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愛親模範先進事蹟(精選14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說到事蹟,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事蹟是用於表揚先進、樹立典型,使廣大幹部羣衆見賢思齊,有所效仿,從而盡心竭力地做好本職工作而如實記載和反映工作、學習中涌現出來的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優秀事蹟的書面材料。一般事蹟是怎麼起草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孝老愛親模範先進事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孝老愛親模範先進事蹟(精選14篇)

孝老愛親模範先進事蹟 篇1

小朱同志,男,現年48歲,大專文化,是甘州區新樂國小的校長。在工作中,他愛崗敬業,任勞任怨,多次受到領導和同志們的好評;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着爲人兒、爲人夫、爲人父的高貴品質,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着點點滴滴的親情故事。

一、常懷一顆孝順之心

朱校長雖然每天工作很忙,但是在他的心裏:父母親一輩子經歷的苦難不可勝數,孝敬老人,贍養父母一個人做人最起碼的標準,人人都要有一顆孝敬父母的心。良知不僅僅要埋在心裏,更重要的是要落實在行動上。特別是自從朱校長的母親因病去世後,父親年齡越來越高,多種老年病等導致身體十分虛弱,需要人照顧,而其他兒女又不在身邊,爲了能夠更好的照顧老人,他就把父親接到了城裏自己的家中。平時在家裏,如果老人有不舒服,或有個頭疼腦熱時,他就及時請醫生、買藥、煎藥等忙個不亦樂乎。爲了排遣父親的孤獨感,一有時間,他就坐在父親房間,陪老人看電視、聊天,精心關照父親的飲食起居。

常言道:久病牀前無孝子,但是在30多年的漫長歲月裏,朱校長硬是無怨無悔地實踐着他的賢孝美德,成爲一方楷模。

20xx年春天,正是風寒料峭的時候。一天下午,他發現老人的狀態不正常,就趕緊聯繫車輛,把老人及時送到了醫院。經過三天的搶救,才恢復了清醒的狀態,又經過十多天的治療,纔出院回家休養。

在父親住院期間,他與家人,寸步不離地守護在老人的牀邊,打針換藥,擦洗身體,攙扶大小便,從沒有嫌棄老人,從沒有一句怨言,相反還經常安慰老人。多年來,老人多次從死亡線上掙扎回來,每次他都這樣守護在老人的身邊。

常言道:“順者爲孝”,老人上了歲數,話多嘮叨是經常的,每當這個時候,他就對妻子、孩子說,不要和老人計較小節,尊敬老人是我們的傳統美德。雖然有些話年輕人不愛聽,但絕無惡意,我們要耐心聽,等聽完再作解釋,這樣就會化解某些誤會。下班後的他,回到家就幫老人收拾房間,休息日陪着老人聊聊天,散散步。他對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兒女養大不容易,兒女爲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應該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價”。他矢志不渝的用自己的大愛使得近90高齡的父親舒心愉快地生活,以自己崇高的道德素養演繹着人間純真的孝德情懷。

二、常懷一顆體貼之心

在忙於工作的同時,朱校長也不忘對家庭的照顧,利用休息時間陪伴妻子及家人出去逛街、買菜等,經常與家人溝通,讓家人理解支持自己的工作。尊重、信任家人,在處理家庭的大小事時,夫妻平等對待,互相通氣,共同磋商決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議,求大同,存小異,力求做到辦每件事雙方都心情舒暢、滿意。

朱校長的妻子是某印刷廠的一名臨時工,工資比較低,只有幾百元,一套舊樓房一住就是十幾年。他的妻子身體一直不是太好,經常性打針吃藥。特別是在20xx年秋天,他的愛人病重住院期間,他一方面要照顧生病住院的妻子,另一方面還儘量不耽誤學校的工作。醫院裏大家看到他在爲做手術簽字時那顫抖的手,都知道他承受的壓力很大。

朱校長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時間到學校來看一看,或者打電話詢問學校工作情況。朱校長無私奉獻、艱苦奮鬥、爲人師表、愛崗敬業的精神和品質讓他在學校領導班子及教職員工中間產生了很強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由於經常性生病,妻子自己都煩了,經常流露出不快的 情緒,但他總是安慰妻子,開導妻子,一點都不埋怨妻子。爲了讓妻子手術後高興,心情舒暢,早日恢復健康,他每天給妻子端水送飯,爲妻子梳頭洗腳,多少個日日夜夜,怎一個累字了得!朱校長的愛妻事蹟曾被學校的老師們傳爲佳話,說他是真正的模範丈夫。

三、常懷一顆慈愛之心

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深知知識的重要性,即使工作再忙,負擔再重,他也從不放鬆對兒子的教育。他時常教育孩子學習要刻苦、生活要簡樸、對人要和善、對長輩要尊敬、做人要誠實、做事要誠信,並在很多方面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身教勝於言教,在他的影響下,兒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小小年紀就充滿了孝心、愛心、上進心。有好吃好喝的他總是先拿給長輩吃,坐公交車小小年紀遇到老人總是讓出自己的座位,在學校是老師眼裏的'好學生。

20xx年,兒子由於大學聯考沒能考上理想的大學,情緒十分低落。朱校長就耐心地開導他、鼓勵他,他對兒子說: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條,只要你用心去追求,不斷地學習、分析,不斷地總結,就一定能夠達到理想的彼岸。他的一席話,使兒子從低落的谷底走了出來,並積極地投入到了新一輪的學習當中,20xx年順利考入了中國礦業大學,如今已成長爲一名有教養、有禮貌、講文明、素質高的新時代優秀青年,得到廣大鄰里的一致好評。

朱校長他們兄弟三個,雖然現在都已成家,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他們始終堅持分家不分心,每當誰家有事或有困難的時候,總是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決的辦法。不論誰家遇到了困難,朱校長都積極主動的幫助解決。特別是在朱校長的大哥重病住院期間,朱校長多方聯繫醫院檢查、做手術,還墊付了部分醫療費用,給予了大哥無微不至的關懷。

四、常懷一顆關愛之心

小朱同志一直把陶行知先生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爲自己教育生涯的航標。工作中,他恪守師德,爲人師表,認真備課授課,用 真誠和愛心對待每一個學生,他把每個學生都看成自己的孩子。爲了讓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同一片藍天下茁壯成長,每年朱校長都要帶領全體師生爲貧困失學兒童捐款捐物。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他更是關心備至,從學習到生活,從思想到身體。哪個學生成績下降了,哪個學生思想有波動了,他就立刻找來做思想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20xx年,我校一年級的張亞婷同學在家中被大火燒傷後,需儘快進行二次手術,否則將危及生命。張亞婷同學的家長爲籌集手術費用,掏出了家裏所有的積蓄,但仍無法湊齊高昂的醫療費用。正當家長爲鉅額手術費發愁時,朱校長帶領全校師生爲張亞婷同學捐款7000多元送到了學生家長的手中,緩解了家長的燃眉之急。

朱校長心懷每一位老師,對教職員工的思想、工作、家庭問題,朱校長一一記掛在心,經常與教師交流溝通,或是茶餘飯後不經意的一兩句問候,或是特約教師談心,領導與教師心相通,無隔陔。朱校長以他個人的人格的魅力和管理藝術,贏得了教師的尊重。老師們工作毫無怨言,感到心情舒暢,辛苦也值得。

朱校長身爲一校之長,不但不擺架子,待人處事公正民主,寬厚仁和,而且關心教師,樂意爲教師排憂解難。情繫師生,樂於助人,是對朱校長的真實寫照。對教師的困難疾苦,更是熱情幫助,關懷備至。有一次,一位教師身患重病住院,朱校長不顧工作勞累親自前往醫院探望,問寒問暖,並多次安排學校行政人員、教師探望生病的老師,令生病的老師及其家人深受感動。不僅是本校教師病了,就是教師家屬生病住院,朱校長也會安排學校行政人員去探望慰問。

朱校長深懷愛老之心,恪守敬老之德,力行孝老之舉,以責任去體現孝道,從點滴小事做起,踐行傳統美德,爲老人送溫暖,爲家庭謀和諧。在朱校長的身上,我們看到了許多中華兒女的優秀傳統美德,孝敬老人、誠實守信、無私奉獻、積極樂觀、勇擔責任。他用自己的愛心、孝心、責任心構築了一個和諧的大家庭。

孝老愛親模範先進事蹟 篇2

吳伏連是一位普通的農村婦女,用自己的大愛踐行生活的意義,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上慈下孝”的生動內涵。

這是一個很普通的真實故事,故事的結局有些淒涼,有點沉重,不會像電影劇本里的那般峯迴路轉,有的也許只是我們對事實的惋惜,對生活的嘆息。三年前的一天,不幸降臨到這個家庭,24歲的孫子突然感覺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患有尿毒症,需要高額的費用做透析,還需要換腎,而這時,孫子的父親早年患有糖尿病,母親有高血壓,而父母兩人都不能爲自己的'兒子捐腎,這讓做父母的只能爲孩子乾着急,而這時,吳老太卻毫不猶豫的決定捐腎給孫子做手術,吳老太自己也不知道,這手術是什麼,會有什麼危險,但她更知道,孫子還很年輕,快要當爸爸了,還有大好的青春等着他,而自己過了大半輩子了。

配型的結果非常的樂觀,手術也很順利,手術過後沒多久,孫子和女友結婚了,隨後,孫子也當爸爸了,吳老太也做太奶奶了,這本該是讓全家人都萬分開心的事,可惜好景不長,20xx年的3月,爲了趕車,孫子跑了一段路,就是跑了這幾步,使得縫合的地方裂開了,讓本該可以慢慢恢復起來的孫子病情突然惡化,誰都不會想到,手術完後才半年多的時間裏,孫子就這麼離開了人世。吳老太經歷了人世間最慘痛的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喪孫之痛。

即便如此,吳老太也從沒有抱怨,悲觀,依然樂觀、平淡的生活在這塊屬於的她的土地上,很平凡,很普通,每天陪着年邁體弱多病的老伴下地種菜,生火做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照顧着老伴的日常生活。或許我們的主人公在外人看來會是多麼的無助和悲傷,而當她在70歲高齡時,還能開心,愜意的生活着,無論身邊發生了任何事還能坦率,誠然的去面對,不禁的讓我們對這位老太太產生了由衷的佩服與敬意。

吳老太的偉大在於她的無私,她的奉獻,她對生活的認知態度與人生追求,或許這樣的人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我們只是缺少一雙發現它的眼睛,又或許對於這些人,他們要的不是回報,這只是他們對人生的感悟。這裏,我們衷心祝福老太太身體健康,安享晚年。

孝老愛親模範先進事蹟 篇3

小邢,女,現年十二歲,伊春市上甘嶺區第一國小六年一班。她愛好廣泛、品學兼優、樂於助人、熱愛集體、積極爭章。她小小年紀,卻以良好的思想品質,優異的學習成績,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成爲同學中的佼佼者。

1、勤奮學習,開闊視野

在學習上,她刻苦好學,勤於動腦。從一年級到現在,各科成績一直在年級名列前茅,年年被評爲三好學生。讀書是她課餘的一大樂事,從童話故事到歷史讀本,從自然科學到天文知識,她都讀的津津有味。廣泛的閱讀開闊了她的眼界,同時也提高了她的寫作水平。

2、當好助手、做好表率

平日她是老師的得力助手,愛勞動,經常參加義務勞動,當地上有果皮紙屑時,她都會很主動的撿起來,遵守並弘揚社會公德。在班上,事事以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學習勤奮刻苦,成績優秀,是同學們的好榜樣;她熱愛集體,從國小一年級到現在,她總是默默無聞地去做好老師交辦的工作,從來沒有說過一句怨言。她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遵守校規校紀,對人講禮貌,自覺遵守國小生行爲規範和社會公德,深得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

3、傳遞愛心,助人爲樂

在學校,她有一顆真誠的愛心。對於困難同學,她總是樂於伸出援助的小手,助人爲樂,真誠奉獻,看見同學的東西掉了,就幫撿起來,看到同學沒帶文具就主動借給他。有時同學忘了帶課本回家,她知道後總是趕緊做完作業把課本借給同學使用。對於學習上的後進生,她也是及時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對於博大複雜的世界,她有一顆天真的童心,小小心靈裝滿了追求真、善、美的理念。有一次放學後,她在自家的樓下玩耍,突然發現地上有一個黑黑的東西,走進一看,是一個鼓鼓囊囊的錢包,她把錢包拾起來,心想丟錢包的人一定很着急,於是她站在原地等待失主前來認領。那天特別冷,凍的直打哆嗦。可是等了半天也不見有人來認領。她想這樣等下去也不是辦法,還是交給社區的保衛部門讓他們幫忙找到失主。當她將錢包交到保衛人員的手中時,失主也正巧趕來保衛室求助,原來失主的錢包中不僅有各種證件和現金,還有他的手機也在裏面,當他拿到手機後非常的高興,一個勁的誇她是個難得的好孩子,還非得要給她買好吃的東西不可,這些都被她一一謝絕了,她認爲這是每個新時期的少年兒童都應該做到的。

4、心地善良,孝順父母

她有一顆善良真誠的'心。有人說,金子是最純美的,但比金子更美的是人的心靈。小邢同學有一顆潔白無暇、善良真誠的心靈,她心地善良、追求純真、無私無邪。在家裏,對待親人,關注親人的冷暖,經常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打掃衛生,摘菜洗菜、洗衣服。有一次媽媽得了重感冒,家裏就剩下她和媽媽了,媽媽躺在牀上直咳嗽,臉色發白,一看好像就是在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她看了急的直掉眼淚。她一看這樣的情況,心想,爸爸不在家,只有她能幫助媽媽度過這個難關了,於是她趕緊到廚房燒上熱水給媽媽喝,到衣櫃裏拿來毛毯讓媽媽蓋上,幫助媽媽發汗。爲了讓媽媽安心的休息,所有的學習任務她都不用媽媽操心。爸爸回到家直誇有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女兒。對待鄰里,她文明禮貌、與人爲善,休息時間絕不會製造噪音影響鄰里的休息,深得鄰里喜愛。

5、天天向上,興趣廣泛

“向上”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力量源泉,小邢同學的身上有着一股強烈“向上”的追求。她追求思想向上。從呀呀學語到接受家庭啓蒙和幼兒、國小教育,初諳世事的她就一直在追求着思想的向上:“做個好孩子,做個好學生”。她尊敬長輩和師長,團結同學,遵守校規校紀,對人講禮貌,自覺遵守國小生行爲規範和社會公德,深得鄰居、家長、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進入國小校園不久,通過學習,當她知道了少先隊組織是少年兒童的先進組織後,她每時每刻就把自己置於組織的約束之下,嚴格要求自己,身體力行少先隊員的先進性;她追求學習向上。對待學習,她一絲不苟,並有一股可貴的鑽勁兒和韌勁兒,語文、數學、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她追求全面發展,她興趣廣泛,除認真學習課本知識外,她還特別喜歡看書、繪畫、舞蹈英語音樂

一個好學生的標準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一直以來這都是她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國小的六年裏,她一步步地朝這個目標在前進,在努力,全面認識自己,提高自己,不斷在學習中增長知識,在人生旅途中陶冶情操,在社會實踐中磨練意志,爭取更大的進步,成爲祖國有用的人才。

孝老愛親模範先進事蹟 篇4

她叫小李,今年46週歲,是一名從事二十八年的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結婚二十四年來,她一直跟公婆住在一起,家庭和睦,婆媳之間相處非常好,她的家庭曾先後3次被評本村“文明示範樣板戶”。婆媳相處二十四年,她把贍養老人作爲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的動力,竭盡全力用真情去幫助老人,用仁愛去伺候老人,用愛心去善待老人,大愛無疆,真愛無言,二十四年來,她用博大的胸懷和仁厚的摯愛,換來了人間至純至愛、至善至孝。

婆婆患有高血壓、心臟病,還有多年的腿病,生活不便,也給家人帶來痛苦。李老師的婆婆沒閨女,三個兒子都在外地工作,家中只有做媳婦的她。二十四年來,她一邊工作一邊不厭其煩的陪着婆婆住院看病、伺候老人的生活。李老師深知:贍養老人,孝敬老人的責任重大,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只有付出沒有回報。

那是20xx年4月26日,婆婆又因腮腺炎手術住進離家8里路的長山峪鎮醫院。困難來了怎麼辦?李老師白天上課託付醫生看液,放學再去醫院照顧。跑前跑後半個月,出院後第三天,婆婆又因昏迷送進縣醫院,檢查結果是貧血和小腦大面積堵塞,醫生說很嚴重需要轉院。忐忑不安的她急上加急,請一天假送到承德附屬醫院。當時的李老師甭提多難受了,婆婆需要照顧,學生需要上課。急得她不知所措,既舍不了學生,又放心不下婆婆。沒辦法只有週六週日看望她老人家了。半個月過去了,病情稍有好轉,由於腦堵塞出院後,老人記憶力嚴重衰退,已不能像正常人那樣生活了。她看在眼裏急在心上。俗話說:七分病三分養。她每天精心呵護向照顧小孩一樣照顧她,無微不至的關懷婆婆,從不嫌麻煩,每到吃飯前把圍裙帶上,吃過後再摘下來。晚上睡在一起。然而,好景不長,2011年春季婆婆又換上偏癱,右身子和右手不靈了,需要輸液。這又是個難題,李老師白天不能耽誤課呀,只能利用放學後的時間。一邊做飯一邊看護。日復一日,一天、十天、二十天過去了,婆婆的手腳還是不靈活,生活不能自理。怎麼辦?想辦法一定讓婆婆好起來。她先讓老人從抓大東西核桃抓起,再抓小東西玉米粒。耐着性子哄着婆婆進行抓東西練習。爲了不讓老人寂寞,她抽時間坐在炕上哄,給老人唱歌,和老人一起打撲克,逗老人笑。親戚朋友說:“桂芬你真是太孝敬老人了,你比親閨女還親呀!”。可她想:能讓老人快樂纔是自己真正的快樂。

去年暑期因奧運提前放假,小李老師原本想好好休息一下,不料婆母突然病情加劇,不會說話、不會走路、連吃飯都吃不下去,更不用說大小便自理了。這一次,老人再也沒有站起來了,家人商量準備後事。小李的心如刀絞一般,每天以淚洗面。她與婆婆的真情已到了無法割捨的地步。她不甘心婆婆的病情,又把婆婆送到縣醫院做檢查。這次她真的失望了,醫生說治不了,連藥都沒開,就讓送回家。面對婆婆嚴重的病情,她祈禱着,暗暗下着決心,一定要讓婆婆在有生之年快快樂樂生活。暑假的'50多天裏她儘量讓婆母吃得好,每天搭配食品,而且定時定量喂五頓飯。每天攙扶着婆婆在地上轉,這一轉就是十幾分鍾,沒等坐穩就又得起來。爲了讓老人減少痛苦,她每天這樣反反覆覆,三伏天,那付出的汗水就可想而知了。除此之外,她還要洗衣服、搞衛生。街坊鄰居看了都心疼她,勸她說:“桂芬,找一個保姆來替一替你吧”可她想:按說,自己有工作,也有甩“道德包袱”的理由。可是她又想,自己是家中一員,老人有病做媳婦的有孝敬的義務,何況三個兒媳只有自己一人在婆婆身邊。李老師知道,照顧老人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吃喝拉撒睡你都要考慮周全。如果十天八天、一個月兩個月還好,可長時間了,一年、兩年……,伺候一位不能自理的老人,每天給老人洗臉、換衣服、餵飯、洗衣服、吃藥要付出許多許多。柔弱的身軀。日夜的勞累和操勞她見瘦了很多,她心中只有一個目標,擔起照顧婆婆的重擔,自己只有選擇堅強,堅強就是家中的希望。她堅信自己的選擇沒有錯,自己的決定就是婆婆的生命,這是一種孝心,更是一種責任。這也是一個爲人師表的人民教師光輝形象的真實寫照。

孝老愛親模範先進事蹟 篇5

xxx,是黃土場社區的一名普普通通婦女,她小巧玲瓏,性格剛強,心直口快,在特殊的家庭狀況下,用一雙辛勤的手和她那顆善良的心,支撐了一個常人難以維持的家庭。房子拆遷前,她一直和公婆住在一起,二十年來不曾紅過臉。在和老人相處的過程中,她找到了和睦的切入點,所以大家的關係都很融洽。公公婆婆整天讚不絕口,逢人便誇,我們娶了個好媳婦。

在日常生活中,xxx做每一件都會設身處地爲婆婆着想。看到公婆一天天變老,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爲了讓公婆身體硬朗,精精神神,她每天堅持早起帶兩位老人到附近散步。爲了讓婆婆過一個幸福安康的晚年,她無微不至的照顧公公婆婆的衣食住行。爲了不讓婆婆不沾涼水,她數十年如一日的爲公婆洗衣物,從未間斷過。

有一年婆婆不慎得了風溼性關節炎。看到婆婆疼的睡不着覺,吃不好飯,海鷹看在眼裏疼在心上,她很想爲婆婆去疼,減輕婆婆的痛苦,所以她除了帶婆婆去醫院裏面檢查,還四處詢問親戚朋友有沒有什麼好偏方,可以治療風溼性關節炎,以後不會落下病根。只要聽到哪裏能治療婆婆的病,她第一時間就帶着婆婆前往。雖然一次一次的受挫,但是她從來沒有氣餒,依然節衣縮食,堅持爲婆婆治療,經過兩年多的時間,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最終病情減輕了。

海鷹公公的膽囊不好,常因吃些油膩的食物而後背痛。當看到他不停地用手拍打後背時,海鷹絞盡腦汁去想怎樣才能讓公公吃了肉不難受,爲了做到讓肉不油膩,讓公公吃後不難受,最後按照烹飪書上先煎後蒸去除多餘油膩的方法來做。果然公公吃後效果很好,看到公公也能像正常人一樣吃肉,這讓她非常高興。

海鷹的`丈夫工作忙,照顧不上家裏,家庭的重任全部落在了海鷹的身上,尤其是當公婆生病,孩子需要照顧的同時,海鷹就感覺特別的力不從心,但是她從來不曾退縮,她告訴我們,她這麼多年能堅持做到孝老愛親,是靠着自己知足又感恩的心,多年來體味着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疾病中,丈夫的端水拿藥是幸福,生氣時婆婆的溫言暖語是幸福,一句貼心貼肝的話語,一個心有靈犀的眼神都是幸福。這麼多年的堅持是靠這些幸福支撐的。

海鷹說:“家人永遠是我心中最堅實的後盾。當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家人會成爲我最有力的後援,爲我加油助威,當遭遇痛苦和悲傷時,家人會替我分擔幫我排憂。用心去愛我們至親的家人,學會感恩,學會理解愛,給予愛,學會用寬闊的胸襟包容生活,社會才更和諧,家庭更和諧,生活更美好。

孝老愛親模範先進事蹟 篇6

小吳,女,20xx年生,河南省鄧州市花洲街道辦事處建設街社區居委會居民。

21年前,丈夫因車禍去世,爲了年老的公婆和兩個年幼的孩子,她擦乾眼淚,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重擔,而這一挑就是7600多天。5月份,她被鄧州市婦聯授予“優秀母親”榮譽稱號。

20xx年,小吳嫁給了建設街居民鄒會林,當時鄒會林前妻去世,有一個兩歲的兒子鄒旭炎。看着自幼就失去母親的鄒旭炎,善良的小吳格外心疼!爲了不讓他受委屈,小吳打算等一等再生孩子,她要把全部的母愛留給這個不幸的孩子,而這一等就是6年!6年的親情照顧讓他們之間建立了深厚的母子親情!看着8歲的鄒旭炎已經成爲一名快樂的國小生,小吳纔有了再生一個孩子的想法。1990年小兒子鄒冰出生了,在小吳的精心照顧下,兩個孩子如一母所生的親兄弟般和睦相處、茁壯成長!

然而,老天並沒有因爲小吳的善良而眷顧這個命運多舛的家庭!1996年初,小吳的丈夫不幸遇車禍去世,給她留下了兩個未成年的孩子和體弱多病的父母。面對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小吳在流乾眼淚後選擇了堅強,她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擔!有好心人看她一個人不容易,就勸她再找一個人嫁了,好分擔她身上的重擔,也好有個知冷知熱的人能關心她。而她卻擔心老人和孩子們受委屈而婉言謝絕了,只是沒日沒夜地幹活掙錢供兩個孩子上學,支撐家庭的日常開銷,贍養公公婆婆。但正當生活剛剛稍有起色時,命運又偏偏給了小吳一個大大的考驗。20xx年底,晚年喪子的公公因爲思子心切、悲傷過度,癱瘓在牀並患上了老年癡呆症,小吳默默擔起了照顧老人的重擔,一日三餐她天天端在牀前餵給老人吃,端屎端尿換洗衣服擦拭身體更是不厭其煩,就這樣一直精心侍奉到20xx年公公去世。看到媽媽的不易,兩個懂事的孩子也很體諒母親的艱辛,總是力所能及地幫她幹家務,盡力分擔母親的'壓力,並刻苦學習,不讓母親再爲他們學習操心。

人的善良總是發自內心的,小吳不但在家裏是一個好兒媳、好母親,在家外還是一個好鄰居、好街坊。鄰居祁永蘭老人兒女在外工作獨居在家,體弱多病生活起居不便,小吳看在眼裏記在心中,在照顧好自家老人、孩子的同時,也常常去照顧祁永蘭老人,爲老人端茶倒水、洗衣做飯,有一次老人便祕解不下大便,非常痛苦,小吳不顧髒臭,用手幫老人摳了出來,緩解了老人的痛苦。小吳的善舉深深感動着祁永蘭老人,逢人便誇“雲秀就是我的親閨女”。

雖然,生活總是對小吳有着各種磨難,但經過全家人的努力,他們的生活也過得越來越好,目前,大兒子鄒旭炎已在骨傷醫院上班,並已結婚生子,兒媳也在小吳的言傳身教下,非常孝敬,和婆婆一起精心贍養着奶奶和外婆,小兒子鄒冰也在上海交大就讀研究生,一家人現在其樂融融!

孝老愛親模範先進事蹟 篇7

xx,男,漢族,19xx年5月生,20xx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高中文憑,現任xx村村委委員。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家庭是社會的基石,家庭穩定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前提。家庭和諧,既是一種生活目標,更是一種生活境界。恩愛和睦、幸福美滿的家庭,是家人人生旅途的港灣,是事業成功的力量源泉。和諧社會不能沒有“孝”字,作爲一個社會公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最重要特徵所在。若當今社會人人以孝當先,社會將變得更加和諧。

一個有職責感的男人,要切實履行好爲人子、爲人夫、爲人父的職責義務,孝敬父母,讓他們安度晚年,呵護妻子,與之白頭到老,精心養育子女,言傳身教,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應當把生活的重心從自己擴展到家庭,多關心、體貼妻子,尊重老人,不斷增強家庭的凝聚力、吸引力,讓家人在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中享受天倫之樂。xx的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他與母親相依爲命三十年。他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孝敬老人的事蹟在當地傳爲佳話。他的孝心散發着火熱的光芒,感染了周圍的每一個人,讓家庭充滿了溫馨與和睦。村民們每次提起他都是讚不絕口,說他是孝敬老人、關愛家庭、團結鄰里的好楷模。隨着時光的推移,老人對他更加信任,以他爲主心骨,不管家裏的大事、小事、人情、客往,都願意讓他操持,一家人生活在其樂融融的環境中。

xx的房子在滑坡險段的下方,每逢下大雨,便會有滑坡發生的可能,裹挾着泥沙的'滑坡體時刻威脅着房屋的安全,但迫於經濟困難,他便在天晴時,一個人拿着鐵鍬剷除淤泥,疏通水道,確保房子安全,讓老人能安心的生活。下大雨的時候,即使是大半夜,他也要經常出去看看是不是有滑坡,因爲他擔心自己睡的太死,讓老人受到傷害。

xx年5.12地震發生時,他正在家裏做飯,當感到房子出現劇烈晃動時,他第一時光飛奔進老人的臥室,背起老人就往屋外跑去,在跑到安全的地方,等到地震過去後,他回到房子檢查受損狀況,在確認安全後,方纔鬆了一口氣;儘管大震過去了,但小震卻不斷,他白天晚上都高度警惕,一旦發現有異常,便立刻轉移老人。在震後的一個多月裏,他時時刻刻都擔心老人的安全,人也更加消瘦了。隨着災後重建的開展,xx想盡一切辦法籌措資金,克服各種困難蓋起了新房,他讓老人住進了寬敞安全的房間,最後不用再擔心房子的安全了,他心頭的擔子一下輕了不少。

xx不但孝敬老人,還和睦鄰里,不管誰家有個大小事情,他都會主動去幫忙。誰家有了困難無論是經濟,還是家庭糾紛他都主動幫忙化解,街坊鄰居誰提起他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讚。

xx婚後,爲了肩負起日益繁重的家庭生活,他傾注了超多的心血和汗水。每次他都是把好吃的讓給老人和孩子,即使自己生病也捨不得給自己改善,依然把可口的飯菜端給老人並一再囑咐孩子們不準動老人的飯。他做在先、吃在後,收拾完碗筷,顧不得休息,就又抄起農具投入到農忙之中。

30多年來,xx再忙也把照看老人的事放在心坎上、擺在第一位。必須要讓老人吃好、穿暖。有人說,千難萬難難但是給爹媽一個好臉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視和不耐煩,這種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爲這會讓父母很不安心。但這樣的狀況在xx家是看不到的,無論遇到什麼難心事,他從不在老人面前表現出來,他應對老人時永遠是一張笑臉。

有一次,老人因突發腦梗塞暈倒,他急忙找人、找車把老人送進醫院。看着病牀上痛苦呻吟的老人,xx二話沒說,拿出所有積蓄,東拼西湊了幾千元錢,及時爲老人看病。住院期間,xx跑上跑下交錢拿藥,端屎端尿,噓寒問暖,把老人照顧得無微不至。半個多月過去了,經過xx的精心照料,老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轉,也能自己走路了,全家人個性高興。

xx常說:“誰都有父母,誰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也有需要別人照顧的`時候,我此刻得做出榜樣來,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兒女纔會孝敬我。”xx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他經常說:他覺得:孝敬老人,照顧妻子,讓全家人幸福,他自己才幸福快樂。

這位普通的農民,付出了人世間最寶貴的感情、親情和真情,他愛老人、愛妻子。他用他那顆善良的心懷溫暖着老人,誰能算得清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正是像他這樣一些勤勞、善良、純樸的人們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美德,正是他們無怨無悔的奉獻,使多少家庭充滿了溫馨,充滿了幸福。

孝老愛親模範先進事蹟 篇8

xx,男,1949年出生,中共黨員,鄂城區澤林鎮餘山下村村民。其父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把毫無血緣關係的孤寡老人接到家中當自己的母親一樣照顧,父親去世後x夫婦接過愛心和孝心的接力棒。爲了方便照顧老人,他們將自己的母親送到三弟家贍養。

家裏條件拮据,他們寧願自己餓着肚子幹活也要讓老人吃上米飯;家裏無錢買藥治療老人腎炎,x在醫生的指導下親自到白雉山採摘草藥,一採就是20xx年,老人在董家人的.悉心照料下,腎炎奇蹟般的痊癒了。老人怕拖累x一家曾幾次想絕食自殺,x夫妻那幾天輪流日夜守在她身邊,耐心開導老人。爲了讓老人解開心結,x夫婦專門用人力車拖着老人到城裏、西山公園等處遊玩。他們把老人當成自己的親奶奶,50多年來,接力悉心照料老人至103歲。

董家兩代人孝行善舉感動衆生,x被評爲鄂州市第二屆"孝老愛親模範"。

孝老愛親模範先進事蹟 篇9

小董,男,19xx年出生,中共黨員,鄂城區澤林鎮餘山下村村民。其父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把毫無血緣關係的孤寡老人接到家中當自己的'母親一樣照顧,父親去世後小董夫婦接過愛心和孝心的接力棒。爲了方便照顧老人,他們將自己的母親送到三弟家贍養。

家裏條件拮据,他們寧願自己餓着肚子幹活也要讓老人吃上米飯;家裏無錢買藥治療老人腎炎,小董在醫生的指導下親自到白雉山採摘草藥,一採就是10年,老人在董家人的悉心照料下,腎炎奇蹟般的痊癒了。老人怕拖累小董一家曾幾次想絕食自殺,小董夫妻那幾天輪流日夜守在她身邊,耐心開導老人。爲了讓老人解開心結,小董夫婦專門用人力車拖着老人到城裏、西山公園等處遊玩。他們把老人當成自己的親奶奶,50多年來,接力悉心照料老人至103歲。

董家兩代人孝行善舉感動衆生,小董被評爲鄂州市第二屆“孝老愛親模範”。

孝老愛親模範先進事蹟 篇10

xx,今年70歲,家住xx城區北新花園。“讓每一個人都安全出行”,是她堅持自費修補道路和維護道路井蓋的初衷,也是她最樸素的願望。

老人左耳失聰,右眼失明,患有高血壓、心臟病、氣管炎,但病痛擋不住她爲社會“操閒心”的腳步。8年來,她義務維護了80多個道路井蓋,填補了200多個道路坑洞。熟悉xx的人都知道,只要她看到哪裏的井蓋出現問題,就會“吃不下飯,睡不着覺,總擔心有人會掉進去”。她把查看道路井蓋安全當成了散步的主要目的,遇到破損、缺位的井蓋或者影響行人安全的坑洞,她先聯繫市政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並儘快僱人拉來石板將“陷阱”暫時蓋住,以防路過的行人和車輛跌進去。前幾年,下水井蓋被盜的情況時有發生,加之有些井蓋被反覆碾壓後容易鬆動,這給人們出行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隱患,她居住的北新花園就發生過幾起行人跌入下水井的事件。

xx老人有兩個女兒,生活都不寬裕,老伴5年前去世,如今,她和大女兒生活在一起,平常兩個女兒給她的生活費,加上每個月領取的最低生活保障金,她都留着,用來僱人修補井蓋、填坑。有時候

錢不夠花,她就撿些廢舊紙箱、飲料瓶賣錢補貼。

爲了擴大“監管”區域,xx每隔幾天就要坐公交車查看道路井蓋情況。年初,她坐5路公交車經過世紀廣場南側的丁字路口時,發現路口有一個井蓋不見了,她下車去看,發現井蓋鬆動後掉到了井裏,便趕緊僱人拉來石板將井口蓋住,又到附近的水果店要來一些廢舊紙箱做“繞行提示”,並聯繫了市政管理處和交警大隊。直到井蓋復位,她才放心離開。

搬運工顧明春跟着xx修補道路坑洞、下水井已有8個年頭,剛開始,他還以爲老人是在給兒女幫忙,後來才知道她是在做好事。去年5月的一天早晨,正在城區幹活的.顧明春接到xx的電話,得知東關二校附近道路中間的下水井蓋鬆動並掉落,由於手頭的活沒有幹完,等他忙完拉着石板趕到現場時,xx老人在馬路中央的下水井旁已經守了整整3個小時。

除了蓋井,遇到道路上的一些坑洞,xx也會僱人運來沙子和水泥進行填補。她說:“市政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也很辛苦,這麼大的城區就靠那麼幾個人管,我現在還能做點事情,能替他們分擔就分擔一些吧。”

她說:“我拿着國家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享了社會的福,也該爲社會做點貢獻,讓每個人都平安出行。”

孝老愛親模範先進事蹟 篇11

xxx同學是xx市第二國小五年一班的學生,他從小和外公外婆生活,他性格開朗,樂觀向上的心態贏得了老師和同學的喜歡。他孝敬照顧他的外公外婆,體諒在外打工的母親,對於學習困難的同學,他總是樂於伸出援助的小手,是同學心目中的知心夥伴和學習榜樣。

在社區,他積極幫助人,鄰里間因爲有了這個熱情陽光的男孩子,也多了幾分溫暖和諧。xxx在大家的關心下,正逐步成長爲一位令社區大家庭和家人小家庭都滿意的孝老愛親的美德好少年。以良好的思想品質,優異的學習成績,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連續三年被評爲校級和市級三好學生。

一、品學兼優,全面發展

xxx同學熱愛祖國,勤奮學習,立志成才,把理想付之於實際行動。他總是在各方面嚴格要求自己,虛心接受老師的教育、幫助。遵守紀律,熱愛集體,助人爲樂。他總是把班集體的榮譽看得高於一切。日常生活中,爲學校爲班級服務彷彿使命般印在了他心中。從他做起,是他的.格言,嚴格要求自己,起表率作用,全心全意爲同學服務是他的信念。他經常爲班上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自己融入了學校,融入了班級。他在班裏幫助學習落後同學,大家都以他爲學習榜樣,你追他趕,班級學習成績提高很快。

二、尊敬長輩,孝順父母

xxx不管是在學習還是在生活中都深受老師和同學的好評。在父母眼裏,他是一個乖巧聽話、尊敬長輩的好孩子。他從不亂花一分錢,在他身上一點看不到嬌氣,更多的是同齡孩子沒有的懂事。對待鄰里,他文明禮貌、與人爲善,深得鄰里喜愛。心靈美是一種美德,美德好比寶石,他在樸素背景的襯托下顯得更加美麗奪目。因爲有他,這個家庭充滿了歡笑。他尊敬師長,校園內總能聽到他親切的“老師,您好!”他說這是老師給予了她知識,幫助她成長;是家長的殷切希望讓他快樂成長,沒有老師和家長的辛勤付出,就沒有他所取得的衆多成績,因此回報老師和家長是他勤奮的動力。

三、誠實守信,熱心公益

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磨鍊自己的毅力,增長自己的才幹。xxx還是一個非常節儉和充滿愛心的少年。他生活儉樸,平日父母給的零用錢除買一些必備的文具,其餘的都積攢起來,在外公外婆過生日時爲他們買生日禮物。可從不亂花一分錢的她,當爲災區捐款,卻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錢捐給災區的小朋友。他以行動表達了自己對祖國的熱愛和對災區小朋友的關心。

四、一份耕耘,一份收穫

學習、生活、成長的路是艱辛而漫長的,但他懂得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他正用自己的正直和善良爲歌,熱心和寬容爲曲,彈奏暖人心扉的歌;他正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爲筆,進取和奮發爲墨,書寫充滿希望的畫;他正用愛心、恆心、信心、誠心托起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

正是由於這些優點,在xxx身上體現了一名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質,一種積極向上的思想態度,一種身體力行的作風。體現了一名當代國小生的基本素養,是班級和學校的驕傲。

孝老愛親模範先進事蹟 篇12

一塊石頭,捂久了也會變熱,更何況是人心。一個人用35年的任勞任怨,終於在婆婆臨走前,捂熱了老人孤獨的心,她就是xx區永安街街道周家社區居民xx。

xx的家,樸素而整潔,除了一臺看起來還很新的冰箱,家裏沒有什麼其他像樣的家用電器和傢俱。“婆婆生前沒什麼喜好,就喜歡吃點零食。

所以,爲了婆婆買了這個大冰箱。”xx邊說便用抹布擦拭着已經很乾淨的冰箱,餐桌上、冰箱裏還擺着各式各樣婆婆愛吃的東西。從與xx的交談中得知,婆婆張志蘭已經於今年9月12日安祥地離開了人世。打開婆婆住的臥室,展現在眼前的是還未疊起的被褥和牀頭擺着的衛生紙、藥瓶,彷彿依舊有人住在這裏。“老人走了,東西沒急着收拾,彷彿她還在我身邊一樣。”xx說。

她曾經是一名民辦教師,與前夫離婚後獨自帶着女兒生活,一個女人帶着一個孩子在傳統的農村生活是非常艱難,也是很讓人瞧不起的,爲了證明自己是有能力帶好孩子的,也爲了不給孃家增加經濟負擔,xx一個人幹起了3、4個人才能乾的農活,每天教書、種地、帶孩子,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雖然生活的很艱辛,但xx還是咬咬牙堅持住了,然而,越來越多的流言蜚語卻讓她難以承受。1987年,在親朋的介紹下,她嫁給了家在xx的xx。從此,她帶着孩子和這個家和這個婆婆有了不解之緣。

因爲工作需要,xx長時間待在杭州,一年只能回家一兩次,回來一次也就待個10天8天的,而每次回來留下的錢也不夠補貼家用,照顧孩子和婆婆張志蘭的重擔就落在了xx的肩上,上有老、下有小的現實問題壓得她喘不過氣來,除了照顧孩子和老人,她也四處尋找掙錢的商機,那個時候,身邊好多的人都下海經商,掙了大錢,她也看着眼紅,試着做起了買賣,自己沒有本錢,就從別人那裏代銷商品,由於自己不善於經營,加上別人給的貨物又貴,每天的收入總是寥寥無幾,最終自己的經商夢還是破滅了。之後,她從事過很多工作,在每個工作崗位上,她總是默默無聞、任勞任怨,後來,她就在社區幹起了保潔工,每天上班的時間也就是3、4個小時,這樣離家近了,照顧家人就方便多了。

2004年,丈夫xx從杭州回來了,本以爲丈夫回來了,自己的擔子就可以減輕了,可是她萬萬沒有想到,噩運再次降臨到她的頭上,丈夫因爲常年在外操勞,積勞成疾,換上了癌症,爲了讓丈夫在最後的時刻儘量減少痛苦,她借遍了所有的親朋好友,支付了高昂的醫藥費用,最終,丈夫xx還是無情的走了,留下高額的債務和一句話:“謝謝你,我知道你是好人,照顧好她奶奶吧,委屈你了!”,一直到現在,她仍然沒有還清債務,儘管好多的親朋好友都不用她還了,可倔強的她卻一直省吃儉用的存錢、還錢,她用一個筆記本清楚的記載着家裏所欠的所有債務,她說:“無論我的生活多麼艱苦,只要我活着,我就要努力去償還這些債務。”xx說到做到,當自己的零錢超過5元的時候,她就把它換成一張整的存起來,不捨的花掉,多年來,xx節衣縮食,自己卻從未買過一件衣服和鞋子,衣服大多都是親戚朋友接濟來的,直到現在她已經償還了大部分債務。

自從xx的丈夫去世後,xx始終記得丈夫的囑託,對婆婆更加關心照顧。一天傍晚雷雨交加,婆婆嚷嚷着自己難受,望着窗外瓢潑的大雨,xx二話沒說,騎上三輪車拉着婆婆就往醫院趕。當時水已經沒過了膝蓋,婆婆撐着傘坐在車上,自己頭上只帶了個塑料袋,全身上下淋了個透,等醫生爲婆婆看完病,表示無大礙後,xx才放心,這時xx的臉上、身上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汗水,還一直在往下滴着。那個時候,她想到了自己的母親,她想:要是母親在我的身邊,她一定不會捨得自己的孩子在雨中奔走,她一定會撐起傘,保護她的孩子。

“媽,咱今天吃什麼?”35年來,這句話被xx重複了38000多遍。即使是張志蘭去鄰居家串門,xx也會到鄰居家問好後回來再做飯。起初,xx並不清楚婆婆的脾氣,做好飯後,婆婆要麼不吃,要麼吃的很少,臉上也沒有笑容,後來她才弄明白原來是沒請示婆婆做什麼,她沒說做的菜你要是做了,她會大發雷霆,就是倒掉也不會讓你吃。婆婆本身不是特別喜歡吃菜,自己和孩子在農村的時候有自己的菜園子,種了好多菜,想吃什麼菜就吃什麼菜,可是在這裏沒有婆婆的允許是不行的,自己只能醃一點鹹菜在沒有菜的時候和孩子吃,從那以後,每天問婆婆吃什麼成了習慣。直到老人離世,xx不用再問這句話,可每到飯點她總覺得缺少了什麼。

“張志蘭並不是xx丈夫xx的親媽,他的母親在生下他後沒多久就過世了。張志蘭嫁給xx的.爸爸後沒有生育,所以張志蘭不太會疼晚輩,再加上1984年xx的爸爸去世,老人就更孤單了,所以脾氣也變得很古怪,動不動就向xx發火,鄰居們都說有她這樣的好兒媳,是張志蘭的福氣”xx的鄰居巨桂香說。但xx不這麼認爲:“我能照顧老人是理所當然的,老人能收留我們娘倆,我們就得對她好。她硬氣,我就心軟,事事順着她,這樣就能和睦相處了。”婆婆張志蘭脾氣是出了名的古怪,社區裏的鄰里們都領教過她的“本領”,面對這樣的婆婆,她完全可以放棄,放棄一個與她沒有任何血緣的人,帶着女兒重新開始自己新的生活,可是她始終沒有。

說起“退堂鼓”,xx這些年不是沒有想過,當年自己帶着孩子爲了擺脫困境,卻不想又進入另一個困境,這讓xx真的

是欲哭無淚,可是自己沒有退路,她只能在前進路上繼續摸爬滾打,漸漸的,她居然也發現了婆婆的些許優點,比如:婆婆很節儉、愛乾淨、有愛心等等。2008年5月12日,發生了汶川大地震,xx從新聞中得知此事後,便立即告訴婆婆說:“媽,你看汶川地震死了那麼多的人,好可伶啊,全國人民都在捐款,我們也捐點錢吧?”沒想到兩人的想法竟然不謀而合,xx出20元,婆婆出30元,xx拿着湊好的50元錢高興的投到了捐款箱裏,50元錢,對於她的家庭來說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但是她們的心裏暖烘烘的。

2012年五一,88歲的婆婆查出食道孔裂疝,因其年事已高,無法進行手術,只能回家靜養,可婆婆卻因病脾氣變得更加焦躁,身邊沒有人的時候就摔板凳、摔臉盆,她能摔動的東西都“在劫難逃”。 爲了能全天候的伺候婆婆,xx主動辭掉了社區保潔員的工作,一刻也不敢離開她的視線。婆婆因爲身體不能活動,大小便只能拉尿在牀上,稍有一點耽誤,就會招來一頓痛罵,有時還會將屎尿摸得到處都是,這一切的一切,xx都忍了,“因爲她是個老人,更因爲她還是個病人”,說這話的時候,她的眼角的淚光閃閃。xx爲了緩解她婆婆的壓力和情緒,竟然還在婆婆面前跳起了從電視裏學來的舞蹈,用來分散婆婆的注意力。僵硬的四肢,笨拙的動作,拿女兒楊靜的話說:“活像個精神不健全的人。”正是這特殊的舞蹈逗得老人樂了。

長年的操勞讓xx患上了心臟病。每次病發,醫生讓她留院觀察,她都不顧勸告,執意打完針就回家,一是怕花錢,二是怕她不在家,婆婆的飲食沒了着落。有一次病情特別厲害,必須住院治療,但她卻執意要出院,可是醫生就是不在她的出院通知書上簽字,她就託在醫院上班的朋友去找主治醫生做工作,醫生知道了她的情況,給她開了出院通知並要求她一定配合治療,不然病情會更加嚴重,她這才答應下來。

女兒楊靜從小就特別的乖巧,隨媽媽改嫁過來的她,不但沒有給媽媽添一點的麻煩,反而爲這家也付出不少辛勞,爲了幫助媽媽,她放棄學業,年少的她只想着快點長大幫媽媽賺錢養家餬口,13歲的楊靜曾去幫別人推煤炭,從那落下了腿疼的毛病,看着女兒,xx心中有種說不出的辛酸,別人的孩子正在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自己的孩子卻跟着媽媽受苦受罪,說到這是,xx已經激動的說不出話來了。

作爲奶奶,張志蘭沒有給楊靜應有的愛護,兒時的楊靜還問過xx,爲什麼自己的奶奶和別人家的奶奶不一樣。xx說:“奶奶再不一樣,也是你的奶奶,你一定要孝順她。”母親對奶奶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楊靜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受媽媽的感染,楊靜對奶奶非常的孝順,奶奶健康時,楊靜知道奶奶愛吃零食,每天都會變着花樣給她買水果和好吃的,可奶奶似乎不太領情,有一次奶奶想吃的水果沒有及時買到,就和xx發起了脾氣,接到電話的楊靜立馬從單位請假給奶奶買好送來,這才哄好了奶奶。奶奶病發時,楊靜和丈夫在醫院跑前跑後,陪奶奶做一次次的檢查,從沒說過一個“不”字。奶奶病重時,她會在牀邊餵飯喂藥,並告訴她:“我就你一個奶奶,你得快點好起來啊”;本來就掙錢不多的楊靜每月1000多元的工資全給奶奶買了她愛吃的蝦和排骨。

母女的行爲終於感動了倔強的老人,彌留之際,張志蘭對孫女說了句悄悄話:“‘沒有你媽,我早就臭死在牀上了’。”楊靜把這句話告訴給xx後,xx的眼淚掉了下來,這一刻她的心感到非常欣慰。

老人在她們母女的照料下安詳的走了,她的後事也是由xx一手操辦的,給婆婆準備的物件十分周全,一再的囑託要買最好的,趕來的孃家人也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她們母女的行爲感動着我們社區及周邊的每一個人,只要認識xx的人無人不爲之感動和落淚,在今年10月20日,周家社區舉辦的第一屆“孝老愛親”頒獎晚會上,xx榮獲“孝老獎”,她爲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

xx用自己的方式感謝所有幫助過她的人。她讓我們懂得,人人都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有付出就會有收穫。同時,孝敬父母行動勝過語言,她將在女兒的陪伴下度過美好的晚年。

孝老愛親模範先進事蹟 篇13

XX,男,1949年出生,中共黨員,鄂城區澤林鎮餘山下村村民。其父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把毫無血緣關係的孤寡老人接到家中當自己的母親一樣照顧,父親去世後X夫婦接過愛心和孝心的接力棒。爲了方便照顧老人,他們將自己的母親送到三弟家贍養。

家裏條件拮据,他們寧願自己餓着肚子幹活也要讓老人吃上米飯;家裏無錢買藥治療老人腎炎,X在醫生的指導下親自到白雉山採摘草藥,一採就是20XX年,老人在董家人的'悉心照料下,腎炎奇蹟般的痊癒了。老人怕拖累X一家曾幾次想絕食自殺,X夫妻那幾天輪流日夜守在她身邊,耐心開導老人。爲了讓老人解開心結,X夫婦專門用人力車拖着老人到城裏、西山公園等處遊玩。他們把老人當成自己的親奶奶,50多年來,接力悉心照料老人至103歲。

董家兩代人孝行善舉感動衆生,X被評爲鄂州市第二屆"孝老愛親模範"。

孝老愛親模範先進事蹟 篇14

小董,男,19xx年出生,中共黨員,鄂城區澤林鎮餘山下村村民。其父在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把毫無血緣關係的孤寡老人接到家中當自我的母親一樣照顧,父親去世後小董夫婦接過愛心和孝心的接力棒。爲了方便照顧老人,他們將自我的母親送到三弟家贍養。

家裏條件拮据,他們寧願自我餓着肚子幹活也要讓老人吃上米飯;家裏無錢買藥治療老人腎炎,小董在醫生的`指導下親自到白雉山採摘草藥,一採就是10年,老人在董家人的悉心照料下,腎炎奇蹟般的痊癒了。老人怕拖累小董一家曾幾次想絕食自殺,小董夫妻那幾天輪流日夜守在她身邊,耐心開導老人。爲了讓老人解開心結,小董夫婦專門用人力車拖着老人到城裏、西山公園等處遊玩。他們把老人當成自我的親奶奶,50多年來,接力悉心照料老人至103歲。

董家兩代人孝行善舉感動衆生,小董被評爲鄂州市第二屆“孝老愛親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