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大串線作文

打電話就怕串線。你要找你爺爺,可對方說:“錯啦,這兒是託兒所!”這多叫人惱火。不過這種事難得碰上一次。

電話大串線作文

這回可不得了,全市所有的電話一齊串線,亂成一鍋粥。據說這是因爲來了個外星飛碟,在咱這城市上空考察了三分鐘,所以電話受到干擾。電話局負責監聽線路的師傅告訴我,這三分鐘裏他聽到了許多有意思的對話,我就把這些對話記了下來。

一個破壞分子找他的同夥聯繫,沒想到接電話的是警察——

“喂,蜘蛛,我是跳蚤。我們的代號爲‘雞飛蛋打’的爆炸計劃你清楚了嗎?”

“全清楚了。不清楚的是怎樣才能找到你。”

“記住:今晚八點在火葬場門口見面。”

“明白啦,謝謝。實在是謝謝!”

“別忘了,晚上八點。”

“忘不了,晚上見!”

甲想同乙商量給丙送禮的事,結果丙本人代替乙聽了電話——

“我說小乙,小丙快結婚了,咱們是他的好朋友,總要意思意思吧?”

“那當然,否則還算什麼好朋友呢。”

“再說,咱們送禮給他,以後咱們辦喜事,他會送還給咱們的呀。”

“嗯……既然是好朋友,就不要他送還了吧,啊?”

“咱們倒沒什麼,可小丙收了咱們的禮,能好意思不還禮嗎?他不吃不穿也一定要湊上這份人情的。”

“那……那多沒意思啊。乾脆,也不送,也不還,行嗎?”

“行是行,可小丙不會生氣嗎?”

“不會生氣的。”

A大夫打電話給B大夫,卻和C病人對上了話——

“尊敬的先生,最近我老像魚一樣老喜歡吃蚯蚓,我對這病一點辦法也沒有,聽說您手段高明,特地——”

“什麼?您也有蚯蚓病?我剛得到一個方子,還沒試過,但據說一定靈,先介紹給您吧。”

“太謝謝了!等一下,我去拿紙和筆……好了,請您說吧。”

“唔,醫生要求:服這藥時也得像魚一樣,一邊遊一邊吃——”

“別,別說了!”

“給我開方的醫生挺有名,大家叫他A大夫…...”

一位旅客要坐火車去外地出差,但他打的電話串到了電影院——

“請問,五點半的票還有嗎?”

“您搞錯了,只有五點三刻的。”

“不,是您搞錯了。我看了時刻表。”

“別說了,您是錯定了。”

“您錯了又不認錯,就是錯上加錯!”

……

(他們就這樣一直爭下去。)

有一個匿名電話,本來是想地打到蔬菜公司幹部科的——

“聽說要把蝴蝶迷提升爲菜場蔬菜組組長,這是不妥當的。”

“怎麼叫‘蝴蝶迷’?”

“就是迷蝴蝶唄,他家有好幾千種蝴蝶呢。”

“這跟當組長有什麼關係呢?”

“當然有關係。愛好蝴蝶必然不會專心於本職工作。再說,蝴蝶是粉蝶的親戚,粉蝶的幼蟲是吃菜葉的,這麼說來,蝴蝶也就是蔬菜的敵人,怎麼能讓一個喜歡蔬菜敵人的人當蔬菜組組長呢?”

“感謝您提供的情況。我們準備聘請這位蝴蝶迷到我們這兒工作。”

“你們——?”

“這兒是昆蟲研究所。”

一個農民捕獲到一隻珍奇動物,他急忙向動物園報告——

“喂,動物園,我這兒有一隻怪獸,三隻耳朵五條腿。”

“我這兒是自然博物館。請問,你那怪獸是死的還是活的?”

“當然是活的。不過,它不肯吃東西,我也不知道該餵它什麼。我怕弄死了,所以想請動物園快點接去,他們是行家,有辦法。”

“別急,別急。聽你的'描述,這是一隻罕見的珍稀動物,我們博物館當然很希望能增加這樣寶貴的陳列品。不過,它還活着,這就不大好辦,我們只能將死動物製成標本。所以你千萬別急着向動物園報告,不要怕這怪獸死了。等它一死,請立即通知我們,千萬別讓動物園知道!……”

一位電影導演找他的演員——

“喂,我已決定由您擔任《‘火氣大’伯伯》這部片子的主角。”

“我?你是諷刺我吧?”

“哦,錯了,我找的不是您。對不起。”

“哼,說一聲‘對不起’就完事啦?你做這種莫名其妙的事情,浪費了我的時間,浪費了我的精力……哼!哼!!哼!!!”

“哈哈,看來我還是沒錯,您的火氣比我的演員大得多,就請你來扮演‘火氣大’伯伯吧。”

一位作曲家向電臺提建議——

“我建議,最好把今天‘歌曲選播’節目裏的《笑個夠》那首歌抽下來,換上另一首——眼淚汪汪。”

“我不是電臺,我是聽衆,一個歌曲愛好者。《笑個夠》和《眼淚汪汪》是同一位作曲家的作品,對嗎?”

“哈哈,對極了,真是意外遇知音。我就是這兩首歌的作者。我認爲後一首歌是我的頂峯之作,而前一首歌太幼稚,太膚淺,太不能代表我的水平了。”

“可是,我和我的許多朋友都喜歡《笑個夠》,不喜歡《眼淚汪汪》。”

“是嗎?……”

一位當媽媽的突然接到車禍通知——

“請鎮靜,女士,您兒子不幸遇到車禍。”

“天哪!”

“他已經昏迷過去。我們從他身上找到了您的電話號碼。”

“嗚……怎麼搞的呀,他一定是被坦克撞了!”

“奇怪,您憑什麼作出這樣的判斷?”

“因爲我兒子開的是本地最大的超級卡車,除了坦克,什麼車子都撞不過他的。”

“什麼?原來你兒子是開卡車撞人的那個!見鬼,那騎自行車被撞的青年不住在這裏?”

“哼,不知道是哪家倒黴的小子。”

豆製品廠和西餐社聯繫——

“西餐社,明天有一大幫外賓要來參觀咱們的豆製品廠,請幫助準備三百個色拉麪包。”

“對不起,我們這兒是旅行社。不過我可以立即支持你三百個麪包。這本來也是準備招待客人的,可是外國旅行社派來的代表說他們不喜歡這個。對了,順便向您訂貨,這位外國代表想買些中國特產帶回去,讓家人也一飽口福。”

“他要什麼?”

“三百塊臭豆腐乾。”

一家商店給他們的“協作單位”通消息——

“明天有一部分緊俏商品內部處理,我們打算給你們留一些。明天整日下雨,就請後天來取吧。”

“錯了,我們是氣象臺。不過我們也挺願意和貴店建立這種協作關係。”

“你們也有什麼內部處理的東西嗎?”

“呃,我們可以提供‘內部預報’。比方說,根據內部預報,明天中午十二點二十三分至五十七分雨勢暫停,我們可以趁這機會來取你們的內部處理品。”

一個少年打電話向一家成人雜誌社詢問稿件,卻遇到一位專門爲孩子寫作的阿姨(或是奶奶,一位她說話時也像寫作時一樣,喜歡用娃娃腔,所以聽不出她的確切年齡)——

“喂,本人是文學愛好者,我的那篇描寫六國間諜大混戰的拙作,不知你們過目了沒有?”

“嘻嘻,真逗!我呀,一聽就聽出來啦,你呀,還不滿十五歲,是一個想裝成大人的孩子,對不對?嘻嘻!”

“我也一聽就聽出來啦,你是一個想裝成孩子的大人。”

“喲,你真機靈。你別裝大人啦,咱們交個朋友怎麼樣?‘敬個禮,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喂,喂!你……怎麼掛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