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活動垃圾分類方案

爲確保事情或工作高質量高水平開展,常常要根據具體情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書面計劃。那麼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社區活動垃圾分類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社區活動垃圾分類方案

社區活動垃圾分類方案1

一、指導思想

堅持垃圾產業化、資源化減量化處理的原則,在居民中大力倡導垃圾分類收集,建設綠色生態小區。

二、人員體系

按照片區設定“桶長責任制”轄區內xx個垃圾分散收集點責任到人,努力提高責任桶實際分類的準確率。我們公司項目部全體人員都參與到小區的垃圾分類協助分類工作中去,督導業主準確分類。

指導員:xxx

監督員:xxx

桶長:xxx,環境維護部領班,負責垃圾回收工作的組織、檢查和監控工作。

副桶長:xxx協助桶長做好檢查和監控工作。

xxx負責1、2、7幢12個單元及周邊道路綠化帶的衛生及區域內垃圾桶集中工作。

xxx負責8x12、16x5幢共12個單元及周邊道路綠化帶的衛生及區域內垃圾桶集中工作。

xxx負責16x1x16x4、17、18幢共13個單元及周邊道路綠化帶的衛生及區域內垃圾桶集中工作。

xxx負責23x1、23x2、27、30、31、32、33幢共12個單元及周邊道路綠化帶的衛生及區域內垃圾桶集中工作。

三、指導體系

1、做好垃圾分類向居民宣傳工作。

小區內懸掛分類宣傳橫幅、滾動電子屏,上門發放垃圾分類宣傳冊、短信羣發、智能語音播報等方式方法,讓廣大業主朋友充分了解到垃圾分類的重本性,並定期組織我司工作人員學習分類知識,全員參與分類工作。

2、做好垃圾分類硬件支持。

物業爲小區內的每戶家庭配送一對專用的生活垃圾桶和其它垃圾桶,從源頭引導業主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工作。並引進了專用的“垃圾帶發放機器”,爲業主提供便利。爲更好的做了垃圾分類工作,提供硬件支持。

3、協助居民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按照片區設定“桶長責任制”轄區內xx個垃圾分散收集點責任到人,努力提高責任桶實際分類的準確率。並做好垃圾袋發放工作,每戶按1只1天的標準發放綠色可降解的10L專用垃圾袋,領取地點在藍天物業公司門衛處。我們公司項目部全體人員都參與到小區的垃圾分類協助分類工作中去,督導業主準確分類。

四、巡查體系

做好垃圾分類巡查工作,安排專員每天,早中晚多次,巡查垃圾分散收集點的分類狀況,遇到業主投放垃圾的及時查看是否投放準確,加強巡查頻率。

桶長應安排固定人員每天至少2次對小區垃圾進行收運。爲方便住戶使用,固定垃圾運送人員應巡迴的收取垃圾桶內的垃圾,保證垃圾桶內的垃圾不能超過桶容積的四分之三。保證垃桶裏的垃圾存放齊整、地面無散落的垃圾、路面無污水。

五、整改體系

1、爲了方便垃圾分類運輸,社區已更換舊垃圾桶,並相對集中設置了新垃圾桶的擺放點,綠色餐廚垃圾桶和黃色其他垃圾桶基本在原有垃圾桶的設置點,藍色可回收垃圾桶和紅色有害垃圾桶分別擺放在xx花園1幢西和27幢西側。

2、對所有垃圾集中堆放在堆放點,要做到合理、衛生、四周無散積垃圾地面無散落垃圾,無污水,污漬;做到保持清潔無異味,每週應定時噴灑藥水,防止發生蟲害,對垃圾做到日產日清。

3、可作廢品回收的垃圾應另行存放,有回收利用價值垃圾的處理,由外包方人員對有回收價值的垃圾應及時取出並分類存放

4、按要求做好垃圾袋裝化,回收垃圾桶內垃時,應先將垃圾桶內的垃圾袋提出放進垃圾車內,再重新鋪好新的垃圾袋,鋪垃圾袋時要將垃圾袋口完全張開,袋口反捲5釐米折貼在垃圾桶外沿,再蓋緊垃圾桶蓋。

5、垃圾每天清運1次,每日早晨垃圾清運車垃圾中轉時應設置在不影響小區環境的地方,垃圾外運過程不干擾用戶正常工作,生活。

6、垃圾運送人員應負垃圾中轉站周圍的衛生,保證垃圾中轉站裏的垃圾存放齊整、地面無散落的垃圾,垃圾運送人員負責每天沖洗1次垃圾中轉站地面

7、每日應對垃圾中轉站進行1次四害清殺工作,每週對底坑清洗次並消殺,抽乾底坑污水。

六、垃圾的分類管理制度:

依據垃圾產生的種類特點,嚴格實施分類存放,並確保及時轉運至垃圾中轉站,實施分類存放,對輸送的垃圾分類質量負責到底。

1、垃圾的分類:

依據小區目前的垃圾情況,分爲裝修物垃圾、可回收利用生活垃圾和不可回收利用生活垃圾三大類。①裝修物垃圾:是指裝修房屋所遺棄的廢料且不容易清運對周邊環境產生危害的垃圾。這類的垃圾有保溫材料類(石棉、聚酯)、化學品廢棄物(廢漆,廢料,碎磚塊、包裝過濾袋等)。②可回收利用生活垃圾:是指雖然暫時報廢或遺棄不用,但經過處理可以利用;或此處無用它處有用,以及可以被廢品回收部門回收的垃圾。這類的垃圾有可以利用的紡織類、金屬類、木板類、書刊類、文件類、塑料類及包裝材料等。③不可回收利用生活垃圾:是指無法經處理回收利用,需交由環衛部門外運處理的垃圾。這類的垃圾有塵渣類、排污廢渣、生活類、(蔬菜根、葉、果皮、核等)等。

2、垃圾定點設置及垃圾分類存放劃定

垃圾定點設置:垃圾存放採用定點設置的方法,並實施分類存放管理,以利於外運處理和日常管理。垃圾定點區以各項目實際情況而定劃分的定點區域。

3、其它注意事項

各項目爲確保垃圾的分類丟棄,在每棟樓前必須至少有兩個垃圾桶,用來存放可燃及生活垃圾,並確保在垃圾接受時間段將垃圾運送到指定位置。各項目垃圾在被輸送過程中,因垃圾分類不好而發生處理不當情況,相應責任由垃圾產生部門及接受人員承擔責任,及時總結分類方案在執行過程的問題,採取更有效方法提高分類效果。對員工採取激勵機制,對多次檢查中分類好的員工給予獎勵,對分類不好的員工也要進行處罰。

社區活動垃圾分類方案2

一、活動主題

拯救垃圾中的資源,別讓垃圾無處可去;

推行垃圾分類,建設先進社區

再不會垃圾分類你就out了!

二、活動目的

增加全社會對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的知曉度、認同度、參與度的提升是推動垃圾分類工作開展的根本。

通過宣傳活動,使得居民能夠深入瞭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引導居民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自覺、科學地開展生活垃圾分類,逐步形成垃圾分類及環保意識,養成珍惜資源、節約能源的生活習慣。

三、活動對象

長沙縣街道及社區的居民、環衛、居委會以及小區物業工作人員

四、活動形式

通過社區的`宣傳以及一系列活動,包括宣講,遊戲,現場指導等方式來提高社區居民的普遍垃圾分類意識。可進行“多次”、“短時”的社區活動及宣傳來達到深入人心的效果。

通過可回收物兌換抽獎機會的方式提高居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在派發禮品的同時,記錄領獎人員的手機號碼,向京東提供電話號碼清單。

五、活動重點

本次活動的重點要放在小朋友的身上,通過親子互動的方式來提高居民的參與度,由孩子帶動家長對於垃圾分類的積極性,提高居民對垃圾分類的普遍意識。

孩子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是遠遠大於成年人和老人的,我們需要通過影響孩子,提高他們對於活動的主動性,從小就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

作爲社會的未來,他們的行爲就是社會未來的行爲,所以本次活動需要考慮如何吸引孩子,並且使孩子樂於參加活動同時還能爲活動起到宣傳的效果。

回收前期的宣傳也要作爲重點,要儘量保證居民會將家中的可回收物帶到活動現場,儘可能的多收集可回收物品。

六、活動目標與效果預計

(小區總戶數爲1100戶)社區參與活動人數不低於百分之30;

可回收物量估計在150~200公斤左右

七、活動前期工作

首先對所選地區的社區進行調查篩選:

根據社區對接工作的難易程度來進行選擇

②活動在社區內可開展的具體位置及場地大小

③社區對周邊地區的影響力

④社區居民的普遍意識以及素質

社區活動垃圾分類方案3

一、工作目標

進一步完善農村生垃圾“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區處理”模式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建設,提高垃圾分類和清運設施的利用率

根據要求我村作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點,將全面推行農村垃圾前端分類工作,使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各項指標達到標準化水平,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運率達xx%以上,無害化處理率達xxx%。

二、健全機構

爲搞好農村垃圾分類處置工作,紮實推進城鄉環境治理工作,我村成立了農村垃圾分類處置領導小組,其成員組成如下:

組長:xxx

副組長:xxx

成員:xxx、xxx

三、實施方法

1、構建宣傳氛圍:每戶設立垃圾分類宣傳欄。

2、增添措施。首先,我們將生活垃圾分類的工作流程圖表化,按照分類、回收、轉運三步進行,簡明扼要,一目瞭然。其次,爲村民提供垃圾桶,確保了垃圾的分類、收集、轉運,全過程不造成“二次污染”。

3、我們建立“運作三機制”。以戶爲單位進行戶分類,投入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桶,由村保潔員收集進入垃圾分類房並負責村內垃圾設施的日常維護,收集的垃圾由環衛公司對垃圾房再次收集分類。

四、基本情況

xx社區位於x市新都區軍屯鎮,該村幅員面積x。xx平方公里,轄xx個居民小組,總戶數xxxx戶xxxx人。黨員xxx人,全村xx戶參與了垃圾分類,共發放垃圾桶xx個,每戶製作了垃圾分類處置流程圖和農村環境“三包”責任書。

五、工作步驟

1、宣傳發動階段,充分利用宣傳欄、致農民一封公開信等多種手段,大力宣傳農村生垃圾無害化處理的目的和意義,使農村生活垃圾分類集中處理工作深入人心,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羣衆的參與積極性。

2、全面集中治理階段,對區域內的生活、生產及建築垃圾進行徹底清理,分類集中堆放。對可降解的生活垃圾進行集中堆放發酵後作爲農家肥處理利用;對不可降解的,能回收利用的進行回收再利用;對不能再利用的,統一轉運到垃圾處理場集中進行生態無害化處理。杜絕將生活垃圾亂倒亂堆及焚燒處理。

(四)建章立制,結合實際,建立健全農村環境衛生保潔長效管理機制。建立健全生活垃圾收集處理體系,村組環衛保潔機構、人員保障體系,農村垃圾處理設施相關運行、管理到位,並得到有效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