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溫泉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泡溫泉是人們在秋冬季節最喜歡做的事情了,人們會在節假日與好友或是家人一起去溫泉度假村,一邊享受泡溫泉帶來的舒適一邊欣賞周邊的美麗風景。以下是“泡溫泉注意事項”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泡溫泉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三個泡溫泉要牢記的注意事項

泡溫泉時人們都認爲只要穿上泳衣坐進去就可以了,而且時間越來越好,但是其實不是的,下面下邊就爲大家見啥一下泡溫泉的三大必須牢記的注意事項吧!

能改善不適,治病不現實

溫泉水的保健意義取決於水溫及成分。不同溫度的水,對人體的作用不同。泉溫在34℃~38℃之間,具有鎮靜、緩解血管痙攣的作用,對頭痛、失眠、神經官能症及腦血管病後遺症等有一定療效;泉溫在39℃~42℃之間,具有神經興奮的作用,能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增進新陳代謝,促進病變產物的排出和吸收,有助於組織機能的恢復,但老年人和心血管功能不全者應該慎用。

溫泉水成分不同,治療效果也不同。碳酸泉中游離的二氧化碳一方面可改善心血管功能,改善血液循環,減輕心臟負擔;另一方面碳酸作用於皮膚,形成一層碳酸氣氣體膜,從而刺激皮膚感覺神經末梢,改善皮膚酸鹼度,增強皮膚的抵抗力,且可改善膚質,起到美容的作用。硫磺泉則可起到軟化、溶解角質、滅菌等作用,對調節皮膚角質代謝有積極作用。碘泉則有顯著促進炎症吸收、瘢痕溶解及促進組織再生作用。

溫泉洗浴可從整體上調節身體的疲勞狀態,起到緩解精神壓力、保健理療的作用,對改善亞健康狀態有積極作用。但養生保健需要的是一個整體調護的過程,單靠溫泉或某一種方式養生是不科學的。溫泉只能改善某些疾病的不適狀態,想通過泡溫泉治病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現實的。

泡溫泉不是時間越長越好

泡溫泉前要摘掉身上的金屬飾品,否則首飾易被泉水中的礦物質腐蝕。進入溫泉池前,腳先入池,先泡雙腳,再用雙手向身上潑淋泉水,適應水溫後再全身浸入,這樣可給身體一個適應的時間,且可避免水溫過熱對皮膚的刺激。一般來講,溫泉泡浴的時間長短是根據泉溫來定的。

首次泡浴時間最好控制在5~10分鐘,適應之後,可適當延長至20~30分鐘,而且要從水溫較溫和的池水開始浸泡,在燙身的池水中每次浸泡時間不宜超過10分鐘,並要及時讓胸部露出水面或離水歇息。泡的時間過長,一是增加心臟負擔,二是破壞皮膚脂膜,引起皮膚乾燥、瘙癢。

間斷式重複浸泡有利於身體充分吸收溫泉中的礦物質。泡溫泉時身體處於溫度較高的環境中,尤其是高溫浴,血液循環加快,身體也會散失一部分熱量,水分及電解質(鉀、鈉、氯等)的.流失也相應增加,會出現出汗、口乾或胸悶等不適,每次浸泡之後應上池邊歇歇,適當補充些含電解質的飲料(如運動飲料,能爲機體補充水分、電解質和能量,可被迅速吸收)或淡鹽水,溫泉浴之前最好先喝上一杯溫開水。

溫泉浴後最好不用肥皂或洗浴液而用清水清洗身體,以便保持身體吸收的礦物質成分。皮膚乾燥,如容易幹癢龜裂的敏感性肌膚、或肌膚含水較少的老年人,泡溫泉之後最好立刻抹上一些滋潤乳液,以免皮膚水分大量散失引起不適。

過飢過飽都不宜泡溫泉

溫泉雖好,但並非時時皆宜。王根會提醒,以下幾種情況不宜泡溫泉;飢餓、疲勞過度時不可浸泡,因泡浴時加速血行,消耗身體能量,上訴情況浸浴易產生疲勞感或使體力殆盡;飽餐後不宜浸泡,若飽餐後泡浴,消化道的血流量相對減少,使消化功能減低,易出現腹脹、噯氣等不適症狀。一般來說飯後1小時比較恰當;酒後不宜浸泡,否則沐浴刺激血行,致使體力消耗殆盡,容易發生意外;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也不宜泡溫泉。

泉溫較高,血液循環加快,心臟耗氧量增加,且泡溫泉時體溫升高,出水後又下降,短時間內引起血管擴張和收縮,這些容易導致急性心腦血管事件。溫泉浴時大量出汗,消耗熱量,引起血糖的驟然降低,容易發生意外。糖尿病患者多伴有周圍神經病變,手掌、腳掌感覺異常,對溫度的敏感度下降,易造成皮膚的燙傷,不易癒合。

對於較輕的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患者,規律服藥且臨牀症狀穩定的前提下,可以泡泡溫泉,但水溫不宜過高,時間不宜過長。

此外,懷孕及處於生理期的女性、患有傳染性疾病、眼部疾病,皮膚局部破損的人也不適合泡溫泉。皮膚出現破損、傷口時,疾病感染機會增加。對敏感性皮膚而言,泉水中某些化學成分的刺激會導致浴後皮膚乾燥、瘙癢。

泡溫泉5大後遺症

泡溫泉是人們最喜歡的事情,但是泡完溫泉後難免會有一些後遺症,下面小編就詳細爲大家介紹一下這些後遺症吧!

1.造成肺炎、皮膚性感染

泡溫泉除了可能罹患“退伍軍人症”及造成肺炎外,另外較常見的是“綠膿桿菌”,它會造成皮膚的紅疹及毛囊炎,屬於皮膚性感染。此外,還有一些非結核的分枝桿菌,也會造成皮膚感染。

1.造成肺炎、皮膚性感染

泡溫泉除了可能罹患“退伍軍人症”及造成肺炎外,另外較常見的是“綠膿桿菌”,它會造成皮膚的紅疹及毛囊炎,屬於皮膚性感染。此外,還有一些非結核的分枝桿菌,也會造成皮膚感染。

洗溫泉就如同洗熱水澡一般,由於小寶寶的皮膚較薄且細嫩,一旦將寶寶放入溫泉水中,由於他們對熱的耐受力與大人不同,即使很燙的話,也講不出口,很容易燙傷。

3.引起中毒現象

溫泉中的硫化物主要是氫氧化硫,容易引起中毒。再加上人們在洗溫泉時,通常都是在密閉空間中進行,容易產生悶熱、空氣不流通現象。特別是在冬天,因門窗緊閉,使二氧化碳或氫氧化硫這類有毒氣體濃度升高的可能性增加,極易造成腦部缺氧或中毒現象。

4.導致呼吸窘迫、呼吸衰竭

平時抵抗力較差者,如正在接受化療的癌症病童或是洗腎病人等,如果去洗溫泉,很容易發生因呼吸窘迫、呼吸衰竭或感染敗血症而死亡。

平時抵抗力較差者,如正在接受化療的癌症病童或是洗腎病人等,如果去洗溫泉,很容易發生因呼吸窘迫、呼吸衰竭或感染敗血症而死亡。

5.發生跌倒、溺水事件

父母若帶太小的寶寶去洗溫泉時,一旦疏於照顧,寶寶溺水或跌倒,若是沒有及時發現,寶寶則有死亡的危險。

多大寶寶可以泡溫泉

冬日裏,一些家長喜歡帶着孩子去泡溫泉,不過從目前的水質環境、寶寶的體質來看,不建議家長帶着年齡太小的寶寶一起泡溫泉。因爲孩子的體質和大人的體質有着明顯的差別,對水質、溫度都有一定的要求。泡溫泉若是在大衆池泡,與成人共浴,自然會增加寶寶傳染到一些疾病的風險,對寶寶健康不利。

有的家長會自備浴盆,但孩子皮膚較爲細嫩,且體溫調節能力較差。泡溫泉時由於水溫比較高,會導致人體的血管擴張,使更多的血液流向全身,而流向大腦的血液減少,腦供血不足,這對孩子的腦細胞發育無疑會有傷害。

孩子一般泡溫泉都不會像大人一樣“老實呆着”,而是喜歡玩、喜歡鬧,大活動量還會導致心臟周圍的血管擴張,導致孩子的心跳加快,心臟消耗熱量增大;同時由於心臟本身供血不足,心臟的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建議3歲以上的孩子泡溫泉不要超過15分鐘,3歲以下的孩子更要縮短泡溫泉的時間,太小的孩子則不宜泡溫泉。如果是爲了增強孩子的體質,家長不妨帶孩子多去游泳

孩子一般泡溫泉都不會像大人一樣“老實呆着”,而是喜歡玩、喜歡鬧,大活動量還會導致心臟周圍的血管擴張,導致孩子的心跳加快,心臟消耗熱量增大;同時由於心臟本身供血不足,心臟的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建議3歲以上的孩子泡溫泉不要超過15分鐘,3歲以下的孩子更要縮短泡溫泉的時間,太小的孩子則不宜泡溫泉。如果是爲了增強孩子的體質,家長不妨帶孩子多去游泳。

此外,一般泡溫泉的公開場所,通常會禁止1米以下的寶寶進入,以免寶寶在溫泉內大小便而污染了池水,使其他泡溫泉者遭受感染。所以,父母最好讓寶寶在自己家中泡澡就好,如果要泡溫泉,一定要特別注意安全。

泡溫泉要準備什麼

衆所周知,泡溫泉是一定要帶泳衣的,但是除了泳衣之外還有什麼東西要準備了?下面就讓下邊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吧!

泳衣褲

對於不同性別和年齡階層的人,泡溫泉穿什麼泳衣各有不同的選擇。對於男士而言,只要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平角褲就可以了。愛美的女士對於泡溫泉的穿着通常有更多、更嚴格的要求。一般來講,女性可以更根據自己的身材挑選適合自己的款式、顏色的泳衣。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在溫泉景區都有泳衣租借或買賣的地方,但價格較貴、款式也少,所以最好還是自己攜帶泳衣去溫泉。

其它物品

1、除了泡溫泉所穿的泳衣之外,在享受溫泉的同時還需要準備好浴巾、浴袍以及洗漱用品等。這樣既方便衛生,又達到了娛樂享受的效果。

2、泡溫泉時容易造成體內水分流失,所以在泡溫泉的時候儘量帶上水和飲料,避免造成脫水的現象。

3、帶上一個密實的塑料袋,可以可防止泉水浸溼衣物/眼鏡等;

4、帶上保健眼藥水,有效保護沐浴後的雙眼;

5、溫泉那都會有拖鞋提供,露天的還會有小櫃子給你存放手機之類的物件;

6、面膜。敷着面膜泡溫泉,很美容;

7、食物最好帶一些,泡溫泉中間休息的時候可以補充點食物;

8、需要帶上洗漱用品,泡溫泉人很多不是很衛生,雖然泡溫泉對人的一些病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同時出帶來的負面的影響,泡好後衝個乾淨的澡也是非常必要的。別用肥皂,溫泉裏的某些礦物成分會跟肥皂起反映...如,用肥皂洗頭,頭髮會打綹,變像好幾天沒洗過。

帶什麼還要看你泡的是哪種以及溫泉的等級

如果是普通露天的話,泳衣(一般有租借或買賣,但比較貴款式也少)和大毛巾要帶,洗頭水沐浴露視乎個人需要帶。高級點的露天只需帶泳衣就可以了。

如果是家庭式的房間木桶溫泉,什麼都可以不帶,衛生起見就帶毛巾吧,不喜歡用外面的洗髮露和沐浴露也自帶吧(有瓶裝或小包提供)。

溫泉那都會有拖鞋提供的。露天的還會有小櫃子給你放手機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