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課《平衡杆的祕密》課堂實錄

一、生活引入,揭示課題

科學課《平衡杆的祕密》課堂實錄

T:我帶來一個板,一個小方塊,在一起像一個蹺蹺板,需要怎麼放?

S:把它放在最中間。

二、體驗槓桿,構建平衡

T:我怎麼放才能平衡住?

S:放在最中間。

T:放到中間位置,平衡了嗎?

S:平衡了。

T:兩邊平衡了,我們叫它平衡槓,底下的叫支點。如果放上一個小方塊,會怎麼樣?

S:變斜了,因爲放了東西,右邊沒有,左邊增多。

T:右邊?

S:右邊翹起來了。

T:有什麼辦法重新平衡?

S:把它拿開就會自動平衡。

T:同意嗎,如果拿開呢?還有不一樣的辦法嗎?

S:還可以在右邊加一個正方形。

T:再加一個,加在哪裏?

S:放在同樣的位置。

T:藍色放在第5格,紅色放在哪裏?

S:也要防在第5格。

T:老師這裏有張記錄紙,這邊第5格,這邊也第5格。如果放兩個小方塊,怎麼平衡?

S1:斜了。

S2:兩邊放正方形,右邊第5個放正方形。

T:右邊第5個放2個,那放3個呢。

S:那邊也放3個。

T:放4個可以不可以?

S:可以。

T:只要一樣多就可以嗎?

S1:只要兩邊的方塊一樣多就平衡。

S2:兩邊數量要一樣,兩邊位置也要一樣。

T:同不同意?個數一樣,位置也要一樣。兩邊個數不一樣,能不能平衡?這邊2個,這邊1個,有沒有辦法平衡?

S:移動方塊,一邊一個。

T:一邊一個,是個好辦法。還有其他辦法嗎?

S:還可以把紅色的往右邊再移一些。

T:藍色的移不移?

S:不移。

T:還有其他辦法嗎。

S:我想把藍色的移一下,往右移一格。

T:你的意思藍色的移步移動。

S:是的。

T:你想怎麼移,中間兩條對齊。

S:是的。

T:還有不一樣的嗎?

S:沒有了。

T:我反一反行不行?

S:也行。

T:老師有幾個小要求看一看。

S:好。

T:趕緊記錄下來,畫清楚。

S:明白。

T:我們待會兒做的時候,組長提醒及時記錄,還要與之前的方法對一對,每個人都要試一試。

T:都成功了嗎?

S:成功了。

三、彙報交流,總結規律

T:你來說一下。

S:我們是先兩個方塊放在原位,右邊方面移到最後。

T:跟他方法一樣的小朋友也是這樣放的嗎?

S:我們是兩個都放的。

T:跟他方法一樣的小朋友還有其他辦法嗎?

S:兩個不動,移動一個的。

T:兩個不動,移動一個的,方法對不對?

S:對。

T:跟他不一樣的同學,你說說你是怎麼做的?

S:我們是兩個都移動的,紅色移動在第6快,藍色移動在第3塊,就平衡了。

T:有沒有做了兩個都移動的`小組不一樣?

S:藍色不動,紅色移動到最外面。

T:第4組你們哪裏不一樣?

S:藍色的紅色都往前移。

T:你剛剛想好嗎,確定了?

S:移動紅色那裏就平衡了。

T:紅線那裏,放到紅線的位置一樣是嗎?如果兩邊個數一樣嗎,不平衡了,方法可行嗎?

S:可以。

四、拓展鞏固,探索新知

T:第一組兩個都移動了,一個離支點遠了?

S:一個支點遠,兩個支點近。

S:藍色多出去了一格。

T:確定成功了嗎?

S:成功了。

T:紅色的方塊離支點遙遠,方法其實有點像,看第七組。

S:又近了一點點。

T:哪裏有問題?

S:藍色就一個。

T:那哪邊要加?跟剛纔的方法有什麼不一樣?

S:3號。

T:最後來看一看,這個方法都是一個不動,移動兩個的嗎?

S:不是。

T:還有哪裏貼錯的?

S:可以左邊移動兩個,右邊移動1格。

T:你們組怎麼移的?

S:可以左邊移兩個,右邊移一個。

T:有移動嗎?

S:沒有。

T:移兩個,其它小組也是這樣的嗎?

S:一樣的。

T:看起來好像不一樣,其實都一樣。你們能不能找找道理?

S:紅色的越遠越重。

T:紅色的越遠越重。

S:藍色方塊越近越輕,往外越重。

T:不移動方塊,還能平衡嗎?

S:藍色的拿掉一個。

T:改變個數還能平衡嗎?

S:木板移動一下。

T:還有別的方法嗎,怎麼移?往哪邊移?

S:往藍色。

T:爲什麼往藍色移?

S1:藍色的很重。

S2: 往左邊移。

T:發新的記錄紙,藍色擺在藍色的小格,紅色放在紅色的小格,移動的點畫三角形標誌。

S:好。

T:成功的小組請舉手。

S:我們是把支點往左邊移一點點,離藍色的近。

T:那麼離紅色的呢?

S:遠了。

T:能不能隨便畫,要怎麼才能記錄下來。

S:不能,藍色近了,紅色就遠了。

五、總結延伸

T:最後我們得出來的經驗是什麼樣的?

S:離得越近就越輕,離得越遠就越重。

T:兩個離支點都比較近,1個離支點就比較遠。

T:我們今天才試了一個跟兩個做比較,如果一個跟三個,四個。還有十個比較,你們能發現更多平衡的奧祕。橡皮。尺子也可以做平衡。回家去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