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義數學學案

教材分析:

比的意義數學學案

《比的意義》是學生接觸比的知識的第一個內容。能否透徹理解比的意義,對於後繼知識的學習,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說這節內容在本單元知識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比的意義,是在學生掌握了分數與除法的關係,理解了分數,除法的意義的基礎上學習的,是本單元對策基礎,也是比和比例問題解決的依據,因此,本節課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引導學生找出“比與分數、除法之間的關係”,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學情分析:

比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分數乘、除法以及分數的基本性質基礎上開始學習的。“比”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要想認識“比”, 就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比的實際意義,因此在學習中要讓學生經歷比的生成和發展過程,自主建構數學知識。教學時要注重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繫,要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和知識出發,使學生在運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自主學習,積極地、主動地構建知識體系。在學習中要給學生充分的自主討論、交流的時間和空間。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例,經歷認識比的過程。

2、使學生理解比的意義,會讀,寫比,認識比的各個部分名稱:掌握求比值的方法,能準確地求出比值。

3、使學生理解比、分數、除法之間的聯繫與區別,通過觀察和思考,理解數學知識之間是互相聯繫的,體會變中有不變的思想。

4、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對比的知識充滿好奇。

教學重點:

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比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難點:

總結比和除法相等的式子,建立比和除法的關係,完成“兩數相除”與“兩數相比”的整合。

教學過程:

一、生活情境引入,認識“比”

1.展示,楊利偉在“神舟”五號飛船裏向人們展示了聯合國旗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兩面旗都長15c,寬10 c。

提問: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兩個量比較關係的問題)

學生可能提出:

(1)長比寬多幾釐米?[15-10=5(c)]

(2)寬比長少幾釐米?[15-10=5(c)]

(3)、長是寬的幾倍?

(4)、寬是長的幾分之幾?

隨着學生的回答,出示以上4個問題,並把(3)、(4)兩題的解答過程板書出來。

2.長是寬的3/2倍。我們也可以把它們之間的關係說成長和寬比是3比2,寬是長的2/3,我們也可以說成寬和長的比是2比3。

3.其實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好多這樣的問題,你能舉例嗎?

4,今天我們就研究這種與倍數有關的比較關係,一起探索比的意義。

二、探索發現

1.講述:剛剛我們比較了兩個同類的量,不僅兩個同類的量可以用比表示,而且不同類的兩個量也可以用比來表示。

出示:“神舟”五號進入運行軌道後,在距地350的高空做圓周運動,平均90分鐘繞地球一週,大約運行42252。

提問:怎樣用算式表示飛船進入軌道後平均每分鐘飛行多少千米?

2.老師講解。

老師:路程和時間的關係可以用速度即每分鐘飛行多少千米來表示,也可以用比來表示,即路程和時間的'比是42252比90。

3.學生舉例。

請學生舉出可以用比來表示兩個數量之間關係的例子,儘可能讓學生多舉例子。

學生互相討論後,再指名回答。

4.觀察、比較、思考和討論。

提問:什麼情況下,兩個數的關係可以用比表示?

分小組彙報。

歸納:比實際是兩個數相除關係的另一種表示形式。

指導學生看教材。

指名說說比的含義,完成板書: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

板書課題:比的意義。

自學提綱:

1).比的讀、寫法。

2).比的各部分的名稱分別叫什麼?

3).怎樣求一個比的比值?

4).比值可以怎樣表示 ?

5).比和比值有什麼聯繫與區別?

5、展示討論結果,講解比的意義。

1)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

歸納比和除法的關係,揭示“比值”的含義

2)整合“比”與“除法”的關係

師:觀察上面的算式,根據它們所表示的含義,你覺得它們之間可以用什麼符號連接?

(4)揭示“比值”的含義

回憶:兩個數相除時,結果叫做商,比也表示兩個數相除,那比的結果應該叫做什麼呢?

預設:生1:應該叫比的商

生2:應該叫比的值

介紹: 兩個數相除的結果,還叫做比值。(板書:比值)

(5)舉例並求比值。

同學們已經認識了比,也知道了比值,那你能照着老師寫出的比的樣子也舉出幾個比的例子並說出比值嗎?(師引導學生舉出不同形式的比)

6. 比與比值的聯繫與區別。

通過剛纔對比和比值的瞭解,你覺得比和比值是不是一回事? ①獨立思考並在小組內交流。

②指名彙報(2~3名)

③ 歸納小結:比是一個式子,比值是一個結果

剛纔我們認識了比,還知道了比值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和區別,想不想繼續研究?

質疑:(1)關於“比值通常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小數表示,有時也可以是整數”,你怎樣理解?

(比值是一個數,既然是數,就可以是分數,也可以是小數或整數)

(2)比的後項爲什麼不能爲0?

(3)比的前項和後項可以顛倒嗎?(它們的位置不能顛倒。比有順序)

【設計意圖:比與比值是互相聯繫而又有區別的兩個概念,在學生初步認識比值後就對這兩個概念進行比較,既有利於學生對兩個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又爲今後學習區分“化簡比”和“求比值”奠定了基礎】

7. 探究比、分數和除法之間的關係。

結合黑板上的算式,請同學們想一想,比、除法和分數三者之間又有怎樣的聯繫呢?小結比與分數,除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前項

比號(∶)

後項

比值

除法

被除數

除號(÷)

除數

分數

分子

分數線(—)

分母

分數值

二. 回顧梳理

師:同學們,學到這裏你對比有所瞭解了吧,你都學到了有關比的哪些知識呢?

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邊指板書邊提煉關鍵詞

生:我知道了……

師提煉關鍵詞:比的含義、比的組成、比的特點、比與比值的區別、比值範圍……

比的認識過程,以加深對比的印象,使“比的意義”在腦中變得更清晰、明朗。】

三、鞏固練習(學了這麼多,你學得怎樣呢?想不想挑戰一下自己)

1、基礎練習

填空。

我校六年級(2)班有男生31人,女生23人。

(1)男生人數與女生人數的比是 ( ),比值是( )。

(2)女生人數與男生人數的比是( ),比值是( )。

(3)女生人數與全班人數的比是( ),比值是( )。

(4)全班人數與女生人數的比是( ),比值是( )。

2、綜合練習(接下來我們來做一組判斷題)

判斷。

1).比的前、後項可以是任意數。( )

2).5米比7米的比值是5:7。 ( )

3).一場球賽的比分是2:0,因此比的後項可以是0。( )

4).3:6比值是2。 ( )

5).明明身高是1米,爸爸身高是178釐米,明明和爸爸的身高比是1 :178 。 ( )

四、全課小結

1. 這節課到這裏就要結束了,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還有什麼疑問?

2. 比是數學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今天我們只是初步認識了它,今後我們還會繼續學習到有關比的知識。其實在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會用到比的知識,課後希望同學們用你充滿智慧的雙眼去尋找,用你細緻的心靈去感受,相信你一定會有更多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