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娟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張小娟先進事蹟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張小娟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張小娟先進事蹟心得體會1

“10月7日下午,曲告納鄉岔吾果村,改廁4000元、因戶施策9250元、入戶分紅1200元……”這是張小娟不幸遇難當天入村開展脫貧攻堅驗收時的筆記,也是她人生最後的記錄。11月5日上午,在舟曲縣峯迭新區的家裏,張小娟的丈夫劉忠明正在翻閱妻子生前的筆記,每看完一本,他都會輕輕地合上放回原處。

張小娟給家人、同事、親戚朋友、村民們留下的印象永遠是忙碌、下鄉、加班,一年中有超過一半的時間奔赴各個貧困村,大部分節假日和週末也在加班。丈夫劉忠明至今還清楚地記得:10月6日清晨7時許,張小娟吃完早飯和丈夫道了個別,說要下鄉入村進行脫貧驗收,和往常一樣匆匆出了門。沒想到,這一別竟然是永別。

“這是我在整理她的遺物時找出來的,以前我沒有看過她的工作筆記,這幾天我閱讀了這些筆記,才發現這上面記滿了她每天的下鄉扶貧情況,裏面詳細記錄了她所去的村莊脫貧攻堅進程和具體舉措等。總之,除了工作還是工作。”因爲鬍鬚長時間未修理,劉忠明的面容顯得更加憔悴。

出事之前,他倆本想請全家人吃飯,因爲姐姐一家從合作來了,但是張小娟因爲扶貧驗收沒結束,工作一直忙不得空。當時,劉忠明還替妻子打圓場,說等下次脫貧了一併補上。

10月7日晚,一個同事給劉忠明打電話說,張小娟所乘的車墜入白龍江。劉忠明聽完腿都軟了,他哭喊着說:“老天爺,我妻子那麼好,求你放過她一次好不好!”哭聲,讓在場的人無不動容。

劉忠明家裏的書桌和書架上除了一摞工作筆記外,還有張小娟生前榮獲的許多榮譽證書。舟曲縣“最美扶貧人”、20xx年度全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20xx年度“甘南州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稱號。

“你看,這是她下鄉入戶的時候別人用手機拍的,這幾張合影是她參加培訓時照的。”照片上,張小娟面帶微笑、透着堅強和自信。張小娟曾在她的個人微信公衆號上發過文章《舟曲苗木或能逢春》,文中說,舟曲將面臨生態發展良好機遇,舟曲苗木產業應該能夠在生態建設的大環境中,迎來發展的春天。她還公佈了7個村的村黨支部書記和主任聯繫方式,向外界推介舟曲的苗木產業。

自從張小娟遇難後,劉忠明一家陷入巨大的悲痛當中,爲了不讓兩個幼小的孩子過早承受失去母親的傷痛,一家人強忍淚水,至今沒給孩子說媽媽的事情。每當7歲的女兒問起媽媽怎麼還不回來時,劉忠明就搪塞:國家又給媽媽派新任務了,媽媽去月亮上工作了。劉忠明還再三叮囑女兒,這個祕密決不能告訴同學和其他人。

10月5日下午1時44分,張小娟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裏寫道:“再崎嶇的路,也是過得去的。”還配發了一張蜿蜒險峻的山間公路的照片。評論區有朋友問這麼陡峭的地方是哪?張小娟回覆說:“曲瓦呢,山路十八彎呀。”但10月8日以後的評論,就再也沒有回覆了。10月8日12:09,一位微信好友留言說:“嫂子一路走好,那邊沒有扶貧路,再沒有讓你操勞的工作!”

張小娟先進事蹟心得體會2

20xx年10月7日19時40分許,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扶貧辦幹部張小娟和縣融媒體中心陳文燕、王彥輝、閔江偉等新聞工作者,在完成當天各自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工作後,返程途中所乘車輛不慎墜江,因公殉職。

今年是舟曲縣脫貧摘帽收官之年,在全縣即將實現脫貧摘帽的時刻,奮戰在脫貧一線的他們將綻放的青春定格成白龍江畔最美的'格桑花,他們用行動捍衛了扶貧的初心,用生命詮釋了黨員的使命。

筆者認爲,共產黨人張小娟的精神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爲把舟曲變得更美好,她毅然放棄北京工作,全身心投入到家鄉建設上去,無私奉獻讓人欽佩。在扶貧的道路上,她全身心的投入,忙碌的樣子就好比“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責任心之強讓人感動。她用實際行動生動地詮釋了共產黨人“爲民、務實、敬業”的真正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當我們享受生活的甜蜜之際,當我們醉心於世界的美好之時,當我們還毫無目標和方向浪跡時光的時候,可曾想過,我們的巾幗英雄黃文秀、張小娟,在正值綻放美好年華的歲月,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扶貧路上。作爲新時代的青年,作爲企業的職工,我們要心懷感恩,致敬楷模,發揚她們守初心,擔使命的奉獻精神,擯棄浮躁,腳踏實地,恪盡職守,在平凡的崗位上彰顯我們的敬業與責任,不負青春,不負韶華,爭做新時代的奮鬥者,助力企業事業騰飛,鑄就無悔精彩人生。

生在黨旗下,何以報黨恩?作爲一名年青人,作爲一名基層工作者,我們要向張小娟同志學習,唯有實幹,唯有苦幹,唯有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位,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爲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自身素質的提高和執政本領的增強深深紮根於羣衆的創造性實踐中,知民情、解民憂、暖民心,讓我們青春無悔,讓我們的人民纔會甘願與我們風雨同舟、患難與共,我們的事業才能蒸蒸日上。

張小娟先進事蹟心得體會3

“從小到大,我去哪兒都喜歡帶着妹妹,但今天,我只帶來了她的名字。”講臺上,張小慧忍不住拭去淚水,話語停頓了下來。此時,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是安慰,是鼓勵,更是敬佩。這是12月12日下午,甘南州舉辦的“張小娟同志先進事蹟報告會”上發生的動人一幕。

一個人,感動一座城。當天下午的甘南州大劇院內座無虛席,6位報告團成員滿含深情地講述了張小娟生前一個個感人的事蹟。

作爲姐姐,張小慧心中的妹妹是倔強堅強的向日葵,在日日夜夜不知疲憊中追尋心中的太陽。“我們這個時代的理想就是小娟心中的理想,她是帶着最深沉最質樸的愛去融入、去奉獻的,她的青春是無悔的青春。”張小慧動情地說。

舟曲縣扶貧辦幹部趙冬梅是報告團的一員,她以《你的足跡,我們的夢想》爲題,講述了張小娟紮根於基層、全身心投入脫貧攻堅工作的事蹟。“多少天來,她微笑的臉龐、忙碌的身影,總是浮現在我的眼前,好像那個有理想、有夢想、有激情、有擔當的小娟從不曾遠去,彷彿我一回頭,就會聽到她對我說‘冬梅,準備好了嗎,咱們下鄉去……’”講到這時,臺上的趙冬梅哽咽了,“親愛的戰友,我們會接過您肩頭的責任與擔當,完成您牽掛的事業,我們的脫貧攻堅事業也一定會取得最後的勝利。”

典型是最好的教科書,榜樣是有形的價值觀。舟曲縣委書記石華雄、舟曲縣博峪鎮臥歐諾村黨支部書記薛代花、舟曲縣自然資源局幹部毛文娟和舟曲縣坪定鎮人大主席李紅燕也分別作了報告。在他們的報告中,張小娟胸懷大愛、忘我奉獻的感人足跡清晰而完整起來。這種奉獻精神,就是新時代奮鬥者的價值追求。

“她把生命獻給了最熱愛的事業,她所做的一切,對我們來說,值得好好地思考。”甘南州婦幼保健院檢驗科主任劉芳感慨地說,每一位共產黨員都應該像張小娟這樣,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

張小娟先進事蹟心得體會4

“小娟的意外犧牲令人痛心,而無私奉獻一直符合她的人生軌跡。”蒙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張小娟熱愛家鄉,並對集體有貢獻的熱情。此外,中央民族大學立校的初衷是爲了服務少數民族地區、少數民族,一代代學生踐行着立校時的理想,在人生面臨選擇時回到家鄉建設,張小娟也不例外。“小娟工作後入了黨,她將青春和生命奉獻給了民族地區,奉獻給了扶貧事業,是新時代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直接體現和黨員榜樣,作爲老師,我心裏充滿了敬意。”

“我們那個理應獲得幸福的藏族姑娘,爲了藏區更多人的幸福遇難了,我爲她哀悼,更向她致敬!”蒙曼在朋友圈悲傷地寫道。

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研三學生李章權對記者表示,“學姐奮戰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在基層工作一干就十年,對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是我們青年一代的榜樣,我爲有這樣的學姐感到自豪,我會像她一樣去服務基層,用自己的所學幫助家鄉脫貧,她是我前進的不竭動力。”

“很難過以這種方式瞭解到張小娟學姐爲扶貧工作所做的貢獻。她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回報家鄉的熱忱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這種精神貫穿着她工作過程中的每一刻。我在悲傷的同時,也提醒自己更應該勇於投身實踐,要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和生活,用這種方式更好地記住她,記住她是我們的師姐,是我們應該學習的榜樣。”中央民族大學20xx級歷史文化學院李羽謙說。

張小娟先進事蹟心得體會5

脫貧攻堅既是他們的工作,也是黨和國家賦予他們的神聖使命,他們不畏艱難險阻,面對貧困落後他們迎難而上,面對自然災害他們勇往直前,不論什麼樣的困難他們始終堅持在脫貧攻堅的一線工作,通過翻閱張小娟的事蹟,可以看得出張小娟是有大愛的人,作爲共產黨員她時刻發揮黨員模範先鋒帶頭作用,對於工作認真負責,始終記得身爲一名共產黨員需要幹什麼,應該怎麼幹。這是共產黨的榜樣,是廣大黨員羣衆學習的模範。

英雄已逝,即使人民對張小娟有多麼的不捨,她再也不會回來了,可是她的精神會一直傳承下去,不光在舟曲縣,她的精神在全國都會繼續傳承下去,黨和國家不會忘記,人民也不會忘記,曾經有一羣這樣優秀的人爲了人民的幸福,爲了國家的富強,獻出了自己最寶貴的生命,他們的精神永垂不朽。

年輕的生命,停格在了最美的年華。他們的初衷是認爲改變家鄉的貧困面貌會有很多事可做。源於對家鄉的熱愛、對理想的追求他們義無反顧地回到家鄉,投身民族地區的建設,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

20xx年6月開始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千萬不能在一片喝彩聲、讚揚聲中喪失革命精神和鬥志,逐漸陷入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貪圖享樂的狀態,而是要牢記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爲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恆課題,作爲全體黨員、幹部的終身課題。我們必須時刻牢記入黨誓言,不忘入黨初心,真正把人民羣衆放在心上。

脫貧攻堅一直在路上,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對中國人民的莊嚴承諾。脫貧攻堅戰的衝鋒號已經吹響。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幹實幹,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xx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正是因爲無數的革命同志保持初心,保持熱情,時刻把人民羣衆放在心上,燃燒自己的生命,才換來了社會的發展進步,人民的安居樂業。

張小娟先進事蹟心得體會6

張小娟是張北縣二泉井鄉西大淖行政村人,她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張小娟與身有殘疾的父親、八十多歲的爺爺奶奶相依爲命。今夏,她剛從張北縣一中畢業,以626分的成績考取大連理工大學。

7月25日一大早,簡單的早飯後,父親到山上放牛,張小娟在家打掃衛生、給家禽餵食、掃院子……汗水順着臉頰流了下來,她卻感覺不到。

臨近中午,張小娟摘了兩個西葫蘆和西紅柿,鑽進低矮的廚房裏,張羅起午飯來。素炒西葫蘆、白菜燉豆腐,張小娟在奶奶的指導下學會了這些家常便飯,燉肉則只有在過年時纔會做。進入伏天,即使在壩上地區,家裏也悶熱地透不過氣,她不禁擔心起父親來。烈日下,爸爸牽着兩頭牛緩緩走來,影子縮成了一個圓圈,卻是她眼中最偉岸的身影。

父親在張小娟還未出生時因車禍落下了殘疾,但父親用瘦弱的肩膀挑起了這個家。他不忍張小娟成爲留守兒童,選擇在村裏種地供養着一大家人。20畝旱地,只能種植莜麥、小麥等產量低的農作物,一年到頭,除去化肥等成本,一畝地純收入只有70元錢。張小娟考上張北縣城的國中後,父親借錢養了兩頭牛,靠賣牛犢和牛奶供小娟讀書。

父親的付出,張小娟看在眼裏,記在心間。傍晚,父親忙着擠牛奶,又挨家挨戶送奶,回來後,清洗擠奶用具,給兩頭牛喂草料和水。忙完這一切,父親才坐下來,大口地往嘴裏扒拉飯,他餓極了。張小娟心裏很不是滋味,她暗下決心要更加努力學習,擺脫窮困的命運,回報父恩。

“我很感謝父親含辛茹苦地將我養大,家庭和出身是不能選擇的,貧窮讓我學會了堅強和自立。我能做的就是靠自己的努力,讓爸爸和爺爺奶奶過上好日子,爲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張小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