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義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比的意義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反比例函數是國中階段所要學習的三種函數中的一種,是一類比較簡單但很重要的函數,現實生活中充滿了反比例函數的例子。因此反比例函數的概念與意義的教學是基礎。

二、學情分析

由於之前學習過函數,學生對函數概念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能力,另外在前一章我們學習過分式的知識,因此爲本節課的教學奠定的一定的基礎。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反比例函數意義;能夠根據已知條件確定反比例函數的`表達式.

解決問題:能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數並確定其表達式. 情感態度:讓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數模型的過程,體會反比例函數來源於實際.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反比例函數意義,確定反比例函數的表達式.

難點:反比例函數表達式的確立.

五、教學過程

(1)京滬線鐵路全程爲1463km,某次列車的平均速度v(單位:km/h)隨此次列車的全程運行時間t(單位:h)的變化而變化;

(2)某住宅小區要種植一個面積1000m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長y(單

位:m)隨寬x(單位:m)的變化而變化。

請同學們寫出上述函數的表達式

14631000(2)y= tx

k可知:形如y= (k爲常數,k≠0)的函數稱爲反比例函數,其中xx(1)v=

是自變量,y是函數。

此過程的目的在於讓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數模型的過程,體會反比例函數來源於實際. 由於是分式,當x=0時,分式無意義,所以x≠0。

當y= 中k=0時,y=0,函數y是一個常數,通常我們把這樣的函數稱爲常函數。此時y就不是反比例函數了。

舉例:下列屬於反比例函數的是

(1)y= (2)xy=10 (3)y=k-1x (4)y= -

此過程的目的是通過分析與練習讓學生更加了解反比例函數的概念 問已知y與x成反比例,y與x-1成反比例,y+1與x成反比例,y+1與x-1成反比例,將如何設其解析式(函數關係式)

已知y與x成反比例,則可設y與x的函數關係式爲y=

k x?1

k已知y+1與x成反比例,則可設y與x的函數關係式爲y+1= xkxkxkxkx2x已知y與x-1成反比例,則可設y與x的函數關係式爲y=

已知y+1與x-1成反比例,則可設y與x的函數關係式爲y+1= k x?1此過程的目的是爲了讓學生更深刻的瞭解反比例函數的概念,爲以後在求函數解析式做好鋪墊。

例:已知y與x2反比例,並且當x=3時y=4

(1)求出y和x之間的函數解析式

(2)求當x=1.5時y的值

解析:因爲y與x2反比例,所以設y?k,只要將k求出即可得到yx2

和x之間的函數解析式。之後引導學生書寫過程。能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數並確定其表達式最後學生練習並佈置作業

通過此環節,加深對本節課所內容的認識,以達到鞏固的目的。

六、評價與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生現有的認識基礎上進行講解,便於學生理解反比例函數的概念。而本節課的重點在於理解反比例函數意義,確定反比例函數的表達式.應該對這一方面的內容多練習鞏固。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的意義,藉助熟悉的十進制關係現實原型,多角度理解小數和分數的聯繫,知道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2、通過小數和分數的聯繫,培養學生系統歸納知識的能力。

3、通過對測量、觀察、思考、操作等活動,以及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的小數的廣泛應用,使學生積累了豐富的感性認識,滲透遷移、類推思想。

4、通過自學、交流等活動,積累思考的經驗和探究的經驗。

5、在用小數進行表達的過程中,感受小數與生活的聯繫,進一步培養數感和觀察、比較、抽象的能力,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6、引導學生在測量、操作過程中經歷“不夠1米怎麼表示”,感受小數產生的必要性,並嘗試着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分層練習,讓學生牢固掌握並重點練習小數和分數的聯繫,注重培養學生系統歸納知識的能力,也讓學生在練習中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培養遷移和類推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小數的意義

2、知道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教學難點:

小數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初步認識了小數,瞭解到小數在生活中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生活中處處有小數,小數也經常出現在日常生活的測量和計算中。你會用米尺測量嗎?請兩位同學合作到前面測量黑板的長度。引出在測量過程中,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結果,不夠1m怎麼辦?

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小數的意義(板書:小數的意義)

二、新授

(一)1、理解一位小數的意義

請看大屏幕(出示課件米尺圖)

師: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是幾分米?用米作單位,用分數表示是幾分之幾米?用小數表示是多少米?

師:誰來說一說?3分米呢?7分米呢?

通過探究,發現: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

師:0.3m裏面有幾個0.1m?

0.7m裏面有幾個0.1m?1m呢?

小結:分母是10的分數,它的分子是幾,裏面就有幾個0.1。

2、鞏固練習(出示課件)

師:請你再思考一下:1裏面有幾個0.1?爲什麼?

(二)1、理解兩位小數的意義

請看大屏幕(出示課件米尺圖)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是幾釐米?用米作單位,用分數表示是幾分之幾米?用小數表示是多少米?誰來說一說?4釐米呢?8釐米呢?

通過探究,發現: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0.04m裏面有幾個0.01m?

0.08m裏面有幾個0.01m?1m呢?

小結:分母是100的分數,它的分子是幾,裏面就有幾個0.01。

2、鞏固練習(出示課件)

(三)1、理解三位小數的意義

請看大屏幕(出示課件米尺圖)

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一份是幾毫米?用米作單位,用分數表示是幾分之幾米?用小數表示是多少米?

誰來說一說?6毫米呢?13毫米呢?你能獨立探究嗎?

學生看課本33頁,獨立探究。(課件出示問題引導)

通過探究,發現: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用三位小數表示。

0.006m裏面有幾個0.001m?

0.013m裏面有幾個0.001m?1m呢?

小結:分母是1000的分數,它的分子是幾,裏面就有幾個0.001。

(四)遷移推理

同學們看課本33頁,在米尺圖的下面,小精靈說了一句話,咱們齊讀一下。引導學生理解其中省略號的含義。

鞏固練習:

1、教材36頁1、2兩題

2、課件出示鞏固練習

(五)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和進率

回憶整數的計數單位,引出小數的計數單位,理解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三、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四、介紹小數的歷史,拓展視野

五、佈置作業:教材37頁7、8兩題。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3

設計說明

複習課既不像新授課那樣有“新鮮感”,又不像練習課那樣有“成就感”。而是擔負着查缺補漏、系統整理和鞏固發展的任務。所以,要讓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複習,在輕鬆、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學習,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活潑愉悅的過程中“溫故而知新”。

1.以學生自主學習爲主。

這部分知識比較多、散,但難度不大,所以讓學生先獨自整理,再彙報交流。這樣就讓學生逐漸地形成了自己的知識體系,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同時在梳理知識的過程中養成反思的意識和習慣,形成歸納總結能力。

2.梳理知識與做習題相結合。

彙報交流中,老師出示相應的習題加以檢驗,以便讓學生相互學習,查缺補漏,夯實自己的知識基礎,形成基本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交代本節課的複習內容。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結合教材習題,複習與分數有關的知識。

整理複習

引導學生構建分數知識框架。

1.回憶與分數有關的知識有哪些?獨自整理,組內交流。(師巡視,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

2.全班彙報,補充交流。(師舉例輔助並檢驗)

梳理的知識如下:

(1)分數的意義。

①觀察下圖,理解什麼是分數,什麼是分數單位。

②分數可以分爲哪幾類?

分數

(2)分數與除法的關係。

①根據下面的式子,說一說分數和除法之間有着怎樣的聯繫和區別。

=13÷42

②根據學生彙報整理分數與除法的關係。(課件出示)

分數與除法的關係

聯繫

區別

分數

分子

分數線

分母

是一種數,也可看作兩個數相除

除法

被除數

除號

除數

是一種運算

(3)複習分數的基本性質。

聯繫分數與除法的關係以及商不變的規律來理解分數的基本性質。

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除以一個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

(4)結合複習約分。

①把一個分數的'分子、分母同時除以它們的公因數,分數值不變,這個過程叫作約分。

②約分的步驟:找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分子、分母同時除以它們的最大公因數。

③約分的目的:把分數約成最簡分數。

(5)結合和、和複習通分。

①把分母不相同的分數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並且分母相同的分數,這個過程叫作通分。

②通分的兩個要點:和原來分數相等;分母相同。

(6)結合○和○複習比較分數的大小。

①同分母分數相比較:分子越大,分數越大;

②同分子分數相比較:分母越小,分數越大;

③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數相比較的方法。

方法一:先把兩個分數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再比較大小。

方法二:先把兩個分數化成分子相同的分數,再比較大小。

補充知識點:通分一般以最小公倍數作分母。

(7)先想一想分數加減法應該怎樣計算,再計算下面各題。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分數的意義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中的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單位“1”和分數單位的含義,經歷分數意義的概括過程,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

2.在理解分數意義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分析、比較、綜合、抽象與概括的能力。

3.在學習中感受分數與生活的聯繫,增強數學學習的信心。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

難點:理解單位“1”的含義

教具準備:課件,蘋果,餅乾一包。

學具準備:課堂小卷,尺子,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課件出示自古至今幾種不同的分數表示方法,通過教師的.講解,讓學生了解分數的發展史。

師:你們知道這些不同的數學符號表示什麼嗎?教師介紹分數發展史。

這四種標記都是表示同一個數:1/2

(設計意圖:通過分數發展史的介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了解分數的發展歷史,也爲新知識的引入做了鋪墊。)

讓學生舉起手跟老師一起書寫1/2。

提問:你知道1/2各部分的名稱嗎?教師板書。

分母表示什麼?分子表示什麼?

3、經歷分數的形成過程。

師:把四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幾個蘋果?(2個)把兩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幾個?(1個)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幾個蘋果呢?(半個)

師:半個能用整數來表示嗎?學生:不能

師:那可以怎麼表示呢?(分數1/2個)

師:誰能借助老師手中的實物(蘋果)來表示分數1/2?

學生演示: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兩份,其中一份用分數表示是1/2。

教師總結:在生活中,進行測量、分物、或計算時往往得不到正好的整數,這時我們就要用分數來表示。

師:老師這裏有兩個蘋果,我把它們平均分成兩份,其中一份(也就1個)就是這些蘋果的1/2。大家有疑問嗎?(學生可能會認爲一份蘋果不就是1個嗎?爲什麼用1/2表示呢?

由此引出課題:分數的意義

4、課件出示幾組把一個物體平均分得到的分數,讓學生感受是把什麼平均分,近而引處“1”的概念。

課件出示一塊餅乾,一個正三角形,一條線段平均分,讓學生在學生說出所得到的分數,在說分數的時候,一定要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並強調是把哪個整體平均分?把學生說出的分數按照分子是不是1進行分類板書。

師:一塊餅乾,一個圖形,一條線段都可以平均分,我們可以把它看作一個整體,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單位1。追問;這個整數1表示什麼?

5、把單位“1”由一個物體擴展到“幾個物體”。

師,接下來,我想帶領大家做個遊戲。看課件。

露出的一個三角形用分數表示是1/4,請同學們猜一猜白紙遮上的部分是什麼樣子的呢?讓學生在紙上畫一畫。

有兩種畫法:一個是一個圖形。另一種是4個三角形。

強調;一個物體可以看作單位1,通過平均分得到分數,那4個三角形能不能也看作單位1呢?能!

師;爲什麼?讓學生髮言。

驗證:分餅乾的遊戲。教師實物演示平均分餅乾,讓學生說一說把什麼看做一個整體,也就是單位“1”。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可以看作單位“1”?學生回答。

課件出示練習題,學生看圖填空。

師:幾分之一表示什麼?(板書)幾分之幾表示什麼?

師:你認爲他們誰重要?學生回答。

幾分之幾是由幾個幾分之一組成的,所以幾分之一是構成分數的最基本的單位,叫做分數單位。舉例。

三、課堂練習。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通過整理和複習,幫助學生鞏固對分數的意義、基本性質以及分數加減法的認識理解,提高學生對這些知識的掌握水平,增強知識的運用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結合整理和複習,回顧學習過程和方法,體會將知識條理化的作用,逐步養成整理和反思的習慣。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分數的基本性質。

教學難點:分數的意義,分數的加減法運算的算理、算法。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知識整理,整體回顧

1、知識梳理。

教師:關於分數,本學期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能說一說、寫一寫嗎?

(1)學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寫一寫,組內交流。

(2)學生彙報,老師補充並同時在黑板上整理,形成下圖。

【設計意圖】總複習是對一個學期所學知識的全面整理和鞏固,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形成完整、系統的知識網絡。這樣既有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已學的知識內容,也有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複習整理習慣。

2、概念回顧。

(1)複習分數的意義。

教師:分數的意義是什麼?

學生:一個整體可以用自然數1來表示,我們通常把它叫做單位“1”。把單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數表示,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叫分數單位。

教師:單位“1”與分數單位有什麼不同?請舉例說明。

學生:把一塊月餅平均分給5個同學,每位同學分到這塊月餅的。這塊月餅就是單位“1”,就是分數單位。

教師:分數與除法有什麼關係?

(2)複習真分數和假分數。

教師:什麼是真分數和假分數?

學生1: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叫做真分數,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數叫做假分數。

學生2:真分數小於1,假分數大於或等於1。

學生3:假分數可以轉化爲整數或帶分數。

(3)複習分數的基本性質。

教師:什麼是分數的基本性質?它與什麼相似?

學生:分數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分數的大小不變。這叫做分數的基本性質。它與商不變性質相似。

教師:如果的分子加6,要使分數的大小不變,分母應該怎麼辦?爲什麼?

學生:分母應該加16,因爲分子加6之後擴大到原來的3倍,分母也要相應地擴大到原來的3倍,所以應該加16。

(4)複習約分和通分。

教師:什麼叫約分?什麼叫通分?它們分別有什麼作用?

學生1:把一個分數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叫做約分。約分可以把一個分數化成最簡分數。

學生2:把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分數,叫做通分。通分便於比較異分母分數的大小,也便於異分母分數相加減。

教師:什麼是最簡分數?

學生: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1,這樣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5)複習分數和小數的相互轉化。

教師:分數如何化成小數?小數如何化成分數?

學生:分數化小數,可以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盡按要求取近似數;小數化分數,一位小數就是十分之幾,二位小數就是百分之幾……

教師:怎樣的最簡分數可以化成有限小數?爲什麼?

學生: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質因數,這個分數就能化成有限小數。因爲分母只含有質因數2和5,可以通過分數的基本性質把分子、分母同時乘若干個2或5,使分母變成整十或整百、整千等,一定可以化成有限小數。

(6)複習分數的加減法。

教師:分數的加減法運算要注意什麼?

學生:要先把異分母分數化成同分母分數,計算結果要化成最簡分數。能簡算的要簡算。

【設計意圖】通過對概念的回顧與複習,可以加強知識間的聯繫。通過問答的形式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記憶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的相關內容。例如,約分與通分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它們都是依據分數的基本性質,保持分數的大小不變;它們的區別在於,約分只對一個分數進行,而通分至少要對兩個分數進行。再比如,利用分數與除法的關係,既可以將假分數化成帶分數,也可以解決分數化小數的問題(分數化小數既可以利用分數與除法的關係,也可以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

(二)應用拓展,發展技能

1、分數的意義與性質練習。

(1)分數單位是的最簡真分數有();分子是3的假分數有(),其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2)把一條6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8段,每段長()米,每段是全長的()。

(3)()÷()=0.6=()÷35。

(4)用直線上的點表示下面各數,估計一下哪個更接近2。

(5)先填空,再把各數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6)下面哪些數是最簡分數,哪些數不是最簡分數,把不是最簡分數的化成最簡分數。

【設計意圖】第(1)小題至第(6)小題是關於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的綜合練習,其中第(4)小題用數軸上的點表示數,有助於進一步理解分數與小數的聯繫,並通過估計培養學生的數感;第(5)小題既能幫助學生複習分數的基本性質,還涉及分數的大小比較,其中與的大小比較需要學生選擇合適的策略,是對學生思維靈活性的考查。

2、分數的加減法練習。

【設計意圖】同時出現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以及加減混合運算,旨在幫助學生切實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聯繫和區別。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適當增加簡便運算的練習,提高學生計算的熟練程度和技巧。

3、拓展練習。

(1)爲幫助四川地震災區的小朋友,小紅捐獻了自己壓歲錢的,小剛捐獻了自己壓歲錢的,小剛捐的錢一定比小紅多嗎?請說明理由。

(2)在等式=+的括號裏填入適當的數,使等式成立。

【設計意圖】第(1)小題旨在考查學生對單位“1”的掌握情況,爲六年級學習分數乘除法解決問題做鋪墊。第(2)小題重在考查學生對分數的基本性質掌握情況,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如果括號裏填相同的數,那麼=+;如果括號裏填不同的數,則有多種選擇,=+=+=+=+。對五年級的學生而言,不需寫出所有答案,只要能有意識地先將分子、分母乘以相同的數,再分成兩部分,最後化簡爲最簡分數即可。

(三)課堂小結,回顧反思

1、通過今天的複習,你有什麼收穫?在練習的過程中遇到什麼困難,出現什麼錯誤?

2、回憶今天覆習的方法,對今後的複習有什麼啓示?

【設計意圖】對於複習課,教師要關注兩點:一是查漏補缺,發現問題是改進教學的起點,也是幫助學生進步的方向;二是關注反思,培養學生整理與複習的方法。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6

教學設想:

本文位於蘇教版說明文第一板塊“科學之光·探索與發現”的第二篇,屬於自學選教課文。文本側重於人類在科學領域的探究,對客觀世界內在規律的把握,同時對科學的價值進行認識與思考,享受發現與探索的無窮樂趣。編者的意圖是,借該篇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科學說明文的能力。本文的閱讀也沒有什麼難度,教學時以自讀把握信息爲主。

目標要求:

1、能夠篩選主要信息,把握文章脈絡。

2、繼續瞭解說明文的特點,理解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的語言特色。

3、瞭解科學探索應該具備的品格,並培養自己良好的素養。

課時設置:

1教時。

過程:

一、導入(本文的屬性與教學要求)

本文的屬性——學術報告,演講稿,所以語言通俗易懂。文章在結構上,也爲了適應學術演講的需要而安排得條理清楚,綱目分明。學習中,要善於篩選主要信息,把握文章脈絡;理解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的語言特色。

二、解題

20世紀初期,人類發現了生命的基本規律之一--遺傳規律。20世紀50年代初,英國和美國的科學家提出遺傳物質DNA的雙螺旋模型,打開了人類認識生命奧祕的大門。70年代開始的DNA克隆技術和後來蓬勃發展的轉基因技術、動物植物克隆技術.讓人類對生命奧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與此同時,人們還發現,幾乎人類所有的疾病都與基因有關。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人類基因組計劃誕生了。目的是爲了解決人類健康問題,並以此帶動生物信息產業的發展。

人類基因組計劃最早在1985年由諾貝爾獎獲得者、美國的杜爾貝克提出。1990年10月,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正式啓動。中國於1999年9月獲准加人人類基因組計劃並承擔了l%的測序任務。本文作者楊煥明教授爲爭取和主持完成中國參與人類基因組1%序列的測定立下汗馬功勞。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對這一計劃尤其是實施這一計劃的意義作了詳細的說明。

三、指導閱讀理解

1、先自讀課文,再和同學合作,試製作出作者演講時放映的提綱幻燈片,再看看文章呈現怎樣的邏輯結構。

2、學生上講臺投影展示提綱幻燈片

一、(1-2)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啓動及其宗旨與目標。

二、(3-10)計劃的意義。

(一)規模化

(二)序列化

(三)信息化

(四)醫學化

(五)產業化

(六)人文化

三、(11-18)這一計劃對人類社會生活的影響。

(一)基因平等,需善待他人

(二)遺傳平等,需善待自己

(三)基因屬於隱私,需要尊重

(四)促進人性文明、社會和諧

1、知情權

2、基因組研究的非和平使用的可能性

總分結構。條理清楚,一目瞭然,歸納總結,綱目清楚。)

3、瀏覽課文,看看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請舉例說明。

(下定義:“人類基因組計劃……重大工程。”

列數字:“人類基因組計劃……技術人員參加。”

舉例子:“這些細微差異……極爲少見。”

這些方法的使用都使得說明更清楚、通俗。)

4、體會本文語言通俗的特點。本文語言通俗性表現在哪裏?

(除了繞不過去的專業術語外,儘量用大衆化、通俗形象的語言,收到很好的科普效果。)

四、課堂練習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7~10題。

第三是信息化。人類基因組計劃的成功,是藉助了生物信息學,也藉助於把地球變小的網絡。沒有它們,國際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協調與全世界的及時公佈是不可能的。沒有全部的軟件與硬件,人類基因組計劃的一切都不可能。序列一經讀出,它的質控、組裝,以至於遞交、分析都有賴於生物信息學,而從現在開始,序列的意義完全決定於生物信息學。沒有電子計算機的分析與正在爆炸的信息的比較,序列又有何用?而且信息化又改變了整個生命科學,改變了實驗對象存在的方式。今天的生物學實驗可能大部分工作是分析序列信息。

1、文中加點的“它們”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生物信息學和“把地球變小的網絡”)

2、文中加點的詞語“質控”“組裝”“遞交”“分析”能否調換順序?爲什麼?

(不能。“以至於”表示遞進關係。)

3、文中加點的“可能大部分”去掉行不行,爲什麼?

(不能。體現說明文語言的嚴密性、科學性。)

4、文段中劃線的句子的含義是什麼?

(序列需要藉助了生物信息學。)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

小數的意義

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在生活中產生的必要性。

2、經歷探索小數意義的過程,瞭解小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在探索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兩三位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探究兩三位數小數意義的過程。

教學準備:正方形卡紙

教學過程:

一、測量物體導入,瞭解小數的產生。

1、同學們,老師手中有一張四邊形彩紙,你猜測一下它是什麼圖形?

2、那只是我們的猜測,怎樣才能難我們猜測的結果呢?

生:用對摺的方法(真善於思考)

師:還有其他方法嗎?

生:測量

師:怎樣測量。

生:四邊長度是否相等。(用數據說話更有說服力)

師:同學們手中也有一張四邊形彩紙,那我們就用剛纔這名同學所說的測量四邊長度的方法來驗證一下它到底是什麼圖形。拿出尺子開始吧!把測量完的長度分別寫在四邊的括號裏。(培養學生猜測、驗證的數學思維)

師:同學們都量好了,誰來彙報一下你驗證的結果。

生:是正方形,邊長長度都是釐米。

師:是正方形嗎?四條邊的長度分別是多少釐米?我寫在這好嗎?

師:有和這名同學數據不同的嗎?

師:怎麼可能,大家都是正方形,你驗證錯了吧?

師:你真勇敢,在真理面前,不要向任何人低頭。

師:觀察這些數據你發現了什麼?

生:有整數,也有小數。

師:同學們爲什麼會用到小數呢?

師:剛纔我們在測量圖形邊長的時候因爲長度不是整釐米數,所以我們用到了小數,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你也運用到了小數呢?

師:你們真是留心生活的孩子,老師這也蒐集了一些,誰讀給大家聽。

課件出示很多情況。引出課題。(數學學習來源於生活實際。)

大家讀得都很準確,在三年級我們對小數有了初步的認識,而在這一節課,我們要研究一下小數的意義。板書。

師:我今天也帶來了幾個小數,請大家注意看。

師:你們猜接下來老師要寫哪個小數。

板書:

師:你們是怎麼猜到的呢?

二、探究一位小數的意義

1、讓我們來看這個小和0.1,它表示什麼?

師:剛纔我們進行驗證的那張正方形紙,我們把它看作是1,那這樣的2張呢,10張呢?

師:如果想用這張紙表示出0.1這麼大的一塊,你估計一下能有多大呢?用手指給大家看。

師:這個0.1到底有多大呢,就用你手中的正方形紙畫一畫塗一塗表示出0.1那麼大小的一塊。

生:彙報。

師:現在誰能說說0.1所表示的意義?

生:把正方形平均分成十分,表示其中一份的數就是0.1也就是十分之一。

師:只能是正方形平均分嗎?

師:所以0.1也就是十分之一。

師:仔細觀察這個正方形,除了0.1你還看到了哪個小數。0.9也就是十分之九。

師:怎麼得到的呢?

師:那麼0.1和0.9合起來就是多少?

師:看這些小數,你發現了什麼呢?

這些一位小數就是表示十分之幾。

三、認識兩位小數的意義。

1、如果要表示0.01那麼大小的一塊,你會嗎?誰來說說你的想法。

生:把這個正方形平均分成100份。表示其中的一份。

師:你們認爲是這樣嗎,誰再來說一說。

師:(教師演示這樣的過程)

師:誰來說說0.01所表示的意義呢?表示百分之一。

師:你還看到了哪個小數呢?百分之九十九。

3、下面請同學們自己在有一百個格子的正方形上塗一塗,自己創造出一個小數來。

師:哪位同學說說你塗了幾格,陰影部分用小數表示是多少?

師:你創造的小數是多少,猜猜他塗了多少個格子。那空白部分應該是多少呢?

4、用這一環節引出0.4和0.40。區分意義的不同。

這樣的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在分法上不同,所表示的意義也是不同的。

四、認識三、四位小數的意義。

1、我們認識了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那三位小數呢?四位小數呢?

師:0.001表示千分之一0.234表示千分之二百三十四

師:那千分之31寫成小數是多少?

2、我想表示出一個很大的三位小數,你認爲應該是多少?

4、它和誰合在一起纔會是1呢?

五、鞏固應用。

1、把一米長繩子分成10份,分別用小數分數表示其中的4份。

2、解釋下面題中小數的意義。

週末天天去一個距家有0.3千米的超市買了一支鉛筆用了0.3元,來回路程共用去了0.3小時。

0.3千米=()米0.3元=()角0.3小時=()分

小數的意義教學設計10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小數的意義,能夠說出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2、正確掌握小數的讀、寫方法。

3、通過觀察、測量體驗小數與生活的關係。

4、在合作與交流中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5、體驗數學在身邊,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和樂趣。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認識小數學概念。

2、小數表示形式。

3、理解小數的含義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創設情景,引導學生交流蒐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數。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隨機板書:

1、一張桌子的高度是米;

2、教室窗戶的寬是米;

3、一份汴梁晚報價格是元

4、每度電的價格是元。

5、一棵包菜的重量是千克。

6、奧運冠軍劉翔的身高是米,體重是千克。

問題思考:

爲什麼在這些地方需要用小數來表示?

引導學生在讀一讀這些小數,在讀的過程之中,如果有錯誤,教師當即指導。

問題:

1、這些都是小數,你知道關於小數的哪些知識呢?

2、關於小數你還想知道些什麼?

3、今天我們就進一步研究小數的意義。(揭示課題)

這樣的設計在於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繫,引發起學主的學習興趣,點燃他們求知慾望的火花,從而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爲主動探究新知識聚集動力。

二)新授部分

1、米表示什麼意義?誰來說說(藉助課件,幫助學生理解)

引導學生完整說:剛纔我們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長1分米,就是1/10米,還可以寫成米。誰也來就像這樣完整說一說。

師:這就是米的意義。對照板書中的分數和小數,你能發現什麼?

學生思考後再交流,十分之幾可以寫成一位小數,反之,一位小數也可以用十分之幾表示。

問題:十分之五等於多少?等於多少?

我們過去三年級所認識的米、米以及米都是表示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得到的'分數,那麼1米還可以平均分成多少份呢?

每份長1釐米,就是1/100米,還可以寫成米.

問:誰願意再來說說米的意義。學生完整地說出:

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長1釐米,就是1/100米,還可以寫成米。

想一想米表示什麼?

重點讓學生自己來說一說。

觀察:對照板書,那麼你們又有什麼新的發現?

得到:百分之幾可以寫成兩位小數,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

師:能舉些例子嗎?現在我們如果將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多長?用分數、小數如何表示?

你又能發現什麼呢?(得到:千分之幾可以寫成三位小數)請再舉例。

師:如果將1米平均分成份呢?能再舉例嗎?

接着學習下面的幾個小數:元、元、千克

把小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結合起來,使學生體驗教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歸納:剛纔我們分的是1米、1元、1千克等,都可以用整數“1”來表示,我們把整數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是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還可以寫成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

三)練習加強理解

1、讀小數:元米千米千克

2、1釐米=()/()分米5角=()元

3、王新買了三本書,價錢分別是9角8分、7角、3元2角。如何表示

四)教學反思

1、認識小數是國小階段教學小數的知識,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與實際生活中量長度、買東西等具體事件聯繫起來,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習小數的內容。

2、本節課教學包括一位小數的意義、讀寫方法,是後繼學習比較小數大小和小數加減計算的思考基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接觸小數,小數的讀和寫並不是孩子的難點,讓學生藉助生活實際去理解小數的意義纔是學生的學習的關鍵。

3、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用元、角引入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領會到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

4、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讓課堂氣氛充分活躍起來,這方面有待於今後教學中加強。

5、學生對小數意義的認識需要經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教學中,應該對教學內容可以進行適度的重組和補充。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在學生初步認識分數和小數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及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

(二)過程與方法

在操作中使學生體會小數產生的必要性。通過觀察、比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繫。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在學生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和遷移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小數的意義,理解小數的計數單位及它們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的計數單位及它們間的進率。

三、教學準備

米尺、綵帶、磁條。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在前面的學習過程中已經學習了長度單位,還會用工具測量物體的長度,估一估,課桌面的長度是多少?

2.你們估計得對不對呢?讓我們一起用直尺來驗證一下。

3.誰願意把你測量的結果告訴大家?

學生彙報預設:

學生1:我測量課桌面的長度是120釐米。

學生2:我測量課桌面的長度是1米2分米。

教師:課桌的長度如果以米爲單位就是1.2米。

(1)在生活中,人們進行測量和計算時,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數的結果。這時常用小數表示。

(2)認識小數嗎?在哪兒見過小數?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小數的意義。

【設計意圖】聯繫生活實際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在實際測量和記錄的過程中發現有時得不到整數結果,從而引發認知衝突,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感受小數產生的必要性。

(二)嘗試探究,理解意義

1.認識一位小數。

教師:出示1米長的彩條,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長?把1分米改寫成

用“米”做單位的分數怎麼表示?說一說你是怎麼想的?

學生交流想法。

教師總結:米用小數表示就是0.1米。

教師:3分米,7分米改寫成用“米”作單位的分數應該怎樣表示呢?小數呢?請同學們試着寫一寫。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交流分享學生的思考過程。

教師:仔細觀察黑板上的每組分數和小數,你發現了什麼?

結合學生回答,教師小結:像這樣,小數點的右面有1個數字,這樣的小數,就稱爲一位小數。也就是說,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

練習:用小數怎麼表示?呢?0.5怎樣用分數表示?

參考答案:0.9,0.6,。

2.認識兩位小數。

教師:我們都已經知道了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猜一猜:兩位小數可能與什麼樣的分數有關?

1釐米寫成用“米”作單位的分數應該怎麼表示?小數呢?4釐米呢?8釐米呢?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合作交流。

教師:觀察每組中的分數和小數,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1:分數的分母都是100。

學生2:小數點的右面都有2個數字。

教師小結:同學們觀察得都非常正確。類似剛剛學習的一位小數,像這樣,小數點的右面有2個數字的小數就稱爲兩位小數。也就是說,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猜想出兩位小數和什麼樣的小數有關,有意識地促進遷移,讓學生體驗成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

3.小數的意義。

教師:結合我們剛纔對一位小數和兩位小數的認識,自選兩位以上的小數進行研究,完成表格。

學生先獨立研究,再彙報交流結果,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適時板書。

教師:通過你的研究,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1:我發現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三位小數。比如: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這樣的.一份就是1毫米,也就是米,寫成小數就是0.001米。

學生2:三位小數就表示千分之幾。

教師:其他同學還有誰也研究了三位小數的意義?誰願意也來說一說?

學生預設:我選擇的小數是0.023,也是一個三位小數,可用分數表示爲千分之二十三。

教師:說得非常好!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就表示千分之幾。那麼四位小數表示什麼?五位小數呢?

學生:四位小數表示萬分之幾,五位小數表示十萬分之幾。

結合板書,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回憶一下我們剛纔的探討過程,和同伴交流一下,你都發現了什麼?

學生1:我認爲分母是10、100、1000、10000等的分數可以用小數來表示。

學生2:我知道了十分之幾可以寫成一位小數,百分之幾可以寫成兩位小數,千分之幾可以寫成三位小數……

學生3:也就是說,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小結:分母是10、100、1000……這樣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4.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

教師:大家都知道分數中,十分之幾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幾的計數單位是百分之一,千分之幾的計數單位是千分之一。請同學們想一想小數的計數單位分別是多少呢?

學生交流,教師根據學生彙報歸納整理: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藉助對“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的直觀認識,獨立探究三位小數、四位小數、五位小數……表示的意義,最後抽象概括出小數的意義,有效地鍛鍊了學生的多種能力,突破了重難點,同時也滲透了小數中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

(三)鞏固練習,強化認知

1.第33頁做一做。

2.第36頁練習九第1題。

3.填空:

0.6 裏面有6個( );再增加( )個 0.1就等於1。

0.25裏面有( )個0.01。

32個0.001是( );32個0.01是( );32個0.1是( )。

4.在括號裏填上適當的小數。

學生先獨立完成,教師再讓學生彙報答案,集體評議。

【設計意圖】通過不同層次的練習設計,讓學生在對比練習的過程中不斷加深對小數意義的理解,同時有意識地結合生活實際體現知識的應用價值,幫助學生根據小數意義理解生活中常見的小數所表示的含義。

(四)總結梳理,拓展延伸

1.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有什麼收穫?

2.介紹對小數發展具有傑出貢獻的兩位數學家。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幫助學生梳理本課所學的知識,最後通過課外延伸向學生介紹與小數發展相關的數學資料,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文化,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9

教材簡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學過分數與除法的關係,分數乘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以及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比的概念實質是對兩個數量進行比較表示兩個數量間的倍比關係。任何相關的兩個數量的比都可以抽象爲兩個數的比,既有同類量的比,又有不同類量的比。教材還介紹了每個比中兩項的名稱和比值的概念,舉例說明比值的求法,以及比和除法、分數的關係,着重說明兩點:

(1)比值的表示法,通常用分數表示,也可以用小數表示,有的是用整數表示。

(2)比的後項不能是0.

教學內容:

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十一冊第52~53頁比的意義。

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是在學過分數與除法的關係,分數乘除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以及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高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自學能力,所以在教學時,可組織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研究、探索、討論、總結,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

教學目標:

1、理解並掌握比的意義,會正確讀寫比。

2、記住比各部分的名稱,並會正確求比值。

3、理解並靈活掌握比與分數、除法之間的聯繫,明確比的後項不能是零的道理,同時懂得事物之間是相互聯繫的。

4、通過主動發現的小組合作學習,激發合作意識,培養比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5、養成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和運用比的意義及比與除法、分數的聯繫。

教學難點:

理解比的意義。

教學媒體:

電腦課件、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引入:同學們,2008年的北京將要舉辦什麼盛會啊?(北京奧運會),在上屆的雅典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那麼關於奧運會你都知道些什麼呢?(學生可以暢所欲言),(播放奧運會的相關資料)在學生說出的資料中選出中國金牌數和俄羅斯金牌數:中國獲得金牌32塊。俄羅斯27塊。

你能列出算式表示中國與俄羅斯所得金牌塊數之間的關係嗎?(這裏可能有學生列加減法,也可能會有除法。選出除法算式分析)

32÷27表示什麼意思?(中國得的金牌是俄羅斯的幾倍)

27÷32表示什麼意思?(俄羅斯得的金牌是的中國的'幾分之幾)

2、聯繫奧運,分析題目.

在奧運會上,你認爲我國的哪塊金牌的分量最重?(學生暢所欲言)如果沒有人說劉翔,教師就稍微引一下

新科110米欄奧運冠軍劉翔用沉甸甸的金牌讓輕視黃種人的人閉上了嘴巴,他爲中國奪得了有史以來中國在田徑短跑項目上的第一塊金牌,下面我們就共同回顧一下劉翔的奪冠歷程(播放劉翔奪冠視頻)。

看了這一段內容我們都非常的激動,爲我們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和自豪。那你知道劉翔的奪冠成績是多少嗎?(12.91)

那你知道他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嗎?

如果我要你們列式來求該怎麼求呢?(110÷12.91)你是根據什麼來列式的?(路程÷時間=速度)

看完奧運,我們再來看看我們學校的事情

3、先來做一個小遊戲:請欒人璇你們這組同學起立。請其他同學數數他們組女生幾人,男生幾人?你能用什麼式子表示他們組女生人數和男生人數之間的關係?(4÷3和3÷4,分別問學生這兩個算式分別表示什麼意思?)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0

趙喜梅老師執教的是北師大版六年級下冊《正比例》第19頁——21頁的內容。趙老師教學思路清晰,課堂上,讓學生自己觀察,自己比較分析,自己歸納,來發現正比例量的特徵,並常試抽象概括正比例的意義,提高學生分析,判斷、概括、推理能力。突破了難點,基本上達到了教學目標。下面,談一下我對這節課的個人看法:

一、注重數學和生活的聯繫,課堂靈活開放。

老師從生活中的例子“買了一些蘋果,已經吃了一部分,你想知道什麼?”入手,引出數學的關聯的量上,然後讓學生從生活中找出相關聯的量,讓學生明白數學和生活密切相關。從“人的體重與門的高度”還有“我們班的總人數,滿意的人數和不滿意的.人數是否成正比例?爲什麼?”,無不體現了數學知識運用與生活的特點,課堂設計靈活開放,鍛鍊了學生的分散思維。

二、如花微笑,溫暖學生。

這節課上,趙老師從開始到結束,臉上都洋溢着迷人的微笑。微笑讓學生感到溫暖,身心放鬆,創造了和諧的教學課堂。我想在課堂微笑很容易做到,但難的是微笑一節課,不管是引導學生髮言,講授新知識,還是針對練習我想趙老師是達到了教學思想的很高境界。

三、用問題引領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如果已知正方形的邊長,你能想到什麼?”“你能用具體的數字說明它們之間的關係嗎?”“請同學們挑選其中的一個表格認真觀察,說說你發現了什麼?”“如果把5個表格進行分類,你該怎麼辦?”每到關鍵的部分,老師並不着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用思考性的問題引着學生積極思考,最後由學生自己一點一點總結出來,讓學生深刻理解知識點,從而達到突破重難點的目的。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在現實情境中,能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學會讀寫小數,體會小數與分數的聯繫。

2.在用小數進行表達的過程中,感受小數與生活的聯繫,增強數學學習的興趣。

3.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探究、歸納比較、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交流信息,引入課題

師:課前佈置學生收集一些與小數有關的資料,誰願意讀給大家聽聽?談談你瞭解到了什麼,又想到些什麼?

小結:剛纔出現的這些數都是小數,它們表示什麼意義,應該怎樣正確地讀和寫呢,;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板書課題: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方法)

【設計意圖:學生的知識起點是三年級時對一位小數的直觀認識和刻畫,這是教學的起點,也是思維的動點。通過找身邊的小數,引發學生對小數的認識,激起進一步學習和探究的熱情】

二、教學例1

初步感知

師:爲了便於研究,老師課前也收集了一些與小數有關的材料。

1.出示例1三幅圖。圖上這些數都是小數,表示物品的價錢。會讀嗎?如果你到商店去買這些物品,該怎樣付錢呢?

生1:元就付3角。

師:很好,你會把元轉化成角來考慮。那元和元呢?

生2:元就是5分。

生3:元就是4角8分。

帥:對,也可以說成48分。

2.師:把3角寫成用元做單位的分數,是多少呢?

生:3角=3/10元。(一元=10角,1角就是1/10元,3角里面有3個1/10,是3/10元)

師:3角=3/10元,也可以寫成元,讀作零點三元。(板書)

師:5分、48分也寫成用元做單位的分數,你們會嗎?同桌先討論一下,再回答。

生:5分=5/100元,48分=48/100元(1元=100分,每份是1/100元,5分有5個1/100,就是了5/100元;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100元,48分就是48/100元(板書:5分=5/100元48分=48/100元)

師:5/100元還可以寫成小數元,讀作零點零五;48/100元還可以寫成小數元,讀作零點四八。(繼續板書讀寫)

小結:、、都是小數,的小數部分有位,是一位小數,和小數部分有兩位,是兩位小數,當然,還有三位小數、四位小數

【設計意圖:小數的意義較爲抽象,學生掌握起來有一定困難。在初步感知階段,利用元該怎麼付?學生把元轉化成角,進而追問3角錢以元爲單位用分數表示?得出元=3角3/10元,即=3/10。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通過類比,遷移,爲下面學習兩位小數、三位小數等作好充分的準備。在得出分數之後,告訴學生3/10還可以寫成像這樣的小數,再教給讀法】

三、教學例2

揭示意義

1.師:剛纔從1元:100分,我們想到了用分做單位的數都表示1元的百分之幾,都能寫成小數,在其他情境中也能看到這樣的現象。瞧,(課件出示米尺)這是一把米尺,我們截取了一部分。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釐米。1釐米等於1/100米,還可以寫成米。(板書:1釐米=1/100米=米)那麼,(出示)4釐米、9釐米寫成分數和小數各是多少呢?

學生嘗試完成。

師:請位同學來說一說,你是怎麼填的.?

板書:1釐米=1/100米=米

4釐米=4/100米=米

9釐米=9/100米=米

師小結:

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和都是兩位小數。那前面對應的這排分數有什麼共同之處呢?

生:都是分母爲100的分數。

師:對,他們都是分母爲100的分數。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寫成兩位小數。現在你們知道什麼樣的分數可以寫成兩位小數嗎?什麼樣的分數可以寫成三位小數呢?

2.我們繼續觀察剛纔那把米尺,把他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1毫米。(課件出示)1毫米是1米的1/1000,還可以寫成米。(板書1釐米=1/1000米=米)那7毫米、15毫米寫成用米做單位的分數和小數各是多少?大家試試吧。

板書:1毫米=1/1000面米=米

7毫米=7/1000米=米

9毫米=9/1000米=米

小結:

請大家觀察這一行分數和對應的小數,你有什麼發現?

生: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用三位小數表示。

3.總的觀察:

三位小數是由分母是1000的分數得到的,兩位小數由分母是100的分數得到的,那位小數呢?{是由分母是10的分數得到的)誰來說說什麼樣的分數可以改寫成小數呢?

生: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用小數表示、:(屏搭上出示這句話)

師:我們再從右往左看,表示3/10,表示5/100,表示48/100,表示1/1000,表示4/1000你有什麼發現?

生: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兩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三位小數表示千分之幾。

師(指着省略號):四位小數呢?(表示萬分之幾)

【設計意圖:數學學習的本質在於數學思維、經過對一位、兩位、三位小數意義的具體分析後,教師抓住展示和交流這一時機,通過清晰直觀的板書,從左往右又從右往左地引導學生進行概括、歸納、推理,最後達成了對小數意義的系統認識和理解】

四、練習拓展,鞏固提升

(一)說說做做這個練習分4個層次進行。

師:上面每個圖形都表示整數1,你會用分數和小數把塗色部分表示出來嗎?

7/1033/1009/1000

選其中個小數請學生說出表示什麼意義。並通過上下對比觀察,再次強化: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用小數米表示分別是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

2.師:陰影部分是,淮能用小數表示出空白部分?它又表示什麼意義?

3.出示空白圖形和、、這三個分數,分別動手塗色表示出這三個小數。

4.個人自由在空白圖形上塗色,同桌互相考查,分別用小數表示出塗色和空白部分。

【設計意圖:在新課結束後,書上安排了練一練,教材的目的在於鞏固小數的意義,但如果這樣,題目的價值就沒能充分發揮出來,將練一練進行適當處理,使書上分散的練習融爲一個整體,由淺入深地對一道習題進行充分的挖掘與應用,使題目增值。

第一層次是對教材目標的基本達成;

第二層次是對習題的進一步開發,滲透辯證統一思想;

第三層次培養逆向思維能力;

第四個層次由個體智慧到合作交流,對習題實現了更高層次的創造和昇華:採用了讓學生畫小數這種直觀的操作活動,伴隨着學生畫前的思考和畫後的交流,學生對小數意義的理解也就從畫出來想出來說出來,逐漸明瞭】

(二)快速搶答。練一練1、2和書上練習第4題。

(三)我說你寫。老帥報幾個小數,看誰能又快又好地記下來。

問座位互相檢查一下,寫的對不對?

(此時有同學爭論:和,是不是老師重複報了個?)

師(故意):大家爭論什麼?你爲什麼這樣想?

生1:我認爲和一樣大,所以是重複寫了;

師:表示什麼:意義?0.80又表示什麼意義?

生2:表示十分之八,是把1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8份,表示一百分之八十,是把1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80份。

師指出:很特別,末尾是0,雖然末尾是0,但它表示兩位小數,這個。有特殊的意義,我們以後再學習。(爲學習小數的基本性質打下伏筆)

(四)糾錯能手。家文具店裏的商品標價不太規範,請你幫忙把這些標價改成用元作單位的小數。

小刀3角擦皮8分直尺5角9分

(五)開放題:把6毫米用小數表示出來,你有幾種方法?

(六)出示姚明照片:認識嗎?準來介紹介紹他?他的身高是多少?

生:2米26。(板書2米26)

師:2米26是口頭話,用規範的數學語言,應該說成多少米?(米)你的身高是多少米?猜猜老師的身高。(米)這些數跟我們今天所學的小數還有點不同(整數部分不是0)。關於這些小數的知識,我們以後繼續學習。

【設計意圖:在拓展提升部分,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引導學生從身邊的現象入手,不斷鞏固所學的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方法。注意細節的處理,和的比較,6毫米的三種表示方法,以及姚明身高米的表述,既引導學生歸納出數學知識,又爲後續學習打下鋪墊】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下冊P45練習十的第5—8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解比例的方法,會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2、讓學生在經歷探究的過程中,體驗學習數學的快樂。

教學重點:學會解比例。

教學難點:掌握解比例的書寫格式。

設計理念:在本課時的設計中,引導學生根據按比例放大圖形,把相關數據組成比例,用未知數X來表示比例中的未知項,列出比例式。

在解比例的教學設計上,重點利用舊知的遷移,通過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與舊知的聯繫,在比較分析中,把握規律,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練習引入

1、小練筆:

在()裏填上合適的數。

5:4=():12

4:()=():6

2、教師:前面我們學習了一些比例的知識,誰能說一說怎樣填空的?

3、比例的基本性質是什麼?這節課我們還要繼續學習有關比例的知識。學生練習

學生回顧比例的基本性質

二、探索新知

出示例5,前面我們學習過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李明把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後長是13.5釐米,你能求他的寬嗎?

(1)讀題審題,理解題意

老師幫助學生理解題意。提問:怎樣理解“把照片按比例放大”這句話?引導學生理解放大前後的相關線段的長度是可以組成比例

(2)引導分析,寫出比例

如果把放大後照片的寬設爲X釐米,那麼,你能寫出哪些比例?引導學生寫出含有未知數的比例式。

師介紹:“像上面這樣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3)找到依據,變形解答

討論:怎樣解比例?根據是什麼?

思考:“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把比例變成什麼形式?”

教師板書:6x=13.5×4。“這變成了什麼?”(方程。)

教師說明:這樣解比例就變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學過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數X的值。

(4)、板書過程,總結思路

師生把解比例的'過程完整地寫出來。指名板書。

師問:第一步計算的依據是什麼?

師生總結解比例的過程。

提問:“剛纔我們學習瞭解比例,大家回憶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麼?再怎麼做?”(先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變成方程。再根據以前學過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5)、練習提高,再說思路

做“試一試”,學生獨立完成,再說說解題思路。

學生讀題,分析題意

學生寫出含有未知數的比例式

學生小組交流,大組彙報

學生交流總結思路:在解比例的過程中第一步是關鍵,是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變成方程。下面和以前學習的解方程的方法一樣。

學生獨立練習,小組說明思路。

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

2、做練習十第6、7題。

3、做練習十第8題

學生先說說按比例“縮小或放大“的含義。再列出相應的比例式並求解。

學生獨立審題並解題。講評時重點指導學生解決第(2)問。

四、比較提高。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2、把你掌握的解比例的方法在小組裏介紹一下,並在大組交流。

五、作業練習九第5、6題。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3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教材五年級下冊第45、46頁(新授課)

二、教材分析:

三、學情分析:

四、教學目標

1、瞭解分數的產生,理解分數的意義。

2、理解單位“1”的含義,認識分數單位,能說明一個分數中有幾個分數單位。3、在理解分數含義的過程中,滲透比較、數形結合等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分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單位“1”,認識分數單位。

六、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彩色磁扣。

學具:圓片、正方形和長方形紙片,一板麪包圖片(分格的),4根香蕉圖片,一段繩子

七、教法學法

教法:創設情境法、操作發現法

學法: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

八、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2分鐘)

(二)探究新知(14分鐘)

(三)探究求周長的策略(15分鐘)

(5)量一量、算一算

A三角形、長方形等直邊的測量方法。(3分鐘)

師:那麼要想知道封閉圖形一週的長度是多少,該怎麼辦?

師:課前老師給每個小組準備一個學具袋,裏面有一個封閉圖形,下面四人小組想辦法測量出它的周長,活動前請先閱讀活動要求。

小組合作:

①小組內快速交流用什麼方法測量。

②選擇需要的工具進行測量。

③組內分工合作。(測量時取整釐米數)

反饋交流測量方法。

①三角形

6+8+10=24cm

師:那個小組願意彙報?

預設:我們測量的是三角形,測量工具是直尺,測量的方法是量,測量的結果約爲24釐米。

師:你們用直尺量出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然後呢?(把三條邊的長度加起來)那測量結果24釐米表示什麼?

預設: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總和。

預設:三角形一週的長度。

師:三角形一週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三角形的周長是它三條邊的長度和。(課件出示)

②長方形

5+5+3+3=16cm

師:昨天咱們剛剛學習過四邊形,哪組來彙報一下四邊形?

預設:我們選擇的圖形是長方形,測量工具是直尺,測量的方法是量,測量的結果約爲16釐米。

師:16釐米這個長度表示什麼呢?

預設:表示長方形一週的長度,也就是長方形的周長。

師:他們也選用了用直尺測量,量了幾條邊(四條邊),然後再把它們加起來。

師:有不同的意見嗎?(長方形對邊相等只需量兩條邊,一條長、一條寬)

師:真棒!你們能根據長方形的特徵簡化測量過程。

師:那如果想知道正方形的周長怎麼做呢?

預設:量一條邊,就知道四條邊的長度了。

師:當然,不論量幾條邊,計算四邊形的周長都是要把四條邊的長度加起來?我們發現四邊形的周長是它四條邊的長度總和。

思考:如果是五邊形,它的周長是幾條邊的長度總和?六邊形呢?八邊形呢?

交流後小結:看來多邊形的周長就是它所有邊的長度總和。

B愛心、樹葉等不規則圖形的測量方法。(8分鐘)

③樹葉

師:老師給有些小組準備了一片樹葉。那個小組選擇測量的是樹葉的周長?1釐米大約是這麼長,請同學們估估看這片樹葉的周長大約是多少釐米?它的周長到底是多少呢?我們來聽一聽這個小組的彙報?

預設:先用繩子沿着邊線圍一圈,在繩上做一個標記,然後把繩子拉直再用直尺測量,測量的結果約是9釐米8毫米。

師:有不同的方法嗎?

預設:直接用軟尺繞一圈可以直接測量出樹葉一週的長度。

師:太智慧了!爲什麼不用尺子直接量呢?

預設:因爲邊是彎彎曲曲的。

介紹滾動法:首先在樹葉上作一個記號,然後在尺子上滾一圈,看滾到哪裏,讀出刻度也可以知道樹葉的周長。滾動法也是把彎曲的邊轉化成直直的線段進行測量,也利用了化曲爲直的方法。

④愛心

學生彙報:測量工具是繩子,測量的方法是圍、量,測量過的結果約是12釐米

師:你們小組測量的是愛心。愛心的邊也是彎曲的,說說你們用的什麼方法測量的,爲什麼不用滾的方法?滾動法不能測量到凹陷的部分。

師:同學們,經過探究合作和展示,要想得出封閉圖形的周長有哪些方法?

預設:直邊的圖形用尺子測量,曲邊的圖形用繩測法或者滾動法,化曲爲直的方法

師小結:沒錯,直邊先量邊長後計算,曲邊化曲爲直

(6)揭示周長概念的本質

師:回顧之前的學習,經過了這麼多學習的感受,現在你認爲什麼是周長?

預設:封閉圖形一週的長度就是這個封閉圖形的周長(完善板書)

師小結:看來同學們對於周長已經理解了。周長,周長,周指一週,即封閉圖形的一週,長就是長度,封閉圖形一週的長度就是它的周長。

【設計意圖】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維的起點,在經歷摸一摸、量一量、比劃、估一估的過程中,讓孩子充分的操作,積累豐富的體驗感受,不但可以使他們在操作過程中提高動手能力,而且容易把感性認識提高到理性認識,把通過實際操作得出的結論延伸、並進行合理的想象,這在培養學生對長度的感覺和估的能力的同時,進一步感受“周長”和長度的關聯,能夠將面和線區分清楚,體會周長概念的本質。

(四)實踐應用,拓展延伸(8分鐘)

1、增加干擾,強化周長

(1)教材書84頁的第3題

下面每組圖形的周長一樣嗎?你是怎麼想的?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下面兩個圖形的周長一樣長嗎?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麼比較的?

師:通過移一移,我們把這個不規則的圖形轉化成規則的圖形。然後比較發現他們的周長是(相等的)

師:再來比較一下這兩個圖形的周長一樣長嗎?

(2)教科書88頁第8題

師:(課件出示長方形)這是什麼圖形?老師把它分成甲乙兩部分,觀察比較一下,哪個圖形的周長長?你是怎麼想?

預設:一樣長,兩個圖形的周長都是一條長加一條寬,再加一條斜線。

師:老師把這條邊變彎曲,現在兩個圖形誰的周長長?

預設1:甲的周長更長

預設2:一樣長

師:你是怎麼想的?

預設:兩個圖形的周長都是一條長加一條寬,再加上公共的那條彎彎曲曲的邊,所以這兩部分的周長一樣長。

師:爲什麼一開始認爲甲的周長長?

師:哦!原來如此。周長是圖形一週的長度,並非指圖形的內部。

小結:比較兩個圖形周長的時候,圖形每條邊的長度一樣,它的周長就是一樣的。

(3)生活中的周長(機動內容)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設計進一步內化周長概念,學生在觀察、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周長的本質。通過對比、辨析排除內部線段和麪積的干擾。同時體會圖形轉化的方法。

(五)歸納總結,內化新知(1分鐘)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同學們,今天我們初步認識了周長,知道了周長的概念,並且能夠通過測量和計算得到圖形的周長。希望課後同學們繼續深入的研究周長。

【設計意圖】讓學生談一談自己的收穫,是對本課知識的梳理和加深,從而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九、板書設計

認識周長

封閉圖形一週的長度是它的周長

直邊:量、算

曲邊:圍、滾 (化曲爲直)

十、設計理念

在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總是認爲一週就是周長,故此我先讓學生充分理解什麼是“一週”,在此基礎上,溝通一週和封閉圖形之間的聯繫,然後通過學生的探究活動測量封閉圖形一週的長度,並沒有急於揭示周長的概念,而是讓學生先在大量的活動體驗中感知周長是可測量的一維圖形,又在估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周長是圖形邊線的長度,只是存在於二維圖形的面上,與面的大小無關,最後再由學生自己揭示周長概念。同時在這一系列的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1、創設生活情境引入,學生通過觀察對比三種不同的路線,突出“沿着邊線,繞回起點”兩個重要特徵,然後再指一指、說一說生活中物體表面的一週,建立學生對“一週”的表象認識,爲後面理解周長概念的本質做鋪墊。

2、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讓孩子在探究測量周長方法的'過程中,或測量或計算,充分體驗、感受周長的本質就是長度,是可測量的一維圖形。通過學生用線圍曲邊的一週,把邊線取下來拉直、測量,幫助學生溝通一維圖形和二維圖形的聯繫,即周長是從面裏脫離出來的線段,深刻體會周長概念的本質,學生的空間觀念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得到發展。

3、當學生利用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完成了量一量的活動之後,再讓他們觀察三個圖形的大小以及周長,去摸一摸,經過想象、比劃以及之前的經驗有條理的思考和推理、比較出三個圖形的周長與什麼有關,再次經歷從二維圖形中抽象出一維圖形“線段”這個過程,最後通過教師化曲爲直的驗證,從而探索周長的性質,理解周長的本質就是線段的長度,積累了這樣的實踐經驗和思維經驗,獲得賢明、生動形象的認識,進而形成表象,發展空間觀念,爲今後學習中區分清楚二維圖形的“面積”和一維圖形的“長度”打下堅實的基礎。

4、在整節課每一次活動體驗後,我都讓學生描述、概括自己體驗的感受和想法,通篇培養學生空間描述的能力。

十一、教後反思

1、以活動爲基礎來理解周長的含義

新課開始,讓學生觀察動畫,初步感知邊線,使學生體會圖形一週的長度必須從起點開始繞邊線一圈再回到起點,這樣就把握住了周長概念的基本點。再通過學生動手描一描平面圖形的一週,指一指具體物體某一個面一週的長度從而對周長的概念有了準確的理解,進而讓學生討論是不是所有的平面圖形都有周長使學生體會到平面圖形的周長的“封閉”觀念,學生通過動手做悉心理解,加強感受,把生活中對邊線的零星感受進行再現和體驗。事實也證明學生通過這一過程,很多學生能充分理解周長所蘊含的真實意義。

2、以周長測量策略探究來內化周長的意義.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運用準備的學具——尺子、線想辦法量算出封閉圖形和樹葉的周長,然後彙報演示。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圖形的邊是直線時可以用量、算的方法求出它的周長。而是圖形的邊是曲線時可以用繞,量的方法求出它的周長。深刻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特殊問題有特殊的解決辦法,讓他們充分體驗自主解決問題的快樂,享受成功的喜悅,有利於他們形成良好的數學認知結構。另外,彙報演示時的師生交流,生生互動雖然還沒有做到很好,但還算達到了預期效果,讓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得到了同步發展,有利於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3、辨析中深化

周長只能用於二維圖形上,它和麪積總是同時出現在一個物體上的,所以它們是兩個易混淆的概念。認識周長不能只孤立地認識周長,應該將其與面積進行區別。課尾設計的兩道練習都是幫助學生深化理解周長的概念。在對比中發現不同,明析周長概念的內涵。

總之,概念課讓學生真實地經歷概念發生、發展的過程,才能讓學生學得明白。我們將學生的經驗水平改造爲老師的學科水平。只有老師想的明白,學生纔會學得明白。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分數的產生,理解分數的意義,特別是理解單位“1”、分子、分母的意義,學會用分數描述生活中的事情。

2、培養學生動手操能力和概括能力。

3、讓學生在輕鬆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中主動參與,在操作體驗中,激發學習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分數的意義,正確認識單位“1”。

教學難點:

單位“1”概念的建立。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圖片,電子白板。

學法指導:

引導學生 自學、帶着問題學,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活動一: 複習導入

1、提問:

(1)把2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的幾個??

(2)把1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小朋友,每人分的幾個?(每人分得這個蘋果的 2/ 1)?

活動二:

1、關於分數,你知道了分數哪些知識?分數是怎樣產生的'呢?能說出幾個簡單的分數嗎?

2、關於分數,你還想知道什麼?

設計意圖:注意新舊知識的銜接,爲建立單位“1”打下基礎。

活動三:

探究單位“1”是一個物體或一個計量單位的分數

初步得出:把一個物體或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或幾份,我們可以用分數來表示。

活動四:探究單位“1”是許多物體的一個整體。

引導學生說出:原來是把一個物體或一個計量單位看作一個整體,現在是把許多物體看作一個整體。

練習:舉例,然後說出各個例子中的單位“1”。

設計意圖:把單位“1”從一個物體過渡到一個整體,初步建立單位“1”概念。

小結:單位“1”可以指一個物體、一個計量單位,還可以指由許多物體組成的一個整體。能說說我們生活中哪些物體可以看作單位“1”?

設計意圖:進一步認識單位“1”,使學生理解單位“1”,不僅可以是一個物體,許多物體也可以看成單位“1”。爲充分理解分數的意義基礎。

練習

活動五:歸納分數的意義

⑴我們學到這裏大家能說說什麼叫做分數?(同學試着說說)

⑵讀讀書上是怎麼說的?

⑶課件出示分數的意義:讓學生再讀一遍。

⒎認識分數的各部分名稱

同桌同學說分數,說名稱。

活動六:鞏固應用?? 拓展練習?? 思考題

?課件出示

(五)總結全課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知道了什麼?

板書設計:

分數的產生和意義

分數的產生? 生活的需要

分數的意義

1/4? 3/4

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的數都可以用分數表示。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①使學生了解小數的產生。

②理解小數的意義。

③掌握小數的計算單位及單位間的進率。

2、過程與方法:

①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及觀察力。

②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體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悅,樹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發展對數學的積極情感。

②滲透事物之間普遍聯繫的觀點、實踐第一的觀點。

教學重點:

理解和抽象小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抽象小數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獨立學習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米?3份呢?

2、分母是10的分數可以寫成幾位小數?

3、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長多少?分母是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幾位小數?

4、思考什麼是分數?什麼是小數?

(學生自學,教師在不干擾學生的前提下巡迴指導,發現共性問題,以掌握學生學情)

二、協作探究

(一)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或教師講解)。

(二)師生互探

1、解答各小組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

(1)讓學生提出不會的問題並解決。

(2)教師引導學生解決學生還遺留的問題。

2、交流小數的'意義。

(1)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據以上學習你能知道什麼?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討論。

[學生由於對一位小數有了一定的理解,在兩位小數的教學中,放手讓學生小組討論發言,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數可以寫成兩位小數]

(2)抽象、概括小數的意義。

把1米看成一個整體,如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這樣的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數表示?引導學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這樣的分數表示。

(3)什麼叫小數?引導學生討論。

(4)師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小數,像這樣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小數。(投影出示)。小數是分數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3、交流小數的計數單位。

三、達標訓練

1、填空。

(1)是( )分之一,裏有( )個。

(2)10個是( ),10個是( )。

(3) 寫成小數是( ), 寫成小數是( )。

2、課本做一做。

3、判斷:

(1)裏面有4個。 ( )

(2)35克=千克 ( )

4、把小數改寫成分數。

四、堂清檢測

(一)出示堂清檢測題。

1、填空題。

(1)小數點把小數分成兩部分,小數點左邊的數是小數的( )部分,小數點右邊的數是它的( )部分。

(2)小數點右邊第二位是( ),計數單位是( )。

(3)一個小數,它整數部分的最低位是( )位,小數部分的最高位是( )位。它們之間的進率是( )。

(4)千分位在小數點( )邊第( )位,它的計數單位是( )。小數點右邊第一位是( )位,它的計數單位是( )。

(5)有一個數,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5,十位個位和十分位上都是0,這個數寫作( ),讀作( )。

2、讀出下面各數。

3、寫出下面各數。

零點一二 七點七零七 二十點零零零九

四千點六五 零點九一八 五十三點三五三

佈置作業:教材P55頁 1、2、3題。

板書設計:

小數的意義與讀寫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寫成小數,像這樣用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小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