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火山爆發形成海島的科學原理

我們都知道海底火山爆發有很多的好處與壞處,但是海底火山爆發形成海島是很多人不知道的事情。下面是本站小編爲你精心推薦的海底火山爆發形成海島原理,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海底火山爆發形成海島的科學原理
  海底火山爆發形成海島科學原理

最初,海底火山隱沒於水下,一般面積不大,坡度較陡。經過不斷噴發,火山噴發出的熔岩逐漸向上堆積,形成了水下的山丘、石柱。經過幾千年甚至幾十萬年,噴發物越積越多,越堆越高,隱藏於水下的海山終於露出海面,形成了島嶼,這就是火山島。

太平洋的夏威夷羣島就是長期以來火山噴發堆積而成的。今天,位於夏威夷羣島的摩羅基尼坑火山口是一個新月形的海島,深受潛水愛好者和海鳥的喜歡。這裏過去曾是一個圓圓的火山口,千百年來,它不斷噴發,終於形成了許多新的島嶼。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火山爆發都會形成海島,火山島一經形成也不是一成不變的。當熔岩噴出海面形成火山島以後,有時巨大的海浪會很快將新形成的火山島衝散,使之再次沉沒於海面之下,成爲短命的火山島。1986年1月18日在日本小笠原羣島新增的一個火山島,在當年的3月8日就消失了。

  火山爆發形成原理

1.海平面變化可能導致火山爆發

熾熱的岩漿在地下運行,遇到合適的機會就噴涌而出,形成火山爆發。到底是什麼因素“扣動”了火山的“扳機”呢?英國劍橋大學的一個地質學研究小組最近提出,海平面變化可能是導致火山爆發的原因之一。

過去,科學家一直試圖從地震和潮汐的變化等現象尋找火山爆發的原因。劍橋大學的研究爲解釋這一現象提供了新的方向,有關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國《地球物理研究通報》上。

過去300年全球火山爆發的統計記錄顯示,在北半球冬季月份裏,全球火山爆發的可能性增加了18%。泛太平洋地區這一現象尤爲顯著,在這幾個月份裏有些地方火山爆發的頻率比平均值甚至高出50%。

劍橋大學的地質學研究小組認爲,由於北半球的陸地面積大於南半球,這裏冬季的積雪量大大高於南半球在冬季的積雪量。大量積雪使得北半球冬季時全球海平面下降約1釐米,而海平面的變化對海岸線和島嶼的壓力可能是導致火山爆發的原因。

劍橋大學的這一發現與美國紐約大學的一項研究觀測結果相吻合。這一觀測記錄顯示,在過去8.5萬年裏,海平面變化頻繁時期火山爆發的頻率高

2.研究顯示,在地心活動劇烈、地表鉅變的時期,大量岩漿形成柱狀噴發,這樣來自地幔的高溫物質就在地表蔓延流動開來,據推測岩漿覆蓋了半徑約爲500公里的面積。而這樣的爆發持續了一兩百萬年,並形成了上百萬立方千米的熔岩

3.暴雨引起火山爆發

英格蘭火山學家約翰·默裏最近研究發現,有一種類型的火山爆發可能是因暴雨引起的。因此,將來有可能通過簡單地觀察天氣預報就能提前知道這種火山爆發是否會發生,從而提前準備,避免造成人員傷亡。

由暴雨引發的火山爆發是一種稱爲“圓丘倒坍”型爆發,是火山爆發中最危險的一種形式。20世紀中有70%以上與火山有關的死亡就是這種類型的火山爆發引起的'。默裏說,由暴雨引發的火山爆發往往是大的爆發,例如,1980年5月18日聖海倫斯火山噴發,把5.2億噸火山灰送到了25公里高的空中,噴發出的岩石和碎片落到了離火山30公里遠的地方。

火山噴發往往幾個月前就能有徵兆,因爲在突然噴發以前,岩漿會從下面向外擠壓,在火山的一側產生一個可看得見的圓丘。小的火山岩噴發會使圓丘增加隆起程度,使它更不穩定,直到最後發生崩潰,產生巨大爆炸釋放壓力。但是它什麼時候將突然爆發,很難準確預測

研究人員對拉丁美洲蒙特塞拉特島的Soufriere Hills火山最近三次發生的爆發與氣候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研究。這座火山在約300年前的一次爆發後,在1995 年7月18日變得很活躍。在這三次爆發之前,暴雨使已經快要崩塌的圓丘變得更不穩定。英國學者艾德里安·馬修斯說,這座火山在2001年7月29日的爆發特別引人注意,因爲它在巴里熱帶風暴襲擊加勒比島時,在幾分鐘內圓丘就崩塌了,緊接着就發生了突然爆發。而這場熱帶暴風雨是該年7月份的第一場暴風雨。

馬修斯指出,暴雨在引發其他火山噴發中也可能起作用。他認爲,暴雨之所以會引起火山噴發,一種可能是暴雨沖刷掉圓丘地基上的岩石,使它失去穩定性;但更可能是大量的雨水滲入圓丘中的裂縫,然後被高溫熔岩加熱蒸發,這樣在雨水變成蒸氣時壓力大大增加,從而引起火山爆發。

研究人員說,雖然暴雨不一定在每種情況下都是引發火山爆發的“觸發器”,在沒有降雨時,圓丘最終也可能崩塌,因爲暴雨只是施加了額外的衝擊力。但將暴雨作爲一個係數引入火山爆發預報程序,無疑可增加火山爆發預測的精確度。而能夠預測各種圓丘的崩塌,是向準確預測火山爆發邁出的重要一步。

火山突然噴發是特別緻命的,因爲火山噴發會把灼熱的有毒氣體、熾熱的火山灰和礫石形成的岩漿“河流”,以每小時80公里的速度猛衝到山下,比火山灰的危害要大得多。大量的碎石被圓丘下產生的熱氣懸浮起來,就像洶涌的山洪向山下猛衝,摧毀沿途經過的一切障礙,它們的衝擊力極大,人們有可能躲開火山灰,但幾乎沒有人可以在火山碎屑流的衝擊中生存下來。

  火山形成原理

地表下面,越深溫度越高。在距離地面大約32公里的深處,溫度之高足以熔化大部分岩石。

岩石熔化時膨脹,需要更大的空間。世界的某些地區,山脈在隆起。這些正在上升的山脈下面的壓力在變小,這些山脈下面可能形成一個熔岩(也叫“岩漿”)庫。

這種物質沿着隆起造成的裂痕上升。熔岩庫裏的壓力大於它上面的岩石頂蓋的壓力時,便向外迸發成爲一座火山。

噴發時,熾熱的氣體、液體或固體物質突然冒出。這些物質堆積在開口周圍,形成一座錐形山頭。“火山口”是火山錐頂部的窪陷,開口處通到地表。錐形山是火山形成的產物。火山噴出的物質主要是氣體,但是象渣和灰的大量火山岩和固體物質也噴了出來。

實際上,火山岩是被火山噴發出來的岩漿,當岩漿上升到接近地表的高度是,它的溫度和壓力開始下降,發生了物理和化學變化,岩漿就變成了火山岩。