面面。

師德,她融進了教育教學的點點滴滴之中,她體現於爲師之人的方方面面。

師德,她宛若《詩經》中情感的追尋,體現的是一種純潔的神聖!

師德,她宛若《離騷》中屈原的一聲長嘆,指引的是一種理想的情懷!

師德,她宛若《史記》中司馬遷的'堅守,告訴我拉的是一種擔當與承受!

其實,她更像標點中的省略號,需要我們用一腔熱情、一片丹心、一生的辛勞、永恆的執着、堅定的信念、不懈的追尋、實際的踐行來填充這座人生的、爲師的豐碑;來演繹、詮釋這場自我的、爲師的角逐!

謝謝大家!

國小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

你們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愛,教師的職責》!

我們知道“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我們教師所給予學生的愛恰恰就是這種神聖的愛。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冰心老師也說過:“有了愛,便有了一切;有了愛,纔有了教育的先機。”但是愛又是談何容易啊!

朋友,作爲教師,你是否有這樣的感覺:愛品學兼優的“尖子”學生容易——而這種愛常常是自然而然,由衷產生地,而對所謂的“差生”就不那麼容易愛得起來了。 你是否留心過生活中有這樣的鏡頭:一個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能獲得師生、父母的重視,被愛着;而一個成績不好的學生則被忽略這忽略那,愛與他們無緣。

殊不知,正是這樣的學生更需要人們的愛,因爲他們有苦惱,甚至自卑,他們的內心,有更多需要被人理解的東西。

當然,愛這樣的“差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犧牲一些時間,花費一些精力,因爲我們經常聽到有老師抱怨:“現在的學生不好教,現在的孩子太不懂事。”“有的學生真是油鹽不進”等等。這裏我不得不說一下有三個這樣的孩子:一個孩子4歲纔會說話,7歲纔會寫字,老師對他的評語是,“反應遲鈍,思維不合邏輯,滿腦子不切實際的幻想。”他曾經還遭遇到退學的命運。一個孩子曾被父親抱怨是白癡,在衆人的眼中,他是毫無前途的學生,藝術學院考了三次還考不進去。他叔叔絕望地說:“孺子不可教也!”一個孩子經常遭到父親的斥責:“你放着正經事不幹,整天只管打獵、捉耗子,將來怎麼辦?”所有教師和長輩都認爲他資質平庸,與聰明沾不上邊。這三個孩子分別是愛因斯坦、羅丹和達爾文。

這個答案不會讓你感到意外嗎?我們做過類似的傻事嗎?曾被我們“預言”不成器的學生中,雖沒有像愛因斯坦、羅丹和達爾文似的人物,但也不乏活得滋潤、幸福的,事業小有成績的。

其實,每個學生都心存着一個夢想,都有一座屬於自己的天堂,我們不能發現它,那是我們還缺少一雙智慧的眼睛和愛他們的心靈。 不可否認,由於信息渠道的多元化,學生接受的思想不再只是父母、師長那裏 “正統” 的思想,而是更爲豐富也更爲複雜的信息,從而導致學生思維的複雜化。此時,我們如果只憑純樸的愛心去教育學生,而不是在教育的內容和方法上做一些調整和探究,恐怕不僅不會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甚至還會引起學生的牴觸和厭煩。只有讓學生真正懂得你的愛,他纔有可能接受你的建議或批評,纔有可能產生積極向上的願望和行爲,我所教班上有一名學生,既調皮又淘氣總是惹是生非,成績也不好 ,很長一段時間,我苦口婆心地對他進行說教,可一點用也沒有,他仍舊不做作業,仍舊調皮搗蛋。我很無奈,真不知怎麼辦,於是我聯繫了他的家長,準備和家長談談,可家長卻遲遲不到學校來見我。後來我找到了他家。家中只有年邁的奶奶,父母很早就離異了,父親在外地打工很少回家,他的奶奶談到這個孫子,也是愛恨交織,她說“孩子從小沒有媽媽也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我也沒有能力管好他,也難怪孩子這樣,但是,他也是家裏的小大人,膽兒大,每次家中殺雞宰魚,都是他來”。這時我終於發現了一個閃光點,就從這兒下手。後來,我找個機會和孩子談心,我首先表示出對孩子的誇獎和崇拜:你真厲害,還敢殺雞,老師這麼大的人,都不敢,老師還不如你呢,我從他的眼神中看出了他的驚奇和高興。接下來的交談很順利,這一次我們不談學習,全談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比如平時喜歡的電視節目、喜歡的體育明星等等。有了第一次的交談,我發現孩子似乎有些變化了。這時我就趁熱打鐵,找機會進行表揚鼓勵,但是不能光戴高帽,我還對他提出了一些希望,我說:“老師發現你這幾天很不錯呀,要是你再用點心在學習上,一定會取得好成績。”然後,我又在班上表揚了他,肯定了他的進步。以後,我給予他的是更多的尊重,信任和關愛,他的變化越來越大了,學習也有了明顯的好轉,期末考試還取得了班級前十名的好成績。從這個學生的轉變中,我也深深地感悟到了老師要愛學生,要想辦法讓學生對你的愛“領情”,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我們不放棄,用真情去打動學生,感化學生,總會看到學生的變化,收到理想的效果。

我堅信:從教人生,有淚無悔!因爲,有愛就有一切,我要用愛耕耘終生! 要用我的慈愛去呵護純真,我要用我的嚴愛去孕育成長,我要用我的真愛去啓迪心靈,我要用我的博愛去放飛理想。愛,教師的職責!讓我們用愛,放聲歌唱!

國小師德師風演講稿 篇4

每當看到那一雙雙渴求的目光,一張張專注的面容,不由得讓人身心激動,似乎融入到無比聖潔的情境,生命也因此贏得了壯麗的昇華。我們的奉獻雖然不見什麼轟轟烈烈的壯舉,但卻是用平凡與崇高的師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純的天地。那深夜窗下不眠的燈光,作業本上殷紅的心血,課堂內外淳淳的教誨,一點一滴,潛移默化,日積月累,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教師的道德品格便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正如古詩所云:“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常言道,學高爲師,德高爲範。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爲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爲世範。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之靈魂。今天,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新任務,面對課程改革的新標準、新要求,我們應該進一步加強師德修養。首先,我們要自覺創造教師職業內在的尊嚴與幸福。讓自己有價值、有尊嚴地活着,應成爲我們的職業立場。只有這樣,我們在喧囂的花花世界纔不至於輕易迷失自己。

比如,在面對家長物質上的“尊重”時,面對市場經濟的遍地誘惑時,我們該如何固守自己的價值觀念,堅持自己的生活信條呢?我想最關鍵的還是,你是否找到了從事這個職業的尊嚴、價值與激動人心的幸福?如果找到了,面對家長,我們將成爲他們思想上的朋友、育人中的夥伴。只有這樣,樸素而平凡的教師生活纔會變得充滿智慧與人格的挑戰,天天面對的學生在我們眼中才會每天都是新的。這就是教師獨有的享受。也只有這樣,教師職業才能真正成爲令人羨慕和富有內在尊嚴的職業。

第二,我們要在真實的道德衝突中實現道德的發展。教師也是真實生活情境的個體,在那些複雜而難以取捨的道德衝突面前,有時侯,要做出正確的判斷很難。但只有這樣的真實經歷,才真正考驗着我們的道德。我只想說,“德”是一個人內心對自己的要求,底線高了,“品”自然就高。一些失誤往往就是因爲降低了自己的底線,只有在真實的經歷中自己與自己對抗,師德素養纔會有所提高。

第三,我們要堅持學習,不斷豐富發展自己的精神世界。師德不是靠講出來的,而是靠內心世界的豐富、文化底蘊的提升、人格素養的完善。所謂德者,得也。教師師德的提升,關鍵還在於文化、藝術、心理、社會等諸多精神營養的植入。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要以陶行知先生“捧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精神,守住心靈的寧靜,建設愛崗敬業、愛生如子的精神家園,不僅做爲人民服務的教師,而且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讓我們一起攜手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