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夏季藥浴你應該知道的注意事項

夏季太熱,我們很多人都喜歡洗個痛快澡。這時候其實不妨試試看中醫的外治法之一,藥浴。不僅解去身體暑熱,還能健身美容。但是藥浴有一些注意事項,這可得提前瞭解。

關於夏季藥浴你應該知道的注意事項

中醫講解藥浴的.功效

《黃帝內經》中就有“其有邪者,漬形以爲汗”,藥浴作用機理爲藥物作用於全身肌表、局部、患處,並經吸收,循行經絡血脈,內達臟腑,由表及裏,因而產生效應。藥浴洗浴,可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淤、驅風散寒、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調整陰陽、協調臟腑、通行氣血、濡養全身等功效。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其有邪者,漬形以爲汗”,清朝外治大家吳尚先在《外治醫說》中將藥浴細分爲洗、沐、浴、浸、澆、噴等,認爲內、外、婦、兒、五官科之疾,皆可用此法。

藥浴你應該知道的事項

1、中藥浴必須請中醫師針對病情對證下藥,並按照醫囑製作藥湯,切勿盲目自行擇藥。

2、泡浴前必須先淋浴潔身,以保持藥池的衛生。浴後應立即用溫清水沖洗乾淨,拭乾皮膚,及時穿衣服。一般而言,熱水藥浴(39℃~45℃)適用於風溼性關節炎、風溼性肌痛、類風溼性關節炎、各種骨傷後遺症、肥胖及銀屑病等;神經過度興奮、失眠、一般疼痛、消化不良等的藥浴溫度,以相當於或稍低於體溫爲宜;25℃~33℃適用於急性扭挫傷。藥浴時,室溫不20℃,局部藥浴時,應注意全身保暖,夏季應避風,預防感冒。

3、初浴時,水位宜在心臟以下,約3~5分鐘身體適應後,再慢慢泡至肩位;洗浴時間不可太長,尤其是全身熱水浴。由於汗出過多,體液丟失量大;皮膚血管充分擴張,體表血液量增多,造成頭部缺血而發生眩暈或暈厥。如一旦發生暈厥,應及時扶出浴盆,平臥在休息室牀上,同時給病人喝些白開水或糖水,補充體液與能量。或用冷水洗腳,使下肢血管收縮,頭部供血充足。

4、嚴重心衰、嚴重肺功能不全、心肌梗死、冠心病、主動脈瘤、動脈硬化、高血壓患者、有出血傾向者以及老年人、兒童慎用水溫39℃以上的藥浴,而應以接近體溫之藥液沐浴,並有家人或醫護人員陪護,且沐浴時間不宜過長。妊娠或經期不宜泡藥浴,尤其不宜盆浴及坐浴。

5、全身泡熱藥浴易發生暈厥,故浴後要慢慢地從浴盆中起身;泡藥浴時出現輕度胸悶、口乾等不適,可適當飲水或飲料;若有嚴重不適,應立即停止藥浴。

6、飯前、飯後半小內不宜進行全身藥浴。飯前藥浴,由於腸胃空虛,洗浴時出汗過多,易造成虛脫。飯後立即藥浴,可造成胃腸或內臟血液減少,血液趨向體表,不利消化,可引起胃腸不適,甚至噁心嘔吐。臨睡前不宜進行全身熱水藥浴,以免興奮後影響睡眠。

7、溫度適宜。泡浴前必須先淋浴潔身,以保持藥池的衛生。浴後應立即用溫清水沖洗乾淨。一般而言,熱水藥浴(39℃~45℃)適用於風溼性關節炎、風溼性肌痛、類風溼性關節炎、各種骨傷後遺症、肥胖及銀屑病等;神經過度興奮、失眠、一般疼痛、消化不良等患者適宜的藥浴溫度以相當於或稍低於體溫爲宜;25℃~33℃適用於急性扭挫傷。藥浴時,室溫不應低於20℃,局部藥浴時,應注意全身保暖,夏季應避風,預防感冒。

8、洗浴時間不可太長,尤其是全身熱水浴。由於汗出過多,體液丟失量大;皮膚血管充分擴張,體表血液量增多,造成頭部缺血而發生眩暈或暈厥。如一旦發生暈厥,應及時扶出浴盆,平臥在休息室牀上,同時給病人喝些白開水或糖水,補充體液與能量。或用冷水洗腳,使下肢血管收縮,頭部供血充足。

9、臨睡前不宜進行全身熱水藥浴,以免興奮,影響睡眠。

10、外用藥浴不可內服。可以重複使用,用時可加溫,一劑藥可使用數次,夏季可用2~3日。

幾種家庭常用保健藥浴方:

護膚美容方:綠豆、百合冰片各10克,滑石、白附子、白芷、白檀香、松香各30克。研末入湯溫浴,可使容顏白潤細膩。

健發美容方:零陵香30克,玫瑰花、辛夷各15克,細辛、公丁香、山奈各10克,白芷90克,檀香20克,甘草12克。共研細末,用蘇合油10克拌勻入湯浴頭,可預防脫髮和白髮,使秀髮常年烏黑亮澤。

延年保健浴:用適量枸杞子煎湯浴身,可令人皮膚光澤,百病不生,延年益壽。

中醫藥浴有很多注意事項,一定要記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