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國小英語教學水平方法和意義

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的原動力在於興趣,作爲英語啓蒙階段的國小英語教學,如何在學生剛剛接觸英語時,就讓學生喜歡上英語,對英語產生興趣,並讓這一興趣紮根、發芽,對於國小英語教師是其首要任務。教育學家贊可夫說過,“教學方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心理需要,這種教學就會變得高度有效。”“藝術化了的課堂教學能使教師和學生在教與學活動中,增進創新意識,盡情享受語言美與生活美,自覺地把一般聽、說、讀、寫等學習、工作活動上升爲美的欣賞和創造性的活動,化枯燥爲樂趣,變緊張爲輕鬆,使學習的動機、興趣、情感、自信等非智力因素得以開發,從而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根本轉變’。

提高國小英語教學水平方法和意義

l、情景法

兒童學習英語是個感性認知的過程。語言學家皮亞傑認爲:語言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的結果,是遺傳機制與社會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作爲第二語言教學的國小英語,就要在教學過程中,儘量爲學生創造各種語言情景,把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相聯繫,模擬真實生活情景,貼近學生生活,力求課堂教學生動、形象、活潑,讓學生在感性化、具體化的環境中去消化吸收所學的語言知識。

在這方面,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簡筆畫、圖片、實物以及角色替換等方法。例如,在教授:merry christmas!”這一問候語時,教師可利用網絡多媒體教學條件,從因特網上下載一些有關西方國家聖誕節氣氛的圖片介紹,在教學裏先讓學生通過感性的視覺實踐,在大腦中確立christlna。這一節日氣氛形象,同時通過這一介紹,也有利於對西方文化進行比較習得。在讓小朋友對西方的聖誕節從我們現實中找到傳統春節這一形象對應後,必然激發他們更強烈的求知慾,而不僅僅是“me叮christma,!”這一問候語了,這時對於教師進一步拓展教學空間,具有很好的鋪墊作用。緊接着,教師可以進行角色替換,戴上聖誕老人的頭飾在分發小“聖誕禮物”的同時,着手“merry christmas!”的交流式口語教學。

2、遊戲法

少年兒童天性好動,注意穩定性相對較差。據心理學家分析,中國小生的注意力,每次的持續期不會超過30分鐘。如若教師採用“滿堂灌”的授課方式,很容易使學生疲勞、走神甚至打噸。根據國小生的這一年齡段特徵,在課堂中適當插人一些英語遊戲,不但能夠使學生從沉悶中走出來,獲得精神鬆弛的機會,滿足他們好動愛玩的'天性,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在英語遊戲中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激發內在的學習動力;另外,經過認真策劃組織的英語遊戲,本身就是學生學習鞏固英語知識的有效形式,有些遊戲甚至還能起到開發智力、開闊眼界的作用,所以實際上課堂上的英語遊戲,並非純粹是在玩,而是一種教學的途徑,是在玩的過程中學,是寓教於樂。

如在教授人體部位時,我們有一個較爲傳統的英語遊戲“touchyour……”即由教師發出指令,而學生依指令迅速反應執行,反應不過來或反應慢者被罰出局或表演節目。雖然這遊戲普通、簡單,但實際上它起到了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對聽力能力的訓練、對反應能力的開發等作用。

3、表演法

現階段的國小英語教學對象,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這一對象羣體,因其在現代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在父母的呵護撫育中,很普遍地帶有這樣的心理特徵:具有強烈的表現欲—愛show,也就是說他們渴望得到別人對其才華的肯定。作爲國小英語的教學者,我們應當充分把握這一心理特徵,通過組織課堂上的各種形式的英語表演,如模擬對話、表演英文小品、演唱英文歌曲、英文朗誦、講英文故事等形式,以實現教學效果的優化。

在多種多樣的表演形式中,不但國小生的“虛榮心”得到了滿足,同時他們爲了準備一次成功的。how,在課外也都圍繞所選的英語形式做了充分準備,其實這不也是其學習和鞏固英語知識的一種途徑嗎?另外,所有這些圍繞英語開展的藝術表現形式,本身也是對學生藝術文化修養進行薰陶的過程。

筆者在福建師範大學附小實習中,和所帶班的一年級小朋友共同排演了一個“白雪公主過生日”的舞臺劇節目。在這一節目中,我們融人了說、唱、跳等各種表演手法,全班學生齊上臺,在語言教學、文化藝術薰陶、學生創造力培養等方面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竟賽法

現在的少年兒童,其表現欲及好勝心都很強,根據其心理特徵,選擇一些有效的英語課堂競賽形式穿插於課程中,對調動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求知慾,都將是非常有效的方法。當然,在這一競賽過程中.作爲活動核心的英語習得也在潛移默化中實現,可謂一舉多得。

對於競賽的模式,其一可結合上述表演活動中的形式開展個體競賽,如學生英文歌謠朗誦賽等;其二可採取小組競賽的形式,將比賽和上課過程有效結合。小組竟賽的形式可以多樣化,如可設立小組必答、個人必答、搶答等。小組競賽的內容可包括課文理解、課文背誦、單詞默寫、練習覈對、表演對話等。競賽的結果要公開、公平、公正。每一個環節競賽完畢,教師就應把本環節競賽結果予以公佈,以便讓暫時落後的小組迎頭趕上。教師也應給予暫時落後的小組鼓勵和更多的機會。當然,教師也應當及時地給獲得優勝的個人和小組進行適當的表揚和物質上的獎勵。

“只要在班級中形成一定的競賽機制,再加上學生強烈的表現欲,學習好的學生就會在課前更認真地預習和複習,以在課堂上更好地表現自我和爲小組爭光,而後進的學生會爲不在課堂太丟臉和給小組抹黑而去複習,甚至自覺預習新課。”〔2〕

5、任務法

針對兒童心理好奇、好動的特點,同時也爲了從小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觀察能力,讓英語學習不至於停留在本就缺少新情境的課堂空間中,教師可以通過佈置一些與日常生活關聯性較強的課外任務,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去體驗英語的樂趣,從而激發出更強列的學習動力。

任務的種類多種多樣,教師可以根據自己所在地區的具體情況,借鑑或創造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熱情的形式。如在東南沿海大城市中的國小生碰到老外的機會比較多,老師就可佈置這樣一個任務:小朋友每次見到老外,都要主動上前打招呼,如“hello!”“weleomet。ehina!”“goodmor而 ng!”“nicetomeetyou!”等,並要求記下老外的名字,對每一次的見面,都記下談話的內容,等學期末的時候彙總。這種活動雖然表面上較爲牽強,但對於激發學生學英語、說英語的信心、勇氣,都可起到非常顯著的作用。雖然國小生的英語表達能力還非常有限,但這種實戰性的經歷,足以讓其知道,學英語有什麼用,自己的英語到了哪個戶程度,是不是應當繼續努力以期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當然,其他一些常見的活動,如收集、摘抄身邊常見英語(如“cctv”、“w.c”等)、讀英語小故事後複述,爲新學的單詞找“家家”(粘貼單詞於實物)、尋找報紙、廣告、商品的英文語病、收集各類英文版簡介、錄製自己喜歡的英文歌曲等等,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和可取之處。

“藝術性的英語教學不應該,也不需要脫離教學本身去追求單純的藝術性,而應堅持以教學藝術爲主,把教學活動作爲創造性的、給人帶來美感的藝術活動來對待,充分發掘語言、方法、學生和教師自身的藝術潛力。”川上述幾種方法只能說是國小英語教學藝術性處理的幾個方面,它還應包括如教師的語言處理、教態感染、板書技巧等許多其他方面。在具體運用過程中,也不是各種方法的絕對孤立,而更常是以教學效果爲首要前提,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融匯貫通、綜合運用,這都需要爲人師者在神聖的教壇耕耘中不懈地努力,以求把教學這門藝術事業做精做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