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戶單位主要事蹟(通用8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要用到事蹟的地方還是很多的,根據事蹟的性質,可分爲正面典型材料和反面典型材料。擬事蹟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聯戶單位主要事蹟(通用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聯戶單位主要事蹟(通用8篇)

聯戶單位主要事蹟1

把羣衆放在心上,真情融入羣衆的生活,把羣衆當親人看,才能從羣衆立場上了解羣衆,親近羣衆,知道羣衆想什麼,需要什麼。市住建局聯戶幹部董磊就是這麼一位“貼心人”。

“我們要爲羣衆服務好,就要和羣衆拉近距離,要對羣衆用真心、含真情、達真愛,在‘幹羣手牽手,服務零距離’的交往中傾聽基層心聲、瞭解羣衆期盼、感知百姓冷暖”。董磊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今年,自開展 “幹羣直聯活動”以來,董磊經常下村入戶,深入羣衆圈子,瞭解社情民意,傾聽羣衆呼聲,宣傳惠民政策。全面摸清所包靠村的村民在生產、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積極利用自身優勢,幫助羣衆解決買種子、育苗等實際困難,有效排查、化解了各類鄰里矛盾,實現小事不出戶、大事不出村。他所包靠的侯鎮侯三村的羣衆深刻體會到了這一點,巷長方天岫說,“在一次羣衆座談中,我提到了一點,有的羣衆想了解一下壽光市60歲以上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領取標準由原來的每人每月85元提高至100元,具體是從幾月份開始實行。我只是隨便一說,沒想到董磊同志非常認真的記在了筆記本上,當天就聯繫了社保中心養老金管理部門,把詳細情況電話告訴了我。我及時向羣衆進行了傳達,羣衆都非常滿意。雖然這是一件小事,但足以看到這位聯戶幹部的貼心之處”。

他在走訪座談中瞭解到侯三村低保戶劉家用生活拮据,靠自己的修鞋手藝爲生,住的房子經常漏雨,常年失修。他及時把這個情況反映給村委,在村委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投資3萬多元爲劉家用蓋了新房,解決了劉家用的後顧之憂。

他在幫助村民解決問題之餘,還爲侯三村村容村貌的發展獻計獻策,積極聯繫,定點幫扶。先是利用自身專業技術水平,採用新工藝、新方法指導協助侯三村整修了村裏的道路,綠化路兩側3800平方米,對道路兩側排水溝進行了改造清理,上了蓋板,硬化小巷80餘條。在董磊同志的建議下,大大的降低了成本,節省了人力物力,徹底改變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的狀況。

董磊就是這麼一個活躍在羣衆當中的一個“貼心人”,堅持把羣衆呼聲作爲第一信號,深入“田間地頭”、“房前屋後”, 真心傾聽羣衆意願,原汁原味地瞭解羣衆訴求,及時掌握最真實的社情民意,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作爲。

他表示在今後的幹部聯繫服務羣衆的工作中,繼續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要繼續帶好頭、服好務,不斷了解羣衆呼聲、不斷髮現羣衆需求、不斷解決羣衆問題,讓羣衆在發展中得到實惠,爲建設美麗鄉村和品質壽光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聯戶單位主要事蹟2

作爲侯鎮黃莊子村的聯戶幹部,張巖巖一直用一份責任心來對待工作。對她來說,向村民宣傳一些政策信息,解答村民在政策方面的疑惑,幫助困難戶解決一些困難,既是應當應分的.,也是必須要做好的。在她心裏,羣衆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必須要用心做好。

“一些通知、政策下來,讀着費勁,不過自從小張來了之後,她總會先把通知、政策講解明白,然後再傳達給村民,真的是方便又貼心。”在黃莊子村,村民們都稱呼張巖巖爲“小張”,張巖巖聽着親切。巷長黃澤民告訴記者,“小張不是村裏人,也不是村委會幹部,卻爲了我們村的發展盡心盡力,而且,她沒有幹部的架子,跟村民相處得特別親。有村民生病了,小張知道後還專門來看望。”

張巖巖告訴記者,初到黃莊子村的時候,正趕上村裏宣傳電動車掛牌活動,很多村民對這個活動不了解,覺得電動車不像汽車,掛上牌子也沒用,一致持觀望態度。對此,張巖巖與村委會成員商量決定,開展一次電動車掛牌活動講解會,爲村民們詳細講解了電動車掛牌的好處,結果村民們踊躍參與活動。“也是從那以後,我清楚和村民們相處關鍵是一個‘懂’字。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只有講明白、吃透,大家都懂了,才能將政策真正落到實處。”

採訪時,碰巧一位村民來找張巖巖,因爲不明白今年的玉米補貼政策,他心裏對今年玉米收入沒把握。對此,張巖巖二話不說,頂着太陽與村民一起走進玉米地查看情況,並根據實際情況,把有關政策仔細講解給村民聽。這位村民告訴記者,每個月,他們都能見到張巖巖來村裏,而每次看到張巖巖,村民都高興,肯定是上面又有好政策了。村民還說,“小張同志每次來,不僅帶來好政策,對於我們反映的情況都會親自下去調查,特別認真。我們有不懂的也直接問她,人家從來沒有煩的時候。”

張巖巖告訴記者,自己作爲聯戶幹部,身上擔的是一份責任,只有腳踏實地幹好一些實事,才能贏得老百姓的.認可,才能真正幫老百姓解決好一些問題。“把平常的事當重點事辦,把重點事當急事來辦,只有把老百姓遇到的困難摸透、抓實,問題纔會得到解決。”張巖巖表示,通過真心服務,用心對待,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村莊建設會越來越好。

聯戶單位主要事蹟3

“今天我們要講的無私奉獻道德模範,不是別人,他就生活在我們身邊,我想我一提到他大家都能猜出他是誰,他就是那個見人就會笑着打招呼‘你好!健康快樂’的人,白清雲”,主持人的話音剛落,現場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今年三月是第十七個公民道德建設月,按中亞北路街道工作安排,通過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講述身邊道德模範的故事,達到洗滌心靈崇尚模範學習模範爭做模範的目的,2018年3月18日下午,“講文明、樹新風、守秩序”北彩門社區道德講堂在社區二樓會議室舉辦,轄區居民20餘人聆聽了此次道德講堂。

此次道德講堂講述了優秀雙聯戶長先進個人、草根宣講員、退休軍人、老黨員白清雲的事蹟。他主動認領沒有任何勞動報酬的基層崗位,他是盡職盡責一心爲民的雙聯戶長,他是一臺“十九大”宣講的“活喇叭”,他是社區活動的積極參與者,他就是無私奉獻的道德典範。

此次道德講堂共6個環節:重溫中國公民宣誓、再唱《中國人的宣言》、講述無私奉獻模範白清雲的故事、誦《雷鋒生前日記》經典、結合白清雲事蹟談感悟、送吉祥。

提過本次道德講堂讓轄區居民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引導居民羣衆學習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自覺成爲文明道德的傳播者和踐行者。

聯戶單位主要事蹟4

走進洛城街道浮橋村,只見道路寬敞乾淨、兩旁綠樹成蔭,一棟棟樓房整齊排列,幾位村民在綠樹下有說有笑。提起該村的可喜變化,村民們都說,這與聯戶幹部小張的無私付出不無關係。

今年32歲的小張是市園林綠化管理處的辦公室副主任,今年3月份,他成爲浮橋村的一名聯戶幹部。經過了幾個月的聯戶工作,如今,村民們都把他當成了“村裏人”,有啥困難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他。“剛進村時,我的感覺就是‘兩眼一抹黑’,村情不瞭解,村民不認識。”說起如何迅速進入“角色”,小張說,首先不能把自己當“外人”。節假日和下班後,小張經常有意地到村內逛逛,去地頭看看,在村口站站,哪裏人多就到哪裏去,見人就打個招呼聊兩句,把自己的身份亮明。一來二去,村民漸漸對他有了瞭解和認識。

“在聯戶工作中,入戶走訪尤爲重要,通過走訪工作,才能深入細緻地瞭解民情、民意,宣傳政策,解決困難,化解矛盾,真正拉近幹部和村民的距離。”小張說,爲了做到心中有數,走訪時有的放矢,到村民家中走訪之前,小張都會事先“備好課”,向村幹部詢問一下各家的基本情況,如:家中有幾口人,是否有黨員,是否有子女在外上學、工作,家中經濟狀況如何,是否有特殊情況等。“我還會再提前摸清各家的一兩個‘閃光點’,比如孩子學業有成,致富有方,婆媳和睦,爲人友善等,這樣可以從細節入手,打開村民的‘話匣子’。”小張說,這些準備工作十分有效,很快,就取得了村民們的信任,他們遇到難事都會找小張商量。而對於走訪工作中發現村民生活、生產上遇到的困難,小張也總是堅持發現一件、解決一件。

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村民有需要,小張就會盡己所能,爲村民辦實事。剛進入浮橋村的時候,小張發現村內的綠化情況存在一些不足,於是,他利用自己的業務經驗和休息時間,指導村民綠化村莊,如今,村莊綠化工作已經基本完成,但是小張並不滿足,下一步,他還準備請綠化方面的專家,到村裏指導村子綠化工作,使村內綠化品種更加多樣化。前陣子,有一位村民聯繫小張,稱孩子到城區工作,以前的農村醫保需要更換爲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但是不知道該如何辦理,小張得知後,立即諮詢有關部門,積極幫助村民跑腿,爲村民省去了不少麻煩。今年四月份,一位村民想購買一臺拖拉機,小張得知後,積極幫助其瞭解農機補貼政策,爲村民節省了7000多元錢。

“作爲一名聯戶幹部,我的任務就是帶着真情進村民家門,帶着熱情解村民困難,帶着激情爲村民辦事。只有腳踏實地,纔會‘走’出村民的信任和支持,‘訪’到真實的情況和問題,‘交’上長期和知心的工作夥伴,才能在農村這片廣闊的天地間實現自己的價值。”說起自己的聯戶工作,小張表示,下一步,他會繼續紮實做好工作,盡到一名聯戶幹部應盡的責任。

聯戶單位主要事蹟5

“村民的事即使再小也是大事。”這是範學武寫在筆記本扉頁的一句話。今年40歲的範學武是市國土資源局臺頭所綜合科科長,自今年3月份,範學武擔任一座樓村的聯戶幹部後,他堅持將村民的事當家事處理,時時處處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真心爲村民排憂解難,悉心輔助村子發展,他用自己的熱情幫助感染着身邊每一位村民,用務實的行動贏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評。

在一座樓村,因爲歷史原因,村莊規劃不完善,村裏的“三大堆”問題存在多年。範學武下村以後,有村民向他反映,村子內“三大堆”佔據街頭巷尾,車輛無法通行。“萬一出現火情,消防車進都進不來。”範學武說,瞭解該情況後,他決定從“三大堆”入手展開環境整治工作。然而,有村民對此不理解,他們認爲祖輩就是如此生活,對此也早已習以爲常,甚至認爲這纔是“原汁原味”的農村生活狀態,拒絕清理“三大堆”。得知該情況後,範學武與村兩委成員帶頭,挨家挨戶作動員,並制定了相關獎勵機制,僅用三天時間,“三大堆”就被村民們清空,一座樓村的環境變了大模樣。“清理完以後,大街敞亮了,小巷也通暢了,環境好了,村莊美了,大傢伙的心情也順暢了。”範學武說。

經過一段時間的入戶走訪,範學武瞭解到,很多村民覺着村路已經硬化完畢,但是沒有路燈,村莊晚上一片漆黑,外出十分不便。範學武立即向村兩委反映了該情況,但因爲村子經濟薄弱,如果要安裝路燈,資金問題無法解決。後來,範學武和村兩委成員協商後,決定向本村企業和在外做生意的村民募集部分資金,並順利爲村裏安裝路燈。“以前村裏沒有安裝路燈,老百姓夜間出行很不方便,現在好了,解決了我們夜間出行難題,聯戶幹部就是我們老百姓的貼心人。”村民鄭玉保說。

在範學武的“轄區”內,有一位42歲的村民,小時候得了肌肉萎縮症,生活起居不能自理,一直靠父母照料。如今,他父母年邁,照顧起來十分吃力。範學武得知後,主動聯繫相關部門,爲該村民申請了一輛輪椅和起居椅子,大大地方便了該村民生活行動。每隔幾天,範學武還會到該村民家中看看,鼓勵他要積極樂觀面對生活。逢年過節,村裏爲困難戶分發生活用品時,範學武也不忘了給他送進家門。

在做好聯戶幹部工作的同時,對於土地業務上有需要幫助的村民,範學武也是盡己所能地提供幫助。有一戶村民常年在外打工,村裏統一辦理土地證時,由於通訊不暢,沒能及時聯繫到該村民,導致該村民錯過了機會。範學武下村後,該村民找到範學武,希望補辦土地證,考慮到對方打工很忙,沒有時間前去辦理,範學武就主動把辦理土地證的事情攬到自己身上。爲了儘快幫村民辦理土地證,他帶着相關證明,從村子到市國土資源局,一週之內,他來回跑了四次,終於順利爲該村民辦理了土地證。而當該村民向他致謝時,他卻連連擺手說,“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

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裏,範學武把村民的訴求都當成自己的事情一樣認真對待並解決,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村民的一致認可和好評。“村民之所以願意把困難告訴我,就是相信我,既然羣衆信任我,那我就要全力幹好,不能辜負大家的一片心。”範學武如是說。

聯戶單位主要事蹟6

走進化龍鎮二十里鋪村,村口到村內是一條筆直平整的水泥路,道路兩旁是一片莊稼地和規劃有序的養殖場。村內,曾經的農村“三大堆”已不見蹤影,大街小巷乾淨整潔;道路兩側沒有了飄散的塵土和垃圾,增添了規範的垃圾池;原先臭氣熏天的養殖場已經搬離,傍晚乘涼、娛樂的村民越來越多……村民們都說,自從聯戶幹部進村後,村子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帶來這些變化的帶頭人之一,就是化龍鎮辛王社區總支書記小趙。

小趙今年31歲,是二十里鋪村的聯戶幹部之一。6月16日,記者在二十里鋪村見到小趙時,她正頂着烈日,在道路養護的現場查看施工進度。自從擔任村裏的聯戶幹部後,小趙每天都到距離工作單位約10公里的二十里鋪村轉轉、看看。“自己到村裏,一來方便和村裏的幹部、巷長、羣衆交流工作;二來如果羣衆有訴求,可以直接進行走訪調查,便於收集最直接的信息。”小趙說,自從該村進行路面養護以來,每天她在村裏的時間就更長了,看着村子一天比一天整潔、漂亮,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她心裏充滿了成就感。

今年年初,小趙上任二十里鋪村的聯戶幹部時,她就給自己定下目標,必須爲村民辦實事、辦好事,把村民的事當成自家的事來辦。“上任後的第二天,就有巷長反映一村民在住宅區內養豬,並且露天排污,散發的異味讓村民難以忍受,村民們對此意見很大。”小趙說,接到反映後,她立即聯繫村裏的相關幹部,一起到養殖戶家中進行了走訪。她瞭解到,因爲養殖場剛建不久,投資近百萬元,如果搬遷,損失不小。“這個養殖場是該村民一家的經濟來源,起初我們去這位村民家做工作但一直沒成功。”爲了打消該村民的顧慮,小趙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儘可能爲其爭取政策扶持,並給其在村外劃好一片地。如今,村外新建的養殖場即將完工。該村民告訴記者,村內建養豬場不僅影響村子的環境衛生,也影響鄰里關係的和諧。如今,經過聯戶幹部小趙的協助,讓他也擺脫了之前的各種困擾,他從心底覺得感激。

以前的二十里鋪村,村子裏沒有垃圾池,村民們爲了圖方便,習慣把生活垃圾倒進村子的公墓地裏,風大的時候,垃圾到處飛。清明節前,幾位村民找到小趙,希望能統一規劃一處垃圾池。爲此,小趙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和村裏的相關幹部,並藉助固廢改造政策,在村子裏建設了一處130平方米的垃圾池。“垃圾統一入池,再也不會出現垃圾滿天飛的情況了,聯戶幹部的工作,真的做到村民的心坎上了。”村民們紛紛表示。此外,考慮到村裏沒有統一的休閒娛樂場所,與村幹部商議後,小趙初步決定把原先村裏的一個水灣改造成一個小廣場,建成後,一併進行路面硬化、綠化,並安裝健身器材,爲村民提供休閒娛樂的場所。

“村民找幹部解決問題,大都是爲一些既着急又無能爲力的事。只有把困難解決好,把村民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辦,才能讓村民滿意,纔會獲得羣衆的理解和支持。”小趙說,今後,她還會繼續爲村民辦實事、辦好事,做好羣衆的貼心人。

聯戶單位主要事蹟7

xx,男,藏,貢覺縣哈加鄉果布村第三聯戶單位戶長。自擔任戶長以來,xx牢記職責,將“聯戶平安,聯戶增收”作爲工作目標謹記於心,在確保聯戶單位穩定和諧的同時致力尋找帶領聯戶羣衆增收致富新途徑。

2016年,在參觀手工藝加工合作社後,他看到了致富希望,並立即將想法付諸行動,在鄉黨委政府的鼓勵下,國家優惠政策支持下,他申請了文化扶持資金120萬元、扶貧貸款100萬元及自籌了100萬元,於2017年年初成立了貢覺縣利民民族傳統手工藝加工合作社。合作社成立後,積極吸納幫扶聯戶單位內貧困戶參與生產經營,傳授其民族手工藝加工技術,產生的效益以按勞分配的形式幫助聯戶羣衆實現脫貧致富。項目實施以來,成功帶動聯戶單位內建檔立卡貧困戶10戶10人,每年人均增收均超過2萬元,切實實現了“真脫貧、脫真貧”。

通過利民民族傳統手工藝加工合作社帶領聯戶羣衆脫貧致富的成功典型,使哈加鄉各村戶長深受啓發,普孜村的三名“雙聯戶”戶長籌劃將於近期成立貢覺縣普孜唐卡繪畫專業合作社,帶領聯戶羣衆共同實現增收致富。

聯戶單位主要事蹟8

在營裏鎮東濁北村,聯戶幹部孫成玉是這裏的“常客”,對老百姓來說,這位不在村裏任職的“官”,卻勝似村官,平日裏在村委大院或村裏經常能見他的身影;對百姓們盼望解決的急事、難事,他一直堅持用心辦、儘快辦。憑着紮實的工作作風,這位聯戶幹部贏得了好口碑。

“人家看起來像幹部,做起事情來卻像自家人一樣。”提起孫成玉,一村民這樣描述。原來,東濁北村位於壽光北部,常年以來,村民們主要靠種玉米、小麥或棉花等作物爲主,但是該地區卻有着靠天吃飯的“習俗”,究其原因就是因爲缺水、乾旱,導致莊稼地經常面臨無水灌溉的情況。孫成玉瞭解到這一情況後,自入村之日起,他便把解決莊稼地灌溉問題當成最要緊的事情來處理。考慮到村集體經濟基礎薄弱,他便多番跑動各相關部門,利用政策扶持,終於幫村民們爭取到了打井所需的資金。“一眼井就需要15萬元,兩眼井就是30萬元,村裏和老百姓壓根拿不出這些錢,但是要想保住莊稼地,這井必須得打。”孫成玉告訴記者,聯戶幹部就是幫老百姓解決實際困難的,再困難也要想辦法解決。

只要幹了工作,老百姓自然看在眼裏,對這位聯戶幹部自然也是十分信服。巷長楊新楷告訴記者,聯戶幹部來了村裏後,從來沒把自己當成一個官,而是撲下身子踏踏實實地幫老百姓解決問題。當初,村裏大搞衛生集中整治時,孫成玉都是天天住在村裏,白天一條巷子一條巷子地轉,看到不合格的就抓緊時間督促,到了晚上,他就集中入戶瞭解情況,誰家有困難或者勞力不在家,他就做好情況統計,第二天集中召集人手一併幫着打掃衛生。“現在村裏環境這麼好,多虧了聯戶幹部和村‘兩委’的督進,要不然,這樣明顯的村容村貌改變,老百姓可能不會看到了。”

在孫成玉眼裏,要想真正幫老百姓解決問題,就不能有一點官架子。他告訴記者,爲了能融進村集體,每月的15號他都會定期參加村裏的黨員大會,只要是村民反映上來的問題,他都會認真記錄下來。考慮到村裏人多數在外打工,爲了能進一步入戶做好走訪工作,他都是晚上7點半以後纔開始“工作”,有時候一跑就到了晚上10點多……“這都是應該做的一些工作,主動拉進和老百姓之間的距離,我們的工作才能更好地開展,一些問題才能得到儘快解決。”孫成玉告訴記者。

採訪中,這位膚色黝黑的聯戶幹部還時不時地和村“兩委”成員討論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看着他手裏拿着明白紙,一些問題就這樣在勾勾畫畫中理清了思路。

孫成玉告訴記者,做好一名聯戶幹部,就要有種灑脫勁兒,和村裏的老百姓真正融入到一起,而且,對於反映上來的急事、難事,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來認真對待、儘早解決,不能有一絲馬虎。“目前,老百姓反映的依然是灌溉問題,我打算再向有關部門爭取下,看看能不能再爭取到打兩眼井的政策支持。”看來,這位聯戶幹部已經將計劃落實在工作中,他正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一位聯戶幹部該有的責任與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