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鳥》與《趕花》的課堂教學品評

聽完王丹紅老師和孫紅梅老師的課,感受頗多。王老師那簡潔的語言,清晰的教路令我自嘆不如;爾後,我又被孫老師那種“點在關鍵處,撥在疑難處”的朗讀指導水平深深地折服。這是兩堂值得我們品,值得我們學的好課。下面,我就這兩堂課淺談幾點感受。

《翠鳥》與《趕花》的課堂教學品評

一、 整體把握與局部品評相得益彰

新課標非常強調,要培養學生“整體把握的能力”。兩位老師都從課題入手,引導學生層層遞進地探索。《趕花》一文抓住“誰趕花——怎樣趕花——爲什麼趕花”,在多次默讀中引導學生抓住全文的主線與重點。王老師在抓整體的同時又注意局部突破。如體會養蜂人趕花的“艱辛”與“詩情畫意”時,引導學生深入文本,結合具體的語言文字進行感悟、品讀。極好地突顯了“在整體中抓局部,在局部中悟整體”的教學理念。又如《翠鳥》一課,孫老師先通過聽讀讓學生從整體上了解翠鳥,並理清課文文路。再自由朗讀課文,說說最喜歡翠鳥的哪一部分。然後抓住翠鳥的“顏色鮮豔”和“動作敏捷”兩個部分進行重錘敲打。這是這兩堂課的一個閃光點。

二、 自主感悟與教師引導水乳交融

自主而不自流,引導而不包辦,兩位老師兼顧了主體與主導的

關係。每一個教學環節都給了學生自主感悟、發表個人感受和朗讀展示的自由。如孫老師在教學第二節“顏色鮮豔”時,總是引領學生不“發現”。她第一次是這樣引領的:“請你讀讀這一節,說說你發現了什麼?”學生最先發現的是這節的總分段式。孫老師就順着學生的發現進行第一次導讀。“小作者在寫的時候,還有一定的順序呢,你發現了嗎”又一次把置身於“發現”之中。但孫老師的引導並未停留於此。“你還有發現嗎?”再一次讓學生走進文本,引導學生讀出翠鳥的美,讀出對翠鳥的愛。學生的發現是驚人的,孫老師的引領是成功的。她就是這樣爲學生營造最佳的“憤悱”狀態,引導學生在讀中悟,悟中讀。王老師的'《趕花》與孫老師的《翠鳥》有異曲同工之妙。王老師在教學12、14兩節時,很好的處理了“主體”與“主導”的關係。如她在引導學生理解“養蜂人趕花的艱辛”時,設計了一個“填空”練習。完成練習不是目的,目的是讓學生在練習中有所發現,通過練習深入課文。所以,王老師又輕輕一推:從練習中你發現作者是怎樣寫養蜂人趕花的艱辛的呢?然後結合學生的回答,提煉出三個成語:天南地北、千里迢迢、馬不停蹄,讓學生深刻感受“趕花”之“艱辛”。此時的朗讀已是水到渠成了。

兩位老師時時處處爲學生提供“發現”的時空,始終把學生引入探究問題的情境中,使閱讀課從過去的內容本位走向了“以學生爲本”,很好地體現了把課堂還給學生的新理念。從這一點來說,兩位老師都不約而同地踐行着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學生學習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他們對學習的對象採取研究的態度。這是這兩堂課的又一個閃光點。

三、 生成《翠鳥》與預設《趕花》各有千秋

《翠鳥》一課動態生成性極強。如第二節的“發現”,第3、4節的“感受”,都是在預設中生成的。孫老師在教學中能非常敏銳地抓住課堂上動態的信息。我用大家熟知的八個字來評價孫老師的課:以學定教,循學而導。這八個字也是我們每一位老師努力追求的。很明顯的,王老師的課則多了些“不放心”,生怕學生不會回答,總是過多的提示。王老師的課多了份“害怕”,害怕學生“跑題”,過早地“引導”。當然,這也是我們大多數語文老師的通病,我們經常不自覺地犯着同樣的毛病。以至錯過引導的契機,失去許多難得的教學資源。我們不難發現,王老師在教學“要學生說說讀了12、14兩節後的最大感受”這一環節時,顯得有些“緊張”。因爲學生說的很深刻,有說“養蜂人趕花很辛苦”,有說“養蜂人趕花的生活充滿樂趣”。這出乎王老師的意料,也是教案沒有預設到的。於是,王老師還是老老實實地按照教案的預設循序漸進地進行教學。我認爲,此時應不失時機地指導閱讀,讓學生結合文中具體的語言文字進行朗讀感悟。既然學生有此感受,那就請他們挑選相關句子用朗讀來說明。其實,此時還是朗讀指導的契機呢。也許,這就是“循學而導”吧。

這兩堂課給我的啓迪遠不止這些,以上只是我向這兩位老師學習的點滴體會。教學是一種創造活動,它時時孕育着精彩。願我們每一位老師在學習、借鑑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教學能力,和新課改一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