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師風學習心得範文(精選3篇)

學習心得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得出的感悟與體會,你也有不少心得體會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師德師風學習心得範文(精選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範文(精選3篇)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1

教師是知識的化身,是智慧的靈泉,是道德的典範,是人格的楷模,是學子們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換而言之,教師是學生美好心靈的塑造者。因此,我時刻以"德高爲師,身正爲範"這八個字提醒自己。無私奉獻、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爲每顆純潔心靈的塑造而竭盡全力。我認爲要提高自身的師德師風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1、愛崗敬業。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育事業盡心盡力。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新。盡心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任務,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受到老師的影響而努力學習,不斷進取。作爲新時期的教師,我們必須知道愛生是立業之本,讀書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師都要愛讀書、讀好書,我們的學習是爲了更好的肩負起我們的責任,學習的目的是爲了更好的生活。教育要讓學生終身受益,而不是喪失學習興趣。我們只有從內心愛上這份職業,纔不會叫苦叫累,學習讓我明白了,作爲一名教師,我們要甘爲人梯、樂於奉獻、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

2、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和尊重。我們要與學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學生當下級隨便呵斥。只有我們把學生看重了,學生得到老師的尊重了,他們纔會尊重老師,願意學習這個老師所傳授的各種知識。用師愛鑄就崇高的師魂,在教育中要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如果我們把學生當成天使,那麼我們就生活在天堂,相反,我們就會覺得自己生活在地獄。

3、努力進取。作爲傳道授業的老師,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學生認真。要提高我們的自身素質,這就要求我們年輕教師多聽取學生和老教師的各種意見。並且自身不斷的學習,積極學習,不斷開闢新教法。努力使課堂教學實現樸實、高效、生動、獨特。在教學中我們要做到有效地備課,體現教師教學的智慧,常規教學做到紮實有效。

4、以身作則。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爲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均喜歡模仿,這將給學生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刻刻爲學生做出好的榜樣,凡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持嚴於律己。教師要知道教育是一朵雲吹動另一朵雲,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心靈感動另一個心靈。我們要學會喜歡學生,喜歡和他們在一起,這樣纔可以發現他們的優點,我覺得"身臨其境"纔是最好的教育。

以上是我對師德師風的一些學習體會。我將堅持不斷的學習,使自己能在不斷更新的知識中汲取營養,能夠把自己所學奉獻給學生,提高自己的鑽研精神,發揮敢於與一切困難做鬥爭的思想和作風。刻苦鑽研業務知識,做到政治業務兩過硬。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2

轉眼間,踏上講臺爲人師已經有十餘年了,一路走來,有淚水,也有歡笑;有迷茫,也有收穫。每次的師德學習都讓我收穫很多,曾經的困惑在學習中慢慢釋然,找到了明確的答案。

我認爲要提高自身的師德師風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一、愛崗敬業。

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育事業盡心盡力。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新。盡心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任務,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作爲一名教師,我們要甘爲人梯、樂於奉獻、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

二、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

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和尊重。我們要與學生平等相待,不能隨便呵斥。在教育中要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多聽取學生和老教師的各種意見。並且不斷的學習,努力使課堂教學實現樸實、高效、生動、獨特。在教學中做到有效備課,常規教學做到紮實有效。

三、以身作則。

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爲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均喜歡模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刻刻爲學生做出好的榜樣,凡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持嚴於律己。

四、加強學習、提升教師魅力。

作爲一名教師,必須要修品練功,要進德修業,爲人師表,獲得學生的愛戴敬重,從而親其師,信其道。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學術魅力和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學生,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

以上是我對師德師風的一些學習體會。今後我將繼續學習,使自己能在不斷更新的知識中汲取營養,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爲學校的創新發展盡職盡責,奉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

  師德師風學習心得3

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是多麼崇高的讚譽啊!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師素質,重在師德。教師的職業道德,簡稱“師德”,它是教師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範和行爲準則。師德並不是道德規範和行爲準則本身,而是把規範、準則內化爲自身的素質,在我們教書育人的過程中體現出來,教育和感化每一名學生。因此教師的道德素質比教師的文化素質更爲重要。大力弘揚良好師德是教育永恆的主題。面對新世紀的挑戰,每一位教師在繼承和發揚敬業和奉獻的職業傳統美德的同時,都應該在自己的學識、能力、儀表,特別是教育觀念上完成自我更新。在育人的同時,不斷地“自育”,重塑二十一世紀教師新形象。

一、無私奉獻,愛崗敬業

沒有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的精神,就不可能成爲一名好教師,也決不可能爲人民的教育事業創造業績,作出貢獻。在市場經濟浪潮的衝擊下,教師隊伍中,有的人心理不平衡,見異思遷,棄教跳槽的事時有發生。也有的人,受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思潮的影響,熱衷於“家教“,說什麼“課堂爲溫飽,家教奔小康“。在社會上造成了極其不良影響,玷污了人民教師這個光榮的稱號。因此,面對窗外的燈紅酒綠,教師更應該以陶行知先生“爲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激勵自己,堅定選擇爲教育事業奉獻青春的人生之路,只講奉獻,不求索取,敬業樂業,把自己的生命、樂趣、幸福建立在學生身上,建立在教育工作中,爲中華民族的昌盛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爲祖國的教育事業奉獻出自己全部的聰明才智,無愧於“人類靈魂工程師“這個美譽。

二、以身立教,爲人師表

“無德無以爲師。”真正優秀的教師,一定是以身作則、率先垂範的人。他對祖國的愛,對學生的愛,對事業和未來的愛,都表現在他對自己的高標準要求的落實上。率先垂範就是對學生真正的負責,就是潛夠默化、影響深遠的教育。基於以上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我一方面以言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和學習目的,樹立認真刻苦的學習精神和嚴格的學習紀律,更主要的是用教師的職業道德和校風校紀規範自己,真正做到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只有當你不斷地致力於自我教育時,你才能教育好別人。而在敢於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以前,自己就必須造成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範。

學生的眼睛是雪亮的,教師的言行舉止無不在學生的視野之中,因此,教師要隨時注意塑好自己的形象。以高尚的道德使學生高尚,以淵博的知識使學生聰明,以自己健康的心理去塑造學生心理的健康。教師只有以自己完美的人格去塑造學生的人格,以身作則,爲人師表,纔是真正意義上的“學高爲師,德高爲範“,才能使受教育者“親其師,信其道“,才能收到“不令而行“之效。“教師應成爲學生的良師益友,應該當好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應該用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風爲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教師要時刻以模範品行作榜樣,用美的語言、行爲和心靈去感染和教育學生,真正成爲學生效仿的楷模。

三、熱愛學生,誨人不倦

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愛學生是教師必須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師愛比淵博的知識更重要。贊科夫說:“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學生。”只有給予學生愛,讓學生感受到愛,體會到被愛之樂,他纔會學着去愛別人。“金鳳凰”要愛,“醜小鴨”更得愛,唯有愛滿天下才能換來桃李芬芳。一個生病的學生看到老師爲自己着急得流淚,一定會倍感溫暖而銘記在心;一個能對學生問寒問暖的老師,必定是一個深受學生喜愛的好老師。面對學生的偶然犯錯甚至是冒犯自己,你是寬容地就勢引導,還是大發脾氣或撒手不管呢?有愛心的教師總是選擇前者,他們善於把關懷和寬容作爲與學生溝通的法寶。

教師尊重每一個學生,學生也就會尊重教師。現代教育應當是“愛心”教育、情感教育,教師應努力營造一種熱情洋溢的教育環境,以和藹可親的教態、關切關懷的語言,溫柔親和的目光組織教育活動,由只提要求到多給關懷,由一味指責至千方百計讓學生品嚐成功。

在教育工作中,教師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灑向每個學生,把關愛傾注於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之中,善於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呼聲,和學生廣交朋友,多開展談心活動,與學生進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在學生面前勇於承認自己教學上的不足和工作中的錯誤,用愛去贏得一切學生的信賴。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學生纔會把老師當成可以信賴的人,也願意向老師敞開心扉,師生之間只有架起一座信任、友好的橋樑,教育才能生效。愛真正是教育者取得成功的法寶。

四、求實創新,開拓進取

身爲教師,要使學生信服你,你首先得有淵博的知識,有精湛的教學藝術,這樣的`教師才能博得學生的敬重和愛戴。學海無涯,學然後知不足。記得剛畢業工作時,對教育不熟悉,教學經驗近乎於零,我把虛心向別人學習、向前人學習,向老教師學習作爲自己奮飛的起點。通過學習老教師的工作經驗和敬業精神,來豐富自己的認識、知識及才能。同時我常靜坐獨思己過,剖析自己的不足,以加以改進。刻苦鑽研,並做到精益求精是教師職業的需要,是師德責任感的體現。自己在教學中的教學技巧、能力和知識水平的高低強弱,直接影響到自己在學生集體中的威信。

處於“知識爆炸“時代的青少年學生,無論在知識的來源渠道、知識的種類範圍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方面,都具有迥異於前輩的特點和優勢。教師應不斷拓寬知識視野,具備本學科堅實的知識基礎和紮實的教學基本功,還要廣泛涉獵其它領域的重要知識。教師只有具備淵博的學識、廣闊的知識視野,方可居高臨下、遊刃有餘;只有不斷學習,積極進取,才能擔當起培育英才的重任。尤其是現代社會的發展,使新知識、新觀念、新理論不斷涌現,教師幾乎每天都面臨着一個新的世界,只有不斷勤奮上進,把學習當作自己的工作乃至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才能適應時代要求。

陶行知先生在半個世紀前就說過:“做先生的,應該一面教一面學,並不是販買些知識來,就可以終身賣不盡的。”我們做教師的人,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纔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

作爲一名普通的教師,最基本的師德要求是自覺昇華服務意識,提高尊重他人的意識,自覺做到理解、關心、信任、愛護、尊重他人,自覺使自己成爲一名紀律嚴、作風實、業務精、業績創一流的教師。因此,我認爲應該更多地思考如何從教育教學實踐的點點滴滴中做到細心呵護孩子們的幼小心靈,用心培養將來的棟樑之材,以回報家長對孩子、對教師、對教育的期望,尊重家長們最迫切希望子女成才的願望,這也是一名基層一線教育的應有之義。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願被稱爲“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所有教育者,都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去感染人,以淵博的知識去培育人,以科學的方法去引導人,以真誠的愛心去溫暖人,以高尚的師德去影響人,以優秀的成果去鼓勵人,以完美的人格去塑造人,辛勤耕耘,默默奉獻,讓美好的人生在教育事業這面火紅的旗幟下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