虯髯客人物形象分析

一、概述

虯髯客人物形象分析

《虯髯客傳》相傳爲唐末杜光庭所作,流傳至今,所得評價頗高。金庸先生說此文寫得“虎虎有生氣”,認爲杜光庭與其《虯髯客傳》實乃中國武俠小說的“鼻祖”。後人據此文的敷衍改編皆不如《虯髯客傳》來的精彩傳神。“杜光庭之《虯髯客傳》流傳乃獨廣----此傳則記楊素妓人之執紅拂者識李靖於布衣時,相約遁去,道中又逢虯髯客,知其不凡,推資財,授兵法,令佐太宗興唐,而自率海賊入扶餘國殺其主,自立爲王雲。”【1】此文不長,短短几千字,卻要描繪出漫長而宏大的歷史畫卷,所以作者只選取了幾個極具代表性的場景描寫,不究前因,不考詳細進程,卻寫出人物的各自特色,推演出了歷史的發展變化。其中豪邁絕倫的虯髯客、豪爽脫俗的紅拂女、英豪中帶有書生之氣的李靖這“風塵三俠”塑造得很成功,豪俠之氣引人稱羨。在此我且談談我看見的豪俠虯髯客一角。

二、虯髯客之“三氣”

看這豪俠出場:“忽有一人,中形,赤髯如虯,乘蹇驢而來。”【2】文中的這位張三郎不識其具體來歷,只在與紅拂的對話中知其姓張,排行第三,因外形“赤髯如虯”被稱爲虯髯客。我認爲其人性格豪爽、形象豐滿,具有“三氣”。其一氣乃豪俠之氣,其二乃妖魔之氣,其三乃帝王之氣。下面我且詳細述之。

1、豪俠之氣

《虯髯客傳》本是一篇俠客傳記,其中最成功的便是豪俠之風的塑造,作爲主人公,身上的豪俠氣可是必不可少的。俠客這一人物形象在中國可是由來已久,先秦時期就有不少俠士,發展至唐代,其形象更加豐滿多變,更具有立體感,但始終不變的是那份俠義之氣,重承諾,守道義。俠客從來都是不拘小節,爽快利落,所作所爲都是隨心而發,虯髯客就是這樣。那麼,作爲一個俠客,張三郎是怎樣展示出他豪俠的一面呢?“投革囊於爐前,取枕欹臥,看張梳頭。”俠客行爲一直都是不拘一格的,因此他纔不會有什麼顧忌,東西一放,招呼也不打,隨意躺臥,看紅拂梳頭,這般行爲甚是無禮,幸而紅拂李靖二人也不是一般常人,否則該是生髮矛盾了。對於俠客來說,即使是陌生人,只要看對眼了就能在初見之時稱兄道弟、把碗共飲,自此肝膽相照、生死與共。所以第一次見面,虯髯客就與紅拂兄妹相稱,毫不客氣地吃肉喝酒,與李靖暢談胸中謀劃,引爲知己。這些表現多與一般俠客類似,而虯髯客的豪俠之氣最重要的體現不是在於這些細枝末節之上,而在於當本是志在乘社會動-亂之機、圖謀帝王之業的他見得“真命天子”李世民之後,默然心死,他的朋友道士見到“真天子”:“精采驚人,長揖而坐,神氣清朗,滿坐風生,顧盼煒如。”【3】,驚呼“此局全輸矣”,對虯髯客說:“此世界非公世界。他方可也。”虯髯客於是決定將自己爲了起事奪天下斂集的巨

額財富盡賦與李靖紅拂夫婦,讓他們輔佐李世民起義興唐,創建不朽功業。而自己卻退出中原逐鹿,遠去千里之外另謀事業。這樣的俠義纔是大俠風範,是一般的俠客不能及的。自陳勝吳廣當年反秦時高呼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每到風雲變幻、朝代更迭之際,有志之士揭竿而起,爭霸豪傑全力謀劃,“成者爲王敗者爲寇”,不死不休,有誰能夠這般將資產拱手讓人,爲他人做嫁衣?大概是沒有的,只要是真的有逐鹿野心,還有很好條件,總是想試一試,爭一爭的。因此虯髯客的行爲纔算得上是真正的大豪傑大俠士,具有不尋常的意義。不過正因爲此,才能看出小說的虛構,現實生活中是不存在這樣的人的。正如吳志達先生所說:“虯髯客作爲一個藝術典型,其競爭帝王的事蹟,雖與李密較爲近似,他的外形特徵,又頗似李世民,但其實是以晚唐時期割據一方、野心勃勃、妄圖稱王稱帝的那些地方豪強爲素材,加以概括、集中而塑造出來的。”【4】虯髯客這一形象是綜合多方元素加以虛構出來的,因此才具有常人不能及之氣概。

相對於虯髯客的豪俠之氣,妖魔氣與帝王氣應該是起輔助作用的,才使得此豪俠別具一格,不同於凡常。

2、妖魔氣

其實作爲一個人來講,此妖魔非彼妖魔。在唐代傳奇中有不少描寫妖魔神怪的,如《任氏傳》中的任氏就是一隻美豔狐妖,《補江總白猿傳》中有一隻大白猿,《古鏡記》中有一隻鸚鵡小妖------但是在杜光庭的筆下,確確實實是寫的有血有肉的凡人,所以我所說的妖魔氣不是真正的妖魔鬼怪之氣,而是其身上的野性、魔氣、妖孽的行爲。看他“開革囊,取一人頭並心肝。卻作頭囊中,以匕首切心肝,共食之。曰:‘此人天下負心者,銜之十年,今始獲之。吾憾釋矣。’”

【5】真的勇士,是敢於直面淋漓的鮮血的。我一直覺得敢於生吃流血之彘的人是有着原始人的那種野性的,相比較於吃動物的血肉,吃人的血肉更加狂野。虯髯客用匕首切割人心,下酒而食之,只解釋說這是天下負心者。這番淡定的語氣和行爲之下,其實在這之下是有着一顆妖魔般狂野的心,不將世俗看在眼中,不怕天不怕地的野氣,因此抓了十年纔得到的負心者,一定要喝其血啖其肉方能解恨,這食肉之舉體現出了作爲一個人的魔氣。

《虯髯客人物形象分析》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餘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