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家庭事蹟材料集錦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用到過事蹟材料吧,根據範圍的不同,事蹟材料可分爲集體事蹟材料和個人事蹟材料。那麼擬定事蹟材料真的很難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最美家庭事蹟材料集錦,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美家庭事蹟材料集錦

最美家庭事蹟材料集錦1

這是一個知識型的家庭,這是一個學習型的家庭,這更是一個和諧型的家庭。主人公周安林和他的妻子劉玉都是全國恢復大學聯考後的第一屆大學生,30多年來他們相濡以沫,攜手比肩。生活上,他們互相關心照顧;事業上,他們互相激勵鞭策,同心協力,營造了融融泄泄的家庭氛圍,取得了令人羨慕的業績。

由於他們在生活中互相關心,事業上互相勉勵,周安林從一名普通的幹部成爲業務骨幹,逐步走上領導崗位,承擔着市委的重要工作,出色地完成市委交給的一系列重要任務,得到同事們的廣泛好評。他的妻子在寧德一中工作,是中學高級教師。30年來堅守教學一線,多年擔任高三教學,業績突出。劉玉是一名研究型、學者型教師,撰寫的多篇論文在全國核心刊物上發表,被教育部聘請爲語文版高中語文教材建設專家最新最美家庭事蹟材料最新最美家庭事蹟材料。作爲福建省高中課改研究組核心成員,多次參加年省大學聯考命題工作。在省內外開設講座與公開課近百場。主持多項國家、省級課題。指導多名青年教師在事業上取得長足的進步。榮獲特級教師、全國三八紅旗手、福建省中國小青年學科帶頭人、福建省優秀語文教師等光榮稱號,三次被評爲xx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xx市名教師、xx市傑出人民教師,擔任xx市一、二、三屆政協委員。多家媒體對她的先進事蹟作了專題報道,在省內外教育界有必須的威望和影響。

周安林的岳父岳母都是離休幹部,年老體弱多病。妻子姐妹兩人,妹妹在北京工作,照顧老人的擔子就壓在他們身上。從他們大學畢業分配到寧德工作,就和岳父岳母一齊生活。平日裏,買菜做飯;生病時,端水送藥,無微不至,毫無怨言。岳父晚年得了肝癌,夫妻倆四處求醫問藥

最新最美家庭事蹟材料事蹟材料。當得知“靈芝寶”能夠減輕痛苦時,儘管一個療程要萬元,儘管他們當時經濟很拮据,但仍然傾其所有,不惜舉債。能夠讓岳父走得平靜,走得沒有痛苦,花多少錢他們都覺得值。

對孩子他們從嚴要求,知識的重要自不必說,更重要的是言傳身教,以父母本身的行爲讓她從小就生活在充滿正能量的氛圍中,從而感受到:人活着要有追求,要有思想,要有境界。所以,一向以來,孩子都能夠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待學習工作、待人接物。無論是在國內學習還是在國外工作,都能得到大家的好評。

周安林的`家庭是一個團結和睦的家庭,無論是在順境還是逆境,都始終持續着濃厚的親情。尤其是,他的妹妹不幸患腦病毒,深度昏迷,生命垂危。醫生推薦放下治療。但是,他的一家人不離不棄,咬緊牙關,輪流守護,堅持了72天,最後把她從死神手裏奪了回來。病後,他的妹妹坐上了輪椅,一家人更是倍加關愛呵護,讓她始終生活在親情的溫暖中。

最美家庭事蹟材料集錦2

我叫xxx,是一名普通的國小教師,擁有着一個幸福的三口之家。我丈夫長年在外地工作,夫妻兩地分居。結婚,我既當爹又當媽,辛苦滋味可想而知。儘管很辛苦,但是距離產生美,我們夫妻倆心心相印、互敬互愛,兒子聰明好學、懂事乖巧,我覺得我的小家庭是非常幸福和諧、美麗溫馨的。

一、互敬互信,共築幸福

互敬互信是家庭幸福的基礎,也是家庭美麗的源泉。我和丈夫婚後十多年來,儘管長期兩地分居,離多聚少,但是我們夫妻在生活中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我倆經常在電話裏交流工作體會,相互取長補短,遇到困惑煩惱相互開導勸慰。我工作非常繁忙辛苦,經常是下了講臺上竈臺。爲了盡力支持我的工作,他每次探親回來,總是主動洗衣做飯、整理房間,抽空去照顧父母,陪伴父母,幫父母洗洗擦擦,輔導孩子的功課,帶孩子出去鍛鍊和玩耍,儘自己最大能力爲我和孩子創造便利的生活條件。雖然我們遇到的`是許多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掛齒,但它就像催化劑使我們的平凡的小家庭變得美麗而溫馨。

二、熱心公益,同情弱者

有人說,愛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間,那麼這種愛是小愛,如果把這種愛,這份情延伸到親朋鄰里以及陌生人身上,成就了一種大愛。我們一家一直樂於關心幫助鄰里朋友和同事,只要大家有什麼需要幫忙的,我們一定二話不說,儘可能地給予熱心的幫助。比如,和我同住一個單元的張奶奶,年歲已大,腿腳不利落,上下樓不方便,而兒女在外地工作,生活上困難重重,我經常在週末和節假日主動照顧她,和她聊聊天,幫她做些零活,張奶奶心裏過意不去,曾經特意給我和家人繡了漂亮的鞋墊以表謝意。我們除了關心鄰里朋友,還能夠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對社會上的貧困家庭能夠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我們深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十分重視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生活學習習慣的培養,教育孩子對學校舉辦的各種募捐活動積極參加,孩子很少買零食吃,每年把自己的零花錢基本全都通過學校捐給了殘疾兒童、特困學生。對在街上乞討的老人、殘疾人或小孩,我們經常會讓兒子拿些零錢給他們,教育孩子對社會弱勢羣體不歧視,要有愛心

三、用心教子,以德育人

我們夫妻倆不管多忙,也抽時間教育孩子。我們全家統一教育思想,不能嬌縱、溺愛孩子,既教孩子學知識,又教他學做人,要創造一個溫馨、和諧、寧靜的家庭育人環境,讓孩子能健康地成長。爲了讓孩子從小孝敬老人、尊敬長輩,對人有禮貌,我們夫妻倆首先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感染他;在日常生活中給機會讓他孝敬長輩;發現他有對人不敬的行爲及時教育、引導,使他學會辨明是非,改正缺點。爲了培養他的獨立生活能力,我們已經教會他收拾房間、洗碗、做炒米飯等家務事,儘量給機會讓他做力所能及的事,家裏的事情讓他參與做。

由於我們平時崇尚文明、嚴於律己、寬於待人、互相尊重、互相信任,講責任講義務,培養良好的家風,因此,形成一個溫馨、快樂、和諧、奉獻社會的幸福家庭,夫妻敬業愛崗事業有成,老人安享晚年快樂生活、孩子認真學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