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年俗禁忌大全

過年都有哪些習俗禁忌是需要我們注意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春節年俗禁忌,歡迎參考閱讀!

春節年俗禁忌大全

春節習俗:祭竈神(臘月二十三)

祭竈:臘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 又稱:小年

春節習俗之祭竈——中國傳統習俗。民諺曰:“二十三,祭竈關。”舊俗農曆臘月二十三爲祭祀竈神的日子。竈王爺像上大都還印有這一年的日曆,上書“東廚司主”、“人間監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竈神的地位。兩旁貼上“上祭竈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臘月二十三日的祭竈與過年有着密切的關係。因爲,在一週後的大年三十晚上,竈王爺便帶着一家人應該得到的吉凶禍福,與其他諸神一同來到人間。竈王爺被認爲是爲天上諸神引路的。 其他諸神在過完年後再度昇天,只有竈王爺會長久地留在人家的廚房內。迎接諸神的儀式稱爲'接神',對竈王爺來說叫做'接竈'。接竈一般在除夕,儀式要簡單得多,到時只要換上新竈燈,在竈龕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冀中地區的祭竈活動:當地人祭竈,又稱“送竈王爺上天”。一般爲,臘月二十三日,晚飯後,家庭主婦先給竈王爺上香,擺供品,如花糕、糖瓜等,備紅棗及雜糧,爲謁見玉帝禮品,另供草料和清水,爲竈君餵馬飲馬之用。夜深人靜,把竈君像輕輕取下,和黃表紙與紙錢在大門口燒之,主婦帶全家再次禱告,“上天言好事,回宮見吉祥”。請竈君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說好話。然後,全家分食花糕和紅棗等。

春節習俗:掃塵日(臘月二十四)

“二十四,掃塵日”。迎新首先要除舊。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前掃塵,是我國民間素有的傳統習俗。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其實,人們藉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願。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家家戶戶的“掃塵日”。民間信仰以爲,諸神從這一日起不理人間事物,迴天述職。

民間傳說,這是神明歸天的日子,人間只有一些值日神及地主等小神看顧秩序;民間又以爲神明上天之後,須等到第二年的初四晚,方纔回凡人間;於是便有傳說,這時間內,即使翻轉屋子也不必顧慮任何細節,利用這一天搬移物件或砂塵亂飛更不怕衝犯家中神明。

春節習俗:接玉皇(臘月二十五)

漢族民諺稱:'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接玉皇據考證,豆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詩中寫到:'種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術,安坐獲泉布。' 有趣的是,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究其因,是當地傳說竈王上天彙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竈王所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傳說歸傳說,吃豆腐渣實則是古代生產力低下,沒有那麼多好吃的,同時也是漢族先民勤儉節約美德的寫照

春節習俗:割年肉(臘月二十六)

俗話說:“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所謂殺豬,當然是殺自己養的豬;所謂割肉,是指沒養豬的貧困人家到集市上去買過年吃的肉。將“割年肉” 放入年謠,是因爲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爲“年肉”。

從臘月二十六開始,豐盛的年夜飯就要陸續“出鍋”了。人們上街置辦着過年的貨物,乾鮮果品、大魚大肉,都是人們集中採購的目標。燉鍋肉,對於舊時的窮苦人來說絕對是一種奢侈的願望,但是在過年的時候願望終於實現了。

春節習俗:洗疚疾(臘月二十七)

過年在臘月二十七這天仍舊繼續昨天的工作洗衣服、洗澡,有臘月二十七洗疚疾,洗舊泥的習俗,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傳說在這天沐浴可以除去一年的晦氣,洗去一年的疾病,其實就是爲了祈求來年能健健康康,無病無疾!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可以除去一年的晦氣,洗去一年來的疾病,其實就是爲了祈求來年能健健康康,無病無疾!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爲“洗福祿”。

春節習俗:蒸饅頭(臘月二十八)

臘月二十八這天,太原人要蒸好“糕兒饃饃兩笸籮”;河北人則是“蒸棗花”預備除夕祭禮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饃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這天才“把面發”,等到二十九才“蒸饅頭”[2]。

臘月二十八除了要發麪以外,還要“貼花花”也就是貼年畫、貼春聯和貼窗花。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爲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到了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爲後世春聯之濫觴,而題寫於桃符上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爲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後來,隨着造紙術的問世,纔出現了以紅棗花(資料圖片)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

春節習俗:上大供(臘月二十九)

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中國由來已久。事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誌,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據漢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爲正月,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這說明,早在漢代中國的祭祖活動就已經是春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

春節習俗:倒貼福字(三十)

在我國,人們往往用一個“福”字來表達對福運、福氣、幸福的嚮往和追求。每當辭舊迎新的時刻,家家戶戶都要把“福”字貼在屋門上,意味着福氣進入家門。許多地方還倒貼“福”字,利用“倒”與“到”的諧音,寓意“福到了”。

春節習俗:貼春聯(三十)

貼春聯這種春節期間的活動從宋代開始盛行,每到過年時家家有貼春聯的習俗。

春聯,俗稱“門對”,又名“春帖”,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稱春聯。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爲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宜春”二字。

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史料記載,有一年過年前,朱元璋曾下令每家門上都要貼一副春聯,以示慶賀。原來春聯題寫在桃木板上,後來改寫在紙上。桃木的顏色是紅的,紅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聯大都用紅紙書寫。

春聯堪稱中華民族獨創的藝術奇葩,它以雅俗共賞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愛。有人曾這樣概括春聯:“兩行文字,撐天柱地;一副對聯,評古涵今。”貼春聯,是重要的年節民俗。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都要貼上紅紅的春聯,一副副透着喜慶和熱烈的春聯表達了人們迎新納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願望。

春節習俗:貼年畫(三十)

年畫,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隨着雕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而漸漸把財神請到家裏,進而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節貼春聯,年畫也受其影響隨之盛行開來。江蘇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楊家埠,是我國三個重要的年畫產地。民國初年,上海出現了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形式,以後發展成爲今天的掛曆。

春節習俗:除夕守歲踩歲(三十)

除夕是指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與春節首尾相連,是“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時刻。“除”是“去”的意思,除夕的意思就是“月窮歲盡”,表示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除夕之夜是年節的第一個高潮。守歲,俗稱“熬年”,是從吃年夜飯開始。年夜飯是一年中最具家庭親情、充滿溫馨祥和的家宴,此時,人們不僅享受着滿桌佳餚,更享受着濃濃的親情和節日的喜慶。

年夜飯之後,除了年幼的孩子外,全家人開始守歲,共同辭舊迎新。在晉代就有除夕守歲習俗,南北朝時已很普遍,進入隋唐後守歲很盛行,宋代沿襲唐風更盛。另外,漢代已有除夕夜晚飲椒柏酒(用草藥配製的藥酒)以驅邪祛病的習俗,後世改爲飲屠蘇酒,王安石有詩“春風送暖入屠蘇”。現如今,我國南方仍有年節時全家老小歡聚酣飲屠蘇酒的風俗。

除夕夜,我國民間還要舉行踩歲活動,即在院內將芝麻稈粘上用黃紙捲成的元寶形,攢成一捆,謂之“聚寶盆”。然後,全家人用腳將其踩碎,以“碎”諧“歲”,並借用芝麻開花節節高之吉祥寓意,祝願家道興旺,表達對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祈盼。

春節習俗:年夜飯(三十)

全家人在一起吃頓團圓飯是除夕的重要習俗。作爲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是全家團圓的好機會,特別是隨着很多人工作變得越來越忙碌,春節團圓的意義更大。除夕夜的團圓飯也叫年夜飯,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以往都是家人一起動手,在家做上一頓豐盛的晚餐。如今,一些家庭爲了避免麻煩,就直接將年夜飯的地點放到了飯店。無論在哪裏吃,團圓的主題是不會變的。

春節習俗:壓歲錢(三十)

除夕守歲之時,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也叫壓勝錢。因爲“歲”與“祟”諧音,長輩們希望壓歲錢能驅邪免災,保佑孩子平平安安。壓歲錢寄託着長輩對晚輩的殷切希望和深情關愛,因此,同學們不要相互攀比壓歲錢的數量,而應該注重它的情感價值。同時,要合理使用壓歲錢,把它用在學習上或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