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道路交通事故高發的原因

車多人多,不遵守交通規則很容易就會出現交通事故。當時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是有很多種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當前道路交通事故高發的原因,給大家作爲參考,歡迎閱讀!

當前道路交通事故高發的原因

  當前道路交通事故高發的原因

一是酒後駕車。許多駕駛員明知酒後不準駕車,但往往抱有僥倖心理,置交通法規於腦後,從而導致慘劇的發生。如犯罪嫌疑人熊某與朋友駕車到鄉下吃喜酒,席間飲白酒近1斤,主人勸其醒酒後再回城,但熊自恃駕駛水平高,執意駕車回家,結果在鄉鎮公路彎路處將路邊玩耍的小孩撞死。據統計,酒後駕駛造成交通肇事的比例高達33%。

二是無證駕駛。有些駕駛員沒有經過系統培訓,未獲得駕駛證,自恃有經驗或出於好奇駕車,從而釀造悲劇。如2006年“5.1”長假期間,未取得駕駛證的劉某借朋友的小車回老家看望親友,在行駛途中由於處置不當與一輛貨車發生追尾,致本人及3名同車親屬重傷。

三是超速駕駛。十次事故九次快,超速駕駛是發生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如2008年8月,犯罪嫌疑人汪某駕駛大客車在漢宜高速公路欲超越前邊同向行駛的大貨車時,因前面貨車爆胎突然減速,處置不當,汪駕駛的客車撞上貨車尾部,致使客車上的1名乘客死亡。

四是“病車”上路。有些駕駛員明知所駕駛車輛不符合安全規定,仍然駕車上路,因而造成事故。如有些肇事的農用車本身就是由報廢車改裝而成。

五是駕駛員經驗不足。近年來由於車輛不斷增加,駕駛員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職業,因而駕駛者的技術、經驗難以達到職業化的要求。如有些私家車主甚至沒有經過培訓便“自學成才”拿到駕照,有些出租車司機往往由農民通過速成培訓而成,由於他們缺乏必要的駕駛經驗,一旦在駕駛中遇到緊急情況,往往會手忙腳亂,不能採取適當應急措施,造成事故的發生。

  減少交通事故發生的方法

一是進一步加強交通法規宣傳,提高公民的守法意識。要重點加強對駕駛員和羣衆的交通法制教育和交通安全常識瞭解,使廣大羣衆自覺遵守道路交通法規,自覺抵制違反道路交通法規的行爲。可通過新聞報道、電臺、宣傳欄等形式大力宣傳交通法規,對典型案例進行集中報道,以血淋淋的教訓來引起人們對交通法規的重視,讓駕駛人員認識到按章行車,遵守交通規則是對自己和家庭負責,從而使他們不斷提高遵守交通規則的自覺性。

二是進一步加強管理,防患於未然。交警部門要嚴格把好考試關、年審關,堅決杜絕違反規定濫發駕駛證現象,堵塞“馬路殺手”產生的源頭。要加強對車輛的審驗,對超期服役超速、超載車輛要依法處理。要重視對交通管理科學技術的開發應用,加快建立完善預防交通事故責任管理體系、源頭管理體系、路面防控體系、安全隱患排除整改體系,逐步形成科學高效的交通事故防範系統。

三是進一步加強公路及交通設施建設。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加強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路況。針對十字路口與岔道路口車輛與行人、車輛與車輛之間交會增多的現象,有關部門可考慮增設減速板、紅綠燈、警示牌等設施,清理、拆除有礙行駛視野的房屋、樹木,提高車輛通行質量。

四是進一步加大違法懲處力度。公安機關要嚴肅查處無證駕車、超速行駛、違章載物載人等各種違章行爲,加大對駕駛員酒精度測量的.力度,避免駕駛員酒後上路,同時對酒後駕車、多次違章的駕駛員要加大處罰力度,如吊銷駕駛證、行政拘留等。

五是進一步加大對交通肇事犯罪的打擊力度。公、檢、法各單位之間要加強協調配合,加快辦案節奏,提高辦案效率,形成打擊合力。同時檢察機關要加大訴訟監督力度,採取立案監督、偵查監督等形式,打擊交通肇事犯罪案件中的妨害他人作證、包庇、窩藏、僞證罪等犯罪,從而有效遏制交通肇事犯罪的發生。

  交通事故發生的主要體現

一、人的因素。

涉及人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

1、社會參與人方面。

當前,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教育仍然靠交警部門單打獨鬥,沒有引起政府和相關部門注意和重視,宣傳社會化局面還沒真正形成,工作力度不大,措施不到位,方法簡單,效果不明顯,導致廣大交通參與者安全意識不強,交通法律意識淡薄。

2、駕駛人方面。

駕駛人交通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不強,駕駛技能參差不齊,交通違法普遍存在,引發大量交通事故。

3、公安交警自身方面。

部分公安交警部門管理存在不足,部分民警執勤執法行爲不規範,特別是新招錄和警齡不長的民警,自身安全意識不強,在處理交通事故、查處交通違法時,不按規範擺放標識標牌,不設置警戒帶,導致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尤其是引發二次事故,甚至涉及民警自身傷亡。

二、車的因素。

涉及車的因素主要有六個方面:

1、9座以上客運車輛。其中包括公路營運客車及中國小生和幼兒園兒童接送車輛。

這類車輛受客運企業、單位和個體經營戶片面追求經濟利益的影響,“多拉快跑”現象普遍,超員、超速、疲勞駕駛等違法嚴重存在,極易引發重特大交通事故尤其是羣死羣傷特大事故。因此說,加強客運車輛監管在預防羣死羣傷特大交通事故中具有重要作用。

2、公路營運貨車。

這類車輛 “多拉快跑”現象更加嚴重,加上車輛安全技術狀況不良,超高、超寬和嚴重超載、疲勞駕駛等違法嚴重存在,引發的交通事故佔據較大比例。

3、小車。

由於小車車輛機械性能較優越,操作相對簡單,車速快、行動便捷,駕駛員極易實施超速違法行爲,從而引發交通事故特別是重特大交通事故發生。

4、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

由於危險化學品特別是劇毒化學品在生產、銷售、運輸環節上隸屬不同部門監管,部門間協作配合不足,聯勤監管機制不到位,存在安全監管漏洞,單靠公安交警部門難以有效查處路面違法行爲,危化品運輸車輛無證運輸、違規運輸、超載等嚴重違法普遍,極易導致事故發生。而危化品運輸車輛一旦引發事故,不僅車毀人亡,還會引發燃燒、爆炸、腐蝕、毒害、泄露等災害事故,嚴重危及公共安全和人民羣衆生命財產安全。

5、摩托車。

摩托車面廣、基數大,特別在農村地區,由於農村駕駛員安全意識普遍較低,超員、不戴頭盔、無牌無證、酒後駕駛等交通違法嚴重存在,事故發生率非常高。摩托車已成爲重特大事故高發的重要因素。

6、電動自行車和助力自行車。

目前,電動、助力自行車被廣大羣衆喜愛和接受,特別是在城區道路上大量存在,而現在對電動、助力自行車的管理法規還沒有出臺實施,大部分“助力車”突破國標技術要求,車速快、質量大、重心高,剎車遠、穩定性差,交通肇事率上升幅度大。

三、路的因素。

涉及路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

1、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缺乏。

近幾年,由於機動車數量迅猛增長,遠遠超過交通基礎設施發展速度,而現有75%以上公路是三級以下的低等級公路,交通標誌、標線、信號和隔離設施等建設滯後,警告、限制標誌等數量不足、設置不規範。目前,日本交通信號機數量是我國的16倍,交通標誌是9倍,人行天橋是11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缺乏,大大提高了事故發生率。

2、縣鄉道路存在嚴重交通安全隱患。

隨着新農村建設深入推進,縣鄉道路特別是村村通公路里程大幅增加,但大部分縣鄉道路和村村通公路只是在原有路基上鋪設水泥路面,沒拉直、沒去坡,臨崖、臨水、路窄、彎多、坡陡,路況差,安全設施缺乏,存在較大隱患。在縣鄉道路車流量遠不及高速公路和國省道情況下,交通事故佔據比例非常大。

3、公路危險路段和事故黑點路段整改不到位。

一些地方沒有將公路危險路段和事故黑點路段整治納入計劃,整改不到位;一些部門對排查出的危險路段和事故黑點路段在整改上互相推諉,年久失修,導致危險路段和事故隱患路段成爲交通事故的重災區。

四、環境因素。

從近年來全國環境因素方面的影響看,主要表現在雨、雪、冰、霧惡劣天氣等突發事件上。目前,全國公安交警部門聯合交通、氣象、施救等建立了惡劣天氣等突發事件聯勤協作應急處置機制,但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還存在許多不完善、不健全的環節,公安交警部門在惡劣天氣交通管控方面還存在不足之處,影響了處置效率,加重了交通事故的損害程度。特別是高速公路因惡劣天氣分別發生在07年年初和年末的“2.11”和“12.7”兩次多起追尾事故,共造成20人死亡、57人受傷,傷亡慘重、影響惡劣、教訓深刻,可以說和當前惡劣天氣應急處置機制存在的薄弱環節有重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