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師德師風的演講稿模板合集八篇

通過對演講稿語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語言的表現力,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我們使用上演講稿的情況與日俱增,你知道演講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師德師風的演講稿9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選師德師風的演講稿模板合集八篇

師德師風的演講稿 篇1

小時候,曾有人問我:你最崇拜的人是誰?我毫不猶豫地回答:是老師。不錯,在我幼小的心靈裏,我就喜歡老師,最怕的也是老師,能得到老師的一個表揚,我就會高興,激動好幾天。當時我不聽話,做錯事情父母總會說:我要告訴老師,我心裏就害怕極了。在黨的教育下,我也成爲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在教學生涯裏,我不斷地努力奮鬥,對教師的含義也有更深刻地認識。不錯,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每次站在講臺上,面對幾十雙渴求知識,純潔的眼睛,我就會感到老師這兩個字的份量。在這由知識、情感、理想、信念匯成的三尺講臺,是多麼神聖。教師的一

舉一動將會影響這些純潔孩子的一生。因此,我深深懂得,什麼是爲人師表,在教學工作中如何努力進取,不斷學習,不斷地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讓自身的知識與時俱進,不斷地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師。正如一位名人說:教學對教師本人,來說也是一種最高意義的自我教育。三尺講臺使教師照亮了別人,也昇華人自己。

甘願吃苦,樂於奉獻。這就形成了教師的精神,在講臺上,我們成了孩子們眼中的百科全書;成了孩子們心中的鮮紅的太陽,能體會到最溫暖的春風和情感,能體會到世上最真最純的友愛。在每次的教師節的時候,我都會收到一些學生送來的賀卡,裏面寫着老師好就這麼小小一句問候,或者學生的一個微笑,我就會感到很幸福、很快樂。這種甜美的感受,並不在於學生的物質回報,而在於教書育人本身所帶來無窮的樂趣,以及桃李芬芳時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這,就是樂於奉獻的教師精神。

站在講臺上,我就會產生一種無言的神聖與莊嚴。這樣甘願吃苦,樂於奉獻,不斷進取的教師精神,鑄成了教師淡薄名利,超然物外的氣度,爲了黨的教育事業而無私奉獻的精神,這就是師德,師魂。我熱愛黨的教育事業,三尺講臺,是我無悔的選擇。我願把自己的一生無私奉獻給黨的教育事業。

師德師風的演講稿 篇2

未來世界的競爭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教師,肩負着光榮而神聖的歷史使命.要培養造就二十一世紀高質量,高規格的人才,就必須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而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是教師的師德.我們都知道:人民教師不僅肩負着傳授文化知識,教授學業的光榮職責,同時也是學生心靈的塑造者,崇高理想的佈道者,社會規範和價值的傳遞者.那麼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應如何去建構自己的師德大廈,從而以全新的理念和行動,履行好教書育人的職責呢 我們都曾經做過學生,現在面對學生還常常驚訝的發現和學生仍有着這樣那樣的相似之處.回想自己坐在講臺下的時候,總是對臺上的老師有各種各樣期待.

心目中的老師,應該有高尚的個人品格.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英語中的"我"以大寫的i來表示,只有努力讓自己在我們心目中站立成一個大寫的"人"的老師,纔會對我們有着潛移默化的薰陶感染的教化作用.凡是要求我們做到的,首先應自覺率先垂範;要求我們不能做的,對自己也一樣令行禁止.教育我們要誠信,自己就應有磊落的言行;讓我們避免浮躁,自己就應少一些牢騷滿腹的心態.細微處見精神,我們也會關注那些區區小事.我們不需要老師來反覆唸叨什麼是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我們更願意用自己的眼睛來讀出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醜惡.我們知道,老師在社會進步和高校改革的背景下也經受着巨大的壓力,所以當老師們以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繁重的工作,力求做好每一個細節的時候,我們更覺可貴.我們不能要求老師一味的奉獻,但是理解了老師的付出時,我們能更清醒的看到職業道德的閃光點以及自己前進的方向.

如果我是學生,我希望能在老師眼中看到真摯的關愛.愛是教育的別名,熱愛是最好的老師.老師對我的信心往往會成爲我自信的源泉,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才的老師最能激發出學生的潛能.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是我們樂於見到的.平等,公正地對待學生,熱愛學生,教育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善於寬容學生.因爲寬容是對我們的愛護,信任,它體現了關懷精神,同時也是人格平等的具體表現.寬容意識是教師必須具備的一種素質.嚴師固然令人尊敬,但如果沒有了寬容意識,師生之間難免會有一道難以跨越的溝壑.深受學生愛戴的老師,無不具有博大的胸懷和寬容的精神.既是學生,我們就會有過失,就會有沒達到老師要求的時候,希望老師教育的時候保持理智,冷靜,尊重人格,既要嚴格要求,認真負責,又不要感情用事,真的成爲我們的良師益友.

新時代爲人師者不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所以我希望老師的師德是以淵博學識和創新精神作支撐的.我們不要求老師必須有那些耀眼的世俗光環,但嚴謹治學的學術態度,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優良學風卻是我們所追求的.講臺是老師的舞臺,我希望聽每一節課都像觀看一次精彩的演出.老師應該認真鑽研教材,努力改進教學方法.探索並遵循教學規律,不斷更新教學內容.精心備課,認真講授,悉心輔導.啓發創造性思維,注重能力培養,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尤其需注意因材施教,有針對性的調整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注重實效.將課內課外進行有機結合,以鼓勵我們拓展延伸知識.並及時收集聽取反饋意見,揚長避短.充分調動我們的學習積極性,使我們能各有收穫,取得好成績.在新時代,熱愛教育事業不能僅僅表現爲埋頭苦幹,更體現在通過科研創新來解決新問題新情況,讓教學與時俱進,生機蓬勃.

如果我是學生,我會期待這樣的老師.有幸成爲一名老師,我很希望自己能努力實現這一切,得到學生的認可.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獻身;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於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有人說,"教師只能以他的整個人,以他的全部自發性,纔會對學生的整個起真實的影響."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與各位共勉.

師德師風的演講稿 篇3

記得還是在上學的時候,我就讀到過印度詩聖泰戈爾那句令人怦然心動的名言,他說:“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但讓我做葉的事業吧!因爲葉子總是謙遜地垂着她的綠蔭的。”從那以後,爲了心中那片綠葉,我一直孜孜以求,不懈探索。如今我真的成了一片綠葉——一名光榮的國小語文教師。

在15年的教學生涯裏,我深深領悟到做一名真正的人民滿意的教師應“智如泉涌”,更應“人品高尚”!

爲了“智如泉涌”,我曾如飢似渴地鑽時書的殿堂,老教師的課聽了一節又一節;名師經典讀了一套又一套;專業筆記更是記了一本又一本……

誰知天有不測風雲,我摯愛的母親突然患上了絕症。一向剛強的母親知道我要參加一個比賽,竟然把病情瞞着我。我知道消息後,她又堅決不讓我請假看護,我含着眼淚準備課件……

有時候事情總往一塊兒湊。我那時是畢業班的班主任,離畢業考試也僅剩十四天,偏偏這時有個很有希望考上重點的叫劉潔的學生病倒了,高燒不退,無法上課。這時我該怎麼辦?在家裏,母親就是我的天!我絕不能扔下母親不管;要比賽,省會城市的榮譽繫於我肩;上重點,是孩子和家長六年的期盼……和母親說過此事後,母親說:“去吧,人家孩子一輩子的事,要補課你就去,就十幾天,媽這兒沒事的!猶豫再三,我決定下班後給劉潔補課。

那段時間,燈光下伴隨着我們補課的身影;直到夜色濃了,我才趕回母親那兒陪待一晚;而比賽的事就在學校抽空擠時間做準備……

終於,劉潔順利通過畢業考試,進入了市重點中學。一天,她拉着我的手說:“李老師,我真想喊您一聲媽媽!”“媽媽!”我的眼淚奪眶而出,不僅僅因爲孩子這聲發自內心的呼喚,更因爲我的媽媽……

當我忙完學生,忙完比賽,捧着四項一等獎和榮立省二等功、市一等功的證書回家給媽媽看時,媽媽已經……我沒來得及和媽媽說上最後一句話,只看到了她老人家最後一縷遊絲般的氣息。我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任由眼淚奔涌肆虐……娘走兒想念啊,媽媽!您怎麼連一句話都不給女兒留下?

直到今天,直到我在鍵盤上打出這些話;直到現在,只要談起媽媽,我依然忍不住淚如泉涌。愧疚啊!但,也是直到現在,我才明白了媽媽其實和我“說”了很多話,她把最寶貴的“遺產”——勤奮與愛留給了她的女兒,是“它”使我與學生用心溝通,是“它”使我在她老人家病重期間未落下一節課,未向學校多提一個要求。不僅圓滿完成畢業班任務,還獲得了省技能賽的最高獎。也正是這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才使我對神聖的講臺更加傾注心血,更加魂牽夢縈,更加流連忘返。

當所有這些經歷化做每一堂課,並吸引了孩子們所有的目光;當師生常有思維碰撞,並有智慧的火花閃亮時,我好像忽然明白了,何謂——“和諧課堂”!何謂“人民滿意”的教師榜樣。

師德師風的演講稿 篇4

教師是社會道德傳統的繼承者和傳遞者,教師不僅把前人長期積累起來的生產經驗和科學文化知識傳遞給學生,而且把前人確定的道德價值觀傳遞給學生。教師還是社會道德新風尚的倡導者和先行者。俗話說: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它們就象一對孿生兄弟,密不可分;教師是立校之本、師德是教育之魂。教書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人。

一名教師,你的學識可能不博,你的能力可能不高,但是,你的師德不能不好,因爲你是學生做人的榜樣,你是學生處世的楷模。也許你很少想到自己話語的價值,也許你很少想到自己行爲的意義,但是,你的話語經常被學生反覆咀嚼,尤其是顯示你心靈真情的話語;你的行爲經常被學生反覆模仿,尤其是顯示你潛在真實的行爲。因爲,這裏面折射出做人的準則,閃現出做人的德行。作爲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定位好自己的角色,用自己高尚的師德、高超的水平,爲自己的人生書寫上濃墨重彩,待到離開三尺講臺時,我們可以無悔地告訴自己:我沒有愧對自己的人生!

一、書寫責任義務

好教師會用心傳承知識、用愛雕琢學生的心靈,會把希望栽培在學生心中,會把責任看得比自己生命還要重。

在我們的教師隊伍中,有衆多師德師風的楷模。在我們教育的沃土上,在新課程改革”一切爲了學生,爲了一切學生,爲了學生一切”的召喚下,教師們像辛勤的農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爲同一塊土地精心耕作、無私奉獻着:青年教師們把青春年華紮根於三尺講臺而無怨無悔;中年教師們將家庭擱置一旁而全身心地撲在教學工作上;老教師如老黃牛一般埋頭苦幹而不知疲倦。每天他們伏案工作直至深夜,不論多麼勞累,多麼疲倦,一站上講臺,他們又思維敏捷,精神抖擻。多數教師不肯輕易掉過一節課,他們精心地在學生的心靈中播撒着知識的種子。他們沒有驚人的壯舉,沒有耀眼的光環,只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用愛心譜寫着一曲曲動人的樂章,將學生引向知識的彼岸。爲了學生們,他們甘爲春蠶,願化紅燭,嘔心瀝血!很多老師都從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懂得了”累”字的內涵,懂得了”愛”字的結構,懂得了該怎樣去教學生。

是的,教師,這個神聖的稱呼,它如磁石吸引我們遊離的目光,安撫我們躁動的心河。無數個白天黑夜,我們遠離喧囂的人羣,告別燈紅酒綠,擁向那燈火闌珊處,自與那清風白雲作伴,在知識的海洋中贏取那心靈的海闊天空。多少個寧靜的夜晚,我們安於寂寞,筆耕不輟。有時,爲了備好一堂課,需要我們認真鑽研教材好幾遍;有時,爲了準備研討課,我們得翻閱大量書籍,不斷學習新知,提升教育理念;有時,爲了完成學校交給的緊急任務,我們要放棄休息加班加點直到雄雞報曉。面對這一切,我們依然無怨無悔!因爲我們都深深地明白:讓學生能從我們的課中接受知識和培養能力是我們的責任;讓學生喜歡上我們的課是我們的欣慰;讓學生從我們的教學和工作中終身受益是我們最大的幸福!

二、書寫真誠交流

“真誠”對於一名教師來說是最重要的品德,教育學生不是演戲,決不能搞”兩重人格”。只有真正發自內心的、表裏如一的、言行統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學生身上產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潛移默化作用。使他們受到教育和感染,引起他們的共鳴和仿效。也只有真誠才能獲得學生的信賴,纔能有心與心的交流。

我們都知道,陽光是溫暖的,它的柔和可以滲透到人的心靈深處。烏申斯基也說:”教師是人的範例,對於學生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學生是最容易滿足的,只要”給點陽光就燦爛”,所以,老師們,不要吝嗇我們的笑臉和發自內容的讚賞,而且當你用寬容和理解的心面對孩子的頑皮時,你也會得到快樂的心境。

每個老師都有這樣的體驗:當帶着灰暗的心情走進教室時,你會發現那節課上得特別不開心;而當你帶着輕鬆、愉悅的心情面對學生時,你會從孩子們身上發現到很多你意想不到的精彩。好老師總是用心爲孩子們一扇扇知識的窗戶,讓他們看到一個色彩斑斕的新世界,並且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博大胸懷和崇高精神境界。

近段時間在”推門聽課”的過程中,我總是被一些老師感動着,因爲她(他)們在課堂上用自己的愛心、耐心關注每個孩子,用恰當的鼓勵性語言,讓每個孩子都從老師身上感受到愛、感受到平等,師生的情感在教學中產生多處交融或共鳴,而學生的思維更是在真誠的交流中異常活躍,呈現出迷人的新景觀。

三、書寫學習創新

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爲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爲世範。學爲人師,必須要有深厚的知識儲備,而且要善於學習、不斷學習,終身學習。人常說:十年磨一劍,教學更是要有孜孜以求,銳意創新的精神。

記得20xx年秋季,我到福州參加全省閱讀教學現場觀摩,其中一節課讓我記憶猶新。那堂課的課題是《盤古開天地》,授課者是位年輕、充滿活力的女教師。雖然與學生只是第二次見面,但師生配合得非常和諧、完美,教師對教材理解把握非常到位、深刻,課堂上真正做到”據學而導”——時而配樂朗讀,時而即興板書,時而激發學生想象,時而啓發思考,從容地與學生交流,像節目主持人那樣嫺熟自如,給包括我在內的每一位聽課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讓想了很多很多:爲什麼我們有時滿腔熱忱地走進課堂,但有的學生聽課卻是提不起精神,懨懨思睡?爲什麼我們有時花大力氣備課、教課,盡力去完成教學任務,而效果依然不理想?爲什麼我們把自以爲好的東西塞給學生,毫無保留,學生的能力卻依然平平?這其中固然可以找到多種原因,但我覺得重要的一點,恐怕是我們所教的內容,所採用的方法,還沒能和學生心中的弦對準音調,沒有能在學生心中彈奏。

由此,我認爲我們首先必須做到的是:立足於講臺,開拓教室的空間,用新鮮的活水澆灌求知的心靈,用靈動的智慧的音符去彈奏學生的”心靈之樂”。40分鐘的課堂教學,是我們塑造靈魂、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前沿陣地,也是我們發揮才智、譜寫事業華章樂彩的立體大舞臺。教師是學生心靈的耕耘者,教學就要教到學生的心上。如果我們不研究學生對知識的要求,不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怎麼能在學生心中留下深深的痕跡呢?前人說得好: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在教學中,我們必須從傳統的注入式、填鴨式的框框裏跳出來,不要擔心講解有什麼遺漏,摒棄面面俱到的做法,根據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來取捨、剪輯教學內容,就會感到春風拂面,別有洞天。

第二是儘量讓創造性思維在課堂教學中散發魅力。這是優化教學模式的突破口。”教,是爲了不教”,這是現代教育家葉聖陶先生的至理名言,也是我們每一個教師必須追求的最高境界。我們要突破文路、教路、學生學路一條線的傳統課堂模式,不斷注入活水,使教學常教常新。如語文教學中用的是生動優美的語言文字,讀的是豐富多彩的美文佳作,在藝術滲透、多媒體運用方面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而且有些課文是按順序展開,我們不妨來個倒教順理,中間開花,一下子將文章的精華提煉出來。有些文章篇幅太長,我們不妨迅速切入中心,輻射全文,做到綱舉目張,又何必慢吞細嚥,浪費時間呢?讓學生走進藝術的殿堂,將美育的因子滲透於教學的各個環節,使學生樂學、愛學。在未來的教學中,我們完全可以用藝術開拓語文課堂的空間:以圖畫再現情境,用音樂渲染氛圍,以表演體驗情節,用對聯串綴文意,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情操,讓美的藝術伴隨着學生的成長。

讓我們共同記住培根說過的一句話,我們不應該像螞蟻單是收集,不應該像蜘蛛只從肚裏抽絲,我們應該像蜜峯,既採集又整理,這樣才能釀出香甜的蜂蜜。

老師們,我們總會嚮往輝煌燦爛的明天,但明天是由每一個今天壘成,有嚮往有行動有堅持,方會使剎那變成永恆,使夢想變成現實。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讓自己在充實中完善自我,在寧靜中儲積生命的動力;大膽放手地去做每一件事,讓自己的事業充滿陽光,在平凡的事業中創造不平凡,用心給自己的人生繪上濃墨重彩!

師德師風的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大家好: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從事着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教師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着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師德師風建設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參加工作以來,我得到了來自各個方面的幫助,在校領導的指導下,在老教師的幫助下,我對課程設置,教學改革、課堂教學和如何備課、如何講課等問題有了深刻的認識。

屈指算來,我已走過近十年的教學歷程,現在而言,我的`學生成績並不優秀,他們在求學過程中受盡同學的嘲笑,老師的冷落。此刻,學生需要的是來自外界的關愛和鼓勵,因此,我要用一切機會鼓勵他們,與他們一起分析現實,展望未來,使他們鼓起勇氣,對未來充滿信心。這樣,他們才能以一種愉悅的心情投入到現在緊張的學習當中。我認爲這就是我們教師首先應該解決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我的講課方式隨教材內容、學生的課堂情緒和當時的課堂環境等各種因素而改變。例如:在講授語文基礎知識的時候,我通常採用啓發、聯想的方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講授課文的時候,我用自制的教具,導入、提問、討論、故事欣賞的授課方法,以學生始終保持旺盛的求知慾爲目的,課堂的氛圍隨學生的情緒隨時調整。記得去年冬天的那場雪,恰逢我週五下午的作文課,帶着無邊的魅力,雪飄飄灑灑的來到了人間。內心深處的那份深情不禁油然而生,我便和同學們向漫天飛揚的雪花行注目禮。短短的幾秒鐘後,得到那份滿足的我們,愉快飛揚的思緒,回到了作文課的內容,我們即興收集整理有關雪的詩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討論雪帶給農業的收益,雪帶給人們的災害,通過討論,同學們對雪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關於“雪”的作文也就輕鬆自如,一揮而就。

我愛我的學生,雖然他們成績並不優秀,我愛我的學生,雖然他們經常觸犯錯誤,我愛我的學生,雖然他們聽不進我的諄諄教誨。可我既然成了他們的教師,我就應該把全部精力放到他們身上,我們班的吉永飛同學,剛進班時頭髮比女生的還長,我讓他去理髮,他的回答卻是“我不願意”,當時我覺得不能接受,後來知道他的髮質不好,我也理解他的心情,經過和他的多次談心,吉永飛終於轉變了態度,不僅僅儀表象一箇中學生,而且學習態度也有了很大的轉變;李鑫華、王劍鑫、吉永強這三個同學在七年級、八年級年級打架搗蛋出了名,八年級年級上課時把代課老師氣的直哭,我剛接到這三個學生時,頭腦一陣發矇,這可怎麼辦?後來一想,難題既然推不掉,那就積極面對,課餘時間,我經常和他們談心,給他們講打架的危害,每星期放假時,和他們的家長進行電話家訪,反映學生一週的在校情況,平時抓住一切機會對他們及時進行表揚,把他們放到好學生的行列中,並且讓他們擔任班中的班幹部,管理同學的同時,學會管理自己,本星期的升旗儀式,又讓他們代表三十四班進行升旗。一次次的行動,使他們內心深處樹立一個觀念,“我是好學生”,從而思想表現各個方面都得到極大的好轉。xx年我住院手術,當時傷口剛剛拆線我就回到教室,回到工作崗位,見到我可愛的學生們,當走進教室的時候,一切傷痛都拋到了腦後,只有我所熱愛的學生,只有我所熱愛的教育事業,我覺得這就是教師的職業道德,這就是教師的職責所在。

有愛就有溫暖,有溫暖就有信心,有信心就會成功,我相信,只要我們心中充滿愛,我們一定會取得會考的勝利,一定會實現心中的理想。

師德師風的演講稿 篇6

最新師德師風演講稿:我的教師夢

小時候,曾有一個夢想,那就是站在三尺講臺上,手中的粉筆吟唱出一曲曲動人的歌謠,知識的幼苗在孩子的心中瘋長。如今,夢想終於成真,我成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我的心情如此激動。然而,我也感到了肩上的沉重,因爲,我是教師,是塑造靈魂的使者呀!多少責任,多少期望,都在我的身上。

我深知,沒有辛勤澆灌,哪來春色滿園,桃李芬芳?沒有筆耕墨耘,哪來祖國昌盛,千萬棟樑。一批批學子,由黃口小兒成長爲時代的弄潮兒,浸透了師者多少汗水,多少心血;又飽含了師者幾許欣慰,幾許期盼。曾幾何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已成爲辛勤園丁的格言。是啊,一株株幼苗成長爲參天大樹,園丁付出了多少心血啊,驀然回首,青絲已染霜花,他們的青春已在鈴聲中悄悄的溜走。可是,我們可敬的先輩們,無怨無悔,只是在埋頭苦幹,默默奉獻,用自己的知識和品德去點燃學生的智慧之光,用自己的一生去澆灌那飢渴的心靈,他們的青春已化爲永恆,他們的精神爲萬人稱頌。”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浪漫時,她在叢中笑。”正是他們,用青春和熱情詮釋了最崇高的師魂,譜寫了一曲曲雄壯的師者之歌。

教師爲何如此神聖,他們的激情源自何方,冥冥中經常默默的思考。不經意間,一位老師給了我啓示。他給我講述了給他的一生產生巨大影響的一件往事。20多年前,他當了教師時間不長,就得了腎炎,一下子住進了醫院。他所負責得那個班沒有了自己的老師,於是,學校就只好把他的學生分散到年級的其他班裏去上課。有一天,他覺得病情好轉了一些,就從醫院跑了出來,到學校去看看。一進教室,他一下子呆住了,以往生機勃勃的課堂,此刻已空無一人,連桌椅板凳也不見了。他還未從失落的心境中擺脫出來,就聽到了孩子們驚喜的叫喊聲。原來,學生們發現自己的老師回來了,立刻從各個教室裏跑出來,一下子團團圍住了他,一起喊道:”老師,您快回來吧!”那一刻,當着所有孩子的面,他的眼淚奪眶而出。因爲,他無法在世界上最真誠的呼喚面前抑制住自己的淚水。

這呼喚永遠的留在了他的心裏,變成了他的信仰,影響了他的一生。我想,作爲一名教師,他真的不簡單,教師的職責之外,他還給予了孩子們更多的東西,母性的愛,最純潔的感情。

於是,在以後的教育生涯中,我認可了,愛是維繫師生情的紐帶。的確,一個積極熱情,工作卓越的教師,總能將愛源源不斷的注入學生心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取得學生的信任,去打開他們的心靈之門,激起他們的情感浪花,塑造高貴的靈魂。

師德師風的演講稿 篇7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

大家好,非常有幸能參加《立德樹人 爲人師表》的演講活動,在座的各位老師都已是奮戰在教育戰線多年的老同志,作爲新加入到教師這一光榮隊伍的新兵來說,在各位老師面前談論師德構建,難免有班門弄斧之嫌。秉着向各位老師求教的態度,我在此談論一下我關於師德建設的觀點,有不對的地方請各位老師批評指導。

古人云:“天地君師親”,今又有人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是的,古往今來教師這份職業是神聖的,倍受尊崇的。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教育的興衰繫於教師。教師是立校之本,而師德師風則是教育之魂。那麼什麼是師德師風呢?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師風即教師的行爲作風。師德師風對於一名教師來說特別重要。俗話說“人要有品,師要有德”,就印證了這種說法。我認爲“爲人師表,立德樹人”是當今社會一名教師的師德標尺。教好書,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爲人師表這是當好一名人民教師的根本要求。著名的教育家斯霞曾經說過“要使學生的品德高尚,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正所謂“身教重於言教”。師德不但可以感染學生,也能爲教師樹立起自己的教學形象,進一步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安其學而親其師,樂其友而信其道"。只有這樣才能對得起學生的一聲“老師好”,對得起教師這太陽底下最神聖的職業的說法。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爲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通過教學活動在學生心靈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師。

  一名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師德師風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對於職業要忠誠熱愛

進入新世紀,當人們的價值觀、人生觀改變的同時,面對金錢至上物慾橫流的社會,教師的職業是清貧的,但我們不要只看社會上其他行業的腰纏萬貫,風流瀟灑,也要看到身敗名裂,鋃鐺入獄,甚至丟了小命的。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三尺講臺,一根粉筆,兩袖清風,選擇了教師職業就選擇了艱辛和挑戰。“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潔身自好,不計名利,愛崗敬業,忠誠於教育事業,盡心盡責的完成每一項教學任務。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爲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通過教學活動在學生心靈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師。做不好人,也教不好學,因此做一個好老師,崇高的師德師風第一位的。

  二、對待學生要尊重和關愛

我國現代教育家夏沔尊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爲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個教師只有熱愛學生,纔會依法執教,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老師在學生的眼裏是高高在上的但我們不能把學生當下級隨便呵斥,我們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他,愛護她,學生得到老師的尊重,他們才能尊重老師,從而願意學老師傳授的各種知識。根據我從教20多年的經驗來看,凡是師生關係不好的老師,教學效果肯定不好。在我的身邊,許多老師敬業愛生的事蹟常常感動着我,尤其是那些班主任,他們是真正將自己的心掏出來給孩子們的,這樣的老師怎能不贏得學生的愛戴!熱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壞一個學生。我國現代教育家陶行知的三顆糖的故事,將一名翻牆逃學的學生教育成才;有的班主任因爲關愛學生,讓學生情不自禁的喊“媽媽”;有的老師因爲尊重學生而被學生自發集體爲她過生日。愛心能使學生更健康的成長,願我們每一名教師要愛字當頭,愛生如子,用愛心去澆築理想之花。

  三、對待自己要嚴格要求和以身作則

作爲傳道授業的老師,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學生認真。要提高我們的自身素質,這要求我們年輕教師多聽取學生和老教師的各種意見。並且自身不斷的學習,積極學習,不斷開闢新教法。嚴於律己,以身作則,這是一名教師的師德底線,正所謂“身教重於言教”。師德不但可以感染學生,也能爲教師樹立起自己的教學形象,進一步增強課堂教學效果。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我們的學生要學會學習。而我們,再也不能只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現,而應教學相長,在學會工作的同時,也要學會學習,加強自己各方面的素質,不斷地給自己增添燃料,儲備能量,使自己不斷完善,充實自我,必須形成終身教育的觀念,爲人師表不能說一套做一套,應嚴以律己,言行一致,表裏如一,成爲學生的表率。孔子說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均喜歡模仿,這將給學生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凡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刻刻爲學生做出好的榜樣,堅持嚴於律己,以身作則。

師德師風的演講稿 篇8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縫補翅膀 播撒陽光》。偶然一次,在博客上看到這樣一些新聞:今年四月,中國最著名的大學,復旦大學研究生院4000名左右的研究生從全校457名教授中評選自己心目中的"十大傑出教授".調查發現,師德教風是學生評選自己心目中的傑出教授的首要標準。有一位學者被邀請去講課。講課前,他先向學員提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們說,現代社會最缺乏的是什麼?"臺下學生異口同聲地喊成一片:"缺德!"這位學者頓時淚流滿面……每學年末學校都會有對老師的"民意"調查,也就是說你是一個好老師嗎?聽聽學生們怎麼說?好像也只有這時我纔會感到"師德師風"的分量----沉甸甸的。

從學生到老師的角色轉換讓我似乎已經竭盡全力,接下來的日子裏我爲"學高爲師,身正爲範。"不懈努力着。作爲一個英語老師,出於一些主觀和客觀原因我常常是下課鈴響交代完事就離開教室、離開孩子們,起初我並沒覺得有什麼不好,可是漸漸地我發現孩子們總是和班主任比較親,而和我這個年齡差距並不大的老師卻有着不小的心靈上的距離。反省以後我才發覺,我平日裏給他們的距離感讓他們拒我以千里之外。我開始學着怎麼和他們交談,怎麼走進他們的世界,這時我才發覺他們的心靈竟是這麼的豐富多彩,他們收穫了一個朋友,而我收穫的卻是一羣朋友,何樂而不爲呢。

在家裏,父母是孩子的啓蒙者;在學校,教師是孩子的表率,其言行舉止,甚至興趣愛好等,都會對年幼純潔的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我曾經也有和魏巍的老師一樣的經歷----手高高地舉起,卻輕輕地落下。可是心境卻不同,我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會靈驗,我怕我的批評,會讓他學會譴責;我怕我的諷刺,會讓他學會害羞;我怕我不小心給他的恥辱,會讓他承受負罪感。我希望他能在我的鼓勵中學會自信;在我的表揚中學會感激;在我的認可中學會自愛。

于丹教授的弟子曾經這樣描述過他心目中的老師:老師就是給天使縫補翅膀的人!剎一聽我很詫異,再一想我很慚愧。原來我一直都沒發現圍繞在我身邊的竟是一羣天使,他們就是一羣天使。如今面對學前班的孩子,聽他們背"人之初,性本善"時,我更聽懂了"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最後,我要說我很幸運,和這羣天使般的孩子生活、學習在一起讓我的心志更加清澈、純淨

真心希望我心靈微弱的陽光能撒播到孩子心中,給他們冬日的溫暖;也用他照亮我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