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英語上冊

大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寫隨筆和記錄。這些記錄是思考及創造的源泉,是無價之寶,是老師搞教科研的豐富材料及實踐基矗 多一點教學反思的細胞,就多一些教科研的智慧,經常進行教學反思,益處多多,其樂無窮!

五年級英語上冊

我今天的授課內容是PEP五年級上冊英語第六單元第三課時,重點是使學生掌握並學會運用“Is there…? Yes, there is./ No, there isn’t.”句型一堂課下來,教學設計的最初目的是達到了,大部分學生都能輕鬆自如地運用該句型進行簡單的口語交流。但是,課後我發覺這堂課好像少了點什麼。過後細想來,原來是:

一、當今的教學理念是要面向全體學生,儘可能地讓每一位你的學生都參與到你的教學當中來,給每一位學生平等的機會,不能偏袒學習好的學生,更不能落下那些後進生。在這一堂課裏,每一次我都是讓學生們主動舉手參與活動,因爲我覺得首先得尊重學生,讓他們主動去展示自己的風采,懂得自我推薦,而不是被動地由老師點名。在生生互相運用今天所學的句型交流後(在這個過程中,我讓學生們自己找搭檔),其中他們的興致是還可以的,我也走到他們中間巡視、指導,如有問題及時給予解決。但是,當我想請一些學生表演對話時,我發現都是那幾位學生舉手,既然學生都舉手了,你當老師的.不可能說不讓他們表演吧?這樣其不是更加打擊本來想上臺的學生的積極性了嗎?所以,我也只好請想表演的學生上臺來了。

可是,爲什麼呢?是膽怯?是害羞?還是……不,我覺問題還是出在老師的身上,我爲何不多些鼓勵呢?有些學生是需要老師給他拉一把,他纔會向前走一步的,不是嗎?是呀,有時候我們大人在做事時也有可能需要別人給你信心,你纔會往前走,更何總況小孩子呢?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我自覺得得加強這方面的引導。

二、自己預期的開心課堂並沒有達到。在課堂上,我記得自己也始終是帶着“愛”和“笑”去走進學生們的,儘管如此,給我的感覺是學生們並不是很輕鬆,似乎比我更緊張!我想了想,是不是由於自己平時對他們的要求太嚴格了?他們是畢業生了,而我不光是他們的英語老師,也是他們的語文老師,雙科的壓力讓我不敢對他們太過於放鬆。所以,課堂裏面的笑聲少了許多。

這是我應該自省的方面。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採勸嚴慈並濟,雙管齊下”的方法,讓“笑與快樂”重回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