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庭風波爲話題作文

家庭和和睦睦多麼美好,不少家庭會上演家庭風波,你家有這樣的情況嗎?家庭風波作文有哪些呢?下面是的家庭風波作文資料,歡迎閱讀。

以家庭風波爲話題作文
  家庭風波作文篇1

家庭這個詞,對每個人來說都不陌生,每個家庭在充滿歡樂和溫馨的同時自然也有着各種各樣的風波。

在國小的時候,我的家庭作業非常少,每天只需一個小時便“Ok”了,於是每天下午放學,我便與同學們一起去打籃球、乒乓球等,一玩就到五點多才回家,有時還要父母來找我,所以弄得我經常捱罵。

記得有一次媽媽下班遲了,爸爸又不在家吃飯,我準備玩一會就回家 ,誰知一玩就忘記了時間,直到六點學校清場我不得不回家,一到樓下,見家中燈亮着,心裏不由自主的打了一個寒顫,心裏像有一隻“兔子”,在不停地跳着,心裏不停地抱怨自己爲什麼不能早點回家呢?一想到回去要捱罵,腳上彷彿拖着一根“鐵鏈”擡不起來,一聲貓叫,都像“戰爭”的預兆,空氣中彷彿都瀰漫着戰爭硝煙。回到家,果然看見媽媽把眉頭一皺,說道:“胡鵬,你怎麼這麼不自覺呀!這都什麼時候了,六點鐘呀!你可是個學生,要以作業爲主,我回來遲點,你便玩到現在,你除了老師布的作業,難道不可以做些課外習題嗎?我說過多少次除了星期五可以遲點回家,其他時間放學就得回家寫字,不要老想着在學校打球……” 媽媽的話就如滔滔江水,連綿不斷,弄得我只能低着頭,一言不發。

這種事情經常發生,可每次一發生只過兩三天,便被我拋之腦後,放學後又玩了起來,幸運得話,我在媽媽前面回家,啥事也沒有,倒黴的話,媽媽在我前面回家,又是一頓臭罵,可我依舊這樣,放學先打球再回家,我也無法控制,誰叫我玩固不化呢?

類似的家庭風波一直從三年級延續到六年級,現在我是一名國中生了,在作業的壓迫下,在爸爸的嚴厲看管下,我只好放學不再打球,而是回家寫作業,三年的家庭風波也就煙飛雲散了。

  家庭風波作文篇2

是啊!就像“作文說明”裏所說的一樣,哪個家庭不會有“軒然大波”啊?哪個家庭不會有“誤會大戰”啊?可是,我知道,在這個家庭風波里面,我卻通徹心扉,哭得淚流滿面。

現在算算,離那一次家庭風波已經很久很久了,但是卻猶如像昨日的畫面涌現在我眼前,因爲所有的事情我都記得那麼刻骨銘心。

那天下午,媽媽牽着我的手,帶着我去看外公,原本還是興高采烈的一件事情,但是卻弄得滿城風雨。在開往回家的路上,外面的景物“嘩嘩譁”的甩過,車子就如飛一般的行駛着。我眼睛紅紅的看着媽媽,她的眼睛如同兩串快要爆炸的焰火,兩隻手緊緊的握着方向盤。在一旁的我急得大哭起來,雖然我不知道外公滿臉通紅的跟着媽媽說了什麼事,但我可以確定那個人是爸爸,因爲在外公和媽媽的口中不停地說着爸爸的名字,好像要把爸爸至於死地似的。車上,我開始哭着央求起媽媽來:“媽,有什麼事情好好說;媽,你別這樣好不好……”可是,在一旁的媽媽卻絲毫沒有聽我的話,只淡淡的對我說:“你別管。”

車“嘶……”的一聲急速停了下來,媽媽“砰”的一聲打開房門,然後直徑衝進了爸爸的房間裏,我也急急忙忙跟了上去,可是當我想去勸解、想去阻止的時候,已經晚了。只聽見媽媽朝爸爸孔了一聲,就到處砸東西。

我想拉住媽媽,叫她別再砸了,別再打了,別再吵了,可是想要出聲的嗓子似乎被什麼堵住了,想要去拉手卻絲毫沒有力氣了,我的身體軟了下來,倒在了牀頭邊大聲嚎啕大哭起來,淚眼中望着他們那副打打踢踢的情景,我忍不住大聲朝他們喊道:“你們幹什麼,別再這樣了!”然後又撲倒在牀上大哭起來。

也許是爸爸不想再這麼吵下去,也許是爸爸不想再讓我哭下去,也許是爸爸……跟媽媽吵了幾句,就衝出門,開着車走了。而媽媽也停了下來,倒在牀上,拼命的哭着,拼命的喊着,我走過去……

後來,這件事情也自然而然的平息了,我知道他們是爲了我着想罷了,但他們可知道我是多麼想讓他們把真心話說出來,講給我聽啊!

有時候,他們總會到深夜,等我睡着了,就開始吵起來。但他們卻沒有看見,我正咬着牙,忍住哭聲,任淚水“嘩嘩”的流着。

有時候,當我入睡時,夢中就會跳出一副安詳而又和平的家庭的畫面。

有時候,我會對上帝說:“請不要讓爸爸媽媽繼續吵下去了,我希望您能給我一個真正像家的家。”

有時候……

  家庭風波作文篇3

天昏。地暗。悽風。苦雨。

冷瑟瑟的秋風吹動了窗簾,透過雨珠,看到了灰暗的`那一邊:

只見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蹲坐在地上,衣服上滴滿了菜汁,晶瑩的淚珠“啪嗒,啪嗒”滾落下來,嘴巴還在大聲嘶喊着什麼,也許是任性的撒嬌,也許是淘氣的哭鬧,也許是闖禍的懲罰。不,都不是,那是一份親情的涌流。

在這陰雨連綿的天氣,行人透過店門看見商店中一家三口在吃着飯:小孩狼吞虎嚥,好像有意在迴避什麼,不敢吱聲,母親在一旁小心翼翼,而父親眼中多了一份猜疑。作文

小男孩有些急噪,飯菜掉出了碗盆,眼旁射過父親責備的目光,母親有些按奈不住,連忙對着父親喊道;“孩子還小,你幹嘛這樣嚇他。”“我這麼辛苦賺錢,就不能節約點嗎?”他彷彿把幾天來的愁緒都一下子爆發出來了。只見父親將碗筷全部摔在地上,嘴裏一直呵斥着母親,母親火冒三丈,也彷彿把這幾天來的不滿全部發泄出來。

飯菜打在了小男孩身上,他有些不知所措,看到父母如此爭吵,他心裏十分糾結,那幼小的心靈承載不了那份重擔,他將他的害怕哭了出來。作文

這哭聲,那麼響亮,震動着父母的每一根心絃,每一次心跳,他們好像有些內疚,看到這麼小的孩子,想到他未來的生活,他們平靜了一些。

風怒號着,小男孩抖了抖身子,耳旁又傳來“你說孩子怎麼辦?你帶,還是我帶?”“不要,媽媽,不要……”孩子十分擔心,他希望爸爸媽媽能明白自己的心情,他只要屬於自己的父愛和母愛。

雨還在下,滴進人們的心中,帶來了一點點涼意,風呼呼地颳着人們的臉龐,殘酷而悲涼,那對夫婦還在爭吵……那個小孩還在哭泣……

  家庭風波作文篇4

“把遙控器給我。”“不行,給我。”唉,家庭風波又起啦,每到節假日,我們一家就爲搶遙控器爭得不可開交。

“我五天才有一個雙休日,所以該我看。”我搶着說。“那部電視劇我已看了一個星期,現在停看等於半途而廢,不行!”媽媽斬釘截鐵地說。“關心國家大事是理所當然的,所以應該讓我看。”爸爸也不甘示弱。“新聞最無聊了。”我插嘴道,弟弟也幫着我說:“神話劇最有意思了,我同意看姐姐的電視劇。”

最後,一場口舌之戰終於停息了,奶奶宣佈:“每人看自己想看的電視劇半個小時。”爸爸不開心了:“半小時,新聞早結束了!”突然爸爸似乎想到了什麼“對了,你們看29寸的彩電,那我去看25寸的彩電,你們接着爭吧,我不管了。”我一拍腦袋:“對了,家裏是還有一臺電視呀,爸爸你真‘狡猾’。”“這叫‘薑還是老的辣’。”爸爸笑着說。

唉,可惜我只看了剩下的半集電視劇,真遺憾!作文

還有一次,爲上興趣小組,爸爸讓我報奧數組,媽媽讓我報銀杏花文學社,奶奶讓我報英語組,大家又“爭吵”起來了。

“上奧數好,能開發智力!”作文

“上銀杏花文學社好,能提高作文水平。”

“上英語好,學了英語有益無害,想你舅爺爺會英語,你看他現在……”

“好了,別說了,是我上興趣小組,又不是你們上,吵得我頭腦發大。”我吼道。“我們也是爲你好呀!”奶奶說。“我知道你們是爲我好,可也要尊重我的意願啊,我宣佈我報??。”爸爸、媽媽、奶奶立即屏息凝神聽我說。“我報銀杏花文學社。”爸爸、奶奶唉了一聲,像泄了氣的皮球。

諸如此類的家庭風波在我家已應發生N次了。正是有了這些“家庭風波”,生活才變得多彩多姿。

  家庭風波作文篇5

家,是一個溫馨的港灣,它會提供給我們物質上的需求以及情感上的安慰.

有人說,家像一個橘子,一家人在一起,外面的是整個家庭.還有人說,家像一個榴蓮,雖然有家人的關愛,但味道卻略苦.我呢,認爲後一個比喻更爲貼切.更爲生動.一家人在一起雖然很快樂,很溫馨.但也不乏有大吵大鬧的時候,榴蓮之苦不也正體現在這兒嗎?

我愛我的家,爸爸媽媽對我很好.在我驕傲的時候提醒我;在我灰心時鼓勵我;在生活中教育我.....但是由於我們三個人的性格不一樣,家裏時常會發生一些小風波......

記憶裏最深刻的一件事:也是就在前不久,老師告訴大家會考要考體育.看見了大家驚訝的痛苦的複雜的表情.我也有些擔心了:自己的體育歷來不是很好,副課已經很差了,怎麼還要讓體育成績再拉分呢?......

時間過的可真快,轉眼間我們已經在操場上準備熱身運動了。“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開跑!”隨着老師的一聲命令,我們真的像箭一樣飛快的跑着。本來還感覺良好,可是在跑到第3圈的時候突然覺得嗓子如此的乾澀!風呼呼地直冒進我的嗓子裏,我感到了自己快不行了,但又一想到會考也是要考體育的事就堅持了下去,3圈4圈,我可算是跑下來了,也可算是累壞了,不過成績還算可以。我拖着沒有力氣的腿回了家,本想着和父母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可看到爸爸十分嚴厲的瞪着我時,我的喜悅之情就在那一剎那間煙消雲散了。爸爸嚴厲的問我:“幹什麼去了?怎麼現在纔回來?你不知道中午時間緊是不?飯菜都給你熱了兩次了......"面對爸爸一連串的問句,我回答到:“我們今天跑步了,800米呢!我跑完都累死了......"我真的後悔沒有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爸爸更加火了:“又不是光你一個人跑!別人呢?也是這麼晚到家的嗎?”我終於忍不住了,淚水從眼眶奪眶而出,我衝着爸爸吼到:“別人中午都在學校歇着了!你不跑,怎麼知道我的感受呢?我好不容易堅持了下來,我容易嗎?”媽媽這時也插進來了:“你吼什麼吼?一回家就衝我們吼,誰是家長?”我真的欲哭無淚了,明明是爸爸先衝我吼的...顧不了這麼多了,我只顧着哭,哭累了便用毛巾擦了臉,想了想,我這麼做是不太對,爸爸媽媽很急迫的等我,我是應該耐心的解釋......於是,我撲向飯碗,吃飯了!

媽媽說:“哎!真沒見過像你這樣的......"我說:“不這樣還是你娃嗎?”哈哈哈哈,媽媽笑了一場風波就這樣和平解決了,俗話說嘛:“血濃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