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與子女的相處之道

父母與子女相處,看似簡單實則大有學問。小時候父母是依靠,又擔心孩子的成長不夠完美;長大了父母是孩子的夥伴,可父母又擔心他們人生道路走出差池;待到老時,父母成了我們的精神歸屬,可又常苦惱於子女疏於陪伴自己精神孤獨。爲人父母,要怎樣與子女幸福相處?

父母與子女的相處之道

年輕父母,做朋友勝於做育兒專家:

我們不要把自己變成“育兒專家”,因爲我們首先是孩子的爸爸媽媽,是孩子的朋友。前幾天去參加小女兒的家長會,一名學生家長上臺發言,總結自己平時對孩子的教育經驗。家長聲情並茂的演說,一點也沒有打動我,因爲她的言論裏從頭到尾也沒有提到過孩子的感受。她並不瞭解一個6歲孩子的心理特點,不知道孩子需要什麼?教育孩子應是一件與生活相關,與心靈相關,與一個鮮活生命相關的事情,複製幾條刻板的方法並不會成爲教育好孩子的“制勝法寶”。

教育,其實是非常細節化,非常個人化的行爲,沒有簡單的、必然的規律可循。孩子最需要的是什麼?是一個“專業”嚴肅的育兒專家,還是一個親切溫暖的媽媽?我不想讓孩子們覺得,我在用“方法”教育她們,像個板着面孔嚴肅的“老巫婆”,或是虛情假意的“僞媽媽”。而是希望她們在我營造的良好家庭環境中健康成長,在對媽媽以身作則的目染中學會對自己的自律。

現實生活中最好的教育就是家長的`自我教育。做爸媽的先提高自己的人格修養和生活品位,孩子的童心世界纔會因此而豐富和燦爛,如同被打磨的寶石一樣,終會向父母呈現自己的閃閃光芒。

中年父母,別讓物質孝道成爲綁架:

其實父母的內心都是一樣的,希望孩子即使長大了,也不要和自己的內心走得越來越遠。只是,我們經常會忽略了內心對情感的需求,而把注意力放在表層的直觀能看到的物質上面。

我看到過這樣的現象:父母中年,孩子在外地上大學,平時利用業餘時間進行一些兼職和自我提升的學習,而父母在孩子的臥室裏貼滿“孝道”的文字海報,並在平時孩子回家後經常詢問孩子掙了多少錢,側面嘮叨最近家裏經濟比較緊張。孩子這麼大豈不懂得孝順父母嗎?這個孩子因父母的話而深感傷心,也被家庭的經濟壓力壓得喘不過氣,實則就像被物質孝道給綁架了一般,子女如此,父母又何嘗不是。

最極端的情況可能會變成——“爸爸媽媽,今年我不回去了。給你們卡上打了一筆錢,你們拿着花吧。”沒有常回家看看,也沒有陪爸爸媽媽聊天。做爲孩子基本的孝敬一定要做到,然而重點要放在對父母的情感交流上。春節期間,央視新聞有一個小小的片段是採訪羣衆“孝順是什麼”的話題。得出來的大部分結論是:希望孩子常回家看看、對父母臉色好一點、常和父母談心、教父母使用手機和網絡

孩子可以和父母多談論父母對於自身的感受,多去迴應他們對於時光逝去、身體不適的感覺。通過傾聽再去引導他們發現自己還有很多時間可以做很多事情,也支持他們發展自己的樂趣,將注意力放在享受生活、活在當下。同時給予一些情感上的支持和承諾,令他們對自己對孩子都變得安心。這樣的交流遠比錢財或營養品來得重要和有效。

老年父母,別給孩子傳遞催婚焦慮:

每到過年大家都會特別關心的問題——催婚。中國的爹媽都特喜歡催婚,因爲中國人一定要和別人活得一樣,既然要“一樣”,那就會有一個比較。其結果最好是 “比你早”或者“比你好”。如果別人家孩子結婚、生孩子了,而自己的孩子沒有,他們就會有失落感,會有因爲與別人不一樣而產生的焦慮感。

我今年41歲,沒結婚、沒孩子。這個情況在城市裏已經很特別了,而我的家鄉在河北農村。雖然我現在生活得很好,但我還是會被這樣嘲笑——“武志紅有什麼啊,他既沒結婚,又沒孩子,你瞧我,倆兒子!” 哪怕我的收入是他們的100倍,但他們結了婚、有了孩子,他們就比我強。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父母會焦慮,因爲父母對孩子過得好與壞的判斷標準完全來自於外界。

在這裏,還涉及到了另一箇中國社會很普遍的問題——大家都在傳遞焦慮。比如有的人會跟你的父母說:“你們孩子怎麼還沒結婚、沒生孩子呢?”這時候父母會覺得自己被攻擊了,然後會感覺很焦慮。那他們怎麼解決呢?他們會把“焦慮”傳遞給孩子——“你怎麼還沒結婚、還沒孩子?”隨後,孩子們也會感覺到焦慮。好在,我的母親沒有給我傳遞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