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髖關節置換的注意事項

人體髖關節是一種球形的關節,包含一個球形的股骨頭和一個似碗狀的髖臼。人工髖關節置換的注意事項,我們來看看下文。

人工髖關節置換的注意事項

髖骨是骨盆的組成部分,由髂骨、坐骨、恥骨合成,左右各一。在臨牀上,儘管這種手術對患者的損傷較大,但在醫護人員的精心照料下,患者一般都會在術後兩週內順利出院。爲了使患者在手術後能像正常人一樣行走,出院後的患者還需要進行必要的自我保健和康復訓練。那麼患者在實施了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後怎樣做好出院後的保健與康復工作呢?

1.進行適當的牀上運動。一般情況下,患者出院後需要臥牀1—2周,這是由於手術對患者的髖關節周圍肌肉以及肌腱等均會造成較大的損傷,這些損傷通常需要經過3—4周的時間才能得到修復。在此期間,患者可在牀上進行大腿肌肉力量以及踝、膝、髖關節的功能訓練。具體的訓練方法是:①屈膝擡高患肢,使其超過身體平面。②在保持下肢伸直的情況下內收、外展髖關節。③將枕頭墊在患肢的大腿下面,然後屈伸膝關節和踝關節。④屈膝平臥,在牀上做行走的動作,以活動胯部及臀部肌肉。

2.練習坐立。患者先將身體移到患肢一側的牀邊,再在背部墊上厚枕,屈曲健肢,使患肢慢慢下移着地後,再移動健肢,使雙下肢垂在牀緣。稍作休息後,再使健肢着地,使其承擔身體的重量,然後雙手抓住扶手或在他人的攙扶下慢慢地撐起身體,使臀部離開牀面。

3.練習行走。患者站起來後就可嘗試邁步走路。由於此時患者的肌力還不足以支撐身體的重量,所以,患者在練習行走時可藉助步行器或在其家屬的幫助下進行,以免摔倒後引起其他損傷。具體的訓練方法是:使患肢先向前移動一小步,然後讓健肢趕緊向前跟進一步,使其與患肢平行或稍向前。訓練時,患者可反覆練習以上動作,同時,還可按此法練習倒退的動作。患者在訓練時,要注意勞逸結合,一旦感到疲勞時,可慢慢地坐下來休息。但需要注意的是:患肢的髖關節屈曲不能超過90度、不要把患肢擱在對側的踝關節尤其是膝關節上,以免引起髖關節脫位。

4.進行必要的功能鍛鍊。爲進一步增強患肢的活動度及肌力,患者可進行必要的功能鍛鍊。具體的操作方法是:①患者先背靠一面光滑的牆站直,然後使身體慢慢下滑20釐米左右後站直。每次可重複做此動作30次。②選擇具有一定彈力的帶子,使其一端固定在桌腿上,另一端套在患肢的踝部。鍛鍊時,先使雙腿與桌腿平行,再使患肢對抗彈力帶的拉力做外展及內收的`動作。然後,患者可把彈力帶取下背向桌子向前踢腿,再面向桌子向後踢腿。經過如此反覆的鍛鍊可使患者髖關節的伸、曲、外展及內收的功能得到加強。在這裏需要提醒患者的是,進行功能鍛鍊應循序漸進。如果在鍛鍊時患肢出現疼痛的症狀,患者可服用一些消炎鎮痛的藥物,或在鍛鍊後用冰袋冷敷關節的不適部位。

隨着肌力的增加和關節功能的提高,患者一般可獨立進行坐立、行走等動作,如能這樣,就說明患者的髖關節置換術已達到了預期的目的。爲了進一步鞏固療效,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患者活動的範圍內,要保持道路通暢,避免患肢遇到不必要的碰撞或出現跨越動作。

2.患者常用的物品應放在自己容易拿到的地方,防止在拿取物品時出現下蹲或踮起腳尖的動作。

3.患者家居中的牀、椅子及坐便等應有一定的高度,以防止患者坐在上面時出現患肢與髖部形成90度角的現象。

4.患者在上下樓時,應使患肢靠近扶手一邊。患者可一隻手把着扶手,一隻手拄着柺杖。上樓時,患者應先邁健肢,然後再讓患肢跟進。下樓時,邁步的順序則恰好相反。但應注意的是,患者每次上(下)一級臺階後要稍作停息,不要使雙腿連續交替地上(下)樓,以免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