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潑水節的由來意義

潑水節是展現傣族水文化、音樂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間崇尚等傳統文化的綜合舞臺,是研究傣族歷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潑水節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藝術表演有助於瞭解傣族感悟自然、愛水敬佛、溫婉沉靜的民族特性。同時潑水節還是加強西雙版納全州各族人民大團結的重要紐帶,對西雙版納與東南亞各國友好合作交流,對促進全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有關潑水節的由來意義

潑水節的根本意義在於其清理和淨化的過程——清除所有的邪惡、不幸和罪惡,並懷着一切美好和純淨開始新的一年。水在這個節日中代表了純潔和清理的過程。

泰國潑水節又稱“宋幹節”,歷時三天,是這個國家的重要節日,也是新年。宋幹是梵文,意爲“太陽運行到白羊座,既新的太陽年開始”,這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在這裏,它代表着清除所有的邪惡、不幸和罪惡,並懷着一切美好和純淨開始新的一年。

節日期間人們互相潑水祝福,還有佈施法會、選美大賽、花車遊行、美食展覽、文化藝術表演等一系列慶祝活動。這三天,無論男女老少,無論是你潑,還是被潑的,都溼成了落湯雞,臉上衣服上白粉斑斑,大家依舊興高采烈。

在這個泰國潑水節習俗裏,它預示着辭舊迎新,祝福着吉祥、幸福,一向友善、謙和、有禮的泰國人在這個節日裏展現出他們的`熱情與瘋狂。

自古以來宋幹節就是慶祝泰國新年的重要節日,象徵與家人、社會及宗教之間的關心、愛及緊密結合。家人趁此齊聚一堂,對家中長輩表示敬意,年幼者請長輩在手心上灑水祈福,之後,藉由積德、貢獻食物給和尚、堆沙佛塔、相互灑水祝賀。感受社會的和諧、關懷大衆、保存環境等,有助於居家、寺院及建築的清潔。

潑水節簡介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歷新年,相當於公曆的四月中旬,節日一般持續3至7天。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竟爲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爲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節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節日盛裝,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後就開始互相潑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們一邊翩翩起舞,一邊呼喊“水!水!水!”,鼓鑼之聲響乇雲霄,祝福的水花到處飛濺,場面十分壯觀。

傣族潑水節來歷

傣族的潑水節其實爲傣族的新年,傣語稱“桑罕比邁”、“棱賀比邁”。是西雙版納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一般在傣歷四月中旬(即農曆清明前後十天左右)舉行,爲期三至四天。在陽曆4月13日至15日這三天。

傣歷的新年,是傣族人民送舊迎新的傳統節日。因潑水是這個節日中獨具特點的活動,故名。

傣族是個愛水、戀水、惜水、敬水的民族,每到潑水節,傣族人民就到附近的山上採集一些鮮花和樹葉,潑水的時候用它沾滿清澈的泉水,灑向親戚,灑向朋友,灑向遠方的客人,把自己最美好的祝願奉獻給別人。傣族人民信仰龍是吉祥、幸福的象徵,每到潑水節,人們紛紛向龍潑水,預祝生活美好,年年五穀豐登。

傣族是一直有着悠久文化傳統的少數民族隊伍,人口近百萬,大部分居住在雲南的南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西部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以及耿馬、孟連等自治縣,其他則散居於雲南各地。傣族歷史悠久,傣語屬漢藏語系壯傣語族傣語支。全民信仰佛教,但原始宗教活動亦較普遍,如祭祀寨神、寨鬼、農業祭祀、狩獵祭祀、靈物崇拜等。

傣族潑水節又名"浴佛節",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過這一節日。柬埔寨、泰國、緬甸、老撾等國也過潑水節。潑水節源於印度,隨着佛教在傣族地區影響的加深,潑水節成爲一種民族習俗流傳下來,至今已數百年。到了節日,傣族男女老少穿上節日盛裝,而婦女們則各挑一擔清水爲佛像洗塵,求佛靈保佑。"浴佛"完畢,人們就開始相互潑水,表示祝福,希望用聖潔的水沖走疾病和災難,換來美好幸福的生活。集體性的相互潑水就這樣開始了。一羣羣青年男女用各種各樣的容器盛水,涌出大街小巷,追逐嬉戲,逢人便潑。文雅的則用樹枝湛水潑。"水花放,傣家旺","潑溼一身、幸福終身"!象徵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開,人們盡情地潑盡情地灑,笑聲朗朗,全身溼透,興致彌高。入夜,村寨鼓樂相聞,人們縱情歌舞,熱鬧非凡。整個節日期間,除有賽龍船、放高升、放孔明燈、潑水、丟包等傳統娛樂活動外,還有鬥雞、放氣球、遊園聯歡、物資交流等新的活動。雲南民族村的傣族、佤族男女也身穿盛裝與遊客一起歡度潑水節。

節日的第一天爲“麥日”,類似於農曆除夕,傣語叫“宛多尚罕”,意思是送舊,娛樂項目有放高升、劃龍船等。第二天稱爲“惱日”,傣語叫“宛腦”,意思是空日,即這天既不屬舊年也不屬新年,是“空下來”的一天。按照傳統習俗,人們或在家靜養,或上山狩獵。第三天爲元旦,傣語稱“宛叭宛瑪”,即“日子之王到來的一天”。清晨,人們身着盛裝,前往寺廟拜佛,並在寺院裏用細沙堆起三、五座寶塔型沙堆,高約三、四尺,塔尖插八根纏有紅綠布條的竹枝,然後,圍塔而坐,聆聽育經和歷史傳說,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人丁興旺。中午,每位婦女各挑一擔清水爲佛像洗塵,以求佛靈保佑。緊接着,人們就開始相互潑水,表示祝福,希望用聖潔的水沖走疾病和災難,換來美好幸福的生活。入認夜,村寨鼓樂相聞,人們縱情歌舞,熱鬧非凡。整個節日期間,除有賽龍船、放高升、放孔明燈、潑水、丟包等傳統娛樂活動外,還有鬥雞、放氣球、遊園聯歡、物資交流等新的活動項目。

潑水節是全面展現傣族水文化、音樂舞蹈文化、飲食文化、服飾文化和民間崇尚等傳統文化的綜合舞臺,是研究傣族歷史的重要窗口,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潑水節展示的章哈、白象舞等藝術表演能給人以藝術享受,有助於瞭解傣族感悟自然、愛水敬佛、溫婉沉靜的民族特性。同時潑水節還是加強西雙版納全州各族人民大團結的重要紐帶,對西雙版納與東南亞各國友好合作交流,對促進全世界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在潑水節中誰被潑的水越多,象徵着今年誰最幸福,也表達了傣族人民希望彼此平安幸福的寓意,令人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