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善良的事例

大家聽過關於善良的名人故事有哪些?下面小編爲大家搜索整理了生活中善良的事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活中善良的事例

生活中善良的事例:善良的擦鞋小男孩,走上星光大道

《中央車站》是一部巴西經典電影,曾經獲得過四十多個國際電影節大獎。電影講述了一位老婦人多拉陪同一個孩子喬舒亞,去遠方尋找他爸爸的故事。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是電影之外的故事。

年輕的電影導演沃爾特需要從全國各地的小孩中選擇一位男主角。這天,他因事來到城市的一個車站,一個小男孩要爲他擦皮鞋。他當時拒絕了這個孩子,於是,這個孩子問他能不能借給自己一些錢,好讓他買個麪包,等他擦鞋掙了錢,他一定會還給他。

這時,他才發現眼前的這個瘦弱的孩子,和自己想象中的電影男主角很相似。他給了孩子買麪包的錢,並且告訴他,明天可以去他的工作室找他,不但有飯吃,還可以掙錢。

第二天,當他來到工作室的時候,卻驚呆了,昨天擦鞋的小男孩不但自己來了,而且還帶來了幾乎車站所有擦鞋的孩子。導演在這些孩子中間發現,有幾個比昨天要給他擦鞋的孩子更機靈,似乎也更適合當這個電影的男主角。但是最後他還是決定讓這個孩子來試試,因爲他覺得他是個善良的人,而電影中的孩子,正是一個善良的人。

後來的故事就簡單了,這部電影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一個在車站擦皮鞋的孩子,就此走上了"星光大道",成爲巴西家喻戶曉的明星文尼西斯。說句題外話,在巴西,最幸運的擦鞋匠並不是文尼西斯,而是另一個叫盧拉的孩子,後來成了巴西的總統。

生活中善良的事例:善良讓給予更自然

2007年8月10日,央視著名主持人崔永元隨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來到寧夏永寧縣望遠鎮政權村,主持"共享一份愛,同圓一個夢"大型公益活動,來自寧夏的35名貧困大學生是《圓夢行動》節目的特別嘉賓。崔永元18年前去過寧夏,對今天的寧夏已經很陌生了,這次有機會去那裏,他想都沒想就答應了。離開北京時,他想不能空着手去,所以隨身帶上了1萬元愛心款。

在主持節目中,崔永元和每一位一上臺講話的貧困學子擁抱。第一家企業捐款後,崔永元拿出一個信封,"這是我揹着愛人攢的1萬元錢,我也要捐給青基會,圓貧困大學生的`夢。"他轉過身以其慣有的幽默方式說道:"你們可別告訴我愛人啊。"他的話逗樂了全場的人。

雖然是一句幽默的調侃,但恰恰反映了崔永元低調而不願張揚的處世態度。據敬一丹等主持人透露,這些年來,崔永元給慈善機構捐過不少錢,還先後資助了20多名學生,而在2007年年初結束的大型電視活動《我的長征》中,也是一路行走,一路行善。有這樣一串數字:一路上節目組籌集慈善捐款1500萬元,幫助了230所學校,新建了20所國小,慰問了360多位老紅軍,修復了多個無名烈士墓。每次捐款,崔永元都只有一個要求,就是不要宣傳。在面對記者的探詢時,他也總是說:"我很少做善事的,非常少。"崔永元這樣理解慈善的意義:做慈善是幫助別人,也是拯救自己。在他看來,對做慈善的人,不要一個勁兒地誇他們,相信他們也從中得到了很多,比如樂觀的心態、寬容的心境、不屈的意志,這些都是幫助別人時所收穫的珍貴禮物。正是抱着這種真誠而平和的心態,在捐款資助貧困學生時,崔永元總是極力維護對方的自尊心,減輕對方的心理負擔。

1988年的一天,當時還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午間半小時》工作的崔水元正在拆看羣衆來信, 一封信裏雋永的字體吸引了他。那是一封高中學生的來信,信中說他馬上要參加大學聯考了,但是家裏很窮,即使考上大學,也沒錢讀。他寫信來,就是想在回鄉前和他所喜歡的電臺節目告個別。

看了這封信,崔永元想,這孩子的字寫得這麼好,學習成績也應該很好吧,如果就因爲缺錢上不了大學,太可惜了。他馬上拿起電話按學生所留的地址和學校聯繫,覈實情況後,崔水元決定資助這個學生。後來那位學生考上了黑龍江大學,崔水元先後資助他學費生活費共3000多元,直到他大學畢業。

轉眼,10年過去了,崔水元從幕後走到了臺前,成了人們喜愛的主持人,而他也把做過的這件好事忘得差不多了。1998年,當他到黑龍江爲自己的新書《不過如此》作籤售時,一位老人突然跪在他面前,接着便哭了起來。後來才知道,這位老人正是他資助的那位學生的父親。他特意趕過來,就是要當面感謝這個改變他兒子命運的人。

後來,崔永元每次到黑龍江,那位受過他資助的年輕人都會買貴重的禮物去看他。崔永元看出來了,年輕人這樣做是在不斷地還債,他總覺得自己欠崔永元的,一直揹負着感恩與還債的雙重心理負擔。

崔水元說:"掙錢了嗎?掙錢了就把錢還我吧。"年輕人立即從兜裏掏出了3000元,交給崔永元。"兩清了,你不再欠我什麼,以後我們都放下包袱,各自過好自己的生活。"說完這些話,崔永元沒再與他聯繫過。

生活中善良的事例:挺身而出的拜倫

19世紀,在英國的名門公立學校--哈羅學校,常常會出現以強凌弱、以大欺小的事情。

有一天,一個強悍的高個子男生,攔在一個新生的面前,頤指氣使地命令他替自己做事,新生初來乍到,不明白其中"原委",斷然拒絕。高個子惱羞成怒,一把揪住新生的領子,劈頭蓋腦地打起來,嘴裏還罵罵咧咧:"你這小子,爲了讓你聰明點,我得好好開導你!"新生痛得齜牙咧嘴,卻並不肯乞憐告饒。

旁觀的學生或者冷眼相看,或者起鬨嬉笑,或者一走了之。只有一個外表文弱的男生,看着這欺凌的一幕,眼裏漸漸涌出了淚水,終於忍不住嚷起來:"你到底還要打他幾下才肯罷休!"

高個子朝那個又尖又細的抗議的聲音望去,一看也是個瘦弱的新生,就惡狠狠地罵道:"你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傢伙,問這個幹嗎?"

那個新生用含淚的眼睛盯着他,毫不畏懼地回答:"不管你還要打幾下,讓我替他忍受一半的拳頭吧。"

高個子看着他的眼淚,聽到這出人意料的回答,不禁羞愧地停住了手。

從這以後,學校城反抗惡行暴力的聲音開始響亮,幫助弱者的善舉也逐漸增多,兩個新生也成爲了莫逆之交。那位被毆打的少年,深感愛與善的可貴,後來成爲英國頗負盛名的大政治家羅伯特.比爾;挺身而出,願爲陌生弱者分擔痛苦的,則是揚名全世界的大詩人拜倫。

人生途中,我們也需要像拜倫一樣,在別人只是畏懼地逃避,或幸災樂禍地觀看時,能夠拿出罕有的勇氣,爲了善,爲了愛,也爲了啓迪和震撼那些冷漠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