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格員防疫事蹟(通用7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事蹟吧,從先進對象的形成和內涵上來分,事蹟可分爲在一個較長時間內形成的先進事蹟的材料和在一時因突發事件而產生的先進事蹟的材料。什麼樣的事蹟纔是規範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網格員防疫事蹟(通用7篇),歡迎大家分享。

網格員防疫事蹟(通用7篇)

網格員防疫事蹟1

小網格,大社會,更顯大擔當。2022年的春天,煙臺周邊陸續出現新冠疫情,煙臺防疫抗疫的號角吹響了。每一位網格員都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實踐者,用行動詮釋着自己的責任與擔當。萬光山海城網格員小於就是其中一員。

小於剛開始從事網格員工作時,挨家挨戶敲門,有的居民不理解,警惕性高,難免會吵吵嚷嚷,小於就耐着性子,熱情微笑地做思想工作,向居民講政策、講形勢、宣傳防範措施,直至獲得居民的信任與理解。遇到居民家中無人時, 就利用中午、晚上和週末時間,反覆聯繫居民,直至完成自己的網格登記。

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小於嚴格按照上級要求,通過微信、電話、上門等方式,聯繫居民。每天從早上6點多到晚上11點多,認真開展重點人員排查,切實做到情況明、底數清。對摸排出的重點人員全部引導落實居家隔離措施,耐心做好居家隔離人員的思想工作,而且幫助居家隔離人員買菜、買水、倒垃圾,從生活必須品到生活垃圾,把解決居家隔離人員的生活問題當成自己的事,不管多苦多累,只要居民有要求,他都能馬上拖着疲憊的身軀,立刻去爲居家隔離羣衆的生活進行服務。真誠的付出才能換來羣衆的認可,幾次交往後,居民都親切的叫他“於哥”,對他傳達的防疫政策也更加支持。

全員核酸時,小於就是居民的“服務員”。面對排了幾百米的核酸隊伍,及時提醒“請大家提前掃碼”,不厭其煩的反覆提醒“請帶好口罩,請大家與他人保持一米距離”。根據現場工作需要,來回在現場走動,維護現場秩序,引導居民登記信息,做好核酸人員錄入信息,認真比對,做到一碼一人,清晰明瞭。

爲做好疫情防控的全面阻擊,小於根據上級要求,在人員短缺的情況下,在高速路口連夜奮戰19個小時。當時,煙臺春寒料峭,乍暖還寒,夜晚溫度僅爲4度,北風呼呼。小於沒有一句怨言,堅守己任,牢記職責,按照防疫要求,認真核實每一位人員的情況,嚴防嚴控,圓滿完成上級交與他的任務。

小於熱愛這份工作,他覺得“社區網格員工作有苦有累,也很繁瑣,可當付出,換來社區居民的信任時,責任感和自豪感就會油然而生”。病毒無情,人間有愛,勇毅篤定,戰無不勝!

網格員防疫事蹟2

這個冬季不同尋常,天氣異常寒冷,有那麼一羣人每天身穿橙色馬甲,用腳步丈量民情,“用心爲居民所思,用情爲居民所做”,爲寒冷的冬季增添了一絲的溫暖。他們就是老百姓的知心人----網格員。“一個人,一方格,一個包,一支筆,一個本,記錄着社情民意;一張嘴,一雙眼,提供着全科服務。”

她叫小月是萊山經濟開發區錦繡家園第六網格一名普通網格員。進入社區從事網格工作已有半年多的時間了,從最初的不知道從何做起,從哪做起,到現在的遊刃有餘,信手拈來。從不被轄區的居民配合理解,到現在的連聲感謝、積極配合。下網格、進家庭,無論去哪裏,她都隨身攜帶着網格日誌,把發生的每一件小事都記錄下來,每一戶家庭信息我都詳細記錄好。如今,她能將網格內每家每戶的基本家庭信息銘記於心,不需要翻閱底冊就能脫口而出,真正做到底子清、情況明。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接到防控疫情的通知後,小月迅速到崗,和同事們一起投入到工作中。每天一早對她所負責的家庭住戶進行逐一摸排走訪,來不及休息片刻,就開始整理上午的摸排資料,並及時發回社區平臺,午飯經常是用一碗泡麪解決,隨後繼續下午的摸排工作。全面核酸她又化身醫護人員的 “賢內助”掃碼、詢問、封管配合默契。爲確保人民羣衆的生命健康安全,小區採取了嚴格的管控措施,雖然大多數羣衆都能理解和支持,但偶有小衝突也在所難免。婆婆到醫院檢查甚至住院手術她都沒有到醫院一步,自己經常歉意的說等忙完了這陣給老人買點好吃的補償一下。家裏二寶還小隻能求助自己的母親。母親不但要照顧自己年幼的孩子還需要照顧腦淤血後遺症的爸爸。每每說到這裏她就感覺挺愧對家人的。

網格員如同城市的“織網者”,紮根在最基層,與羣衆零距離接觸,可以說網格員是離老百姓最近的服務生力軍,收集社區民意的“順風耳”。貴有恆,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作爲一名基層網格員,她始終保持積極的精神狀態,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嚴謹務實、勤奮進取、兢兢業業,以堅持詮釋一名社區網格員的責任與擔當。

網格員防疫事蹟3

小霞負責的是錦繡家園小區的第十網格,這裏位置偏遠,獨居老人多,流動人口多。但是最平凡的她卻選擇擔負起最大的責任,以無畏的勇氣守護百姓服務羣衆,義無反顧化身“最美逆行者”。

自擔任網格員以來,小霞一直堅守在崗位上,面對網格內的241戶居民真正做到了“凡事有迴音,事事有回覆”。3月8日以來煙臺疫情出現波動,她更是第一時間衝到了一線。轄區流動人員多,居家監測人數短時間內激增到43人:有去過萊西、威海、蓬萊的;有去過毓璜頂醫院、青華中學、振華商廈、芳華園的;有入境的......這麼多人員,這麼複雜的情況,在疫情一時一變政策同時跟着變動的快節奏下,如何做到有序不混亂?這完全得益於她平時的工作積累,居民信息早已錄入系統更深深印刻在腦海。因此她總會第一時間及時知曉居民情況並建立動態表格隨時更新,一切都是那麼有條不紊!每次她都以最快的速度覈實居民現狀,帶領醫護人員上門核酸檢測。爲保障防疫工作的順暢進行,她時常從凌晨忙到深夜連吃飯睡覺都是握着手機生怕錯過任何信息,即使心力交瘁,身體透支,但當看到疫情緊急想到人命關天時她硬是咬牙繼續戰鬥!

苦和累不是全部,無奈和委屈的是少部分居民的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每到這時她總把委屈留給自己微笑送給居民。24號樓獨居老人對威海返煙後需居家監測產生恐慌,小霞通過電話講解及時安撫住老人情緒並利用帶領醫護上門做核酸檢測的時間幫助老人解決實際困難。老人感慨到“閨女,我居家多少天你就來了多少次雖然我看到的只有你的半張臉,但是我記得你的聲音,聽着真叫人安心啊!”26號樓居民因爲出差停留過蓬萊需居家健康監測而急躁不堪,每隔幾個小時就打來電話詢問政策是否合理。經過小霞耐心講解,居民從開始的充耳不聞到慢慢理解了政策的正確性,後來更是在網格羣裏倡議大家“積極配合網格員的工作!”正是這種“想羣衆之所想,急羣衆之所急,解羣衆之所難”的工作態度讓小霞贏得了全網格居民的信任和支持!

網格員防疫事蹟4

2022年煙臺的疫情出現反彈,在嚴峻且複雜的形勢下,平凡的網格員崗位中涌現出一批又一批不平凡的人們。保稅花園小區的網格員小閆就是其中的一員,她自始至終堅守在她的崗位上,沒有一刻放鬆。

“早出晚歸,披星戴月”成了小閆近期防疫工作的常態。在緊張的全員核酸時,小閆負責協助醫務工作人員掃碼,並疏導現場羣衆,保障核酸檢測有序進行。有一些行動不方便的老人下不了樓,不能做檢測,小閆就主動請纓,帶領醫護人員上門爲老人檢測。由於社區裏沒有電梯,就靠兩條腿一棟一棟,一層一層走下來,小閆卻從來不喊苦不喊累。網格有居家隔離的羣衆,小閆就主動提出幫助居家人員採購生活用品,並負責回收生活垃圾、按規定消殺......

對工作負責認真,兢兢業業,這是上級對她的評價也是真實寫照。社區下派的入戶走訪工作,白天很多人都出去上班不在家,她就晚上上門,或者利用週末上門,挨家挨戶,認真填報;全員核酸檢測,要檢查每個參檢人員的健康碼和行程碼,她就堅守崗位,再苦再累也不離開崗位一步。除了在白天要完成社區下派的防疫工作,還要利用休息抓緊時間整理當天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填報各類摸排信息等表格等等。小閆總是再完成了所有的工作,才能安心踏實的吃頓飯,這時才能記起自己也是有家庭的人。舍小愛成大愛,這是我們網格員的真實寫照。

從剛接手網格員工作時開展摸排不被羣衆理解,回回吃閉門羹到現在大家都能主動配合工作、被大家親切接受,是大家對小閆工作的認可與信任,更是她捨棄休息時間,給大家帶來溫暖的回饋。這一件件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卻每一件都被她當做最重要的事來完成,正所謂“舉大體而不論小事,務時效而不爲虛名”說的就是她吧!

網格員防疫事蹟5

有這樣一羣人,面對羣衆的不配合,他們微笑迴應;面對羣衆的不理解,他們耐心解答,他們早出晚歸、不知疲倦,他們放棄午休、假期組織8輪核酸檢測.....他們爲加強經開區網格系統基礎信息化建設,進一步豐富社會治理信息,暢通聯繫服務羣衆渠道,構築防疫城牆,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就是貼近最基層、服務最基層的網格員,而今年39歲的小燕就是其中一員。

自20xx年10月加入到網格員的大家庭後,小燕始終秉持沉浸式服務的理念,深入瞭解社區的方方面面、全力以赴解決居民提出的各種疑難雜症,特別是在疫情防疫期間,始終衝在第一線,哪裏有困難,哪裏就有她的身影,體現出一個網格員的責任和擔當,居民紛紛表示:只要有網格員在,我們就能安心。

還記得,萊山區做第一輪全員核酸時,那時小燕骨折的腳踝剛取完鋼釘,醫生反覆強調不能久站,否則影響恢復。但在疫情面前,她沒提困難,而是硬撐着繼續堅持工作,當晚上8點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家時,腳踝疼的不敢動彈,她兒子和閨女心疼的說:媽媽,明天別上班了,在家休息吧。她跟孩子說:媽媽是網格員,是工作也是責任,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好。第二輪、第三輪,一直到第八輪,她始終衝在第一線。俗話說:爲母則剛。她用實際行動給孩子們樹立了一個有責任、有愛心的母親形象。

還記得,已是晚上11:30點,接到電話要求送防疫人員去居家隔離人員處看守,她悄悄穿好衣服,一家一家送,每到一戶,她都會囑咐看護的人員一定要安靜,不能吵着住戶,有什麼困難可以隨時聯繫她。等她把看守人員送完回家已經12:30了自己也凍得瑟瑟發抖了。她就是這樣一個細心、有愛心的網格員。

還記得,青華中學學生居家隔離,父母和孩子的情緒都很緊張、很焦慮,她便一次次打電話、發微信安撫他們,告訴他們只要按照防疫要求做,只要我們有信心,只要我們團結一致,我們一定能夠戰勝疫情。在她的呵護和安慰下,一家人消除恐懼,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隔離。她就是這樣一個體貼、給人信心的網格員。

還記得,一戶居家隔離的居民,特別想吃大骨頭,便打電話給她,請她幫忙到門口的超市買點。那時的她正在給孩子們做飯,她沒有猶豫,立即化身愛心大姐,到超市去買,但是超市已經賣光。她便自己開車去北陳市場,給住戶買回了大骨頭。把大骨頭送給住戶的同時,再順手把門口垃圾消毒後再送出去。她就是這樣一個疼人、給人溫暖的網格員。

記得的事情可能就這麼幾件,不記得的事情還有很多,小燕網格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叫責任心、什麼叫愛心、怎麼給人信心。

網格員防疫事蹟6

當你已經勞累一天回到家愜意地享受晚餐時,她仍在走街串巷、登門拜訪;當你週末和家人正享受天倫之樂時,她爲了更好地服務大家而顧不上自己的小家;作爲兩個孩子的媽媽,她顧不上送小孩上學,每天天還不亮,早早的已進入到了工作崗位。服務於民、無怨無悔。這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翁,沙市區立新街道江津西路社區網格員——小李。

小李現爲江津西路社區第一網格的網格員,主要負責經濟、武裝、安全生產、網格管理等工作。她服務的小區共有住戶723戶,門面32戶,精神障礙患者6人,低保戶12人,老年人31人,殘疾人28人……這些數字她都熟記在心。至今,她在社區網格員這個崗位上已默默奉獻三年多,期間無論是疫情防控,還是創文創衛,她全“趕上”了。社區的工作繁瑣且複雜,但小李始終抱着滿腔熱忱,工作中從未聽見過她任何的抱怨與不滿,每天都起早貪黑地對她負責地這些區域進行巡查並做好詳細記載,做到有問題早發現、早處理、早解決。

不懼危險,敢爲人先。20xx年疫情發生以來,小李始終行走在防疫的第一線,每天和志願者們深入到每家每戶,進行走訪登記,展開地毯式摸排,建立完善的人員登記臺帳,確保排查工作不漏一戶、不遺一人。“居民事無小事”這是她時常掛在嘴邊的話。

團結協作,安全你我。面對社區平安建設工作,小李第一時間組織轄區的志願者成立義務巡邏隊,每天在社區各路段、小區及荊襄河溼地公園進行日常巡邏工作。居民反映有些小區停車難、停車亂且時常有車剮蹭的現象,她都聽在耳裏,記在心裏,找到有關單位調取監控錄像,在她的鍥而不捨的精神下,用最短的時間爲居民解決車輛剮蹭事件8次,“倩雲速度”得到居民的高度讚揚。

事無鉅細,追求卓越。20xx年創建國家文明城市工作期間,面對老舊小區最令人頭疼的“牛皮癬”小廣告問題,小李發動小區的樓門棟長和志願者隊伍,與他們共同行動,逐樓逐棟進行剷除清理;發現小區非機動車亂停的問題,她主動擔起油漆工職責,對小區內次幹道旁劃定非機動車停放點,使小區停車變得井然有序。小區的環境衛生,一直都是她最牽掛的事情。每天上班前,她總是先到小區巡查一遍纔回辦公室,垃圾桶有沒有破損、垃圾有沒有及時清運,她都會一一記錄下來,迅速聯繫解決。把羣衆的居住環境時刻放在心上,不斷提升居民的幸福感、滿意度。

平凡的崗位,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是她那一顆爲民服務並甘於奉獻的'心。小李始終用她那燦爛的笑容穿梭在居民的生活中,並贏得了居民的信任和支持。她常說:社區網格員就是廣大人民羣衆的勤務員,政策法規的宣傳員,民情信息的收集員,矛盾糾紛的調解員。她用實際行動一直在踐行着做好“四員”那顆平凡的初心。

網格員防疫事蹟7

小徐20xx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擔任五里墩街道龍居社區黨委委員、工作站副站長、社居委委員、團總支書記。同時也是五里墩街道龍居社區新景花園小區的網格長,她熱心爲樓棟居民提供服務,跑遍了樓上樓下的每戶人家,積極主動傳達社居委工作方面的要求。在居民眼中,他們像一隻只辛勤的小蜜蜂,穿梭在社區的每一個角落。她細心地幫助孤寡老人和困難羣衆,也編織着社區民生的幸福網。

從最初的“社區工作小白”,到現在負責黨建工作,小徐在一步步地成長着。才發現這份工作還是很考驗人情商、智商、耐性等綜合素質的。社區居民有各種各樣的需求和困難,她和同事們並肩努力,給予滿足和解決。

小區環境整改,炎炎烈日,協調溝通;文明城市創建,社區志願者是寒風最亮眼的一抹色彩;社區義診,小紅帽走進社區的家家戶戶。就是在這樣不勝枚舉的一件件“小”工作中,小徐以優秀同事爲老師,從他們身上學會奉獻,“只要心中裝着老百姓,就會充滿力量,再瑣碎的工作,都會想出辦法和途徑,讓老百姓真正地感受到幸福”。

伸援手、樂奉獻,網格困難我來幫

3月16日晚上20時許,合肥市氣象臺發佈雷雨大風黃色預警。爲了不讓第二天前來做核酸檢測的市民淋雨,五里墩街道迅速啓動應急預案,緊急支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核酸檢測點搭建帳篷。

“月兒睡,寶寶也快睡……”3月16日晚21點,剛從社區加班到家的小徐正在哄1歲半的孩子入睡。突然,電話鈴聲響起,看到是街道同事打來,小徐立即接起電話,“請立刻到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集合,幫忙搭建帳篷。”剛入睡的孩子醒來哭泣,小徐卻顧不上安慰,對丈夫簡單交代了幾句,就匆匆出門。當晚,她和街道近百名黨員一起,冒着強對流天氣,緊急搭建帳篷。爲了讓帳篷牢固耐用,龍居社區黨委書記範敬業帶領黨員們,把帳篷的安全繩逐一反覆固定,確保50頂帳篷安全搭建完畢,才返回家中。這一夜,雖然只睡了2、3個小時,但第二天一早,看到市民在帳篷內井然有序地排隊進行核酸檢測,心裏都覺得付出很值得。

勤走訪、全覆蓋,網格信息我來採

20xx年度,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小徐是龍居社區的“人腦信息庫”,負責社區重點人員、返肥人員信息的核實和反饋,在疫情防控工作開展的50多天裏,一臺電腦、一部電話是她每天不離手的工具。摸排信息,保持與重點監測對象的電話、微信溝通,脖子僵硬、嗓子沙啞是常態,而此時的她正懷着身孕,爲了不增加同事們的工作量和負擔,但是她沒有將懷孕的事情告訴任何人,一直默默地堅守在疫情一線,因爲小徐同志的不懈努力,讓很多問題在社區就能及時掌控、快速處置,減少了很多外勤工作量。在進行信息統計的過程中,她還不忘發動轄區志願者的力量,參與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在對新景花園住戶的排查中,隊員們發現一名老人獨自臥牀在家,聯繫到老人的家人後,家人表示,由於老人無法下牀行走,他們也很難協助老人完成核酸檢測工作。“您彆着急,我們馬上幫您想辦法。”一邊安撫老人的情緒,一邊安排人上門做核酸事宜。“我們已經聯繫社區醫護防疫人員,一會上門爲您做核酸啊。”就這樣,臥牀老人完成了第一次核酸檢測,隊員們將老人信息上報社區,記錄在社區上門採集核酸對象檔案。

每到一戶,隊員們通過電話問詢、微信聯繫、入戶走訪等多種方式開展“敲門行動”,除對特殊老年羣體進行核酸採集和宣傳疫情防控基本要求外,還詳細詢問老人的身體狀況、家庭成員情況和是否有實際生活困難,同時與老人子女進行溝通,溫馨提醒他們在外出復工復產的同時,加強對老人的情感關愛和精神撫慰。

多動腦、有擔當,網格安全我來巡

在改造五好小區建設當中,新景花園小區管家理事會向蜀山區民政局申請居民活動中心專項資金,規劃改建轄區新景花園小區業主會所及物業用房爲小區居民活動中心。截至20xx年9月底,小區居民活動中心舉行公益助殘、健康問診、法律諮詢、清潔家園、科普課堂、書法課堂等活動60場,共計接待居民3000餘人次。

位於新景花園和燕園小區之間的焦崗路於20xx年建成,道路建成後一直未移交市政,因無主管單位,道路秩序混亂,環境髒亂差現象嚴重,存在安全隱患,周邊居民反映強烈。小徐帶領新景花園、燕園兩個小區管家理事會多次議事,對焦崗路實施精細化管理,協調蜀山交警、市政、園林部門等部門召開多次現場會確定設計方案,目的是爲了徹底解決焦崗路(斷頭路)長期存在的機動車亂停亂放、小商小販隨意擺攤設點佔用消防通道、亂倒垃圾、監控缺失等關係居民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問題。

美域花園小區A區和新景花園小區之間高達5米的擋土牆因爲年久失修,牆面開裂,存在嚴重安全隱患。而兩個小區物業企業因圍牆產權歸屬、綠化移植、費用支出等問題協商無果,久拖不決,居民反映強烈。小徐帶領美域花園和新景花園小區多次召開小區管家理事會聯席會議商討,明確了新景花園小區開發企業合肥城改集團爲該處圍牆的產權歸屬、整改單位,積極協調蜀山區城管局完成8棵胸徑超過30CM香樟樹移植審批手續,促成合肥城改集團投資18萬餘元,於20xx年8月底將這一安全隱患徹底消除。

每當問起小徐在這個崗位是否辛苦時,她總是謙虛地說:“其實我只是衆多網格員中的一分子。憑着社區居民的信任和依賴,我幸福地工作在這個崗位上,爭取用我的愛心、耐心、細心和真心,將社區網格管理員這份工作越幹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